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TnT、D-二聚体(D-Dimer)和hs-CRP的检测和意义。方法测定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TnT、D-二聚体和hs-CRP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TnT、D-二聚体和hs-CRP检测水平分别为(1.32±0.89)μg/L、(2.96±1.02)mg/L、(10.48±2.11)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血清cTnT、D-二聚体和hs-CRP检测值随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血清cTnT检测水平与D-二聚体、hs-CRP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cTnT、D-二聚体和hs-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对ACI患者85例,对照组85例,进行hs—CRP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的hs-CRP,ACI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有斑块组与无斑决组的hs—CRP。结果:ACI组与对照组hs—CRP分别为7.53±1.9和1.86±1.52mg/L,有显著差异(P〈0.01);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分别为8.54±3.58和4.16±2.52mg/L,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hs-CRP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总唾液酸(TSA)水平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内黄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ACI患者为观察组,另同期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56例为对照组。根据病灶直径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大梗死组(21例)、中梗死组(24例)、小梗死组(29例)。检测血清TSA、hs-CRP、tHCY水平。比较血清TSA、hs-CRP、tHCY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对ACI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大梗死组患者血清TSA、hs-CRP、tHCY水平均高于小梗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TSA、hs-CRP、tHCY联合检测对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ACI的诊断符合率高于TSA、hs-CRP、tHCY单一检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TSA、hs-CRP、tHCY水平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ACI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与疾病轻重的关系。方法测定105例ACI患者与10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ACI患者hs-CRP明显增高(11.53±2.3)mg/L,健康体检者hs-CRP为(2.34±1.15)mg/L,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患者经治疗后2周开始下降,于6个月后逐渐趋于较稳定水平,但仍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且与健康人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hs-CRP含量呈正相关,轻度hs-CRP含量(7.12±1.55)mg/L,中度hs-CRP含量为(13.11±1.64)mg/L,重度hs-CRP含量为(18.99±1.67)mg/L。各组间hs-C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6个月hs-CRP下降趋于较稳定水平,但仍高于正常健康人群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年后脑梗死组与健康人群组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发生后hs-CRP含量明显升高,且含量高低与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动态监测hs-CRP含量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分度和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汪进益  范慧敏  刘中民  卢蓉  李健  范列英  卢添宝 《医学争鸣》2006,27(18):F0003-F0003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体外循环(CPB)手术患者20(男12,女8)例,年龄(36.04±23.78)岁;对照组为非CPB心脏手术患者20(男11,女9)例,年龄(36.05±19.55)岁.所有病例均无伴发其他系统性疾病,亦无感染、免疫功能异常及激素用药史.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1例血清总T_4、T_3及γT_3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_3是诊断甲亢较敏感的指标.T_4是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用的指标.多项指标同时检查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率和可靠性.治疗甲亢后的病人血清T_4、T_3及γT_3水平随病情好转而逐渐下降,趋于正常.但各项指标恢复的快慢和程度不尽相同.血清T_4水平与病情恢复程度密切相关,基本一致.T_4对观察病情、指导用药优于T_3和γT_3.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0例急性脑梗死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3、T4、TSH均低于对照者(P<0.01~P<0.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是机体的保护反应,其对疗效观察、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下同)水平变化以及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入组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组,分别在住院时和治疗后2月时检测外周血hs-CRP浓度,并与40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hs-CRP浓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入院时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组外周血hs-CRP水平为8.6±0.9mg/L,8.4±0.8m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7±0.5mg/L;经过治疗后通心络组外周血hs-CRP浓度1.3±0.2 mg/L,相对于常规治疗组hs-CRP浓度3.4±0.4 mg/L降低更明显.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hs-CRP水平增高,对其进行检测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会使脑梗死患者得到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钙调蛋白(CaM)、miR-365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ACI患者100例为ACI组,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ACI组根据神经缺损严重程度、预后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各组血清hs-CRP、CaM、miR-365水平,并分析其与神经缺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hs-CRP、CaM、miR-365水平ACI组高于对照组;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hs-CRP、CaM、miR-365水平与神经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hs-CRP、CaM、miR-365联合预测ACI预后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预测(P<0.05)。 结论ACI患者血清hs-CRP、CaM、miR-365水平升高,联合检测有助于ACI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学者已多次发现各种慢性肝病血清T_3降低,rT_3正常或升高,出现低T_3综合征,肝硬化失代偿期尤为明显。本文对1986~1987年住院的肝硬化患者随机抽测52例临床上无明显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清T_3、T_4,并对其与肝硬化患者予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的hs—CRP水平,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患者均进行CT/MRI扫描确诊。结果急性脑梗死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患者hs—CRP含量与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患者的年龄均呈正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与hs—CRP水平关系密切,hs—CRP水平越高,则病情越重。