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国6市城乡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睡眠时间及其年代发展趋势,为国内婴幼儿睡眠时间提供新的数据支持.方法 2019年7月至11月在我国6市随机选取1234名0~35月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对受试婴幼儿看护人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婴幼儿白天睡眠时间和24小时总睡眠时间随月龄增加逐渐减少(χ2值分别为479.03、388.84,P<0.01),从出生到3岁前平均分别减少了6.0小时和5.0小时,且在3个月内减少幅度最为明显;3岁前婴幼儿夜间睡眠时间平均为9.0~9.5小时,且不同月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4,P=0.06).夜间睡眠时间占比随月龄增加逐渐增加(χ2=450.63,P<0.01),由0~1月龄的55.6% 增至30~35月龄的81.8%.婴幼儿白天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及24小时总睡眠时间的城乡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004年相比,3岁以下婴幼儿睡眠时间呈减少趋势,且夜间睡眠时间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4).参照我国2017年发布的《0岁~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婴幼儿睡眠时间不足中,0~3月龄、4~11月龄及12~35月龄分别占14.4%、21.7% 和13.8%.结论 婴幼儿期为其睡眠时间的快速发展阶段,其睡眠时间有长期减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不同喂养方式对0~6个月婴儿睡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0~6个月婴儿喂养方式对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自2004~2005年全国12省、市5岁以下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问卷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双录入所有调查数据,应用SAS统计软件对3 016名0~6个月婴儿进行喂养与睡眠的相关分析.结果 不同喂养方式婴儿在白天和夜间睡眠时间上存在差异,其中母乳、人工、混合喂养3组平均每日白天睡眠时间分别为5.26、5.23、5.36小时,夜间睡眠时间分别为9.05、8.93、8.83小时;在睡眠习惯方面,母乳喂养婴儿同床睡眠及睡前含奶头等习惯发生率较高,且平均每日睡眠次数较多,而人工喂养婴儿则表现为睡前多需拍抱;此外,不同喂养方式婴儿在打鼾发生率上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作为婴儿首选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是婴儿充足睡眠时间的有力保障,同时也伴随有同床睡眠、睡眠安慰等不良行为.因此,家长在实行母乳喂养的过程中,需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以便为婴儿创造更好的睡眠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嘉兴市1~12月龄婴儿睡眠状况.方法 由专人对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婴儿健康体检的1~12月龄婴儿家长进行婴儿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1~3、4~6、7~9和10~12月龄等4个月龄组婴儿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为15.52、14.40、13.07和12.01 h.4个月龄组之间比较总睡眠时间和白天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2月龄婴儿各月龄组的白天和夜晚睡眠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2月龄婴儿中〉50%在20:00前入睡,在20:00-22:00之间入睡者〉20%,而在22:00后入睡者〈15%.1~12月龄婴儿睡眠障碍检出率为35.26%.4个月龄组婴儿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除昼夜节律紊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儿睡眠时间不足以及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社会、家长和各级儿童保健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肥东县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可能存在的原因,以期提高婴儿的睡眠质量。方法对2016年4-5月于安徽省肥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定期体检的6~11月龄婴儿,采用根据国际睡眠障碍性疾病分类自编的《儿童睡眠行为相关问卷》(6-11月版)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婴儿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78.8%,男、女童在各类睡眠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入睡困难与睡前1小时兴奋或活动量过大有关(P=0.000),与夜间婴儿有动静时不恰当的应答方式有关(P=0.002);婴儿频繁夜醒与入睡时需要安抚(P=0.001)、夜间进食(P=0.016)及夜间不恰当的安抚方式(P=0.000)有关。结论肥东县6~11个月婴儿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较高,提示医务人员特别是儿童保健工作者需加强对家长进行睡眠知识和睡眠卫生宣教,帮助婴儿建立正常的睡眠模式,从而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行为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顺义区0~6月龄婴儿睡眠模式,为婴儿早期睡眠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在顺义妇幼健康之约队列研究中招募220例健康新生儿,在42天、3月龄、6月龄进行随访,使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BISQ)评估婴儿睡眠模式和睡眠问题。