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外固定器背伸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内踝顶针应变生物力学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背伸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时使内踝骨折稳定的最佳踝关节固定位置.方法:应用手术截骨方法制作三踝骨折的尸体标本模型.复位后安装外固定器,并应用6根顶针复位与固定.于内踝两根顶针下表面贴应变片,并与应变仪导线连接.通过调整踝关节固定复位器.使踝关节固定于背伸中立、背伸内翻、背伸外翻三种位置.用试验机控制加载,应用应变仪采集顶针应变数据.实验结果经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内踝骨折背伸中立位比背伸内翻位及背伸外翻位固定稳定.结论:外固定器背伸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时,使内踝骨折稳定的最佳踝关节固定位置是背伸中立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配合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骨科60例三踝骨折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使用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术后1年AOFAS踝-后足评分、临床疗效、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时间等情况。结果:2组术后半年、术后1年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组治疗方法疗效相当。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天数及手术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中医正骨手法配合外固定器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可缩短住院时间,免除二次住院拆除内固定,作为治疗三踝骨折的手段,值得在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9月—2017年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80例行外固定器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0例,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肿胀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AOFAS评分优良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患者予以中医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肿胀改善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化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效果理想,故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岳伟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7):613-614
三踝骨折又称Cotton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很多,其中移位明显,尤其是分离移位者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整复时的解剖对位是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前提。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直视下容易达到解剖复位的优点,内固定牢固又为早期开始关节功能活动而不用外固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功能恢复较快也较满意。牢靠的内固定不再需要石膏外固定,术后三周扶拐下地,八周后负重。2002年4月~2007年4月,我院手术治疗三踝骨折4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内固定的顺序和方法.方法:研究我院2001年至2011年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结果:25例患者随访,优良率95.4%.结论:三踝骨折由外两上切口即可显露充分,顺序为后踝、外踝、内踝.,最后固定下胫腓联合,采用螺钉、空心钉、钢板、张力带方法固定,达到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三踝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必须解剖复位,如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当,常常造成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创伤性关节炎,导致病残。2005年1月—2006年1月咸宁市中心医院共收治三踝骨折患者24例,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10)
目的:探讨在三踝关节骨折的不同时期采用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3月—2016年6月期间实行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8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单纯的西医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方法,比较患者在手术后治疗效果的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χ~2=0.061)、年龄(t=0.387)、骨折类型(χ~2=0.773)几个方面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疗效比较中,两个组别的数据出现了统计学差异(Z=2.284,P<0.05),在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中,两个组别的数据也出现了统计学差异(t=4.026,P<0.05),容易看出,在以上项目的数据分析中,结合中医方法的观察组,其疗效是明显好于纯西医手术治疗组的。结论:在三踝骨折的治疗中,只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术后康复,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中药外洗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三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联合中药外洗治疗三踝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骨折康复,恢复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在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中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78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行石膏外固定,实验组40例行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后若有软组织粘连者,应加用旧伤洗剂。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3~4个月,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6.8%,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有利于恢复患者的骨关节功能,使临床疗效提高,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的稳定性。方法:将7对踝关节标本行间断骨钻孔后根据受伤机制施加暴力,制备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模型14踝,其中3对(6踝)踝关节标本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将一侧踝关节标本先进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再进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另一侧踝关节标本先进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再进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每次复位固定后,先后对模型施加10 Nm、15 Nm、20 Nm的扭矩外旋足踝,通过在X线片上测定下胫腓联合间隙确定其稳定性。执行完一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测试后,将标本上固定的外固定架或内固定物完全拆除,并将踝关节标本恢复至复位固定前的状态,然后进行另一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测试。比较不同扭矩下两种固定方式对下胫腓联合间隙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双侧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9±2.93)mm,(4.28±1.69)mm,t=0.378,P=0.540]。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的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施加10 Nm、15 Nm、20 Nm扭矩后,两组下胫腓联合间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72±2.46)mm,(5.29±3.58)mm,t=0.246,P=0.811;(5.69±2.72)mm,(6.98±3.05)mm,t=-0.773,P=0.458;(5.70±2.95)mm,(6.80±3.20)mm,t=-0.618,P=0.551]。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其稳定性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82例,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对患侧与健侧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并对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时的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时患侧踝关节功能明显差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86,P=0.000);术后12个月时患侧踝关节功能接近健侧踝关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9,P=0.240).