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邵婉琪  马丽莎  朱巍立 《浙江医学》2024,46(10):1116-1120
MiR-92a-3p是一种在正常生理发育和多种疾病病理过程中均具有一定作用的miRNA。大量研究证实,外泌体中富含多种miRNAs,除了作为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诊断疾病外,还可以促进多种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参与调控疾病的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加速疾病进展。本文就外泌体来源的miR-92a-3p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作为起源于细胞的膜性纳米微囊泡,可以通过转运蛋白质、脂质、微RNA等信号分子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进行信号传递或免疫应答,进而影响靶细胞的活性并参与一些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的调控,在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现有研究显示,外泌体在神经退行性病变、脑外伤等神经炎症相关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外泌体的生物特性及其在相关神经炎症疾病中的作用,有助于为进一步明确神经炎症相关疾病的诊断以及相应治疗提供新方向、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受多种肝外器官影响的慢性肝脏疾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外泌体在肝脏糖脂代谢、炎症反应和慢性纤维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逐渐被认为是NAFLD发生发展中的新型关键信号调节因素。作为一种多细胞来源的信号载体,不同细胞或组织来源的外泌体在NAFLD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该文探讨了不同细胞或组织来源的外泌体在NAFLD发病中的作用,为未来临床防治NAFLD开辟新方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纳米级囊泡结构,外泌体由多种细胞分泌且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受到医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外泌体miRNA在血管重塑、心肌缺血、心肌肥厚等病理性心室重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外泌体的来源和功能以及其中的miRNA在病理性心血管重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探究外泌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具体机制,并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外泌体是被细胞以胞吐形式释放到细胞间隙中的囊泡状结构,可以作为载体携带miRNA、蛋白质等物质远距离传输生物学信息。miRNA是内源性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与靶mRNA特异性结合,导致翻译阻遏,调节转录后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等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显示外泌体可以借助miRNA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较大应用前景。本文将针对外泌体miRNA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释放的纳米级脂质囊泡,能够通过他们的载体介导细胞间信号和通讯。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进展中也起着重要而复杂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从免疫细胞中提取的外泌体对这些病理状态显示出多效性作用,但上述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的证实与解释。在这篇综述中,笔者首先描述了外泌体的生物发生、成分和生物学特性,然后讨论了免疫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内皮功能障碍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免疫细胞来源外泌体作为一种活跃的细胞间通讯体,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外泌体是人体内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囊泡,可被分泌至人体多种体液中,包括血清、尿液、唾液以及卵泡液等。体液中的外泌体在细胞分化、增殖/生长、凋亡、血管生成和炎症等多种生物学和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微小RNA(miRNA)作为外泌体囊泡中的一种物质,是一种17~24个核苷酸的小非编码RNA,通过与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的互补序列结合从而促进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参与介导转录后调控。外泌体miRNA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癌等多种妇产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疾病的监测及治疗方面,外泌体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8.
细胞外囊泡是一类由体内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双层膜结构小囊泡,可携带包含亲代细胞信息的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现已发现外泌体参与肺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外泌体可以作为肺部疾病早期诊断、病情分级、判断预后及评价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对外泌体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  相似文献   

9.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生物信息的载体,在细胞间信号传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广泛参与细胞自噬、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外泌体通过其传递的内容物影响目标细胞的自噬水平。自噬是一种细胞分解代谢过程,可通过消除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受损的细胞器来维持细胞内稳态,目前的研究表明自噬与心脏的衰老和萎缩密切相关。因此,调节自噬可能是未来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通过综述外泌体的生物发生和自噬的意义以及外泌体和自噬之间的关系,总结介绍了外泌体调控自噬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作用及其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外泌体是源于细胞内部消化过程中的细胞膜的一种分泌小泡,在细胞间的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外泌体来源多样,不同来源的外泌体作用也不尽相同。随着近年来对外泌体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外泌体在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发病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骨关节炎患者来源细胞中的外泌体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可促进炎症因子的产生,进而导致软骨退化,加重关节破坏。来自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还参与了修复关节和延缓关节疾病的进程,为骨关节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该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外泌体在骨关节炎疾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的文献进行综述,对未来外泌体在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HT患者在AMI前后血压的变化,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方法以45例有HT病史但无AMI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41例有HT病史发生AMI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HT患者在AMI后LVEF较AMI前降低(P<0.05),HT患者在AMI后E/A比值较AMI前降低(P<0.05),HT患者在AMI后SBP较AMI前显著降低(P<0.01),HT患者在AMI后DBP较AMI前降低(P<0.05)。对照组以上临床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HT患者AMI后血压(SBP和DBP)较AMI前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外泌体是内吞作用起源的脂质微囊泡,其内容物含微小RNA、mRNA转录本、蛋白质和脂质等。外泌体的分泌过程与细胞生理、病理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外泌体内容物成分会发生应激性变化。因此,心血管疾病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外泌体内容物成分可以作为疾病状态判断的标志物。此外,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还能够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大鼠 “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探讨其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血液生化学方面的差异,为评价治疗胸痹心痛中药的药效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血瘀模型组、急性心肌梗死假手术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及“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每组12只),在大鼠急性 “血瘀”情况下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游离脂肪酸(FFA)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浆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及内皮素(ET)水平,并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MDA、SOD、GSH-Px及FFA水平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GI2及NO的减少程度和TXA2、ET及TNF-α的增加程度均明显大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P<0.05),TNF-α活性明显高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P<0.05)。