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主排尿膀胱功能锻炼法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03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3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主排尿锻炼法进行膀胱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测量两组患者术后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术后14 d拔除尿管后,实验组有2例残余尿量≥100mL (尿潴留发生率4%),对照组有9例残余尿量≥100mL (尿潴留发生率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5.7%),对照组有1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22%),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自主排尿锻炼法,能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木海琦  朱诗建  杨森  南存金  陈映鹤 《浙江医学》2016,38(18):1510-1512
目的探讨肌聚糖蛋白α(α-SG)、肌聚糖蛋白β(β-SG)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膀胱逼尿肌中的表达。方法选择67例住院手术的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分为尿潴留组31例(>50ml)和非尿潴留组36例(<50ml),并选择同期住院、无BPH且排尿后膀胱内无残余尿的男性膀胱恶性肿瘤患者28例为对照组;采集患者逼尿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法检测α-SG、β-SG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α-SG、β-SG免疫阳性产物呈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细胞质,与膀胱逼尿肌细胞走向一致。与对照组相比,尿潴留组α-SG、β-SG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非尿潴留组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G在BPH患者膀胱逼尿肌中存在异常表达,可能与BPH临床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孙勤  杨慧 《中外医疗》2012,31(32):155+157-155,15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广泛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尿潴留发生的原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为8.3%,残余尿量为(94±52)mL;对照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8.3%,残余尿量为(324±87)mL;实验组尿潴留的发生率及残余尿量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子宫广泛切除术后患者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了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列冲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受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BPH逼尿肌收缩力受损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予前列冲剂治疗)30例和对照组(予通尿灵治疗)15例。8周后观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排尿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QoL)、残余尿量、尿动力学等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I-PSS评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氏0.05,P〈O.01),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O.01);治疗组Qo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1);治疗组膀胱逼尿肌收缩力改善率为73.3%,综合疗效总有效率达到76.7%,显效率为33.3%,均优于对照组(P〈O.05,P〈O.01)结论前列冲剂对BPH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受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选穴艾灸预刺激对预防肛肠病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欲行鞍麻下肛肠病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予以辨证选穴艾灸预刺激和采取排尿训练护理干预手段,观察患者术后第一次排尿状况以及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尿潴留发生率、临床疗效、第一次排尿时间和排尿总积分、术后8h残余尿量小于10mL的例数、排尿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论治艾灸预刺激可有效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a-硫辛酸与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5例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给予a-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B组(32例)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C组(18例)仅给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B超测定膀胱残余尿量及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3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2组膀胱初尿意容量均较治疗前减少,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尿流动力学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初尿意容量及最大尿流率改善程度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B、C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硫辛酸及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均有效,其中硫辛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脱出症术后尿潴留影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实验组102例入院后即开始进行护理干预。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训练床上排尿。术后发生尿潴留时厦时采取诱导措施,对照组12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术前的首次和末次排尿时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导尿率差异十分显著(P〈0.01)。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TURP术治疗合并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80例合并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程度分为A组(逼尿肌压力Pdet20~40cmH2O)B组(逼尿肌压力Pdet 0—20cmH2O).均行TURP术,术中行膀胱穿刺造瘘,术后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残余尿量(RVU)及最大尿流率(Qmax)。站果A组48例,术后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5~25ml/s,残余尿量小于20ml。总有效率100%。B组32例术后,15例最大尿流率10—15ml/s,残余尿量小于50ml;17例最大尿流率0—10ml/s残余尿量大于100ml者,总有效率46%。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单纯由梗阻引起的逼尿肌收缩力减弱,如逼尿肌轻度受损,可行TURP术,逼尿肌重度受损者则长期造瘘风险明显增加。需同期行膀胱穿刺造瘘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配合足部按摩预防妇产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65例妇产科术后病人进行随机分组,采用膀胱冲洗及足部按摩组87例为试验工组,单纯采用膀胱冲洗90例为试验Ⅱ组,按一般气囊尿管拔管方法者88例为对照组,观察三组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情况。结果实验工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低于试验Ⅱ组(P〈0.05)和对照组(P〈0.01)。结论膀胱冲洗及足部按摩预防妇产科术后尿潴留效果可靠,此方法简便快捷、经济实用、安全舒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坦索罗辛在治疗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小利 《重庆医学》2006,35(21):1985-1986
目的 了解坦索罗辛在治疗产后尿潴留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5例产后尿潴留的产妇分别给予甲硫酸新斯的明(13例)与联合使用坦索罗辛和甲硫酸新斯的明(12例),观察两组在排尿时间、排出尿量和残余尿量上的差异。结果 甲硫酸新斯的明和坦索罗门(哈乐)联用比单用甲硫酸新斯的明可明显缩短排尿时间,减少残余尿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排出尿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哈乐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尿潴留较为有效和安全的药物,联合应用甲硫酸新斯的明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癃闭舒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盆腔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盆腔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0.2mg,每晚1次;治疗组给予盐酸坦洛新0.2 mg,每晚1次,癃闭舒胶囊3粒,每天2次,治疗8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及测定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Qmax)和平均尿流率(Qave),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Qmax、Qave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癃闭舒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盆腔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疗效满意,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良性前列腺增生逼尿肌收缩无力(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ith detrusor underactivity,BDU)动物模型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动物平台。方法:50只豚鼠行手术去势(双侧睾丸切除)后,随机分成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20),分别皮下注射50 mg/kg的丙酸睾丸酮(testosterone propionate,TP)和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隔日1次,连续12周。12周后行尿动力学检查和前列腺组织切片病理观察,将病理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尿动力学存在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豚鼠作为BDU组;病理符合前列腺增生但尿动力学检查逼尿肌收缩力正常或增强的豚鼠作为前列腺增生膀胱代偿组(BPH组)。结果:实验组前列腺腺体、间质增生,平均腺体和间质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尿动力学检查筛选出实验组中22只BDU(73.3%),6只前列腺增生膀胱代偿组(20.0%),2只出现死亡(6.7%)。BDU组除最大逼尿肌压下降,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均增加(P<0.05或P<0.01),与BPH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去势后豚鼠皮下注射TP 50 mg/kg,隔日1次,持续12周后行尿动力学检查可筛选出造模成功的BDU模型。  相似文献   

13.
