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德胜 《海南医学》2010,21(9):89-90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选择20例6-13岁替牙期骨性反患者,运用上颌固定快速扩弓器扩弓并配合面具支架进行上颌前方牵引,在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均解除了前牙反情况,覆覆盖正常,患者矫治前后相关软硬组织指标发生明显变化,SNA角、ANB角显著增大,SNB角减小,MP-SN角增大,患者上颌骨矢状向增长显著,下颌骨发生向下向后旋转,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能有效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并使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从而有效地解除了患者的Ⅲ类骨面畸形,使患者的面貌得到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带环粘结式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22例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患者,用带环粘结式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覆(牙合)覆盖正常,反映上颌骨失状向生长(SNA)和上下颌骨前后向(ANB)的指标明显增加,而反映下颌骨失状向生长(SNB)和下颌骨长度(Go-Gn)的指标则没有明显增长。鼻唇角趋于正常,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带环粘结式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上颌骨明显向前发育,下颌骨生长受到抑制,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应用前方牵引结合快速腭开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引起的矢状骨性和牙性变化。方法:选择13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前方牵引结合快速腭开展治疗,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经过4~6个月治疗后头影测量显示,上颌骨前点A平均前移3.5mm,前牙覆盖平均增加5.54mm,ANB角由负值变为正值,平均增加3.33°;1-SN平均减小3.86°;下颌骨前点B平均后退0.46mm,下颌平面角增大0.41°。结论:应用前方牵引结合快速腭开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可使上颌骨近中移动,纠正反覆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方牵引对恒牙早期且伴有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11例恒牙早期且伴有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的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10.8岁.先快速扩弓1个月,行前方牵引12个月,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硬组织分析,并进行治疗前后测量结果的配对t检验.结果 快速扩弓后再行前方牵引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上颌骨及上牙弓均前移,患者的反(牙合)解除,SNA、ANB、SN/MP、U1-FHP、U6-FHP、拥挤度均增加,L1/NB、L1/MP、U1/L1均减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发育不足且牙列拥挤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在恒牙早期采用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能使骨性畸形得以纠正或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5.
6.
姜丽梅 《中外医疗》2010,29(34):80-80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对于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合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范围5~10岁,平均年龄8.1岁,患者前牙反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近中磨牙关系,下颌不能退至对刃,应用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矫治前牙骨性反合,进行正畸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对于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显著增大,平均增大2.1°,ANB角增大3.0°,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初步结果表明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调整,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骨性反牙合是正畸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类型,表现为面中1/3凹陷,上颌后缩,下颌前突.恒牙期的最常用治疗方法是通过拔牙矫治来掩饰上下颌骨之间的不协调.然而对于一些Ⅲ类骨面型明显或有明确遗传因素的病例,采用拔牙矫治可能引起下牙过度舌倾的现象.笔者针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特点,采用上颌骨前方牵引治疗,效果显著,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咬合功能和面型.本文对这一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治疗I I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成2组,第一组采用前方牵引器加快速扩弓治疗I I类错牙合畸形,第二组单纯采用前方牵引器治疗I I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通过X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矫治后上颌前移明显,下颔基本无明显后移,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方牵引加快速扩弓对上颌骨组织影响较大,对治疗青少年骨性反牙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儿童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 14例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患儿,戴用口内环托活动矫治器配合面具式前方牵引1年.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判断前方牵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向下生长;A点前移,SNA角、ANB角显著增大;下颌骨前部向前生长受抑制并顺时针旋转,Wits值显著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颌骨前移、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面下1/3前后关系协调.在矫治的保持时期,所有患儿恢复正常的生长型.结论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今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儿童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 14例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患儿,戴用口内环托活动矫治器配合面具式前方牵引1年.