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恶性侵袭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用50例垂体腺瘤标本,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局限性垂体腺瘤(n=22)和侵袭性垂体腺瘤(n=28),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测定标本中PTTG、VE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侵袭组垂体腺瘤标本中PTTG、VEGF表达水平比局限组显著增高(P<0.05)。在侵袭组垂体瘤中,PTTG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2,P<0.01),提示两指标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呈正相关。结论垂体腺瘤中PTTG、VEGF表达水平与其侵袭性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泌乳素(PRL)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5例侵袭性PRL垂体腺瘤和67例非侵袭性PRL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学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大垂体腺瘤侵袭性发生率(50.8%)明显高于小腺瘤和微腺瘤侵袭性发生率(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瘤卒中的发生率(24.4%)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瘤卒中的发生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复发性垂体瘤的发生率(40.0%)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瘤复发性垂体瘤的发生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全切除率分别为42.2%和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治疗复杂,术后需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垂体腺瘤卒中的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检测,探讨肌和PCNA表达与垂体腺瘤卒中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关系。方法:将50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分为卒中组与非卒中组,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TTG和PCNA蛋白的表达,分析卒中组与非卒中组肌和PCNA表达水平的差异性。结果:肌蛋白表达在卒中组与非卒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PCNA蛋白表达较非卒中组显著增高(P〈0.05);卒中组侵袭性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卒中组(P〈0.05)。结论:PCNA与肌表达失衡可能是垂体腺瘤卒中发生的原因之一,PCNA为垂体腺瘤卒中侵袭性行为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生长因子(GGF)、神经生长因子(NGF)与垂体腺瘤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对术前、术后生长作预测。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GGF、NGF在86例泌乳素垂体瘤(PRL)中的表达,分析GGF、NGF的表达与PRL水平、垂体腺瘤微血管密度、侵袭性及卒中等的关系。用GGF、NGF分别干预不同阶段的PRL细胞,观察细胞生长、周期变化及血管生成情况。通过相关分析及卡方检验证明肿瘤生长速率与GGF、NGF有无相关性。结果GGF在卒中组、侵袭性垂体腺瘤、复发PRL中均强阳性表达(P〈0.05),微血管密度明显升高(P〈0.01)。NGF在卒中组、侵袭性垂体腺瘤、高泌乳素水平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非卒中组、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低泌乳素水平的垂体腺瘤(P〈0.05);在NGF作用下,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P〈0.05)。GGF均与生长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NGF与PRL卒中、侵袭性呈负相关。结论GGF是促进PRL生长及侵袭性的重要因素之一,NGF能部分抑制PRL细胞的增殖。2者能间接反映PRL的增殖活性,为临床上评价PRL侵袭性、复发、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MP-2、TIMP-2和CD147 mRN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对60例垂体腺瘤中MMP-2、TIMP-2和CD147的mRNA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影像学证实,60例垂体瘤中,30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RT-PCR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MMP-2及CD147 mRNA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P<0.01);TIMP-2mRNA表达显著低于非侵袭性腺瘤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MMP-2与CD147 mRNA的表达成正相关(r=0.69,P<0.05).侵袭性腺瘤组中MMP-2与TIMP-2 mRNA表达水平成负相关(r=-0.68,P<0.05).结论 MMP-2、CD147 mRNA高表达,及TIMP-2 mRNA低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MMP-2、TIMP-2、CD147可以作为判定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VEGF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因素探讨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垂体腺瘤中VEGF的表达,结舍影像、病理检查结果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垂体腺瘤中VEGF的表达在非侵袭性与侵袭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垂体腺瘤中VEGF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临床病理分型之间有一定关系,在垂体腺瘤PRL病理型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metalloproteinase2 ,MMP 2 )的表达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相关性研究 .以寻找垂体腺瘤侵袭性可能的发病机制 .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 54例垂体瘤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研究 .并对其中 1 6例患者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对MMP 2mRNA的表达进行研究 .免疫组化结果用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54例垂体瘤患者中 ,1 2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4 2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免疫组化显示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MP 2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分别为 3 9± 1 6 ,2 3± 1 4 ,P <0 0 0 1 ) .大型垂体腺瘤和微垂体腺瘤 ,以及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的MMP 2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别 .MMP 2的表达与Ki 6 7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r=- 0 0 5;P >0 0 5) .侵袭性垂体腺瘤MMP 2mRNA的表达 ,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P <0 0 5) .结论 MMP 2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但与肿瘤的大小及分泌功能无明显关系 .MMP 2可以作为肿瘤侵袭性一项有效的指标 .  相似文献   

