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和生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变化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窒息后脑损伤的判断价值。方法:对窒息新生儿脐血及生后3~7天血清HMGB1变化进行分析。结果:①窒息新生儿脐血HMGB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②窒息新生儿后3~7天血清HMGB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③重度窒息新生儿脐血及生后3~7天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脐血及生后3~7天血清HMGB1窒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发生脑水肿及颅内出血的患儿生后3~7天血清HMGB1含量显著增高。结论:HMGB1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有助于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窒息后脑损伤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血清酶活性变化与缺氧窒息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NICU收治的132例新生儿窒息血清酶活性变化,比较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重度窒息组的血清酶的均数均较轻度程度窒息组增高,LDH、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可致血清酶活性增高,LDH、CK-MB活性变化明显增高,并与窒息程度相关,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脏器缺氧缺血性损害的观察指标,但仍需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偶联测定法分别检测122例窒息新生儿及20例健康对照组24h内血清CPK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窒息组血清CPK均高于对照组(P<0.01);42例窒息儿并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其CPK值明显高于其它未并发HIE的窒息新生儿(P<0.01)。其中16例并发中-重度HIE,26例并发轻度HIE,并发中-重度HIE的CPK值明显高于并发轻度HIE的窒息儿(P<0.01);39例窒息新生儿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并发MODS的窒息新生儿的血清CK明显高于未并发MODS的窒息新生儿。结论:测定围产窒息新生儿的血清CPK有助于预测窒息新生儿并发HIE及MODS的可能性,有助于HIE的临床分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系统检测34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并与10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清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cTnI浓度与轻度窒息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cTnI浓度与窒息程度成正比关系,对于预测新生儿窒息患儿心肌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哲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49-3951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中黄疸发生情况及窒息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以110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重度窒息组42例,轻度窒息组68例,101例无窒息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黄疸发生及治疗情况,研究窒息程度与黄疸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黄疸发生率分别为31.7%、17.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为205.7 μmol/L、131.2 μmol/L、43.2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窒息组黄疸发生率、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低,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r=-7.228,P<0.05),窒息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较长.结论:窒息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偏低与胆红素消耗有关,对于窒息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应结合临床综合考虑,做出正确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窒息新生儿不同时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40例,重度窒息组2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将2组窒息新生儿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进行血清cTnI检测。结果:①重度窒息组血清cTnI与轻度窒息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且心肌损害程度随窒息程度加重而加重;检测血清cTnI能早期诊断心肌受损的发生,从而可以早期治疗,以预防心肌炎及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吴家友 《现代医院》2008,8(5):71-7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窒息新生儿于人院24h内采用CLIA检测血清心肌cTnI,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组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cTnI水平与窒息程度成正相关。结论血清cTnI能较好反映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非甲状腺疾病游离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 4 3例非甲状腺疾病新生儿。分为不同疾病组 (窒息组、感染组、硬肿症组 ) ,不同病情组 (一般组、重危组 ) ,2 1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甲状腺激素 (T3、T4 ) ,游离甲状腺激素 (FT3、FT4 ) ,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 ,结果进行 t检验。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 T3、 T4 、FT3、FT4 之间差异显著 ,FT3、FT4 差异非常显著 ,窒息组、感染组及硬肿症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亦显示相同结果 ;一般组与对照组比较 ,T3差异显著 ,T4 无显著差异 ,FT3差异非常显著 ,FT4 差异显著 ;重危组与对照组间 T3、 T4 、 FT3、 FT4 差异非常显著 ,一般组与重危组比较 ,T3无显著差异 ,T4 、 FT3、 FT4 差异非常显著。各组间 TSH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新生儿非甲状腺疾病可有甲状腺功能改变 ,游离激素变化显著 ,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Ⅰ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系统检测34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并与10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清cTnⅠ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三儿血清cTnⅠ浓度与轻度窒息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cTnⅠ浓度与窒息程度成正比火系,对于预测新生儿窒息患儿心肌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产时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和唾液酸水平。方法根据Apager评分将出生2 h内的121例新生儿分窒息组(48例)和对照组(73例),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和唾液酸水平。结果窒息组心肌酶谱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窒息租和对照组血清唾液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研究总体中早产儿血清唾液酸水平(26.0±5.0 mg/dL)显著低于足月儿(29.7±9.2 mg/dL,t=2.26,P=0.029)。结论产时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非窒息新生儿,但血清唾液酸水平与窒息无明显相关,早产儿血清唾液酸处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为笔者所在医院46例窒息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为同期46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胎儿娩出后均进行出生后Apgar评分,测定脐血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脐血血清AST、LDH、CK、CK-MB、α-HBD的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脐血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缺氧的客观指标,窒息新生儿心肌酶活性检测可反映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及严重程度,用于早期诊断治疗,预防病情恶化并改善新生儿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窒息时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Cys C)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各30例轻度、重度窒息新生儿的Cys C、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设3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结果 轻度、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Cys C水平与正常儿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窒息时血清Cys C水平与血清Scr、BUN水平及Apgar评分均呈线性相关(r=0.831、0.747、-0.940,P〈0.01),随病情好转血清Cys C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血清Cys C是反映窒息儿肾功能损害指标之一,动态测定血清Cys C水平变化对新生儿窒息肾脏损害情况及病情转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活性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检测观察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对新生儿窒息引起心肌损害的意义。