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心脏死亡大鼠供体角膜移植排斥模型,观察术后排斥反应,总结手术操作技巧,提高大鼠角膜移植排斥模型的成功率。方法 50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供体组(10只,20眼)、实验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20只,20眼)、对照组(自体角膜移植组20只,20眼)。5 m L空气注射入供体大鼠心腔内造成心脏死亡后取4.25 mm直径角膜植片。实验组大鼠采用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作4.0 mm直径植床,将供体植片用国产12-0缝线间断缝合于受体植床上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照组采用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用4.0 mm环钻取角膜,植片旋转180°原位缝合。术后两组大鼠滴妥布霉素眼膏1次/d。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按照Larkin的标准进行排斥反应评分,计算排斥反应指数,直至术后14 d取材。统计两组排斥反应指数评分,采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1)实验组大鼠中有1只死亡,19只发生排斥反应,排斥率为100%,对照组无排斥反应发生;(2)术后14 d,实验组排斥反应评分为(8.5±2.12)分,远高于对照组排斥反应评分(3.0±0.32)分,... 更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供体(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因素、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中心实施的87例DCD供肝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7例中29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58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胆管重建方式均为胆总管端端吻合,无1例放置T管。结果: 87例肝移植患者中9例通过胆道造影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8例治愈, 1例好转, 无死亡。胆道并发症发生率10.1%(9/87)。结论: DCD供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供肝缺血时间、DCD供肝质量、胆管吻合技术及供肝修剪技术等因素有关,术后胆道造影有助于及时诊断胆道并发症。介入技术是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大鼠双侧供肾左侧原位肾移植模型的手术方法。方法 供、受体均采用雄性近交系Wistar大鼠,分别于心脏死亡后0、20和40min取双侧供肾,行左侧原位肾移植术后摘除受体右肾,观察各组受鼠术后的移植肾的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0min和20min组的大鼠移植肾功能良好、存活率高,40min组的大鼠移植肾功能较差且均于14天后死亡。0min组的左右供肾移植后的肾功能及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心脏死亡大鼠双侧供肾左侧原位肾移植模型稳定可靠,可有效减少供肾冷缺血时间及节约供体数量,可应用于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具体流程和经验.方法 对1例潜在器官捐献者经脑死亡评估和供体器官功能评估后,纳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程序,并严格按照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程序进行工作.结果 本例供体成功完成了肝脏捐献及获取流程,所获取供肝成功植入受体.结论 成功获取心脏死亡供体捐献的器官,为推广心脏死亡供体器官的捐献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肝癌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植后肿瘤复发是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1 ]。我们采用二乙基亚硝胺 (diethylnitrosam ine,DEN)诱发大鼠肝癌 ,初步尝试建立肝癌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移植后肝癌的复发问题奠定基础。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与诱癌处理 封闭群 Wistar大鼠 2 4只 ,雄性 ,6周龄 ,体质量 15 0~ 180 g,购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饲养于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清洁级动物房 ,适应环境15 d后开始诱癌处理。方法是 :给大鼠自由饮用含 DEN(购于 Sigm a公司 )的消毒水 ,共 70 d。 DEN溶液每周配制 1次 ,浓度为 0 .0 1…  相似文献   

6.
董瑞强  谢金敏 《医学综述》2012,(20):3425-3427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方法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近似人的复杂手术方法,逐步经历了单袖套法、二袖套法、三袖套法和改良二袖套法等多种方法。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大鼠肝移植的成功率和移植后的成活率影响较大。目前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存在许多争议,现通过系统地描述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方法的发展过程,总结近年来手术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为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方法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与技术。方法用改进的二袖套法行100例Lewis→BN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胆管内支架法完成胆道重建。结果供体手术时间(30.9±5.0)min,供肝修整时间(10.0±3.0)min,受体手术时间(50.0±5.5)min,无肝期为(23.0±2.5)min。手术成功率为92%(术后存活2 d以上),1周存活率为87%,1个月存活率为84%。结论通过提高手术技巧,熟悉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大鼠术后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稳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探讨其方法与技术。方法:用改进的二袖套法行140例SD→LEW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胆管内支架法完成胆道重建。结果:供体手术时间为(27.0&;#177;3.1)min;供肝修整时间为(11.0&;#177;2.1)min;受体手术时间为(30.0&;#177;2.5)min;无肝期为(15.0&;#177;2.6)min。手术成功率(术后存活2d以上)为87%,1周存活率为81%,1个月存活率为72%。结论:提高手术技巧,熟悉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大鼠术后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全血供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单人直视以"二袖套"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基础,将供体的肝固有动脉和受体的肝固有动脉行套入式微血管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结果:20例肝移植大鼠,2 d存活率95%(19/20);1周存活率80%(16/20);1个月存活率70%(14/20).结论:单人直视下采用二袖套法加套入式微血管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的方法可建立稳定的大鼠全血供原位肝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10.
