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青光眼眼部血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青光眼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测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54例(65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32例(53眼)和正常组30例(30眼)的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应用计算机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OAG、PCACG的阻力指数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青光眼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青光眼的3个显著因素.眼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是影响PCACG的显著因素(P=0.000);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是影响POAG的显著因素(P<0.01).结论:慢性青光眼的视功能损害与眼部血流速度尤其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密切相关.眼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减慢可能是PCACG前房角关闭的诱发因素.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减慢可能是POAG视神经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irrus HD-OCT测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12月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确诊的POAG患者62例(80眼)及视力正常人30例(40眼,正常组),POAG患者分为早期POAG组(28例,34眼)、进展期POAG组(22例,26眼)和晚期POAG组(12例,20眼),采用频域Cirrus HD-OCT和Synemed EP-930自动视野计对和POAG患者和正常组分别进行RNFL厚度和视野检测。频域Cirrus HD-OCT检测RNFL厚度采用optic disc cube 200×200模式。视野检测采用Synemed EP-930自动视野计30°-2程序。将各组患者全周平均RNFL厚度及视乳头周围4个象限(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进行比较;计算平均RNFL厚度和视野平均缺损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早期POAG组、进展期POAG组和晚期POAG组平均RNFL厚度分别为(101.10±9.80)、(94.32±14.05)、(82.73±15.21)、(64.57±14.73)μm,而不同阶段的青光眼患者全周平均RNFL厚度及视乳头周围4个象限(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均比正常人减少,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青光眼病程的发展,RNFL厚度逐渐下降,而且平均RNFL厚度和视野平均缺损(MD)之间呈负相关(r=-0.659,P=0.000)。结论平均RNFL厚度和视野MD呈线性相关。Cirrus HD-OCT测量的RNFL厚度参数,能客观、定量分析POAG对RNFL损伤进展速度,有助于对青光眼的诊断和随访,从而为POAG患者得到更早的早期诊断和用药指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64例(66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27只眼).对照组38例(39只眼)。观察组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单纯小粱切除术,66只眼均使用可调整缝线。并对手术疗效、手术并发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4例66只眼术后1~12个月的随访观察,眼压均有效控制。结论 对POAG或PACG采用丝裂霉素C小梁切除术的方法.可减少巩膜瓣瘢痕及主动调节房水滤过量,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按照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SCEV)推荐的PERG检查准则对54例(100眼)POAG患者和正常对照组80例(160眼)做PERG检查。结果POAG组(100眼)中98眼PERG N95为0.5%~2.45μV均异常,而峰时值98眼在正常范围,正常对照组PERG(±s)P503.03±0.91μV,51.36±3.89m s,N954.91±1.12μV,91.98±6.54ms。结论PERG检测对POAG早期诊断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伴有高度近视的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视乳头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改变,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1)收集20例(38只眼)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资料(A组),与随机抽取的20例(36只眼)中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的资料(B组),以及20例(40只眼)低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的资料(C组)进行对照,比较初次就诊时3组患者间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de-fect,RNFLD)、最高眼压值及矫正视力等指标的差异;(2)观察3组患者的眼底照片并分析各组的临床特点。结果(1)A组患者中、重度视野缺损和RNFLD的比例明显高于B、C组,矫正视力低于B、C组;(2)高度近视患者视乳头、视网膜的特异性变化及视乳头周围的特征性改变等,干扰了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3)高度近视患者常规进行散瞳检查或眼底照相是诊断早期青光眼的重要手段及方法。结论在合并高度近视的POAG临床检查及诊断时,应注意其视野的缺损、RNFLD,并避免与高度近视视乳头、视网膜的特异性变化及视乳头周围的特征性改变相混淆,正确认识高度近视本身及合并POAG时的临床特点,有助于POAG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仪测量60例(60只眼)POAG患者(POAG组)和60例(60只眼)正常人(对照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组内相关系数(ICC)表示检测者内和检测者间信度分析。结果检测者内的ICC值为0.994~0.999(P<0.001),检测者间的ICC值为0.995~0.998(P<0.001)。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特征为黄斑中心凹下方最厚,鼻侧最薄。POAG组黄斑区各象限脉络膜厚度均明显厚于对照组(t=3.114~4.456,P<0.05)。POAG组和对照组黄斑区象限脉络膜厚度均随年龄增加及眼轴增长而变薄(r=-0.456~-0.520,-0.445~-0.491;P<0.05)。