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内黏膜接触性头痛是指鼻中隔和鼻甲之间存在黏膜接触点而导致头痛.本病发生于成年人,发作时鼻根部和眶部疼痛,可放射于额部和顶部.如果找到明确的接触证据,经手术治疗去除接触点,可获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了21例头痛患者,男8例,女13例,年龄20~50岁,病程1~10年.21例患者头痛部位分别为:15例表现为颞部、眶周,6例患者表现为鼻根部,头痛是唯一症状,无鼻塞、流涕、鼻出血等鼻部其他症状,疼痛发作频率1~2次∕周以上,发作时用2%丁卡因棉片行嗅裂麻醉,疼痛完全消失.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全部病例中鼻甲与鼻中隔相接触,其间包括鼻中隔偏曲、中甲肥大、泡性中鼻甲、鼻中隔结节、中鼻甲曲线垂直部内移,排除鼻腔鼻窦炎症及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鼻腔接触性头痛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2月住院48例由于鼻腔结构异常而致黏膜接触头痛患者进行鼻内镜下矫形术,术后进行3~24月的随访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48例患者中治愈32例,好转12例,无效4例.结论 鼻腔结构异常导致黏膜接触所致的鼻源性头痛,保守治疗无效时,可结合鼻内镜检查及CT寻找异常解剖部位,鼻内镜下解除接触点可获得较好效果,合并变态反应因素时可术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头痛是临床上非常多见的症状,病因也多种多样,其中继发于鼻腔鼻窦解剖异常的头痛是一个诊断和治疗上的难题。目前有作者认为鼻中隔与鼻腔外侧壁之间具有接触点(contact point,CP)是导致头痛的重要原因之一,称鼻黏膜接触性头痛。本科自2001-2005年调查了以慢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门诊就诊人群,对其中80例具有CP的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去除接触部位,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65例头痛患者行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及丁卡因实验诊断为鼻腔黏膜接触性头痛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诊6个月以上,治愈52例(80.0%),显效10例(15.3%),无效3例(4.0%),临床总有效率为95.3%。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鼻腔结构重建术治疗青少年鼻腔粘膜接触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8月~2011年8月我科对63例因鼻腔结构异常导致鼻腔粘膜接触性头痛的青少年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而采用鼻腔结构重建术治疗。术后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头痛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63例患者,治愈32例,好转25例,总有效率90.5%。术后6个月,患者头痛症状明显好转,VAS评分分别为7.34±1.78、2.20±1.52,t =2.316,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鼻腔结构异常导致鼻腔粘膜接触性头痛的青少年患者,鼻腔结构重建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徐海峰 《当代医学》2012,(36):85-86
目的探讨鼻腔结构异常或变异与头痛的关系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CT结合鼻内镜检查从140例头痛患者中筛选出58例存在不同程度鼻腔结构异常合并有头痛症状的患者,经鼻内镜手术矫正鼻腔异常结构,观察头痛缓解效果.结果58例患者鼻内镜术后经2个月~2年的随访,头痛共治愈43例,治愈率为74.14%;显效6例,显效率为10.34%;有效4例,有效率为6.89%;无效5例,无效率为8.62%.结论鼻内镜检查是诊断鼻腔结构异常引起头痛的较好方法;鼻内镜手术能显著改善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致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7.
胡国文 《广东医学》2008,29(1):122-123
目的 探讨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患者53例.根据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确定解剖异常的部位和程度,进行相应的鼻内镜微创手术.结果 53例中,鼻中隔高位偏曲18例;泡状中鼻甲或中鼻甲反向弯曲8例;鼻丘气房过度发育压迫鼻中隔4例;钩突肥大压迫中鼻甲6例:窦口鼻道复合体狭窄10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剖异常7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27例,好转21例,无效5例.结论鼻内镜技术结合高分辨率CT可以提高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率,相应的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此类头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罗文波 《中外医疗》2011,30(11):3-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重塑鼻腔结构治疗鼻解剖变异及黏膜接触点头痛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鼻解剖变异及黏膜接触点头痛患者行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进行鼻解剖结构评估,经药物治疗2个月后无效者采取鼻内镜下选择性多结构重塑手术治疗,术后观察半年,评估疗效。结果 82例患者治愈64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4%。结论鼻中隔、中(下)鼻甲、钩突、筛泡等解剖变异是黏膜接触点头痛主要原因,鼻内窥镜下重塑鼻腔结构治疗由其引起的鼻源性头痛,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鼻黏膜接触性头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7例确诊为鼻黏膜接触性头痛的患者,在鼻内镜下行中鼻甲成形、下鼻甲外移、钩突及筛窦部分切除和鼻中隔偏曲部位的局部矫正等微创手术。术中注意对患侧和病变轻微侧的对称性处理。术后随访2~8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 20例痊愈,6例显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6.3%。1例术中造成穿孔,取筛骨垂直板修补,术后换药5个月愈合,头痛症状亦缓解。结论鼻黏膜接触性头痛多由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引起,鼻内镜下对称性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王国军  白莎 《四川医学》2011,32(1):71-7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重塑鼻腔结构治疗鼻解剖变异及粘膜接触点头痛的可行性。方法对136例鼻解剖变异及粘膜接触点头痛患者进行CT及鼻内窥镜检查,进行鼻解剖结构评估,对药物治疗1个月无效患者采取鼻内镜下选择性多结构重塑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评估疗效。结果 106例治愈,25例有效,5例无效,有效率96.3%。结论鼻中隔、中(下)鼻甲、钩突、筛泡等解剖变异是粘膜接触点头痛的主要原因,鼻内窥镜下重塑鼻腔结构治疗鼻腔粘膜接触点头痛以纠正鼻腔病理性改变、调整两侧气流的对称性分布为主,为鼻腔生理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经鼻内镜治疗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患者53例.根据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确定解剖异常的部位和程度,进行相应的鼻内镜微创手术.结果 53例中,鼻中隔高位偏曲18例;泡状中鼻甲或中鼻甲反向弯曲8例;鼻丘气房过度发育压迫鼻中隔4例;钩突肥大压迫中鼻甲6例:窦口鼻道复合体狭窄10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剖异常7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27例,好转21例,无效5例.