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黄健  侯巧燕  周英琼 《广西医学》2001,23(2):214-215
目的 :初步探测 MTS1 基因外显子 2缺失及其表达的 P16蛋白阴性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多重PCR扩增 MTS1 基因外显子 2 ,免疫组化染色 (SP法 )检测 P16蛋白表达。结果 :本组乳腺癌中 MTS1 基因外显子 2的纯合子缺失频率为 35 .8% (19/ 5 3)。蛋白阴性占 19.4% (7/ 36 )。三种类型的乳腺癌中 MTS1 基因变异及 P16蛋白阴性频率有明显差异 ,淋巴转移组的基因变异及蛋白阴性频率极显著高于未转移组 (P <0 .0 1)。结论 :MTS1 基因外显子 2变异及 P16蛋白阴性与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分型相关 ,与乳腺癌的恶性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16蛋白和P16mRNA在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 5例正常涎腺和 6 4例涎腺肿瘤标本中P16蛋白和P16mRNA的表达 ,并分析了P16蛋白和P16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P16蛋白在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3.9%(17 2 3)和 4 3.9% (18 4 1) (P <0 .0 5 ) ;P16mRNA在良、恶性涎腺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2 .6 % (19 2 3)和 4 8.8%(2 0 4 1) (P <0 .0 1) ;P16蛋白和P16mRNA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均无相关性 ,但与恶性涎腺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P16蛋白表达和P16mRNA表达具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涎腺肿瘤中P16蛋白和P16mRNA均有表达下降 ;P16蛋白和P16mRNA表达下降在涎腺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rialgrowthfactor ,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P5 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之间的关系 ,以及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8例乳腺癌 ,10例正常乳腺组织以及 1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标本的VEGF和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 88例乳腺癌病例中 ,有淋巴结转移的VEGF阳性表达率 (94.2 9%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VEGF阳性表达率 (49.0 6 % ) (P <0 .0 0 1) ,VEGF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肿瘤大小无关系 (P >0 .1)。P5 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状况 (P >0 .5 )及肿瘤大小 (P >0 .1)无关系。在VEGF表达阳性患者的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45 .76 % )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患者的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17.2 4% (P <0 .0 1)。结论 :VEGF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P5 3基因失活和突变能降低血管生成阻止因子的分泌从而激发VEGF在肿瘤中的表达 ,促使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Cyclin E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研究细胞周期蛋白E (cyclinE)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求cyclinE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潜在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 80例乳腺癌以及 18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的病理组织切片标本上cyclinE、HER 2 /neu、nm2 3 H1、肌动蛋白 (actin)的表达 ,分析cyclinE与患者临床资料、HER 2 /neu、nm2 3 H1,actin间的关系。结果 CyclinE的表达率 :乳腺癌明显高于良性乳腺肿瘤 (P <0 0 1) ;乳腺癌晚期高于早期 (P <0 0 5 ) ;雌激素受体 (ER)阳性者明显低于ER阴性者 (P <0 0 5 ) ;孕激素受体 (PR)阳性者与阴性者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HER 2 /neu阳性者高于阴性者 (P <0 0 5 ) ,ER、PR、HER 2 /neu均阳性者表达率更高 (P <0 0 1) ;在nm2 3 H1阴性和阳性者中 ,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actin阳性且呈连续分布者中明显低于actin阴性或不连续分布者(P <0 0 5 )。结论 CyclinE的表达水平同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女性乳腺癌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9例女性乳腺癌标本Survivin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Survivin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89例女性乳腺癌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74 .2 % ,16例乳腺囊性增生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4 7. 8% ,女性乳腺癌Survivi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P <0 . 0 5 )。女性乳腺癌Survivi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 0 5 )。女性乳腺癌Survivi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 0 5 )。结论 Survivin基因对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P2 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ABC法检测 4 2例乳腺癌组织中 P2 1蛋白的表达。结果 :P2 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 ,在 I/ 期和 / 期乳腺癌 P2 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90 .3%和 4 5 .5 % (P<0 .0 5 ) ,在生存期≥ 5 a组和 <5 a组 P2 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88.2 %和 37.5 % (P<0 .0 5 )。结论 :P2 1蛋白表达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p1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 MTS1的产物 p16蛋白在乳腺癌 ,乳腺良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p16蛋白在 30例乳腺良性疾病及 5 0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在乳腺良性疾病中 10 0 %高强度表达 ,在乳腺癌中仅有 5 0 %阳性表达率 ,且表达强度低。