大鼠原位肝移植是研究免疫耐受、免疫排斥、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器官保存等方面的常用动物模型,最初由Lee在1973年报道.近年来,国内外肝移植发展迅速,大鼠原位肝移植为肝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本文对大鼠原位肝移植的近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大鼠肝移植的麻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大鼠肝移植中的合适剂量.方法对100只雄性Wister大鼠行40例肝移植,观察供受体麻醉过程、药物剂量和效果. 结果供体手术氯胺酮麻醉的剂量以100~125 mg/kg合适,受体手术氯胺酮麻醉的剂量以75~100 mg/kg合适.结论在大鼠肝移植的手术中,氯胺酮是一种理想的麻醉药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模型技术的改进.方法采用远交系SD和远交系Wistar大鼠,用二袖套法(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正式实验60次.结果术中尾静脉建立输液通路,改进了供肝的修剪和受体肝上腔静脉的阻断与吻合方法,修肝平均时间8 min,受体无肝期平均21 min,手术成功率达85%.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较高,可做为肝移植实验可靠、稳定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改进二袖套法制备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 方法 120只大鼠行原位肝移植,在原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切取供肝方法,二针法缝合供、受体肝上下腔静脉,出血点行热止血. 结果 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成功率96.7%,3周存活率94.2%. 结论 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方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肝脏移植是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水平和疗效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临床上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肺损伤(ALI)比较常见,肺功能损伤甚至造成呼吸衰竭在肝移植整个围术期内仍比较多见,也是导致患者术后病死率升高和住院时间延长的重要危险因素,并直接影响新肝功能及患者全身情况的恢复。诸多危险因素均会造成肝移植术后早期阶段的ALI,通过总结和归纳造成ALI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从而为更好地治疗ALI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5.
蔡振刚  高晓军 《医学综述》2007,13(21):1639-1641
胆管并发症是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仍有争论,本文回顾近年文献,以期加深对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建立不同种属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外科技术。方法通过改良的Kamada"二袖套法"分别对Wistar、SD、Buffalo三种不同种属大鼠实施了同系原位肝移植手术,并观察大鼠术后的存活率。结果总计实施了36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手术成功率是88·3%,其中104例Wistar大鼠同系移植1周存活率为91·3%,1个月存活率为83·7%,127例SD大鼠同系移植1周存活率为90·6%,1个月存活率为82·7%,129例Buffalo大鼠同系移植1周存活率为83·7%,1个月存活率为72·9%。结论纯系大鼠(Buffalo)的肝脏解剖结构变异较大,纯系大鼠与杂种大鼠对肝移植手术耐受有较大差异,但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和耐心细致的手术操作可以克服,这是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改良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脏移植15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方法的改进,提高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改良的二袖套法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150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存活率。结果手术成功率由最初的30%提高到后来的97%,2周存活率由最初的0%提高到后来的90%。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方法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提高了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急性肾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SD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自体模拟肝移植后大鼠肾功能与病理学变化特点【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 = 8)和模型组(M组),模型组根据肝脏再灌注时间,再分为再灌注4 h模型组(M1组,n = 8),再灌注8 h模型组(M2组,n = 8),再灌注16 h模型组(M3组,n = 8),再灌注24 h模型组(M4组,n = 8)4个亚组?对照组在麻醉后只进行开腹和血管的分离,不进行肝脏的阻断和灌注;模型组则进行自体肝移植手术,分别在肝脏再灌注后4?8?16?24 h时取左肾组织和血标本,观察其血肌酐?尿素氮和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在肝脏再灌注后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损伤,可见间质出现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扩张,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较多管型形成,在再灌注8 h时最为显著,在再灌注16 h开始修复;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在肝脏再灌注后明显升高,在再灌注后16 h达到高峰,在24 h恢复?【结论】 SD大鼠经历自体原位肝移植后,肾脏出现病理损伤和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