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判断前方牵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向下生长;A点前移,SNA角、ANB角显著增大;下颌骨前部向前生长受抑制并顺时针旋转,Wits值显著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颌骨前移、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面下1/3前后关系协调.在矫治的保持时期,所有患儿恢复正常的生长型.结论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今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12.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一种严重的颅面错殆畸形,随生长发育逐渐加重,我国恒牙初期的发病率为14.98%。就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矫治时机,国内一般提倡尽早开始,最早开始于乳牙期。对于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通常采用联合前方牵引与上腭快速扩弓。大部分患者可得到很好的治疗;避免了手术。我们联合前方牵引与上腭快速扩弓对临床22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 进行治疗,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6例生长发育期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应用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的方法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和石膏模型进行测量,比较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及PAR指数评价。结果 A点前移2.26mm,SNA角、ANB角、ANS-Ptm、Wits值均增大,SNB角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指数评分:治疗前后总分减少19.59分,减少百分率为83.12%,治疗后覆盖、覆、后牙咬合改善程度较大,所有患者前牙反解除,但牙齿排列及中线改善程度不明显。结论前方牵引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是十分有效的,有利于Ⅲ类骨骼的调整,但还需固定矫治器进一步调整后牙咬合、牙齿排列及中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儿童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组织变化特征.方法:以21名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中国儿童(男10名,女11名)为研究对象.矫治前平均年龄9.7岁(年龄范围8.11~11.3岁).常规进行正畸治疗前后(T1,T2)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经过6~10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达到正常覆盖.矫治完成时上颌骨平均前移1.92mm,SNA平均增大2.53°.上切牙唇倾3.82°,下切牙直立.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下颌平面角增加.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面型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上颌前方牵引和扩弓联合矫治对生长发育中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的影响.方法对15例混合牙列期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进行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治疗,选择与年龄、人数及错(牙合)程度相匹配的未治疗患者做对照.应用Paneherz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无论上颌还是下颌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组上颌比对照前移1.9 mm,覆盖增大3.5mm,下颌前移减少2.1 mm,通过wits值测量,矢状关系上颌增加4.0 mm,A点前移.结论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有利于混合牙列期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骨骼和侧面外形改变.  相似文献   

16.
17.
李大建 《华夏医学》2012,25(6):923-926
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扩大上颌牙弓的方法.Angle于1860年首先用于临床,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扩弓后容易复发而一度使用较少,但近年来,国内外又开始大量使用快速扩弓,并联合前方牵引.现将其矫治器的种类、颌面组织的变化以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乳牙期、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合的疗效。方法应用成品前方牵引装置对乳牙期、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合的儿童进行治疗。结果经过3~7月前方牵引,21例患者均恢复正常前牙覆合覆盖。结论对于骨性Ⅲ类错合应及早采用前方牵引促进上颌骨生长,轻、中度骨性Ⅲ类错合效果稳定,但重度骨性Ⅲ类错合复发机率较大,应结合固定正畸或正颌外科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9.
彭怡  刘剑 《重庆医学》2016,(36):5155-5157
目的:观察改良黏结式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病例,先行快速扩弓治疗后,给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矫治前后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治后SNA增加(2.1±1.3)°,ANB增大(2.8±1.6)°,前牙反?全部解除;UL‐E线增加(1.8±1.0)mm,LL‐E线减小了(-0.7±0.7)mm,患者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改良黏结式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可以有效地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调整上、下颌骨间前后向的位置关系,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生长发育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经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PE)治疗后其上气道形态的改变.方法 收集30例8~11岁经PE治疗后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T1)和治疗后(T2)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数据,将T1、T2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配准,测量上气道形态的改变.采用t检验分析统计学差异.结果 经PE治疗后上牙槽座点和上中切牙切缘最前点向前上方移动,而颏顶点向后下方移动.治疗前后舌骨的位移、上颌骨的牙弓宽度和长度、上气道鼻咽部和口咽部的体积和平均横截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喉咽部体积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口咽部气道最大前后径与最大左右径的比值增大,而喉咽部比值减小.结论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经PE治疗后,其鼻咽和口咽部气道尺寸变大,而喉咽部无明显变化.口咽部气道形态变得较为圆缓,而喉咽部变得较为椭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