p1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结论 :MTS1基因在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16蛋白可作为乳腺癌的一种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FHIT蛋白在乳腺癌进展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FHIT基因蛋白 (Fhit)表达情况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6 1例乳腺浸润癌 ,4 3例导管内癌及上皮不典型增生 ,37例导管上皮增生和 4 2例正常乳腺上皮Fhit表达水平。结果  90 .5 %正常乳腺上皮Fhit表达为强阳性 ,有 4 9.2 %乳腺癌Fhit表达阴性或明显降低 ,另有 32 .8%中度降低 (P <0 .0 0 1) ;在乳腺上皮增生发展为癌的过程中 ,Fhit表达水平逐渐降低 (P <0 .0 5 ) ;有异常 p5 3蛋白表达的乳腺癌 ,其Fhit低表达率明显高于无异常p5 3蛋白表达者 (P <0 .0 5 )。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Fhit表达降低可能对乳腺癌的演化和进展具有一定重要作用 ,Fhit低表达可能与 p5 3基因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上皮钙粘附素 (E cad)和连环素 (α,β,γ ca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 0例乳腺癌中E cad和α,β ,γ cat的表达水平 ,然后检验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E cad ,α ,β cat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 (P <0 .0 1,P <0 .0 5 )。E cad ,β cat异常表达的患者生存率低 ,生存期短。联合分析E cad ,α ,β ,γ cat发现任两个和两个以上蛋白异常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率高 ,预后差 ,与任一蛋白和无蛋白异常表达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 cad、β cat的异常表达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E cad ,α ,β ,γ cat表达的联合检测可望提高预测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准确性、灵敏性 ,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原发性乳腺癌中p16和c-erbB-2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原发性朱癌P16和c-erbB-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7例(34.00%)P16基因表达阳性,24例(48.00%)c-erbB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P1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c-erbB2-基因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较多见(P=0.0237),且5年生存率低于一组(P=0.0169)。P16和c-erbB-2蛋白表达之间不存在  相似文献   

12.
伍建春 《华夏医学》2003,16(2):164-165
目的:研究P16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乳腺癌、20例乳腺纤维腺瘤、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表达阳性串为46.6%,在乳腺纤维腺瘤组为80%,在正常乳腺组织组为85%,乳腺癌组织组P16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纤维腺瘤组和正常乳腺组织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16蛋白表达异常在乳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16蛋白表达异常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转移抑制蛋白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正相关(r=0.263,P=0.019),与5年无病生存率呈低度负相关(r=-0.255,P=0.024);nm23阳性表达率为57.50%(46/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负相关(r=-0.253,P=0.024),与5年无病生存率低度正相关(r=0.235,P=0.037)。Survivin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抑制凋亡作用和nm23蛋白的抑制转移作用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患者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异黏蛋白基因(MTDH)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BLBC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TDH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二者阳性表达率的相关性。结果: BLBC组织中MTDH和MMP-9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配对正常乳腺组织中MTDH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P<0.05),且其表达与BLB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联(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中MTDH和MMP-9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6.89,P<0.05;χ2=15.22,P<0.01);Ⅲ+Ⅳ期BLBC患者癌组织中MTDH和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者(χ2=6.431,P<0.05;χ2=8.014,P<0.05)。BLBC患者癌组织中MTDH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31,P<0.01)。结论: BLBC患者癌组织中MTDH与MMP-9蛋白表达有相关性,二者在BLBC形成和进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Ras蛋白特异性鸟苷酸释放因子1(RASGRF1)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胃癌病人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RASGRF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RASGRF1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胃癌组织中RASGRF1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并观察胃癌组织中RASGRF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与病人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RASGRF1蛋白表达与基因甲基化表达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RASGRF1蛋白表达与基因甲基化呈负相关关系(P < 0.01);胃癌组织中RASGRF1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化程度、发生远处转移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有关(P < 0.05);胃癌组织中RASGRF1基因甲基化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发生远处转移有关(P < 0.05和P < 0.01)。