安晓蕾  王淑秀 《现代医学》2014,(9):1047-1050
目的:探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患者126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导尿法或间歇导尿法,治疗期间进行膀胱训练;电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法。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个月时单次尿量、72 h尿次、72 h总尿量、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BS、LUTS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电刺激组单次尿量、72 h尿次、72 h总尿量、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电刺激组BS、LUT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电刺激组尿潴留总有效率、尿失禁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生物刺激反馈对脑卒中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电力医院2011年3月~2013年8月采用生物刺激反馈联合常规盆底肌功能锻炼的76例患者(治疗组)和2009年3月~ 2011年2月采用常规盆底肌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的69例脑卒中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精简问卷(SQLP)评分、尿动力学指标、盆底肌群肌电水平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8%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QLP评分为(13.0±2.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4.9±2.5)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22.8±2.0)分(均P<0.05);膀胱最大收缩压、尿道闭合压力和残余尿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膀胱充盈初始感觉也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尿动力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盆底肌群肌电水平也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均P<0.05).结论 生物刺激反馈联合常规盆底肌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按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血糖控制,予硫辛酸注射液4.5g静脉滴注,每日1次;弥可保针250μg,肌肉注射,隔日1次;训练定期排尿.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关元、中极、气海穴,同时酚妥拉明针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残余尿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针刺关元、中极、气海穴,同时酚妥拉明针穴位注射三阴交、足三里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骶管内药物注射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140例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骶管内药物注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Crede手压法、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骶管内药物注射。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评定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等。【结果】1个月的疗程结束后,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排尿症状和生存质量评分等指标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骶管内药物注射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骶管内药物注射联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治疗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优于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逼尿肌不稳定(DI)及下尿路梗阻(LUTO)对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8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LUTS患者的尿动力学资料,将其归类为三组,分别为LUTS伴DI组11例、LUTS合并LUTO组41例和LUTS合并LUTO伴DI组29例,对三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比较,残余尿、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初感尿意容量、强烈尿意容量各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年龄、初始逼尿肌压无差异(P>0.05).比较LUTS伴DI组和LUTS合并LUTO伴DI组的储尿期指标,LUTS合并LUTO伴DI组DI最大逼尿肌压更高、DI幅度增加(P<0.05).结论 DI患者残余尿及膀胱功能容量减少、膀胱感觉敏感,LUTO伴DI患者DI幅度增加,逼尿肌收缩力增强;最大尿流率对LUTO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可准确诊断DI和LUTO,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药内服联合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方法:66例早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胰岛素降血糖、降血压、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温阳益气健脾方联合艾灸,对照组加服甲钴胺分散片每次0.5 mg,每天3次,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6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内服联合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可显著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李世平 《中外医疗》2013,32(6):18+20-18,20
目的关于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影响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因脊髓损伤后而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84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干预护理,包括对不同脊髓损伤平面给予相应的膀胱功能训练,且间歇导尿,待8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及残余尿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研究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髓损伤后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异常患者,通过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生理康复,是一项可行性较强的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大鼠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膀胱Cajal间质细胞(ICC)数量变化,探讨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和ICC的可能关系。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膀胱造瘘组、逼尿肌反射亢进组和逼尿肌无反射组,每组10只。制作大鼠骶髓和骶髓上损伤模型,尿动力学检查证实膀胱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后,取膀胱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CC数量变化。结果各组膀胱ICC数量比较:正常组与膀胱造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逼尿肌反射亢进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膀胱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逼尿肌无反射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膀胱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大鼠膀胱功能改变可能与ICC数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