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性肝损伤病人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26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人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方法 对本院126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物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 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多见于中草药,特别是治疗皮肤病、风湿性骨关节病、肾炎等疾病的中草药(28.57%),以及抗结核药物 (26.98%)、抗甲状腺药物(10.32%)和抗感染药物(10.32%)等.大多数药物性肝损伤出现于服药后1~2个月.结论 影响药物性肝损伤的因素有药物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着重对药物性肝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2~2007年收治的3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列举各种临床上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及其临床特点。结果:3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中,以抗生素和中草药类导致的肝损伤最多见,其中,抗结核类药占13.16%(5/38),中草药占31.58%(12/38),抗甲状腺药物占5.26%(2/38),保肝类药物谷胱甘肽占13.16%(5/38),抗精神病药及化疗药各占5.26%(2/38)。结论:以上引起肝脏损伤的药物很多为临床上常用药物,其中尤以抗结核药和中草药最多见,因而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院82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药物相关性进行分析,验证国际共识标准的临床实用价值,并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程度。方法:将入住我院的82例经过诊断为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国际共识的有关标准进行药物相关性评价。结果:经过本组患者的药物相关性分析可得:抗结核药为52例(占63.4%),中草药为30例(占36.6%)。本组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为黄疸,其临床分型主要以肝细胞损害分型为主:药物相关性肝损伤为35例(占42.7%),药物不相关性肝损伤为27例(占33%),其他不能确定病因的肝损伤为20例(占24.3%)。结论:对于药物性肝病而言,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主要以抗结核药与中草药这两种因素为主。对于国际评价标准而言,它有助于排除或是肯定药物性肝病,也就是说为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药物性肝损伤病例的诊治情况,分析常见诱发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6~2010年住院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54例,根据患者的病史、药物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把导致肝损害的药物进行分类。54例患者中,其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18~72岁,平均(50.1±16.9)岁。结果:药物性肝损伤病例中,急性肝细胞型占40.7%、淤胆型31.5%、混合型27.8%,绝大部分病人在停用相关的药物后能迅速恢复,对于一些特殊病例,特别是合并有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多有重症表现,死亡率高,导致肝损伤的药物中,抗结核药物占29.6%,中草药物占25.9%。结论:近几年药物性肝损伤病例逐渐增多,抗结核药物和中草药物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药物性肝病的掌握和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78例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脏生化学指标以及治疗转归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结果:引起药肝脏损害的药物中,抗结核类药物占28.21%,抗生素类药物占23.08%,解热镇痛类药物占15.38%,中草药类占12.82%,肿瘤化疗类药物占10.25%,抗甲状腺类药物占3.85%,神经精神类药物占3.85%,其它药物占2.56%。临床分型:急性药物性肝病70例,慢性药物性肝病8例。不同药物的临床表现,因作用机制不同而表现各异,患者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异常升高和黄疸。所有患者立即停药,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后痊愈。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病最常见的药物是抗结核类药物,最常见的类型是肝细胞损害型。作为临床医生,应该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6例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分别是抗结核药物27例(48%),中草药14例(25%),免疫抑制剂5例(9%),抗菌药4例(7%),其他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甲亢药、抗肿瘤药、解热镇痛药、性激素类药、心血管类药共6例(11%),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差异较大,预后较好。结论:提高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合理用药,早期预防、诊断、治疗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分型和肝功能变化等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105例因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05例,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分别为33例和72例;老年药物性肝损伤的潜伏期为3 d~4个月;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药物为中药类(27.62%),老年组心血管系统用药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肝细胞型为20例(60.61%)、胆汁淤积型9例(27.27%)和混合型4例(12.12%),中青年组分别为43例(59.72%)、12例(16.67%)和17例(23.61%)。两组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提高对老年性肝病的认识,老年患者药物性肝损伤以中草药类及抗微生物药为主,潜伏期较长。  相似文献   

8.
袁炳康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2):111-111,118
目的探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和防治。方法将有肝功能损害、有病前明显服药史、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8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5例药物性肝损害以抗结核病药物和中草药最为多见,分别占41%和26%;经停用引起损肝的药物,护肝解毒对症支持治疗,84例痊愈或好转,1例死亡。结论药物性肝病重在预防,应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草药治疗银屑病所致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34例中草药治疗银屑病所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损肝药物、临床特点、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多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尿液发黄;实验室检查可有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表现.所致药物性肝病以药物性肝炎常见,占67.6%,肝硬化占26.5%,肝衰竭占5.9%,常见并发症有腹水、电解质紊乱、原发性腹膜炎、胸腔积液、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本组患者死亡率为2.9%.结论中草药治疗银屑病所致药物性肝病临床并不少见,长期服用可致肝硬化,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
陈勇  李德梅 《中外医疗》2013,(25):32-33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对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研究中导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药物以中草药最常见(11/30),占36.7%。结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可由多种药物引起,其中中草药导致者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1.