结论胃癌组织中RASGRF1基因甲基化和蛋白表达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ASGRF1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发生远处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中p16与nm23基因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8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良性病例中p16与nm23基因表达的水平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癌中p16与nm23的表达水平与良性病变有显著差异(P<0.05).p16在腋淋巴结转移组和发生远处转移组的阳性率低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和未发生远处转移组(P<0.05),生存期≥5年组p16阳性率明显高于生存期<5年组(P<0.05),与生存期呈正相关,p16与临床病理类型有关(P<0.05);在腋淋巴结阴性组和未发生远处转移组中nm23高表达率高于腋淋巴结阳性组和发生远处转移组(P<0.05),与生存期呈正相关.p16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期无关(P<0.05),nm23与临床分期有关,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16与nm23的表达间无相关性.结论 p16与nm23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关.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指标,对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具有参考意义,两者协同检测更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细胞信号传导分子Smad2和Smad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53例乳腺导管癌和50例癌周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Smad2和Smad4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评估二者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mad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周正常组织(Z=-2.08,P < 0.05);乳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周正常组织(Z=-5.01,P < 0.01)。乳腺癌组织中Smad2和Sma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无关(r=0.035,P > 0.05;r=-0.077,P > 0.05),与肿瘤大小无关(r= 0.128,P > 0.05;r=0.133,P > 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r=0.163,P > 0.05;r=0.006,P > 0.05),与是否有远处转移无关(r=0.113,P > 0.05;r=0.126,P > 0.05),与ER的表达无关(r=0.056,P > 0.05;r=0.047,P > 0.05),与PR的表达无关(r=0.129,P > 0.05;r=0.107,P > 0.05);但与HER2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关系(r=-0.388,P < 0.01;r=-0.360,P < 0.01),与乳腺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关系(r=-0.331,P < 0.05;r=-0.388,P < 0.01);乳腺癌组织中Smad2与Smad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 0.830,P < 0.01)。结论:Smad2和Smad4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评估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Bim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普通导管增生组织、乳腺导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织、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组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1例乳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im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乳腺普通导管增生、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Bim蛋白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Bim蛋白在乳腺普通导管增生与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组间、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Bim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但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结论Bim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 ER、PR、C-erbB-2、P53及Ki-67 的表达情况及它们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38 例乳腺癌组织的ER、PR、C-erbB-2、P53及 Ki-67 的表达,并对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ER、PR、C-erbB-2、P53和Ki-67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31%、59.42%、50.72%、43.47%、60.14%.ER、PR 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与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相关.C-erbB-2 、Ki-67与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分期相关( P 均< 0.05),Ki-67还与肿瘤组织分级相关( P< 0.05).而P53与乳腺癌组织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ER 与PR 表达呈正相关,与P53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性,与C-erbB-2、Ki-67 表达呈负相关(P均<0.01).Ki-67、P53、C-erbB-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检测乳腺癌组织的ER、PR、C-erbB-2、P53及 Ki-67 的表达情况有助于了解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为乳腺癌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对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种组织学类型肝细胞癌57例,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Bcl-2、Bax,P53,Ki-67和PCNA表达。结果透明细胞型和梁索型Ki-67蛋白表达较假腺样型、实体型和低(未)分化型低(P<0.05)。假腺样型Bcl-2蛋白较低(未)分化型低(P<0.05);Bax蛋白表达梁索型较实体型、低(未)分化型和硬化型高(P<0.05);透明细胞型较低(未)分化型高(P<0.05)。Bcl-2/Bax比值梁索型较假腺样型,硬化型和低(未)分化型低(P<0.05);透明细胞型较低(未)分化型低(P<0.05)。随病理分级的升高Ki-67和PCNA蛋白表达升高(P<0.05)。3级Bax蛋白表达较2级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与Bax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与Ki-67蛋白表达和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显著负相关(P<0.05)。Ki-67蛋白表达与PCNA和P53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PCNA和Ki-67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显著负相关(P<0.05)。Bcl-2蛋白表达与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显著正相关(P<0.05),与PCNA蛋白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Bax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显著正相关(P<0.05),与Ki-67、PCNA蛋白表达和Bcl-2/Bax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