结论:大鼠“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及心肌缺血时FFA 的代谢紊乱方面无明显区别,但在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提示在评价治疗胸痹心痛中药的药效学时,仅采用单纯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不考虑中医的证候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和比较心电图在诊断应激性心肌病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2种疾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种疾病心电图特征存在较明显差异,在ST段抬高导联分布上,应激性心肌病下壁导联分布比例明显高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而在V1导联上明显少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aVR导联ST段抬高明显少于应激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中病理性Q波发生率明显低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且具有暂时性、可逆性之特征,不同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大部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存在镜面改变,而在应激性心肌病中几乎不存在。结论 应激性心肌病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不同表现对于早期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236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梗死部位分为A组(前壁心肌梗死组)120例,B组(下壁心肌梗死组)116例。比较两组间住院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存活患者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因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存活患者出院时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较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差,原因可能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较重及梗死面积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 “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的变化,阐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之间的差异。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血瘀模型组、急性心肌梗死假手术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及“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在大鼠急性“血瘀”情况下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每组12只),测定各组大鼠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 max)、颈总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测定大鼠心率(HR)及心电图(ECG)V5导联和Ⅱ导联ST段等参数,并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进行对比。结果: ①大鼠“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SBP、DBP、MAP、LVSP、LVEDP及±dp/dt max等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大鼠“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HR加快及V5、Ⅱ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均明显大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P<0.05 或P<0.01)。结论:大鼠“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心电图变化上存在明显差异,在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上无明显差异,提示采用“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来评价治疗胸痹心痛中药的药效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usefulness of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regional wall abnormalitie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 describe two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tis who had acute chest pain simul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initially demonstrated 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ies that disappeared within a few days. These two cases illustrate that 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ies are not specific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at acute myocarditis may simulat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6和IL-10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急性、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分析试剂盒检测24例急性心肌梗死和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血浆IL-6和IL-10含量。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行溶栓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血浆IL-6和IL-10含量均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IL-6和IL-10含量较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显增高。急性心肌梗死患溶栓后血浆IL-10的含量明显降低,IL-6的含量有所增高。急性心肌梗死组IL-10的含量与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均呈不同程度的显正相关。IL-6的含量与CK和CK—MB无显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血浆IL-6和IL-10均显增高,它们在缺血损伤和再灌注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调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f 21 patients with 24 attacks of acute non-Q-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Beijing Hospital was carried out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was made in 9 by autops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 patients with non-Q-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mortality rate in acute stage was 14.3%, the 2-year aggregate mortality rate 33.3% and the rate of reinfarction 38%, while in patients with Q-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in the same period the rate was 18.9%, 26.2% and 17.3%, respectively. It was thus shown that non-Q-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an unstable condition. Although its prognosis in the acute stage wa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at of Q-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yet its outcome in the long run was poorer. Clinico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showed tha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cute non-Q-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sed at present are practical and a negative serum enzyme does not preclude the possibility of this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