8.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来探讨它与垂体腺瘤侵袭和增殖能力及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垂体腺瘤标本60例,其中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分别为30例和25例,复发性垂体腺瘤(非侵袭性)5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PC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CNA表达阳性率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分别为50%和16%,复发性与非复发性垂体腺瘤分别为80%和34.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PCNA与垂体腺瘤侵袭、增殖能力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Beclin1和Bcl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及2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61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按侵袭性垂体腺瘤综合判定方法分为侵袭组(32例)和非侵袭组(29例),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eclin1和Bcl2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Beclin1和Bcl2mRNA的表达,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Beclin1和Bcl2表达水平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侵袭组Beclin1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非侵袭组(P〈0.01);而Bcl2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非侵袭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组中Beclin1和和Bcl2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P=0.028)。结论Beclin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下降,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Bcl2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Beclin1蛋白和mRNA的低表达密切相关;自噬活性的减低可能导致垂体腺瘤侵袭性增强,而其活性减低可能是Beclin1和Bcl2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陈锋  俞文华  朱强  车志豪  王昊  董晓巧  许培源  张祖勇  傅林  杜权  陈军 《浙江医学》2011,33(11):1580-1582,1585
目的探讨肿瘤侵袭相关基因骨桥蛋白(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将80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分为侵袭组42例和非侵袭组38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N、VEGF蛋白的表达。检测CD34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这些指标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侵袭组的OPN、VEGF表达均较非侵袭组增高(均P〈0.05),其MVD值也较非侵袭组增高(P〈0.01),但这些指标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PN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2.P〈0.01)。结论OPN影响垂体腺瘤生物学行为改变可能与促使肿瘤血管形成有关。OPN、VEGF和MVD可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和评估预后的良好生物学指标,三者联合检测有望更客观评价垂体腺瘤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分析卵巢勃勒纳(Brenner)瘤的临床和病理形态学特点,并阐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5例卵巢勃勒纳瘤进行临床病理学、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分析.结果:交界性瘤中可见良性瘤形态,但细胞巢增大、大小不一、排列较紧密、无巢与巢融合、无间质浸润.恶性瘤中可见交界性瘤区域,但不一定有良性瘤区域,且巢大、融合、有"出芽"现象等,并伴坏死、出血,向周围浸润或转移.结论:上皮巢和致密的纤维间质共存是勃勒纳瘤的基本结构成份.上皮巢和巢中上皮细胞形态的差别是鉴别良恶性瘤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中山医科大学及广州市儿童医院近廿五年来住院小儿3,903例肿瘤进行统计分折。其中恶性肿瘤占51%,良性肿瘤49%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36:1。儿童恶性肿瘤以白血病居首位,其次为肾Wilms瘤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良性肿瘤以血管瘤为多见。  相似文献   