68例药物性肝损害病因和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尚进  陈瑶 《四川医学》2010,31(12):1810-1812
目的提高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及早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减少各种严重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2~2009年间68例药物性损伤住院患者进行病因及临床特点(基础疾病史、服药史、临床表现、血常规、肝功能,观察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结果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引起药物性肝病占据较大的比例,占统计患者的51.24%。主要表现为乏力、上腹部不适和恶心,皮肤巩膜的黄染、皮疹、肝肿大,有50%的患者无任何自觉临床症状。以肝细胞损伤为主42例(61.76%)。实验室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以ALT为主,表现为100%,其次为GGT检查异常61例(89.71%)。结论药物性肝病关键在于预防,应用相关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药物的各种毒副作用,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的症状和(或)体征以及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止药物治疗;酌情适当给予应用护肝药物、支持疗法等,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82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及总结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情况,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发病时间、用药史、原发病情况、肝功能情况(包括病原学标志物)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中草药或中成药类占46.34%,抗结核病药类占21.95%,抗生素类(除抗结核病药)占10.98%,解热镇痛药类占6.09%,抗甲状腺药类占4.88%,抗精神病药类占3.66%,抗肿瘤药类占2.44%,避孕药类占2.44%,免疫调节剂类占1.22%。其中发生重型肝炎18例占21.95%。结论:随着我国临床各类疾病发病率的变化,临床用药特点等情况,致使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比例、发病情况等发生变化,尤其是导致重型肝类的比例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药物性肝病120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超  张学武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2):1059-1060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20例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以及治疗转归作出综合判断。结果多种药物可引起肝损害。西药占63.3%(76/120),居前几位的依次为抗结核药、解热镇痛消炎药、抗甲状腺药、抗肿瘤药、抗菌药物等;中药占36.7%(44/120),以治疗皮肤病及骨关节系统疾病的药物为主。女性(55.8%)多于男性(44.2%)。潜伏期1~8周。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为肝细胞损害型。结论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高度重视中药所致的药物性肝病。  相似文献   

14.
AIDS/HIV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HIV感染者药物性肝损伤(DILD)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84例诊断为AIDS/HIV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抗病毒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患者占34.52%(29/84);抗真菌类药物占13.09%(11/84);抗结核药物占17.85%(15/84);32例原有HCV/HBV(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史,但肝功能正常、HBVDNA、HCVRNA均在检测值以下,联用抗病毒类药物后引起肝损伤者占21.42%(18/84);抗生素、中药、解热镇痛药各占3.56%;其他占2.38%.艾滋病/HIV感染者合并真菌感染21例,合并结核感染17例,合并HCV/HBV感染32例.联合用药组较单纯抗病毒治疗组DILD的发生率高(P〈0.05).84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45.24%(38/84),胆汁淤积型22.62%(19/84),混合型32.14%(27/84).结论AIDS/HIV感染者时易发生肝损伤,抗真菌感染、抗结核或有肝病者联合用药DILD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发生率较高;药物性肝损伤的肝细胞损伤型最为常见,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5.
药物性肝损害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方法对本院41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时间及服用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肝损害的分型进行综合评价,总结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前3名依次为:中草药及中成药14例(32.6%),抗生素10例(23.3%),降压药5例(11.6%)。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13例,占31.7%;胆汁淤积型15例,占36.6%;混合型12例,占39.3%。结论临床上多种药物可导致肝损害,因此在使用有肝损害副作用药物时,应及时检测肝功能,以求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179例因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引起肝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以各类中药为主,占44.2%,其次为抗生素,共占24.6%;其中抗结核药物占13.4%;潜伏期大多数为1~8周(64.8%),但不少病例(26.8%)用药至发现肝损伤时间〉12周.临床类型主要为胆汁淤积型(57.5%),重型肝炎少见;主要表现有乏力(54.8%)、纳差(61.5%)、黄疸(65.4%).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病病因中以中药为主,临床分型主要为胆汁淤积型,详细询问用药史和用药过程中监测肝功能是诊断的关键.应积极建立我国药物性肝病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肖玉林  吴友根  赵峰  余碧 《西部医学》2007,19(4):581-582
目的通过分析102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病原学标志物及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中草药占首位(30.4%),其次为抗结核药(24.5%),解热镇痛药(10.8%),抗感染药(9.8%)等。乙肝病毒感染者及抗结核联合用药时更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及重症肝炎。结论药物性肝炎临床危害较大,应重视对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 40例药物性肝病的患者病例。结果 :与药物性肝病有关的药物中抗结核药物 1 4例 ( 35 % ) ,中草药 1 0例 ( 2 5 % ) ,抗菌药 6例( 1 5 % ) ,抗肿瘤药 6例 ( 1 5 % ) ,其他药如解热镇痛药、抗精神病药、抗甲状腺药等 4例 ( 1 0 % ) ,病死率为 1 2 .5 %。结论 :抗结核药、中草药致肝损伤最为常见 ,早期预防、诊断、治疗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马辉  江静静 《安徽医学》2021,42(5):534-536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致病药物及临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宣城地区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用药种类、临床特点、肝脏生化学指标、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时间、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分类中,抗结核药占41.82%(23/55)、中草药及中成药占29.09%(16/55),其他导致肝损伤药物还有引产药、化疗药等占29.09%(16/55).临床分型以肝细胞型为主,占80.00%(44/55),胆汁淤积型占7.27%(4/55),混合型占12.73%(7/55).55例患者中,2例死亡,均为肝细胞型,其余好转出院.结论 引起宣城地区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为抗结核药和中草药,符合Hy,s法则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杨桦  郑智敏  申秋  郑盛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2):144-145,148
目的 探讨引起老年性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临床特点及防治原则.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120例发生药物性肝病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联合用药多,易出现肝损伤,以心血管药物最多,构成比为41.7%(50/120),其次为抗肿瘤药物,构成比为18.3%(22/120),再次为抗生素,构成比为15.0%(18/120);主要临床症状为疲乏、纳差、恶心、呕吐,构成比为25.0%(30/120),黄疸构成比为11.7%(14/120),低热构成比为10.0%(12/120),皮肤瘙痒构成比为8.3%(10/120),无症状者构成比为45.0%(54/120);临床治愈率为71.7%.结论 心血管疾病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是引起老年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老年患者肝功能损害后大多无明显症状,老年药物性肝病与其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及长期联合用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