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PAP对化疗后单肺通气时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一种新的持续气道正压 (CPAP)系统,对肺癌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时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肺癌手术病人 22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 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和 CPAP组 (B组 ),每组各 11例.A组在单肺麻醉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口于大气中; B组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持续给予 CPAP( P= 0.2 kPa),仰卧双肺通气 20 min, 仰卧单肺通气 20 min,侧卧单肺通气 30 min, 60 min,于关闭胸腔双肺通气时 ,分别采取动脉血样作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 (Qs/ Qt).[结果] 于单肺通气后 30 min和 60 min时 ,B组氧合明显高于 A组 (P < 0.01), B组分流率 (Qs/ Qt)明显低于 A组 (P < 0.05).[结论] 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期间 , 非通气侧持续 CPAP,有助于提高氧合 ,减少肺内分流 ,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OLV)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分为4组,每组各15例。A组:单肺间歇正压(IPPV)常规潮气量通气组;B组:单肺IPPV常规潮气量通气加呼气末正压(PEEP)5cmH2O(1cmH2O≈98Pa)通气组;C组:单肺IPPV低潮气量加PEEP 5 cm H2O通气组;D组:单肺IPPV低潮气量加PEEP 5 cmH2O通气及非通气侧肺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组。分别于OLV前(T1)、OLV 30 min(T2)、OLV 60 min(T3)和恢复双肺通气(TLV)30 min(T4)4个时间点观察患者气道峰值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动脉血气分析、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OLV后各时点B组Ppeak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0.01),而A、C及D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B组各时点Pmean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0.05),而A、C及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在各观察时点,4组HR及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在OLV后,各组PaO2明显下降(〈0.01),D组OLV后时点的PaO2明显高于其他3组(〈0.05)。结论在OLV期间应用单肺IPPV低潮气量加PEEP 5cmH2O通气及非通气侧肺CPAP通气可降低Ppeak,改善氧合,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尧永华  邬子林 《河北医学》2006,12(8):733-735
目的:探讨应用一种持续气道正压(CPAP)系统,对单肺通气下开胸病人的无通气肺施加持续气道正压,观察无通气肺接受持续气道正压时对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择期需在单肺通气下开胸手术病人2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CPAP组(B组),每组各10例。A组在单肺麻醉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口于大气中;B组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持续给予CPAP(P=0.3kPa)。于仰卧双肺通气30m in、仰卧单肺通气30m in、侧卧单肺通气30m in、60m in、关闭胸腔双肺通气时,分别采取动脉血样做血气分析。结果:单肺通气后,B组氧合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持续给予CPAP,有助于提高氧合,减少肺内分流,可明显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程远大  董硕  张春芳 《医学综述》2012,(24):4187-4189
急性肺损伤(ALI)是胸外科手术后潜在并发症,单肺通气是引起ALI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损伤机制主要与牵张性肺损伤、低氧血症及氧化应激有关。保护性通气策略减少了单肺通气过程的机械应力,术中患侧肺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联合健侧肺呼气末正压通气以及高频正压通气等模式改善了单肺通气过程中的低氧血症,提高了单肺通气中动脉氧合。一些新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应用也减少了单肺通气过程中ALI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喷射通气治疗胸腔手术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行开胸手术术中单肺通气患者中发生低氧血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常规置入支气管双腔管,使用电子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双腔管定位。手术中术侧肺开放,非术侧肺采用低潮气量(6 mL/kg)加呼气末正压PEEP(6 cmH_2O)行容量控制机械通气。对术中发生低氧血症(SpO_2≤92%)的患者给予术侧肺高频喷射通气治疗,若无改善则施行间断双肺通气。高频喷射通气频率280次/min,吸呼比1∶4或1∶5。检测高频通气前、高频喷射通气后15 min和实施双肺通气后15 min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回顾胸腔手术实施单肺通气患者共计374例,其中42例发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11.2%。