结论鼻内镜技术结合高分辨率CT可以提高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率,相应的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此类头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对鼻内接触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6~2010年收治的5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接触性头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5例,女23例,平均年龄31.5岁,患病时间5个月~7年,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微创手术矫正结构异常。对于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黏膜肥厚及中隔中甲予以切吸器切削之;中鼻甲反向弯曲者,将中鼻甲骨折内移;泡状中鼻甲或中鼻甲肥大者,去除部分中鼻甲;下鼻甲肥大者行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或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结果 经过6个月至2年的随访,58例患者中治愈3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83%。结论 鼻中隔偏曲是导致鼻内接触性头痛的常见病因,手术矫正是治疗鼻内接触性头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头痛是耳鼻喉科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由鼻腔、鼻窦疾病或解剖结构异常所造成的的头痛称为鼻源性头痛,其误诊率较高,往往采取血源性头痛或丛集性头痛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效果总是不理想。误诊率高也许由于鼻部非占位性或非炎症性疾病症状不显,有报道称,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系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鼻内接触性头痛的误诊原因,提高鼻内接触性头痛的诊治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鼻内接触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下鼻结构异常情况,同时行内镜下鼻结构异常整形.结果 51例患者均被误诊3次或3次以上,中鼻甲变异81侧,鼻中隔高位偏曲32例,钩突异常39侧,筛泡肥大33侧,上鼻甲变异5侧.行内镜下鼻结构异常整形治疗后,随访8~12个月,痊愈39例(76.47%),有效8例(15.69%),无效4例(7.84%),总有效率为92.16%.结论 临床医生对鼻内接触性头痛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不明原因头痛伴鼻内结构异常及黏膜挤压应考虑鼻内接触性头痛,内镜下鼻结构整形可有效解除头痛.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96例无鼻内症状的鼻源性头痛患者进行CT、鼻内镜检查和1%地卡因试验明确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解剖变异不同,实行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鼻部CT结合鼻内窥镜检查发现96例患有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钩突肥大,筛泡过度气化,鼻窦过度发育,患者随访一年,有效率91.7%。结论对确诊为鼻源性头痛的患者,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将可能的病因真正地解除,鼻部解剖结构异常是导致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宝莲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85-186,188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62例无鼻内症状的鼻源性头痛的患者进行CT、鼻内镜检查和1%地卡因实验,并分析其解剖学特点,确定具体解剖变异部位,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实行相应的鼻内镜手术。结果鼻部CT结合鼻内镜检查发现62例患有鼻中隔偏曲、中鼻甲反向弯曲、钩突肥大、筛泡过渡气化、鼻腔鼻窦复合体(OMC)狭窄等解剖异常,鼻内镜术后随访6~12月,治愈4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6%。结论对确诊的鼻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修正鼻腔解剖异常,使病因真正地解除,获得满意疗效,提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鼻源性头痛患者接受鼻内镜修正鼻腔解剖异常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62例鼻源性头痛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了 CT 检查和鼻内镜检查,根据其解剖特点来对变异部位进行确定,为患者提供鼻内镜修正鼻腔解剖异常治疗。结果:通过 CT 检查可以得知,这些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中鼻甲反向弯曲、钩突肥大等异常症状,对其进行了鼻内镜手术治疗,并随访一年,根据随访结果来看,共有47例患者治愈,12例有效,3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95.16%。结论:鼻源性头痛患者临床中可以通过 CT 检查和鼻内镜检查来对其病变部位和情况进行确定,使用鼻内镜手术来对异常解剖结构进行修正,让患者的病症得到改善,获得优秀的治疗效果,该方式是目前治疗鼻源性头痛比较好的方式,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蒋杏丽 《大家健康》2015,(3):102-103
目的:研究分析鼻源性头痛患者接受鼻内镜修正鼻腔解剖异常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62例鼻源性头痛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了CT检查和鼻内镜检查,根据其解剖特点来对变异部位进行确定,为患者提供鼻内镜修正鼻腔解剖异常治疗。结果:通过CT检查可以得知,这些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中鼻甲反向弯曲、钩突肥大等异常症状,对其进行了鼻内镜手术治疗,并随访一年,根据随访结果来看,共有47例患者治愈,12例有效,3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95.16%。结论:鼻源性头痛患者临床中可以通过CT检查和鼻内镜检查来对其病变部位和情况进行确定,使用鼻内镜手术来对异常解剖结构进行修正,让患者的病症得到改善,获得优秀的治疗效果,该方式是目前治疗鼻源性头痛比较好的方式,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88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进行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确定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的部位和程度,并进行相应的鼻内镜手术矫正.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67例,占76.1%:显效14例.占15.9%;无效7例,占8.0%.临床总有效率为92.0%.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由鼻腔鼻窦的异常解剖结构或疾病引起的鼻源性头痛,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准确,去除病灶彻底,治疗效果良好,采取合适对应的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此类头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刘志印  任红波 《重庆医学》2011,40(27):2775-2776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该院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鼻源性头痛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3个月,63例中痊愈54例(85.7%),好转9例(14.3%).6例鼻腔轻度粘连,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鼻源性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