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脑卒中患者恢复后期的康复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近年来取得较好疗效,但仍有许多患者因各种原因早期无法接受康复治疗,或错过了治疗最佳时期,对这部分患者,尤其是重型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是否有必要,疗效如何,笔者就这一问题对所治疗的8例重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了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2.
【】 目的:初步调研在综合性医院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80例脑卒中患者及健康志愿者80例进行测评。结果:脑卒中患者的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及其他饮食睡眠因子分、HAMA、HAMD均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焦虑、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心理障碍,经心理护理后,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失眠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卒中失眠患者实施认知疗法,精神支持,行为疗法等心理护理,比较心理护理前后PSQI和QOL评分。结果:通过心理护理纠正了患者不良的情绪,提高了自信,改善了睡眠,PSQI和QOL评分心理护理后优于心理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治疗及康复的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应用精神支持,肢体锻炼,音乐放松发,语言训练,配以药物治疗。结论:通过对轻、中度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家属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及其长期陪护的家属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2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脑卒中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对其家属同步进行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比较其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患者家属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患者有重要影响,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7.
总结256例脑卒中患者康复期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包括患者早期康复时给予心理护理,提供良好康复环境,指导合适体位、进行主动、被动运动、翻身训练和早期坐位训练.恢复期注重心理、饮食、睡眠护理,协助主动运动、立位平衡训练、离床及步行训练,并辅助针刺疗法进行局部理疗.认为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帮助脑卒中患者度过康复期,消除其不良心理,积极配合功能训练,从而提高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9.
广珊珊  姜丹 《中国康复》2012,27(1):53-54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按脑卒中常规治疗,康复组在病情稳定48h后实施心理疏导及康复训练等系统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和简易Fugl Meyer(FIM)积分评定法,对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干预3及6个月后进行评定。结果:干预3个月时,2组ADL及FIM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P〈0.05),且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2组ADL及FIM评分呈升高趋势(P〈0.01),且康复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能使脑卒中的康复措施落到实处,使患者得到正规系统的康复训练,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对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频度依次为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恐惧,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除躯体化外,其余因子分明显降低。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主要取决于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及时合理的康复治疗。而合理的康复治疗不仅有赖于正确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案、治疗方法,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参与康复治疗的主动、积极程度亦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有着积极的意义。1对象及方法1.1对象2001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中,排除有严重并发症者,共39例。对照组18例,男17例,女1例;年龄(41.09±14.9)岁;颈段脊髓损伤4例,胸段损伤6例,腰段损伤8例。实验组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43.5±11.2)岁,颈段脊髓损伤5例,胸段脊髓损伤6例,腰段损伤10例。1…  相似文献   

12.
152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3~2006年对152例脑卒中患者除躯体治疗外,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消除思想顾虑,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脑损害,不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而且恢复期长,后遗症多.急性期经过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后,可使患者转危为安,但大部分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或其它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训练与心理护理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训练中的作用。方法 :6 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2组均接受吞咽功能训练 ,心理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经过 3个月的治疗 ,心理组吞咽功能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结合心理治疗 ,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语言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厦门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语言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语言功能、睡眠质量水平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语言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评定及护理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王月娥 《护理学报》2004,11(9):46-47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例脑卒中患者患病1周后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患者SDS积分: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者,有偏瘫高于无偏瘫者,完全性瘫痪高于不完全瘫痪者,出血性大于缺血性者,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不同病程、男女抑郁无显著性差异(P>0.05)。SAS积分:病程≥5年高于<5年者,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者,有偏瘫高于无偏瘫者,完全性瘫痪高于不完全瘫痪者,出血性大于缺血性者,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男女间焦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常伴随抑郁和焦虑症状,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以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患者39例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朱银星  郝淼旺 《现代康复》2000,4(10):1486-148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心理障碍对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9例脑卒中患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其心理障碍发生频率依次为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恐怖,据此测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除躯体化外,其余因子分明显降低。结论脑卒中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掌握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总结12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20例中男74例占61.7%,女46例占38.3%,最小42岁,最大83岁,住院均在2~3周之间,其中生活完全自理者4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心理护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好 《天津护理》2007,15(2):115-117
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在存活的患者中只有10%能恢复到近乎正常,50%患者留有严重的后遗症[1]。其中约有30%~40%的脑卒中患者有失语症[2]。这些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交流缺陷,影响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3]。据统计心理因素在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4]。本文就目前对失语症患者的心理变化所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的现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一种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 ,它是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不仅导致患者躯体残疾 ,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较大的影响 ,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 ,以抑郁症状最为常见[1] 。这些心理问题 ,特别是抑郁症状不仅影响脑卒中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缓康复。因此 ,在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预防治疗的同时 ,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现将抑郁患者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 心理评估与诊治观念的互动性取得有效的护理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对抑郁患者的护理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