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娜娜  修玉芳 《当代医学》2022,28(3):173-175
目的 观察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有清晰意识的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随机分为全麻组与复合组,各40例.全麻组行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比较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气腹建立后...  相似文献   

2.
李云 《吉林医学》2010,31(12):1592-1593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Ⅰ级和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为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维持用丙泊酚、阿曲库胺和异氟醚吸入,记录两组全身麻醉维持药量,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完全清醒的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质量。结果:A组全身麻醉维持药量小于组B(P<0.01);A组MAP低于,HR慢于B组(P<0.05);A组术毕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组B(P<0.01);A组清醒质量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有利于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激反映,使全身麻醉药量减少,苏醒和拔管的时间缩短,有利于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与对照组43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发现,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中,不仅可以降低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而且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患者手术的苏醒度与舒适感,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0例拟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加硬膜外组(A组)和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500例,A组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加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单纯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监测气腹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术中用药量和术毕苏醒情况。结果①气腹后B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上升,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全身麻醉药的用量明显〉A组;⑧B组术毕拔管时间明显长于A组。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血压波动小,易控。因此,可作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对比分析连续硬膜外麻醉、静吸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意义。方法收集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静吸全身麻醉组(B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C组),各40例。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和麻醉效果及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后及术毕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同时比较B组和C组术毕停药后至自主呼吸恢复、苏醒、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三组麻醉后10min血压显著下降和心率显著增快且与麻醉前5 min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苏醒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5);C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5);A、B和C三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7.5%、90.0%和100.0%,C组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少、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组(B组)各35例。记录患者麻醉中低血压、高血压和出血情况。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躁动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低血压发生率和高血压发生率低(P<0.05),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苏醒快、躁动少(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维持平稳、术后苏醒快、质量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鲁靖 《中外医疗》2011,30(17):18-20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2种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例221例,A组:116例,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B组:105例,丙泊酚静脉麻醉加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前后不同时间血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氧饱和度、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静脉全身麻醉组麻醉和气腹对循环、呼吸影响最大,静脉全身麻醉组麻醉和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脉搏氧饱和度不降,术毕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术中知晓发生率介于(P〈0.05),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氧饱和度增加(P〈0.05);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快于静脉全身麻醉组,术中疼痛知晓发生率最低(P〈0.01)。2组放气腹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平稳、效果可靠,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术后苏醒快,费用低,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8.
快通道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青  黄中华  马利  梁宁 《广西医学》2011,33(12):1593-1594
目的观察静脉与吸入全麻(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腹腔镜下行盆腔肿瘤清扫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分别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快通道组)和常规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常规组),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HR、MBP、心率、血压的变异性、总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快通道组HR、SBP、DBP的变异性更小(P〈0.05);两组麻醉时间相同(P〉0.05),而快通道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复苏后躁动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较常规全凭静脉全麻相比,患者的生命征更平稳,术后苏醒快,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可推广应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宫颈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麻醉效果.方法 60例择期宫颈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实验组)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B组(对照组)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观察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手术2h、气管拔管时的BP、HR以及麻醉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A组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结果 A组整个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B组,拔管及完全清醒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宫颈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期短,术后镇痛完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董志华 《黑龙江医学》2012,36(6):430-432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6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B组仅用全身麻醉。结果 A组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稳定,术中全身麻醉用量小,拔管及时,患者苏醒快,且便于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结论联合麻醉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全身麻醉用药量少,术毕清醒快、拔管早、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循环的变化及术毕的清醒情况.