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同时28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AST、LDH、CK、CK-MB的活性作对比分析。结果:窒息患儿心肌酶与正常组心肌酶对比明显升高,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CK-MB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血清神经丝蛋白(NFP)、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与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关系,为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4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窒息足月新生儿91例为观察对象,根据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为轻度窒息组40例与重度窒息组51例,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脑损伤组36例和非脑损伤组55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产科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无窒息缺氧史、无神经系统疾病、无宫内感染)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NFP、Nrf2水平,Pearson法分析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NFP、Nrf2对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294.939、208.932、286.915,P<0.001),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P<0.001);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非脑损伤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非脑损伤组(t=12.841、12.539、14.248,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性(r=-0.527、-0.401,P<0.05);血清NFP、Nrf2联合诊断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81.82%,曲线下面积为0.925。结论 窒息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升高,与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有一定相关性,且血清NFP、Nrf2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阎琳晶  吴起武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599-3600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63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和30例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于生后24~72 h取股静脉血,用竞争性放射免疫法测定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值,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窒息新生儿T3、T4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2.210、11.896,P=0.031、0.000),TSH高于对照组(t=4.961,P=0.000);重度组T4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t=2.048,P=0.045),TSH高于轻度窒息组(t=2.628,P=0.011),T3两组无明显差异(t=0.730,P=0.468)。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以T4降低、TSH升高为先,甲状腺激素降低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T4和TSH是敏感指标,T3降低对预警病情严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血清总胆红素动态变化与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1月-2011年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足月窒息新生儿58例(窒息组)和健康足月新生儿30例(对照组),窒息组中轻度窒息33例,重度窒息25例,检测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3、5、7 d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出生后1、3、5、7 d,三组血清TBIL浓度变化趋势相似。各时间点血清TBIL浓度组间比较,重度窒息组在1 d时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5),之后3、5、7 d时均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5)。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TBIL浓度变化趋势与CT正常组相似,组间比较,出生后3、5、7 d时脑损伤组新生儿的血清TBIL浓度均明显低于CT正常组(P〈0.05)。结论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动态变化对预测窒息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 MG)及肾功能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肾脏损害中的意义.方法 窒息组新生儿(28例)在生后24小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及生化检测仪检测肾功能;对照组(20例)健康新生儿同期进行上述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窒息组新生儿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88.00,P<0.01);而肾功能检测在窒息组与对照组中无显著改变.结论 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测定可作为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早期指标.窒息新生儿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增高与肾损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73例正常新生儿(正常新生儿组)、30例轻度窒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组)血清Hcy及叶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新生儿组血清Hcy水平显著低于窒息新生儿组,叶酸水平显著高于窒息新生儿组[(7.95±0.98)μmol/L比(13.99±2.91)μmol/L,(3.38±0.28) μg/L比(2.39±0.3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新生儿组中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Hcy水平更高,为(15.88±2.95)μmol/L,而叶酸水平更低,为(2.31±0.17)μg/L.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窒息、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更应当加强管理,酌情补充叶酸,提高叶酸水平,降低Hcy水平,降低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0例足月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16例)出生后d 1、d 3的血清S-100B蛋白含量,并与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窒息程度越重,血清S-100B蛋白水平越高(F=11.72,P<0.01).窒息后脑损伤程度越重,d 1血清S-100B蛋白水平越高(F=25.97,P<0.01),中、重度HIE患儿生后d 3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无脑损害及轻度HIE患儿相比仍然较高(F=84.06,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变化有助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在不同情况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值的变化,探讨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及缺氧对心肌的影响。方法:测定窒息组(38例窒息新生儿)的CK-MB值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并以42例患儿(无窒息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做对照。结果:窒息组CK-M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CK-MB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日龄越小的窒息新生儿,其CK-MB值越高,且随有效治疗而下降;窒息组早产儿血清CK-MB值非常显著高于无窒息组的早产儿,且显著高于窒息新生儿全组,较重度窒息组也高。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程度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对早产儿更明显,其血清CK-MB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肌损害出现的时限、程度以及治疗效果,是一项敏感而特异的早期指标,而且具有指导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