42例低氧血症患者全部接受术侧肺高频喷射通气治疗,其中30例(71.4%)治疗有效,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P﹤0.05);12例效果欠佳,实施间断双肺通气完成手术。结论:术侧高频喷射通气能够有效改善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可在临床上选择性应用,但对高频喷射通气的通气方式、频率、吸呼比、通气量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期间非通气侧肺持续吹入氧对减少肺内分流和预防低氧血症的作用。方法择期开胸手术患者2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观察组(B组)2组,每组各11例。B组在OLV期间非通气侧肺持续吹入氧气(1~3L/min),A组在OLV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口于大气中;并于OLV前(T1)、OLV 30min(T2)、OLV 60min(T3)、关胸双肺通气(TLV)30min,分别采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值)。结果在OLV 30min及OLV 60min时,B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A组(P〈0.05);OLV 30min时B组Qs/Qt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OLV期间非通气侧肺持续吹入氧气可以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减少肺内分流,减小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肖毓研  赵子良 《广东医学》1998,19(11):845-846
目的:单片通气吸入麻醉动态监测呼吸与循环变化,使SpO2在95%以上,PETCO2在4-6kPa之间。方法:择期手术14例、行单肺通气吸入麻醉,调整FiO2、TV、RR、PpeakI:E,并监测动脉血气的变化。于麻醉前、双肺IPPV、单肺IPPV,30、60、90、120min、恢复双肺IPPV15min,记录各项数据。结果:FiO2:0.5%-1%。SpO2:麻醉前(97.21±1.09)%,双肺IPPV100%,单肺IPPV(97.5±0.98)%。SpO2与SaO2高度相关(r=0.99,P<0.01)。PETCO2与PaCO2呈正相关。TV:双肺IPPV8±0.52ml/kg,单肺IPPV6.78±0.77ml/kg。Ppeak:双肺IPPV19.14±2.14cmH2O(1.88±0.21kPa),单片IIPV26.29±3.22cmH2O(2.58±0.32kPa),I:E=1:1.5.-2,RR:14-16次/分。结论:长时间单肺通气易致低氧碳酸血症,水中适当调整各项指标,使SpO2与PETCO2在正常范围,可保证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单肺通气时预防低氧血症及肺内分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单肺通气时,不同潮气量对病人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及预防的措施。[方法]择期行肺癌手术病人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4组。A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a)=6mL·kg~(-1);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b)=8mL·kg~(-1);C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c)=10mL·kg~(-1);D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d)=6mL·kg~(-1)+非通气侧持续气道正压(p_(CPA)=0.2kPa),每组10例。并在仰卧双肺通气20min,仰卧单肺通气20min,侧卧单肺通气20min,40 min和关胸即时,分别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分流率(Q_s/Q_t)。[结果]在单肺通气后20 min,40min时;B,C和D组氧合明显高于A组,分流率(Q_s/Q_t)明显低于A组(P<0.05),气道压力A和D组明显低于B和C两组(P<0.05)。[结论]肺癌手术行单肺通气期间,潮气量应维持在8~10mL·kg~(-1),如 V_T=6 mL·kg~(-1)。建议非通气侧给予持续CPAP,有助于提高氧合,减少肺内分流,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21例侧卧开胸手术患者,静吸复合全麻,经双腔支气管插管,术中施行双肺、单肺和左右肺分别通气各20分钟,以自身对照比较通气效果。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单肺间歇正压通气(IPPV)较双肺IPPV,PaO_2明显下降,而A~-DO_2和Qs/Qt则明显升高。术侧肺相继加用高频喷射通气和持续气流通气,肺换气功能各主要指标均明显改善。我们认为单肺通气时应进行血气监测,对心肺功能不良及贫血患者选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应慎重,必须使用时应采取左右肺分别通气等有效改善措施,既保持单肺通气的主要优点又可减少分流改善氧合。本文介绍了自制的持续吹氧装置,通气效果和高频呼吸机一致,但更简便适用。  相似文献   

10.
王丹红  刘建  逄博  王喜红 《广东医学》2003,24(4):393-394
目的:观察患肺不同通气方式对SpO2的影响。方法:160例肺叶切除术单肺麻醉的患者,其中45例发生严重低氧血症,为改善低氧血症,患肺采用3例种通气方式,将此4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n=15)健肺暂停IPPV行双肺手控通气,Ⅱ组(n=15)健康肺IPPV,患肺用TKR-200电脑多功能高频呼吸机行高频喷射通气,Ⅲ组(n=15)健肺IPPV,患肺用MHJ-Ⅲ型麻醉机行手控呼吸,观察3组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3例患者通气方式均使患者SpO2上升至97%以上,上效果Ⅰ、Ⅱ、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Ⅲ组通气方式(健肺IPPV,患肺用MHJ-Ⅲ型麻醉机手控呼吸)较Ⅰ、Ⅱ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