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 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观察麻醉诱导、气腹前后及术毕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手术结束后患者清醒及拔管时间、苏醒期恶心呕吐、烦躁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后、气腹前、气腹毕及术毕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腹后5 min丙泊酚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变化不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毕停药后两组患者均迅速苏醒、拔管早,定向力恢复快.七氟醚组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的用量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术中循环平稳,术毕苏醒迅速,并发症少,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快通道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侯冰峰 《中外医疗》2011,30(23):55-56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方法。方法将10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麻醉效果均满意,在减轻应激反应、麻醉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及术后舒适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和舒适度高,手术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肺癌根治术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A组:静吸全麻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B组:静吸复合全麻。监测全麻诱导前、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记录两组全麻药物的用量及术后清醒、拔管时间。结果A组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拔管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低于B组;A组用药量(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较B组明显减少(P〈0.05);A组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是肺癌根治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病人开胸手术的麻醉。近年来硬全联合麻醉在国内普遍应用,从提高麻醉质量的目的出发,探讨和寻求老年病人开胸手术麻醉的最佳模式。方法:选择开胸手术老年病人64例,ASAI-III,按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A组采用单纯静吸复合麻醉,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采用硬全联合麻醉(EGCA),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To)、诱导后(T1),插管后(T2)手术开始(T3)术毕(Tq)各时点的SBP,DBP,HR,SpO2,记录麻醉维持用药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观察术毕手术间拔管例数,有无躁动及术后镇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症、手术种类、术中输液量、失血量、尿量和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T1较To时有所降低(P<0.05)。A组T2时心率增快,T3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Tq时、收缩压、舒张压、略高于B组(P<0.05或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有差异。A组异氟醚、芬太尼、维库嗅胺,用药量大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毕在手术间拔管率B组多于A组,术间拔管者术毕至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B组短于A组(P<0.01),躁动发生率也少于A组(P<0.05)。结论:A组和B组都能满足手术麻醉要求,但B组在心血管稳定方面,在苏醒和术后镇痛方面更具优势及保护作用,在临床麻醉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胸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灵  贾桂芳 《吉林医学》2010,31(15):2161-2162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72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n=36)和对照组(B组n=36)。A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B组仅用全身麻醉。结果:A组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稳定,术中全身麻醉用量小,拔管及时,患者苏醒快,且便于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结论:联合麻醉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全身麻醉用药量少,术毕清醒快、拔管早、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魏昌伟  俞一瑾  倪新莉 《重庆医学》2013,42(9):1054-105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40例为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40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出现吞咽反射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术后1、2、3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能够明显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身麻醉比较在开胸手术麻醉中的优越性。方法:择期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100例,ASA1~3级,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n=50)和对照组(B组n=50),为减少疼痛对呼吸的影响两组均使用术后镇痛,A组均采用全身麻醉联硬膜外阻滞的方法。因为阿片类药物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A组分A1,A2,两分组A1组25例术后用硬膜外镇痛,A2组25例组使用静脉PCA(采用曲马多),B组仅用全身麻醉术后使用静脉PCA。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1min(T1)、插管时(T2)、拔管前1min(T3)、拔管时(T4)、拔管后5min(T5)等各时点的HR、SBP、DBP、SpO2;术前(t1),术后1h(t2),3h(t3),6h(t4)等各时点的PaO2,PaCO2,HCO3-,pH值;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插管及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A组较B组平稳,术毕至拔管时间以及全身麻醉药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拔管后躁动率A组比B组明显减少。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很好的完成开胸手术,可明显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术后硬膜外镇痛更有利于胸科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观察麻醉诱导前后、手术后30min及术毕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手术结束后患者清醒及拔管时间、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后及术毕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停药后两组患者均迅速苏醒、拔管早,定向力恢复快。七氟醚组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低于丙泊酚组。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术中循环平稳,术毕苏醒迅速,并发症少,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快通道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肖云 《吉林医学》2010,31(27):4698-4698
目的:分析硬膜外联合静脉复合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腹腔手术患者252例,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组,分别监测气腹前、气腹后5min、30min及术毕30min的生命体征,及术毕返回病房时间。结果:全身麻醉组气腹后5min及术毕30min拔管后MAP、HR明显升高(P<0.05);术毕返回病房时间明显更长(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术毕苏醒快返回病房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支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支气管内麻醉在胸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胸内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支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支气管内麻醉组(B组),每组30例。A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置管成功后给予试验量,平卧快速诱导插入双腔管,确定位置准确后固定导管,术中镇痛以硬膜外为主,辅以静吸麻醉药、肌松药和少量镇痛药。B组除不加用硬膜外阻滞、镇痛以芬太尼为主外,其余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MAP、HR值;全麻药、肌松药、镇痛药用量;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完全清醒时间和清醒质量。结果A组围术期MAP、HR较B组平稳;全麻药用量比B组减少(P〈0.05);肌松药、镇痛药用量比B组显著减少(P〈0.01);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完全清醒时间均比B组明显缩短(P〈0.01);清醒质量也比B组明显提高。结论支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明显优于单纯支气管内麻醉,尤其适用于目前尚未建立麻醉恢复室和ICU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