hs—CRP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预测因子,也是一个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水平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期间,对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98例ACI患者(急性脑梗死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Hcy、hs-CRP和D-D检测,比较急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之间、急性脑梗死组不同梗死范围和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之间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脑梗死组轻度、中度和重度神经功能缺损ACI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1、2.65、11.42,P<0.05),ACI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61、0.74、0.96,P<0.05);小梗死、中等梗死和大梗死组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6、2.45、10.87,P<0.05)。ACI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57、0.65、0.86,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中Hcy、hs-CRP和D-D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ACI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l)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一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60例ACl患者血清CRP的含量。结果ACI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P可以作为评价ACI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38例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与Cys C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为(11.92±7.19)mg/L,健康受检者hs-CRP为(5.15±2.23)mg/L,两组相比,研究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Hcy与Cys C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急性脑梗死患者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加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hs-CRP、Hcy与Cys C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检测对于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叶酸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罗氏化学发光仪及日本Olympus公司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30例及健康对照组100例Hcy及叶酸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cy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叶酸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组血清叶酸水平随着血清Hcy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升高,而叶酸水平降低,说明高Hcy血症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Hcy和叶酸水平检测,通过补充叶酸等治疗措施,使Hcy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李忠音  张军 《河北医学》2015,(1):122-12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二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神经功能变化。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8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4d,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8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减轻炎症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65例ACI患者血清CRP的含量及35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CRP的含量,并与之进行对照,分析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ACI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依病情轻、中、重度不等,CRP的异常率及含量依次增高(均P<0.05)。结论CRP与ACI明显相关,血清CRP水平对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是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和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RP浓度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69例)比较;然后按病程观察CRP的动态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再后进行急性脑梗死轻、重型及大梗死灶型、腔隙性梗死的组间比较,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于发病第3天CRP浓度升高达最高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发病第28天,CRP降至基本正常水平,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轻型患者的CRP浓度升高幅度有明显差异(P<0.05),前者于第28天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及轻型组(P<0.05);急性脑梗死大梗死灶型较腔隙性梗死患者CRP浓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大梗死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第28天前者即使处于恢复期,其CRP水平仍高于腔隙性梗死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CRP是组织损伤和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血清CRP水平的实验室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病情程度、病灶范围及预后的判断,是值得临床推荐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较高,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由于脑功能障碍,可使全身各系统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一些血清学指标,如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清铁蛋白等,这些指标的改变对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就脑梗死患者的上述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临床意义及生理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胆红素(BIL)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6例不同类型ACI患者,包括轻型(40例)、中型(32例)、重型(24例)设为ACI组;93例正常人设为正常对照(NC)组。两组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并计算间接胆红素(IBIL),其中ACI组患者于入院后48~72h检测。随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ACI组血清BIL水平(包括TBIL和IBIL,下同)显著低于NC组(P<0.05),ACI组重型患者更为显著(P<0.01)。ACI组内重型患者较轻型血清BIL水平显著降低(P<0.05);轻型患者仍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ACI组与NC组、ACI组内轻、中、重型患者的血清DBIL水平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血清BIL可能参与ACI的病理过程。血清BIL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ACI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灶范围及预后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生化观察指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