结论 POAG患者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比正常人厚;POAG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增厚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Ⅱ型(HRT-Ⅱ)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正常组98例(98只眼)和闭角型青光眼(PACG)组59例(59只眼)、开角型青光眼(POAG)组36例(36只眼)分别行HRT-Ⅱ检查,比较各组间视盘结构参数的差异,并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不同参数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正常组与开角型青光眼组间杯盘面积比、视杯容积、盘沿容积、杯型测量及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均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与闭角型青光眼组只有杯形测量及平均神经纤维层厚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RT-Ⅱ对青光眼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植入房水引流物的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假剥脱性青光眼以及原发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长期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连续性28例假剥脱性青光眼患眼及27例POAG患眼。在术前以及术后每次回访时比较眼压(IOP)以及联合使用的青光眼药物数目。绝大多数患者均为青光眼晚期并同时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饮水试验阳性的30例可疑青光眼者作了追踪观察。60眼中43眼饮水试验阳性经2~8年(平均5年)的随访,仅7眼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包括在试验当时已经可以确诊的青光眼1例在内。有1例POAG的伴随眼饮水试验阴性也诊为PoAG。其余36眼虽经2~8年随访,目前仍无青光眼证据,证明本试验对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价值不大,建议弃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及开角型青光眼(POAG)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86例86眼按原发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PACG组(43例,43眼)和POAG组(43例,43眼),均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ACG组术后视力恢复及眼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ACG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POAG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8%,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安全性好,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控制优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青光眼视功能损害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改变.方法:对青光眼组30例(57只眼),高眼压组2l例(33只眼),正常对照组30例(60只眼),作了P-VEP以及相关的一些检测.结果:青光眼组P-VEP的P100潜伏期比高眼压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振幅AP100比高眼压组和正常对照组降低.结论:P-VEP能客观地判定青光眼的视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青光眼视功能损害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改变.方法对青光眼组30例(57只眼),高眼压组21例(33只眼),正常对照组30例(60只眼),作了P-VEP以及相关的一些检测.结果青光眼组P-VEP的P100潜伏期比高眼压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振幅AP100比高眼压组和正常对照组降低.结论P-VEP能客观地判定青光眼的视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新型的Octopus311自动视野计对青光眼患者和青光眼可疑的患者进行闪烁视野检查,评价其临床应用。方法:使用标准自动视野计(SAP)、闪烁视野计和倍频视野计(FDT)检查了52例青光眼患者52只眼、26例青光眼可疑患者26只眼和61例正常对照组61只眼。使用Octopus311及其遥控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眼压症 (OHT)患者、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患者与正常人角膜中央厚度 (CCT)的差别和CCT与压平眼压 (IOP)的关系 ,评价CCT测量对青光眼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 131例、131眼为研究对象 ,包括 4 3例、4 3眼OHT ,30例、30眼POAG和正常人 4 8例、4 8眼。使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IOP ,用超声角膜测厚仪盲法测量CCT。每例研究对象仅选 1眼用于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组的平均CCT为 5 37.4±2 3.8μm ,性别之间无差异 (P =0 .978) ,CCT与年龄无关 (P =0 .0 82 )。回归分析显示平均CCT每增加 10 μm ,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值升高 0 .19mmHg。OHT组的CCT值为 5 90 .9± 2 0 .6 μm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0 1) ,POAG组的CCT为 5 15 .9± 36 .7μm ,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P =0 .0 0 1)。 结论 :OHT者的CCT高于正常人 ,而POAG患者的CCT低于正常人。CCT与压平IOP呈正相关。测量CCT对于正确评估压平眼压 ,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损害视野的危险性及确定治疗的临界眼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不同定义对H eidelberg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 RT)在诊断的正确性上的影响。设计: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检索M edline(1992-2003)发现含有POAG定义的论文181篇,包含基于视野(VF)的8个定义用于本试验。样本中有193例正常受试者,222例疑似POAG,以及103例POAG患者,均接受H RT检查和24ⅡH um phreyVF检查以评价H RT诊断的正确性。POAG的定义为青光眼半侧视野测试(GH T)“超出正常限度”,同时伴有矫正模式标准差(CPSD)>2dB以及眼内压(IOP)<22m m H g。VF依据POAG的其他八条定义进行重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评价小梁切除术后行白内障手术的危险预测因素和超声乳化术对眼压(IOP)控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138例年龄在40岁以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或剥脱性青光眼(EG)连续患者的138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由1名眼科医师对其实施小梁切除术并且未使用抗代谢药物。其  相似文献   

17.
