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围手术期进行护理配合的体会.方法:对8例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对疾病的愈合及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对66例(66眼)复杂性眼球外伤患者行以玻璃体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结果66眼按计划完成手术,术后1眼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及玻璃体积血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1眼因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共行3次玻璃体切除术。出院视力检查45眼视力有明显提高,13眼视力基本不变,6眼视力下降,2例幼儿视力检查不合作。提出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手术配合指导和术后眼部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护理方法.方法:观察并总结对42例视网膜脱离病变的患者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结果:体位心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规范的护理是保证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探索和总结了白内障手术后护理配合要点,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置全程护理环节中提出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良好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掌握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论:白内障手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眼内填充术是眼科手术中较复杂、精细的一项手术,手术时间长、术中所用的器械、仪器多、术后体位求严格[1].因此,术前的耐心准备,术中的默契配合,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术后耐心细致的护理是该手术成功的保证[2].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我们对141例视网膜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经临床随访,疗效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的患者141例141眼,其中男91例、女50例;年龄10~73岁,平均年龄(43.3±6.1)岁.141例患者中原发性视网膜脱离81例、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9例、黄斑裂孔1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三通道巩膜切口,玻璃体切割后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并以惰性气体C3F8眼内填充.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一例患者出现感染或手术意外.  相似文献   

6.
对58例中晚期宫颈癌住院患者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简称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认为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重视行为指导及术前准备;术中做好心理疏导和护理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适应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提示: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短程治疗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96例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眼科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及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行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白内障患者32例,其中合并角膜瘢痕27例,虹膜粘连21例,前房积血15例,晶体脱位或半脱位11例,眼内异物11例,玻璃体脱出7例.根据其病情特点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和护理.结果:32例手术患者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有效心理护理和充足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良好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加氟局部肛栓对直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54例直肠癌患者,30例(试验组)手术前行替加氟局部肛栓化疗,500 mg/次,2次/d,共14 d。24例(对照组)术前未行化疗。结果试验组化疗结束及术后1周的CD 4/CD 8较化疗前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1周与手术前比较各项指标均较手术前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后组间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前替加氟栓局部肛栓化疗能改善免疫状态,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给药途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和深圳市眼科医院诊治的20例(20只眼)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20例患者均于表面麻醉下行万古霉素玻璃体内注药术,其中6例重症患者行玻璃体手术采用常规闭合三通道23 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术后3~6个月酌情行硅油取出术,观察患者玻璃体切除术(第2次手术)术后1周及硅油取出术(第3次手术)术后1周的眼部疼痛、角膜混浊、前房脓性渗出物、玻璃体渗出、眼底情况等症状的改善,血常规有无异常;同时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20例患者在第2次手术后,疼痛缓解,角膜混浊消失,前房脓性渗出物消失,玻璃体腔内透明,眼底可见视乳头界清,色淡红,视网膜平伏,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第3次手术后随访患者3~6个月症状无复发。第2次手术后1周及第3次手术后1周与第2次手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6.0、P=0.019,t=53.74、P=0.027)。结论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术中及术后应选用万古霉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手术采用万古霉素玻璃体内注药术,重症患者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及硅油填充术,术后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视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