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玻璃体脱出是白内障手术中较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我院十几年来老年性白内障囊内摘除术中发生玻璃体脱出的病例获随访者共51只跟。另外还随访了同时期老年性白内障囊内手术无玻璃体脱出者68只眼。详细检查、总结分析,对照观察其远期疗效。一、一般资料本文玻璃体脱出51只眼中年龄最大81岁,最小43岁,平均66岁。右眼26例,右眼25例。成形玻璃体46只眼,完全液化玻璃体5只眼。平均观察时间  相似文献   

2.
王岩  郭黎娅 《天津医药》2003,31(10):668-669
白内障摘除术中 ,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过大 ,白内障摘除术后或外伤导致晶状体后囊膜不完整或无后囊膜的病例 ,不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可用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它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6月—2002年6月用此型前房人工晶状体治疗53例54只眼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 ,女19例 ,右眼30只 ,左眼24只 ,年龄2~84岁。前房型人工晶状体I期植入19只眼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6只眼 ,先天性白内障2只眼 ,外伤性白内障11只眼 ;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1只眼 ,马凡综合…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内障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临床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无需缝合、愈合快、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120例自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经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0例(180眼),其中男77例(105眼),女43例(75眼)。年龄23~86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05只眼,并发性白内障35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5只眼,先天性白内障15只眼。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我院自1969年1月至1971年12月手术治疗农民老年性白内障198人,237只眼,报告如下: 病例分析:本组198例占同期眼科住院病人896人之22.1%,其中男75人,占男住院眼科394人的19.0%。女123人占女住院眼科502人之24.5%,计单眼手术159人,双眼手术39人。年龄分布情况:40—50岁9人,51—60岁45人,61—70岁111人,71岁以上33人。61—70岁患者最多占56%。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白内障是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彩超 )上的高频探头 (7MHz)对 2 0例健康人 40只正常眼及 79例 139只老年性白内障患眼进行观察 ,检测视轴长度、晶体厚度及血液动力学变化 ,旨在探讨彩超在老年性白内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本文 2 0例健康人 40只眼无眼内疾患、视力在正常范围 ;年龄 5 0~ 74岁 ;男性 15例、女性 5例。 79例老年性白内障为 1994~ 1999年 6月本院住院或门诊病人 ,均经临床、手术证实。其中男性 6 0例 ,女性 19例 ;年龄 5 0~ 83岁 ;双眼白内障 5 7例 ,单眼 2 5例…  相似文献   

6.
李苏镇 《江苏医药》1996,22(9):652-652
1992年至1994年,作者对16例(17眼)老年性白内障、15例角膜边缘部穿孔伤患者术中采用9/0国产尼龙线层间打结法替代进口线作白内障切口缝合及角膜穿孔伤口修补,并与同期住院的20例老年性白内障、10例角膜穿孔伤术中分别用进口、国产尼龙线采用不合缝合法的患者进行了对照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老年性白内障16例(17眼),男7例,女9例(10眼),年龄52岁~76岁,平均63岁;角膜边缘部穿孔伤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3岁~49岁,平均36.5岁。二、对照组系随机选择的同期住院患者,老年性白内障ZO例,角膜穿孔伤…  相似文献   

7.
非超声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虽不能预防却可以治疗,经济而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大大减少白内障性盲人。近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因其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术后炎症反映轻,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和术后活动不受限等特点,受到眼科医生及患者的青睐,在国内大小城市已广泛开展。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治的所有病例为2004年10月~2005年12月的住院和部分门诊患者,共施行83例87只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65只眼,并发性白内障8只眼,外伤性白内障14只眼;年龄21~84岁,平均63·6岁。术前视力光感-0·2。1·2手术方法术前充分散瞳,做眼轮匝肌及球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用晶体核翻转后娩出的方法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冲洗针头翻转晶体核将其漂出囊袋后娩出的技术,对56例(64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及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全部术眼术后炎性反应轻微,角膜内皮轻度水肿6只眼,均于5天内消退;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只眼。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51只眼(79.7%);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58只眼(90.6%)。角膜内皮细胞平均损失率4.73%(s=5.48),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4;P<0.01)。结论在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晶体核翻转术,可以使手术步骤简化,操作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0年来我院诊治白内障的67例患者共105眼,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其中外伤性白内障7例10眼,老年性白内障49例75眼,并发性白内障6例11眼,先天性白内障5例9眼,并观察术后患眼的视力矫正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报告的67例患者105眼,术后视力恢复在0.05~0.29共6眼,在0.30~0.49共35眼,在0.50~0.79共46眼,在0.80~1.00共18眼,复明效果较满意。术中有3眼发生小裂孔,发生率为2.9%。术后有3眼发生切口闭合不良,发生率为2.9%;有27眼发生角膜水肿,发生率为25.7%;有19眼发生虹膜炎性反应,发生率为18.1%。术后未发生眼内大出血,眼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手术切口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是适合各级医院开展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张凯  李辉  汪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328-1328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原因,进一步提高白内障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2005年老年性白内障术后64例(70眼),早期矫正视力低于0.3的各种原因。结果:在64例(70眼)术后矫正视力低于0.3患者中,术前原有眼病58眼,占82.9%,手术并发症9眼,占12.8%,术后并发症3眼,占4.3%。结论:原发眼病是老年性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1986年以来,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就其中未成熟白内障手术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67例(82只眼),单眼52例,双眼15例。男29例(35只眼),女38例(47只眼);年龄21岁~88岁。老年性白内障58例(71只眼),并  相似文献   

