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HBsAg阴转病例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特点,探讨影响HBsAg阴转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年间收治并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CHB患者61例,对其中发生HBsAg阴转的病例进行临床、实验室指标等分析.结果 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61例患者中,5例发生HBsAg阴转(占8.2%),56例未阴转(占91.8%);HBsAg阴转组平均年龄(26.5±7.5)岁,HBsAg阳性史平均(4.3±1.7)年;HBsAg未阴转组平均年龄(35.7±8.3)岁,HBsAg阳性史平均(6.7±2.8)年.阴转组基因分型均为B型,HBV DNA滴度治疗前较未阴转组低,未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无乙肝家族史,既往未用过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前均为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治疗CHB可以获得HBsAg的阴转,HBsAg的阴转可能与患者的基因分型、HBV DNA滴度、年龄、HBsAg阳性史、家族史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47例(研究组);另外,选择肝炎后肝硬化未并发肝癌患者47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史、糖尿病、HBV阳性、Hbs抗原阳性等是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HBV阳性、HBs抗原阳性、糖尿病为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癌有多种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HBV DNA阳性与HBs抗原阳性是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糖尿病、HBVDNA阳性与HBs抗原阳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在临床上应予以注意和预防,以防止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随访3年,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别、长期吸烟史、肝癌家族史、其他肿瘤家族史、糖尿病、抗病毒治疗及HBVDNA水平均会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发生。而长期吸烟史、糖尿病、未予以抗病毒治疗及HBVDNA阳性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长期吸烟史、伴有糖尿病、未予以抗病毒治疗及HBVDNA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上需予以注意与预防,防止原发性肝癌(HCC)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6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从病因、病史、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分级和病毒载量等方面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160例肝硬化中并发糖尿病的为32例,糖尿病患者中,中老年男性的患病率和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高于无糖尿病组(P<0.05);但在体重指数和血脂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患者中,肝功能C级的患病率较A级和B级高(P<0.05);乙肝的发生率高于其它病因(P<0.05),且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病毒载量高于无糖尿病患者.结论 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危险性与年龄、饮酒、有无糖尿病家族史等有关,肝功能状况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作为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延边地区乙型肝炎(乙肝)相关肝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延边地区乙肝相关终末期肝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降低乙肝终末期肝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015年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的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肝癌患者共212例,按照2010年《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标准将入组患者分为慢性乙肝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乙肝肝癌组;其中慢性乙肝肝炎组88例、乙肝肝硬化组71例、乙肝肝癌组53例。结果:肝癌组患者的诊断年龄明显高于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1);肝癌组中具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多于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2,P=0.007,P<0.01);肝癌组中具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多于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9、8.073,P=0.00、0.004,P<0.01);肝炎组患者PLT计数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1);ALT值在肝癌组和肝硬化组低于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1,P=0.033,P<0.05);肝癌组患者的AFP明显高于肝炎组和肝硬化组(P=0.009、0.011,P<0.01、P<0.05);肝癌组患者的BMI值<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4,P<0.05、P<0.05);肝炎组患者的病毒载量高于肝硬化组和肝癌组(P=0.02、0.00,P<0.05、P<0.01);肝癌组HBe Ag阳性患者所占比例低于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9,P=0.02,P<0.05);肝癌组中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少于肝硬化组和肝炎组(χ2=5.8、7.383,P=0.016、0.007,P<0.01);肝癌组有饮酒史患者多于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876,P=0.016、0.027,P<0.05);肝癌组吸烟的患者多于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6、8.422,P=0.001、0.004,P<0.01);肝癌组饮用咖啡者明显少于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9.011,P=0.001、0.003,P<0.05、P<0.01)。结论:延边地区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的发生与乙肝患者年龄、感染时间、HCC家族史、血小板计数、ALT、AFP、长期饮酒、吸烟有关,同时伴有糖尿病和未规范系统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发生肝癌的另一种危险因素,而饮用咖啡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肝炎后肝硬化未并发肝癌的患者7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饮酒史、糖尿病、HBV、HCV、抗一HBC、抗一HBe、HBs抗原为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为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0R1.897,P〈0.05);HBs抗原阳性为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DR3.346,P〈0.05);HBVDNA阳性为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79,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多种危险因素可引起肝癌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糖尿病、HBVDNA阳性与HBs抗原阳性是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建平 《黑龙江医学》2008,32(6):425-426
目的评估以肝硬化为背景的慢性肝病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为病例组,肝硬化未合并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可能与肝硬化合并肝癌有关的因素为:年龄、性别、乙型肝炎(均为P〈0.01)、饮酒、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sAg、抗-HBe、抗-HBc(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肝硬化合并肝癌与年龄、性别、乙型肝炎有关(均为P〈0.01),OR分别为1.099(1.059-1.141)、10.478(4.380-25.062)、5.313(2.350-12.011);乙型肝炎和饮酒之间有交互作用P〈0.01,OR为9.358(3.473-25.215)。结论①年龄、男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患者合并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②饮酒及肝功能状态也与肝硬化并发肝癌有关;③乙型肝炎标志物HBsAg、抗-HBe、抗-HBc同时阳性的患者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有饮酒史者,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原发性肝癌的预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29例HBV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以同期住院的41例HBV肝硬化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各指标对HBV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影响。结果经Logistic单因素筛选与多因素分析,长期吸烟和饮酒史(OR=2.980)、未抗病毒治疗(OR=2.111)、合并糖尿病(OR=1.782)、HBV DNA(+)(OR=1.791)、抗-HBe(+)(OR=2.010)、HBs Ag(+)(OR=2.131)、肝癌家族史(OR=1.811)等是HBV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V肝硬化患者若伴有HBV DNA(+)、抗-HBe(+)、HBs Ag(+),或有长期吸烟和饮酒史、肝癌家族史及糖尿病,则存在较高的并发原发性肝癌的风险,抗病毒治疗可降低该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硬化后肝癌的临床特征及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癌变100例(观察组),未发生癌变100例(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肝硬化后肝癌患者以年龄≥50岁、男性为主,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病因。年龄≥50岁、男性、酗酒>10年、HBV感染均是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硬化后肝癌患者以中老年人、男性为主,病因主要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年龄≥50岁、男性、酗酒>10年、HBV感染的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以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肝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3:1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肝癌相关性危险因素.观察组为我科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330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乙肝肝硬化病程≥10年的患者110例.结果 通过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有5个因素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包括长期吸烟史,糖尿病,未抗病毒治疗,HBV DNA阳性,HBsAg、抗-HBe、抗-HBc伴HBV DNA同时阳性,OR值及95% CI分别为2.495(1.293~4.816)、18.167(2.261~145.950)、0.185(0.100~0.343)、1.184(1.072~1.308)、2.916(2.041~4.16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如伴随HBV DNA阳性,尤HBsAg、抗-HBe、抗-HBc伴HBV DNA同时阳性,长期吸烟史,糖尿病者是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抗病毒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此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20.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