小梁切除术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青光眼 ,我院于 1 990年至 1 998年对 1 9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9例 ( 2 5只眼 )青光眼患者 ,男 6例 ( 8只眼 ) ,女 1 3例 ( 1 7只眼 ) ;年龄 38~ 86岁 ,平均 62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6例 (其中急性发作期 4只眼 ,慢性期 2只眼。) :杯盘比 :0 .4以下 4只眼 ,0 .5~ 0 .6者 4只眼 ;房角 :窄角 3只眼 ,宽角 3只眼 ;视野 :正常 1只眼 ,生理盲点扩大 1只眼 ,视野缩小 4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 1例 (其中早期 8只眼 ,中期 8只眼 ) :杯盘比 :0 .5~ 0 .6者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夜间眼压测量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 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性收集具有典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但日间多次眼压测量值均≤21 mmHg的门诊POAG患者,共30例59眼。对所有患者行夜间多次眼压测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及Humphrey视野检查。【结果】 30例(59眼)中14例28眼(46.7%)夜间眼压值 > 21 mmHg(HPG组),16例31眼(53.3%)夜间眼压正常(NPG组)?HPG组和NPG组的眼压高峰均出现在夜间(5:00和2:00);HPG组各时间点眼压明显高于NPG组(P = 0.033 ~ 0.000);且眼压波动幅度大于NPG组(P = 0.011);HPG组和NPG组间的视盘结构参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缺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眼压是鉴别HPG和NPG的最重要因素,夜间眼压测量在POAG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正常人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体住改变时眼压随时间的变动规律.方法 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0人(40只眼),平均年龄(27.5±6.8)岁为青光眼组(简称POAG组),选择正常志愿者30人(60只眼),平均年龄(30.6±7.2)岁为正常眼组(简称NC组).以Perkins压平眼压计为测量仪器,所有患者测试体位改变顺序由坐位(初坐位)→平卧位→坐位(终坐位).平卧位时测量25min.终坐位测量15min.结果 NC组初坐位眼压均值为(14.26±2.15)mmHg,平卧位与初坐位眼压均值的差值为(2.46±1.44)mmHg.终坐位与初坐位眼压均值的差值(-0.62±0.89)mmHg,POAG组初坐位平均眼压为(28.15±5.37)mmHg.平卧位与初坐位眼压均值的差值分别为(4.85±1.94)mmHg,终坐位与初坐位眼压均值的差值为(-2.03±1.79)mmHg.各组同一体位的各时间点眼压均值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体位的各时间点眼压均值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位改变后1 min内眼压就完成了相应变化过程.NC组不同体位眼压均值的差值与POAG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①正常人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平卧位眼压高于初坐位眼压.终坐位眼压低于初坐位眼压.②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随体位改变的幅度较正常人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一阶反应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对早期POAG组49眼,可疑POAG组23眼,正常对照组41眼进行mfERG检查,早期和可疑POAG组同时行视野检查,记录并分析mfERG的六环和颞上、颞下、鼻上、鼻下4个象限的平均P1振幅和潜时。结果早期和可疑POAG组六环和4个象限的平均P1振幅较正常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中心黄斑区的下降幅度尤其明显。但不同组别间P1波潜时的延长则无统计学意义。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P1全视野平均振幅呈正相关(P=0.003),和P1波潜时之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mERG一阶反应对检测早期POAG的视网膜异常反应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