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摆药机与护士严格执行"四查九对"制度、PDA的联合运用,对提高老年口服药服用的准确率及安全性的效果。方法从药房取回由口服摆药机摆好的各个时间段成袋口服药,在传统发药流程上弃去以往手写口服药单,改用直接携带PDA发放口服药,在发放前执行"四查九对"制度,即在原"三查七对"基础上增加一查二对,即增加患者或家属查对,增加药物与PDA上信息是否一致及查看口服药袋上的时间是否与当前发药时间是否一致的核对,观察将口服摆药机摆好各个时间段口服药与护士严格执行"四查九对"制度及PDA的随时更新医嘱的联合运用后是否有效提高老年口服药服用的准确率及安全性。结果通过口服摆药机、"四查九对"与PDA的有效运用可以降低老年口服药发放及口服用药错误率。结论通过将口服摆药机摆出患者各个时间段口服药与护士严格执行"四查九对"制度及PDA的及时更新医嘱运用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老年口服药发放及口服准确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口服给药法因其具有方便、安全等特点而成为临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最近对 2家三乙医院及 4家二级医院(统称为基层医院 )口服给药医嘱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现状及对策分析如下。1 现状与分析1.1 现状基层医院均设有病区中心药房[1] ,住院患者口服给药医嘱处理执行情况基本相似。病区护士于每天医生查房后将药盘、药卡、医嘱 (或通过电脑 )送到住院药房 ,药房人员按医嘱将一天量的口服药每餐一杯摆在一次性药杯内 ,病区护士核对后取回。除医嘱有特殊说明外 ,一般服药时间安排与开饭时间相对应 ,即为 qd—早饭后 7Am左右 ,b…  相似文献   

3.
徐莲英 《上海护理》2004,4(2):51-51
内科系统住院患者的口服药需求量大,品种多,对服药时间控制要求高。我院自1996年以来,实施内科系统10个病区住院患者的口服药由中心药房4名护士负责排药,病区药房护士负责核对、检查,药房及当班护士核对、发药。基本撤除了病区备药(除了一小部分病区常备药,并控制备药在10粒之内)。但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容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系统在优化口服药核对流程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传统的口服药核对流程即护士根据纸质服药单与包药袋进行人工核对,并根据变动医嘱在纸质服药单上修改、复核的流程调整为应用移动护理系统扫描包药袋上的二维码进行核对,并根据医嘱变动实时更新。比较优化前后护士核对速度、变化医嘱转抄、复核时间及满意度。结果:优化后护士核对速度、变化医嘱转、复核时间及满意度与优化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移动护理系统核对口服药,可明显提高护士核对速度、操作满意度,实现口服药品医嘱的闭环管理、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级医院,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服用方法大同小异:首先由各科(或中心药房摆药室)护士每天依照患者病历上医生所下医嘱,将口服药平均分放于3~4个小药杯里,然后发予患者使其服下或协助其服下,最后收回空药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发口服药时,询问患者姓名与呼喊患者姓名两种核对方法差错的发生率.方法 将我科住院的患者,根据发放口服药时核对姓名的不同方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549)和改进组(n=544).常规组采用传统三查七对方法,发药时叫患者床号姓名,患者答应后发药;改进组发药时叫患者床号后询问患者的姓名,与口服药单核对一致后发药.结果 常规组应答错误发生率为5.3%,改进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核对姓名时询问患者姓名优于传统三查七对的姓名呼喊法.  相似文献   

7.
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对80例住院老年患者口服用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0%患者发生过漏服药现象,52.5%患者服用过自带药,35.0%的患者不按医嘱服药,92.5%的患者知道药物的治疗作用,只有37.5%的患者知道药物副作用。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存在安全隐患,护士应加强对患者服药的安全意识和相关知识宣传,以保证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服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巧用药瓶盖     
对于护士而言,发药并不是件简单的工作,因为内科患者每天都要服用多种口服药,有的药必须在饭前服用,如健胃药,有的必须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如果不按照正确方法服用则达不到最佳疗效。通常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将医嘱转抄到口服药卡上送至药房由药师摆药,药师将每一顿的口服药都摆在一个药杯里,无论饭前或饭后。护士每次发药时都要帮助患者将饭前药与饭后药区分开,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工作量。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在口服药杯里加了一个小药瓶盖,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我院实施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医院中心摆药室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在我院计算机中心调控下的一个系统,它与各有关科室联网,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我院的药品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现将实践体会报告如下。1工作程序首先由各病区主管护士将每天的口服用药医嘱输入计算机,包括床号、姓名、药名、规格、剂量、用药时间,查对无误后保存并生成医嘱,传输到摆药室。摆药护士进入该系统的病区领药情况窗口,每个病区的长期口服摆药单审核无误后打印。药品费用则自动从相应患者的住院押金中支付。临时或新下的口服用…  相似文献   

10.
mg 生理盐水 2 0ml,当主班护士跟其核对所摆的药时 ,及时发现给予更正 ,从而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2 核对医嘱的时间及特殊医嘱的核对核对医嘱的时间一般摆在上午比较适当 ,假如上午医嘱多而忙来不及全面核对时 ,输血及肌注的医嘱必须上午核对 ,以免转抄错误而导致当天中午的治疗执行错误。核对医嘱必须仔细认真 ,尤其对特殊医嘱 ,如有些化疗方案通常是静滴几天 ,若漏写了终止日期或写错终止日期均可造成差错 ,故核对医嘱时必须核对终止日期书写是否正确及有无漏写。对有终止日期的口服药要用红笔做上特殊的符号 ,来引起药房摆药人员…  相似文献   