术后12个月时患侧踝关节功能较术后6个月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769,P=0.000);术后12个月时健侧踝关节功能也较术后6个月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9,P=0.000).结论:对损伤进行准确的评估、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合适的固定方法、恢复完整的关节面和关节的稳定、术后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疗效,有效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加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分别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骨折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患者骨折愈合后采用创伤性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①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t=15.338,P=0.000;t=33.610,P=0.000;t=21.855,P=0.000),2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0,P=0.090)。②术后对照组发生深部感染2例,髋内翻1例,螺钉松动部分退出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治疗组无骨折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法复位加单臂外固定架在恢复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方面与动力髋螺钉固定相当,但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也较少,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早期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常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中药熏洗、推拿及按摩等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确切,骨折对位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石膏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石膏组和夹板组各42例,观察对比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石膏组和夹板组近期优良率分别为85.71%和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外固定的临床疗效相似,均可作为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外固定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通络开痹片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络开痹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和肿胀度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4周,两组踝关节活动度(背伸、跖屈)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4周,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其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94.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开痹片可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的疗效情况。方法:将81例闭合性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急诊手术组36例和延期手术组45例。对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消肿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Ovadia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2个月。急诊手术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消肿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延期手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91,P=0.000;t=-15.081,P=0.000;t=-2.418,P=0.011)。两组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16,P=0.7499)。结论:急诊手术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具有住院时间短、水肿消退快、骨折愈合快、患者易接受等优点,而延期手术也能达到急诊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后路减压过伸体位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后路减压、过伸体位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过伸体位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8例。手术前后测量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后凸畸形Cobb's角,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畸形Cobb's角明显恢复(t=9.26,P〈0.01;t=7.35,P〈0.01),伤椎后缘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t=8.32,P〉0.05)。随访6~36个月,平均25个月,患者平均伤椎后凸畸形Cobb's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分别较术后丢失5%和8%。5例完全神经损伤者(Frankel A级)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24例不完全神经损伤者(Frankel A~D级)中21例(87.5%)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断钉1例,钉道松动1例,过度牵伸复位致神经损伤加重1例。结论:后路减压、过伸体位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生理弯曲,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但也存在断钉、钉道松动、伤椎高度及矫正角度丢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俯卧位骨盆牵引下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8例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俯卧位骨盆牵引下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卧硬板床腰背部垫软枕治疗.2组患者均同时按照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原则服用中药治疗,并进行腰背部功能锻炼.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2组患者脊柱后凸Cobb's角和伤椎前缘高度,同时于治疗后6个月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评定患者的腰部疼痛情况,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①腰部疼痛.治疗组0级32例、1级8例、2级1例,对照组0级22例、1级12例、2级2例、3级1例.2组患者的腰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治疗组=0.454,95% CI(0.389,0.519);R对照组=0.551,95% CI(0.466,0.636)].②脊柱后凸Cobb's角.治疗前后不同时间Cobb's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18.40°±0.94°),(5.00°±0.92°),(4.30°±0.98°),(3.90°±0.45°),对照组:(18.10°±1.21°),(8.10°±1.02°),(7.80°±1.01°),(7.60°±0.82°),F=14.573,P=0.017];2组患者Cobb's角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 =22.350,P=0.008),除治疗前外(t=0.973,P=0.139),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Cobb's角均大于治疗组(t=20.573,P=0.007;=22.840,P=0.005;t=22.350,P=0.003);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1.567,P=0.012).③伤椎前缘高度.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伤椎前缘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11.70±0.78)mm,(18.90±0.22)mm,(18.90±0.26) mm,(18.90±0.36) mm,对照组:(11.70±0.68) mm,(13.10±1.02)mm,(13.90±0.23)mm,(13.90±0.24) mm,F=14.553,P=0.014];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4.670,P=0.016),除治疗前外(t=0.987,P=0.175),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均小于治疗组(t=13.654,P=0.018;t=13.986,P=0.017;t=18.535,P=0.014);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2.597,P=0.011).④总体疗效.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3例、未愈2例,对照组治愈29例、好转4例、未愈4例.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治疗组=0.477,95%CI(0.425,0.529);R对照组=0.525,95%CI(0.455,0.596)].结论:俯卧位骨盆牵引下手法复位可有效缓解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症状,在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伤椎前缘高度方面疗效优于卧硬板床腰背部垫软枕疗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