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养生歌     
人过六旬又逢春, 回头总结前半生; 各种疾病都有因, 病根就是没养生; 养生健体靠自身, 强心健体双层功; 四大基石要记清, 衣食住行作调整; 人随节令更衣帽, 轻重缓急需自知; 三种生活不可少, 三个平衡调理好;  相似文献   

2.
人的物质形式是体,精神内容在心。养生当然是养人的物质形式之体和精神内容之心。 体 立人于本。人之有本,体存神在;人之失本,体消神散。固本,应是养体之基。 心 底部弯折,人若心术不正,根底必歪;下部三点,人若三心二意,神必不宁。安心,应该是养心之根。 养体法在健体,养心法在正心。 健 人和建组合。人唯有加强自身建设,全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人创造了很多养生的方法,其中的书画养生法,是很高雅的一项延年益寿的活动,它既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又可以使人在艺术创造与欣赏中强心健体,并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升华,实在是老年人应当选择的一种积极而有益的活动。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书画养生的奥妙。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本是武术搏斗击技,缓慢下来,变成养生健体良医; 肺部本是自然出气,缓慢下来,变成气功吐纳深长呼吸; 健美操本是青年人生气勃勃的锻炼,缓慢下来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养生良方,不需要借助先进的设备器材和复杂细密的疗程,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让你在享受的过程中养生健体。  相似文献   

6.
冯恩昌 《长寿》2010,(4):17-17
在养生中,不少人认为养生必须过富有的日子。有人雇专职厨师,每天按营养菜谱做饭菜吃;有的人花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买高档滋补品天天享用;也有的家庭  相似文献   

7.
膳食是老年人养生健体的主要措施之一。只有养成一日三餐的好习惯,才能达到养生目的。这里为大家提供健康的饮食方法。平衡饮食,稳定体重为了使中老年朋友获得合理营养,达到饮食平衡。在平日的生活饮食应该提供符合中来年供给量的标准饮食。蛋白质蛋白质摄入达到1.0~1.2克/千克体重,约等于每天75克;而且应该选择的优质蛋白,如蛋、奶、豆制品、鱼、虾。争取做到每天一杯奶、一个鸡蛋、半片鱼、半碟豆腐、一个手掌大小的红肉。  相似文献   

8.
丁玉宝 《健康博览》2011,(10):52-53
秋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正是养生健体的好时机,此时的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养生,皆以"养收"为原则。情志要"宁"秋季极易使人产生悲伤忧愁之感。依照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秋属金,主敛肃,应于肺,因此秋季忧和悲的情志容易伤肺,人在强烈悲哀时会出现  相似文献   

9.
《保健与生活》2013,(9):1-1
秋令时节 重养肺阴 这句俗语是说,在秋季,保养肺部是人们养生健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闭目可养生     
中医认为,通过闭目养生的锻炼,可以达到美容养颜、祛病健体、延缓衰老的功效,对一些疑难病、慢性病有其独到治疗效果.闭目养生时,要排除杂念,精力集中,无思无虑,达到入静的境地.闭目养生即每日至少闭目静坐30分钟,持之以恒,定会获益.  相似文献   

11.
<正>营养,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已为大众熟知,可作"谋求养生"解,确切的说,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的意思。中国是讲究营养和养生的国家。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朴素的膳食模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到今天的居民膳食营养宝塔、到疾病的膳食治疗、营养强化等,无不体现中国人追求营养与保健的需求和愿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经济逐年提高,居民  相似文献   

12.
闭目可养生     
中医认为,通过闭目养生的锻炼,可以达到美容养颜、祛病健体、延缓衰老的功效,对一些疑难病、慢性病有其独到治疗效果。闭目养生时,要排除杂念,精力集中,无思无虑,达到入静的境地,闭目养生即每日至少闭目静坐30分钟,持之以恒,定会获益。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本刊就养生的主题访谈了各行各业的前辈名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孜孜以求地钻研,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寓养生于事业之中,以艺术修身养性、怡情健体,待到晚年依然健康安乐。  相似文献   

14.
《社区医学杂志》2009,(16):62-62
<正>防暑降温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养身健体内容之一。中医认为大麦具有健脾和胃、养阴消暑作用,所以建议大家在夏季坚持喝大麦粥。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大麦粥有两大功效:一是健脾和胃。二是消暑解热。  相似文献   

15.
一般人多认为,睡眠是与日常的运动或劳动对立的休息,其作用主要是静卧以恢复疲劳和身心活力。其实,人体睡眠并非是绝对静息的,它是一种动静结合,具有重大养身健体的人类习用的养生形式和方法。我们不妨从睡眠的姿势、方位和合  相似文献   

16.
新春寄语     
金鸡辞岁去,忠犬携春来。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现代养生》杂志祝广大读者、作者新年好,春节愉快,身体健康!2006年,我们要紧紧围绕“用科学的健康理念告诉现代人如何养护生命”的办刊宗旨,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文精神,使每个读者和家庭登上健康快车,营造和睦家庭氛围,构建和谐社会,继续把《现代养生》办成品牌杂志。使每位读者浏览《现代养生》,就等于储蓄健康。2006年,我们着眼于现代养生这一文化层面,与读者交流生活体验与养生感悟,意在宽心健体、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生活和未来。做到文风纯朴、情趣盎然、蕴涵深刻,…  相似文献   

17.
芸芸众生,“养生”者颇多,寿而康者有数,高寿者则无几,其原因何在呢?三国时“竹林七贤”之一的稽康,早在《养生论》中主有精辟论述。今择其大要,粗略分析如下: 1、不懂、不求养生之法:此类人不了解调养之事,以为生老病死乃“正常现象”、“以多自证”,“以同自慰”,即以多数人“如此”而作为证明和自我安慰。平时随  相似文献   

18.
<正>养生先从"心理"着手谈到养生,人们通常都会从饮食、营养、运动、休息、环境等诸方面探究。而笔者在此着重从"心理养生"方面探讨养生的话题。心理活动是人类这种高级动物特有的一种思维活动。它通过对事、物、信息等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建立认识,再从认识上升到认知、理解、感受,从而建立固定的思维模式,并升华为自己的新认知,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9.
吕峰 《祝您健康》2014,(11):9-9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养生的名目也很多,诸如什么适应四时、阴阳平衡、健康食谱……但有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养生方式却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读书.读书不仅可以得到知识,更是一种极佳的养生方式,是精神营养的最好补品,会给你的身心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和惊喜.  相似文献   

20.
李玮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681-2682
通过养生来维持和促进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目标,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营养学知识,人们很容易走进养生的误区.笔者认为,通过普及现代营养学基本知识,使人们确立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正确观念,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以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为依据,把好食品安全关是实现科学养生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