11.
赵珺 《中华护理教育》2013,10(3):126-126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方便又安全的给药方法[1],因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患者能否正确服药是药物疗效能否最大发挥的关键.消化科患者口服药种类繁多,且服用方法与时间各异,临床工作中护士虽能按时正确发药并指导患者服用,但仍有部分患者在出院后甚至住院期间不能正确服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每例患者的服药种类设计了一种个性化服药指导卡,临床应用后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夜间药物服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减少给药差错的发生。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择三级医院临床一线护士165名和老年患者274例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老年患者夜间跟踪调查及护理人员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了解影响口服药发放安全的风险因素。结果165名护士夜间安全给药执行情况,发药查对严格执行率最高,占90.9%,发药到口严格执行率最低,占33.3%。患者服用方式、服用时间与护士发药到口执行程度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407,0.335;P<0.05);患者遵医行为、服药姿势与护士对药物知识宣教执行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0,0.429;P<0.05);患者不良反应处理与护士观察服药后反应的执行程度呈正相关(r=0.464,P<0.05)。结论指导老年患者正确服用药物、提高其遵医行为应该作为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对护理人员全面系统的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增加护士药品知识的储备能力也是降低夜间给药风险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口服给药在临床上是一种简便、无创和行之有效的给药方法。但要使口服药真正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护士在口服给药中的作用不容忽视。1 护士是口服给药的执行者1 1 在医生开出医嘱后 ,护士便成为医嘱执行者的角色。在执行医嘱前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 ,明确用药的目的 ,准确掌握药物的剂量。临床上 ,为了使血药浓度能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常采用首次剂量加倍的方法 ;对毒性大、安全范围小的药物 ,病人症状又不重者 ,则采用维持剂量给药法[1] 。1 2 按医嘱正确地分配服药时间。不少药物的浓度与给药时间密切相关 ,护士应了解药物的血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对口服药发放流程改造的效果。方法以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改造前口服药发放流程发放口服药;以神经内科、胸心外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按界定阶段、测量阶段、分析阶段、改进阶段、控制阶段5个阶段进行流程改造。结果改进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口服药发放所需时间、发药时患者不在位率、口服药漏服率、服药时间不准确率下降,患者口服药药物名称、剂量、服药时间、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知晓率提高(P0.01或P0.05)。结论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可有效提高口服药发放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口服给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一、警惕抗癌用药! 一位肿瘤科医生给一老年晚期癌症病人开了如下医嘱:罗氮芥(CCNU)160毫克,午饭后一小时口服。事后这位医生便度假去了。抄写护士把医嘱登录在病人的(给药)医嘱单上,可是她把这“一次性给药”错写在长期医嘱栏中了,而另一位护士核对时未曾发现此错误便也签上了名。十天后,医生休假回院,他在检查病历时才发现病人本应服药一次而却服用了十倍剂量的CCNU,这是一种强抗癌药,病人已出现骨髓功能抑制,由于此药过量的影响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疾病状况及口服用药的种类和数量,为提高临床护士口服用药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时点调查方法对某老年病房住院患者的口服药服用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疾病诊断及口服用药系统分布情况。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疾病种类前3位为心血管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服药种类和数量偏多,位居前3位者为心血管药物、消化系统用药和营养保健类药物;老年患者口服用药健康教育开展效果不满意。结论老年患者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临床护士应重视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标准在口服化疗药管理中的流程再造,以提高口服化疗药安全给药品质。方法选择2013年1-3月在化疗科住院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3年4-8月在化疗科住院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50例为实验组,应用JCI管理策略,对口服化疗药各环节进行流程再造,比较JCI实施前后医嘱不规范,漏服药差错,多服药差错,药房发药错误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实施前医嘱不规范,漏服药差错,多服药差错,药房发药错误的发生为20、4、0、0例;实施后医嘱不规范,漏服药差错,多服药差错,药房发药错误降低到0、0、1、1例。实施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经秩和检验,(Z=-3.137,P0.05),说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经t检验,(P0.05),说明两组年龄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分布经χ2检验,(χ2=2.852,P0.05),说明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应用JCI标准对口服化疗药进行流程再造,能降低口服化疗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口服化疗药安全给药品质。  相似文献   

18.
口服给药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无创、有效且最常用的给药途径[1].精神病病人住院病程长,治疗基本以口服给药为主.精神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智力减退[2],从住院药房摆药到护士发药整个工作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病人都有可能错服、多服、漏服药, 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因此,我院在精神科实行四色口服药杯摆药,明显减少了口服给药环节护理差错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疾病状况及口服用药的种类和数量,为提高临床护士口服用药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时点调查方法对某老年病房住院患者的口服药服用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疾病诊断及口服用药系统分布情况。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疾病种类前3位为心血管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服药种类和数量偏多,位居前3位者为心血管药物、消化系统用药和营养保健类药物;老年患者口服用药健康教育开展效果不满意。结论老年患者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临床护士应重视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执行医嘱是护士的重要工作,从处理服药医嘱到从药房领回药品按用药的剂量、频次分早、午、晚摆药发给病人服用均是护士要完成的日常工作.在摆药的过程中,常遇到一次服用量小于药片规格的摆药医嘱,需将一片药分掰成两半、四半给病人服用,如美托洛尔每片为50 mg,用量常是 25 mg、12.5 mg、6.25 mg等.因没有规范的分掰方法,护士均以个人习惯手工分掰,造成药片分掰后剂量的不确定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我们总结出将口服药片分成小剂量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