12.
两种手术方式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材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175-176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49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45例(50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视力恢复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组术后并发症稍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简便易行,费用低,不需高昂设备等优点,是适合基层医院应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由于可以大大减少诸多并发症的发生 ,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理想的手术方法。但由于其价格昂贵 ,手术过程复杂 ,始终无法在基层医院开展。从白内障囊外摘除过渡到超声乳化技术的应用是白内障手术的发展趋势 ,到目前为止 ,我国国内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尚不普遍。作为基层医院 ,我院于近年购置了超声乳化设备 ,为白内障手术在基层开展创造了条件。现将我院运用超声乳化技术开展白内障手术情况汇报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 :选择老年性白内障50例(83只眼) ,女性30例 ,男性20例 ,年龄61~89岁 ,平均71岁 ;无…  相似文献   

14.
卢氏眼药治疗白内障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内障是眼科致盲常见眼病,中药白内障报道尚少。本文应用卢氏外用眼药(麝珠明目散及风火明目散)治疗88例(122只眼)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文88例(122只眼)均是我科1991—08~1992—03经卢氏滴眼药治疗的病人。其中男42人,女46人,年龄18岁~81岁。40岁—60岁的人最多,65岁的人占73.8%。失明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2年4月~1993年底共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50例(54只眼),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男22例,女28例,右眼25只,左眼29只,年龄17~86岁,平均68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51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眼,先天性白内障合并眼球震颤1眼。所植入人工晶体为PMMA后房型,一眼为Ⅱ期植入,余均为Ⅰ期植入。  相似文献   

16.
薛春燕  陈银  黄振平 《江苏医药》2006,32(4):326-327
目的评价用不同方法进行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治疗各种原因的无晶体眼的疗效。方法各种原因导致的无晶体眼患者61例共67只眼,其中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8例1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后35例35只眼,并发性白内障9例10眼,老年性白内障9例9眼。根据患眼情况分别行囊袋内植入、睫状沟植入及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67只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随访1~24个月,术后裸眼视力0.41±0.28,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40±0.2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能有效地治疗各种原因的无晶体眼。  相似文献   

17.
由于区分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有一定困难,所以只要血糖高,就定为糖尿病性白内障;血糖正常就定为老年性白内障。我们选择了2002年5月~2005年5月期间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30例(30眼),与同期随机选择实行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50例(50眼)非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糖尿病患者,男14例,女16例,年龄35~70岁,平均50·2岁,均经内科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短者术前发现,长者15年,平均6年。其中,Ι型糖尿病10只眼,Ⅱ型糖尿病20只眼。10例饮…  相似文献   

18.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超声乳化设备昂贵尚难普及 ,我们采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 54例 60眼 ,在临床护理上取得了一定经验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我院眼科 1 999年 1月至 1 999年 1 1月共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54例60眼 ,均为老年性白内障 ,男 31例 35眼 ,女 2 3例 2 5眼 ;年龄 49~ 85岁 ,平均 62 3岁。术前双眼常规行视力、裂隙灯及B超或眼底检查 ,排除眼部其它疾患。术前视力 0 0 1~0 1者 2 8眼 ,0 1~ 0 3者 2 5眼 ,0 3~ 0 5者 7眼 ,平均视力0 1 58±…  相似文献   

19.
白内障摘除术是眼科常用的复明手术。但此手术切口大,术后易出现瞳孔上移等并发症。严重的瞳孔移位对视力影响很大。为避免瞳孔移位,除提高手术水平外,还应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合理的术后护理。最近我们观察了在不同护理条件下,34例(40只眼)老年性的内障冷冻摘除术后瞳孔移位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分析在这34例中,男22例(26只眼),女12例(14只眼);年龄在45~80岁之间;创口均作三针对称缝合。术后护理分为绝对卧床休息和非绝对卧床休息两组。绝对卧床组:20例(23只眼),术中玻璃  相似文献   

20.
张春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942-1943
目的探讨单纯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62只眼实施单纯白内障摘除术,观察手术前后术者的眼轴长度、眼压、房角和前房深度,并选择无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32例36眼做为眼轴长度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伴发青先眼的白内障患者眼轴长度较无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的眼轴显著短;青光眼患者术后4d时的眼压[9—21mmHg,平均(14.46±4.54)mmHg]较术前1d时的眼压[16—34mmHg,平均(26.02±4.38)mmHg]显著下降;手术后所有患者房角较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开放,并且前房深度均有显著增加。结论白内障摘除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可以降低眼压从而治疗青光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