13.
蒋振斌  任长裕 《上海医学》1993,16(4):187-190
本文报道1978年1月至1991年11月收治的79例原发性心脏肿瘤,其中良性肿瘤76例,恶性肿瘤3例。良性肿瘤中有粘液瘤71例,左右心室脂肪瘤各1例,右心房神经纤维瘤、右心房平滑肌瘤和左心室纤维瘤各1例。恶性肿瘤有恶性粘液瘤、粘液肉瘤和淋巴肉瘤各1例。在体外循环下施行肿瘤切除术77例,部分切除1例,病理活检1例。住院期死亡3例,死亡率3.7%。诊断主要是依据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非粘液瘤患者有时需作 CT 和/或磁共振显象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TURBT)术后尿道复发肿瘤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TURBT术后尿道复发肿瘤的临床资料。1例单纯后尿道肿瘤复发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6例合并膀胱肿瘤复发,5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尿道切除术,1例行TURBT术及尿道肿瘤电切术。结果:随访6个月8年,平均3年2个月。5例全尿道切除患者3例存活至今,2例因肿瘤转移死亡。2例电切患者中1例无瘤生存,1例因膀胱肿瘤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尿道切除术。结论:TURBT术后复发尿道肿瘤与膀胱肿瘤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及伴发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恶性胸腺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如恒 《上海医学》1998,21(2):74-75
目的通过对29例恶笥胸腺瘤的临床分析,评估不同分期胸腺瘤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985年2月至1995年3月本科收治的95例胸腺瘤患者。  相似文献   

16.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是指对单个细胞的全部RNA进行逆转录、扩增和测序,再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技术。自2009年Tang等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开始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之后,该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由于该技术能在单细胞水平诠释细胞的异质性,因此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领域尤其是肿瘤等疾病研究。本文将主要综述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流程和技术发展,及其在肿瘤异质性、肿瘤转移、肿瘤微环境、肿瘤药物等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133例脑肿瘤中医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脑肿瘤有效途径.[方法]对133例临床明确诊断为脑肿瘤手术后或手术+放化疗后患者采用以熄风清热、化痰散结、祛瘀通络为主,佐以滋补肝肾中草药治疗.[结果]对133例各型肿瘤患者进行了随访统计,存活时间最长者已达10年,仍在参加工作,存活时间最短者仅3年2个月.[结论]中草药治疗脑肿瘤病具有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Carcinoid tumors are slow growing neuroendocrine tumors which can originate from various sites within the body. A carcinoid tumor originating in the medulla spinalis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Case report

We report a case of a 33-year-old man, presenting with a five-month history of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y pain, as well as paresthesia, and mild weakness in one lateral lower extremity. A lumbar laminectomy of L3 to L5 and en bloc resection of the tumor was performed. Postoperative histopath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tumor were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a carcinoid tumor. There were no clinical or radiological signs of tumor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 at the patient’s two year postoperative follow-up.

Conclusions

During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edulla spinalis tumors, the possibility of a primary carcinoid tumor originating within the medulla spinalis should be considered. An accurate tumor classification is imperative to ensure that the most effective course of treatment is pursued.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10.1186/s40001-014-0071-7)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针对胃肠道自主神经瘤这种少见肿瘤积累临床病理资科。方法:收集1例患者的临床资科,对其肠道切除和肝取材组织进行HE、网织纤维、NF和Synapsin等多种指标的常规、特染及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电镜观察。结果:多方面资科说明此例符合胃肠道自主神经瘤诊断。注意到该肿瘤生长虽较慢,但似乎较易转移,这有别于其它目肠道间质瘤。结论:临床上对这种少见恶性肿瘤应尽早发现,及时获得病理诊断结果,而且还有待积累更多的病例资科。  相似文献   

20.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 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恶性肿瘤早期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化学显色方法检测183例健康查体者,104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和32例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TSGF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组TSGF含量明显升高,平均检出阳性率为83.79%,特异性为93.44%,实验有效率为89.89%。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48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进行动态观察,发现42例患者血清中TSGF含量明显下降(P〈0.01),另6例病情恶化患者TSGF含量无明显变化。在183例体检人群中发现12例阳性,占6.55%,其中2例被确诊为肿瘤,10例是由炎症所致的假阳性。结论 TSGF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广谱性,对体检人群的早期诊断及肿瘤患者的诊治、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