结果 0~6月龄婴儿白天和夜晚睡眠时间变化显著,白天睡眠时间从42天(6.0±2.3)h逐渐下降至6月龄(3.8±1.5)h,夜晚睡眠时间从42天(6.9±2.2)h逐渐上升至6月龄(8.1±2.3)h。42天、6月龄婴儿夜醒次数与奶睡呈正相关(β=0.69、0.80,P<0.001)。结论 婴儿睡眠模式在生后6个月变化明显,奶睡的方式与夜醒次数明显相关,家长应采取正确的入睡方式以减少婴儿睡眠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有的老人喜欢在白天偶尔打个吨,即便是几分钟也觉得精神大为好转。有关研究认为,老年人习惯打盹是健康的标志。老人睡眠时间通常在5~6小时,白天打盹可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提神养脑。但打盹次数不能太频繁,一般每次为10~15分钟,否则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叶亚  王念蓉  赵妍  樊欣  文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6,(22):4081-4084
目的 了解婴儿期白天睡眠/觉醒模式发展变化过程。方法 采用睡眠活动记录仪Actiwatch(简称腕表)监测50名婴儿睡眠/觉醒模式。共9次家庭监测,依次为生后d10,d28,第2、3、4、5、6、9和12个月的第一周的周二至周五,每次家庭监测的时间约为60 h。对白天连续觉醒时间、连续睡眠时间、睡眠次数、睡眠比例等重要参数的性别月龄分布变化趋势采用二水平混合效应模型(Mixed Models)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47例健康足月婴儿完成研究,从生后10 d到12月龄,白天最长连续睡眠时间从241 min减到115 min;白天睡眠比例从68.22%减至19.39%;白天最长连续觉醒时间从114 min增到318.5 min。白天睡眠次数从生后28 d的4次减到12月龄的2次。白天睡眠次数、最长和平均连续睡眠时间、睡眠比例均随月龄增多呈减少趋势 (P<0.01)。白天最长、最短、平均连续觉醒时间均随月龄增加呈增多趋势(P<0.01)。结论 重庆城市婴儿出生10 d至12月龄白天睡眠/觉醒模式发展变化明显,随月龄增长白天连续觉醒时间增加,白天睡眠比例明显减少,出生2月内变化最为迅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婴儿睡眠时间的昼夜分布特点及24 h昼夜节律形成时间及婴儿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从儿保科建卡入保婴儿中随机抽取240例婴儿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儿保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结果]婴儿期随月龄增长,每日总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夜间睡眠比例逐渐增高,24 h昼夜节律于5~6月龄时基本形成.睡眠同题发生率为47.92%,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分床独睡有利于婴儿睡眠. [结论]掌握婴儿睡眠时间特点及昼夜节律,消除影响睡眠的不良因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为年轻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睡眠卫生指导.  相似文献   

9.
喂养方式对婴儿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喂养方式对婴儿睡眠障碍的影响。 【方法】 对 2 0 0 3年 9~ 11月来成都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 6~ 12个月婴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6~ 12月婴儿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 :入睡困难包括睡眠时间不足 (5 2 .17% ) ,频繁夜醒 (68.11% ) ;病态睡眠包括先天性疾病 (4 .3 4% ) ,其他疾病 (10 .14 % ) ,而异态睡眠未见。在与正常小儿的比较中 ,母乳喂养、定时喂奶开始时间、断夜间奶时间较晚及与父母同睡一床、身高的发育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为了尽快让婴儿建立规律睡眠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喂养 ,开始定时喂养的时间和断夜间奶的时间不宜过晚 ,且父母与婴儿尽量分床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庆市主城区4~6年级小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抽取重庆市主城3个区9所小学(重点、普通及农民工小学各3所)的1 523名4~6年级在校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及自设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26.2%,不同层次学校小学生睡眠质量总体情况、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生夜间平均睡眠(9.32±0.81)h,居前3位的睡眠障碍是夜间易醒或早醒(8.1%)、入睡困难(5.3%)、感觉热(5.1%);4.7%的小学生每周至少有3次感到困倦,2.2%白天常感精力不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年级、上学期间每天看电视时间、父亲的不良嗜好数目、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健康状况差是儿童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主城区小学生睡眠问题检出率较高,睡眠时间短于我国规定的同年龄段儿童正常睡眠时间,且已影响到小学生的日间功能,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