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对比实施玻璃体抽吸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与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手术疗效,为临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自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7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前房深度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术前前房深度在2 mm以下者36例42眼,实施玻璃体抽吸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前前房深度2 mm及以上者42例50眼,实施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情况、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眼压过高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其中,玻璃体抽吸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为(2.13±0.58)kPa,前房穿刺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为(2.21±0.74)kPa,两组术后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玻璃体抽吸组形成率为97.62%,前房穿刺组形成率为96.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玻璃体抽吸组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前房穿刺组的1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玻璃体抽吸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与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均可有效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情况,且两种方法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均较高,但玻璃体抽吸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更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方法选取43例(48眼)眼压控制不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5眼在24 h内形成前房,3眼在24~48 h内形成前房;7眼出现不同程度浅前房;术后2周末,无需配合药物眼压〈21 mm Hg (1 mm Hg=0.133 kPa)者42眼(87.5%);视力提高28眼,视力恢复不明显者19眼,视力下降者1眼;角膜反应发生率41.67%,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发生率14.58%,前房出血10.42%。结论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控制眼压,促进视力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对手术效果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和疗效观察。方法对17例17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全身及局部应用足量降眼压药物,眼压仍不能降至正常,在37~71mmHg之间,术中行前房穿刺、缓慢分次放出房水,降低眼压后行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9个月。结果术后14d,17眼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视力提高或显著提高。术中未发生玻璃体脱出,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术后未见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眼底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在采取各种措施眼压仍不能控制的情况下,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术前及术中行前房穿刺,缓慢、分次放出房水,手术安全有效,避免视功能不可逆性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32眼眼压控制不良的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前房穿刺、玻璃体穿刺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结果:32眼手术顺利,无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等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4-16月,28眼眼压控制在6-21mmHg,其中4眼需局部加用降眼压药物。手术成功率87.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运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手术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多,手术效果也不理想.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32例35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住院患者,采用玻璃体抽吸联合小梁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及时的前房穿刺术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疗效。方法对28例2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术前眼压均〉60mmHg)在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8~24h后未能有效降低眼压,采用前房穿刺术,放出房水。结果所有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高眼压及眼痛迅速缓解,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眼压平均为16mmHg,未发生与前房穿刺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用药效果不明显时,及时行前房穿刺术,损伤小、反应轻,可以迅速降低眼压,缓解患者痛苦,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眼压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近4年来35例(35只眼)联合应用药物降压48~72h眼压控制不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观察术后前房、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5只眼手术均顺利,术后4例发生Ⅰ-Ⅱ度浅前房,2例前房积血,35例眼压均正常,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周艳  裴重刚  刘新华 《江西医药》2008,43(7):698-700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3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用多种方法不能使眼压降至正常患者,在高眼压下进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6-12个月,36眼中有32眼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能控制在21mmHg(1mmHg=0.133kPa)1.21T,4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31眼视力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病例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眼压状态下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例持续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先行前房穿刺缓慢放出房水后,再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滤过泡、前房及眼压、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年眼压控制≤21mm Hg(1mm Hg=0.133kPa)者17例,占85%,需局部用药方可控制者3例,占15%,术后出院时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者20例,占100%。术后发生瞳孔区渗出2例,浅前房3例,前房出血1例,未见脉络膜上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眼压状态下前房穿刺后再行复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眼压,保持或改善视力,是持续高眼压性青光眼治疗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80例(80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小梁切除+巩膜瓣隧道式切口+可调整巩膜瓣缝线+丝裂霉素C)治疗,术后常规眼底镜检查,裂隙灯检查前房,监测患者眼压、视力、滤过形成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0眼术中均人工形成前房,术后1 d未发生浅前房,在第2~4天有8眼呈Ⅰ度浅前房,发生率10.0%,以后均未出现浅前房。术后患者视力0.06~1.0,平均0.6,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70眼在术中虹膜轻微向创口膨隆,有9眼在切除小梁过程中虹膜根部球形膨出,剪开虹膜,放出房水,将虹膜推回后继续手术。术后瞳孔形状无明显变形,基本同术前,无虹膜后粘连。80眼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随访高于眼压正常范围的有4眼,其中2眼为开角型青光眼,2眼为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80眼中形成滤枕时6眼发生结膜对合不良,经加固缝合再次前房注水滤过泡形成良好。有5眼滤区不明显,经按摩眼球后滤区明显。5例术中虹膜根切后出血,经前房穿刺平衡液冲洗,术后1 d出血吸收,无早期并发白内障发生。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合型青光眼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较传统小梁切除术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