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盐酸戊乙奎醚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4组(n=24):假手术组(S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小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PH1组)和大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PH2组).PH1组和PH2组于CLP后即刻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1、0.3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kg),S组和CLP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LP后3、6、12和24 h(每个时点6只大鼠)经左心室采血,测定血浆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采血后处死大鼠,观察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病理学结果,测定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CLP后6 h时测定肺组织NF-κB表达及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ICAM-1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CLP组、PH1组和PH2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计数、TNF-α含量、NF-κB和PVEC ICAM-1表达升高,CLP组及PH1组血浆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升高(P<0.05或0.01);与CLP组比较,PH1组和PH2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计数、TNF-α含量、NF-κB及PVEC ICAM-1表达及血浆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降低(P<0.05或0.01);与PH1组比较,PH2组肺组织NF-κB、PVEC ICAM-1表达及血浆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降低(P<0.05或0.01).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可通过降低肺组织NF-κB、TNF-α和PVEC ICAM-1水平,下调血浆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减少肺组织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减轻了脓毒症大鼠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预处理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在CPB下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谷氨酰胺预处理组(G组)和对照组(C组),术前4dG组患者静注谷氨酰胺0.5g/kg,1次/天,手术当天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经中心静脉给予相同剂量的谷氨酰胺,总计5次;C组采用相同的方法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开放主动脉后1h(T2)、6h(T3)、12h(T4)、24h(T5)抽取桡动脉血15ml分离提取中性粒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测定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浓度,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多巴胺以及硝普钠总用量。结果 T2~T4时C组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明显高于T1时和G组(P<0.05);T2时G组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明显高于T1时(P<0.05)。T2~T5时两组患者心肌cTnI浓度明显高于T1时,且C组明显高于G组(P<0.05)。两组硝普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多巴胺的用量明显高于G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预处理能有效降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κB的活性,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体外循环(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常规建立CPB动物模型,实验组:于术前10min给予PDTC(20mg/kg)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CPB前30min、CPB后30min、停机后30min取两组肺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NF-κB mRNA水平。于CPB前、CPB后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CPB后30min和停机后30min,两组肺组织NF-κB RNA表达均增强,但实验组明显弱于对照组(P<0.01)。CPB后实验组肺组织仅见毛细血管轻度淤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轻度聚集,无肺水肿、肺不张等损伤;而对照组肺组织可见毛细血管、小静脉严重淤血,肺泡壁增厚,部分肺泡萎陷甚至结构消失,肺泡腔和间质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CPB可引起NF-κB量和活性的增加,使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能显著减轻CPB术后肺炎性反应,并具有良好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异氟醚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组织ICAM-1 mRNA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63只,随机分为3组(n=21):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异氟醚组(Iso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so组在四血管阻断过程中及再灌注早期吸入1.4%异氟醚.于再灌注6、24、72 h时,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和CD18的表达;RT-PCR法测定海马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和核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再灌注6 h时CD11b/CD18和CD11b表达上调,再灌注24、72 h时ICAM-1 mRNA表达上调,I/R组和Iso组再灌注24 h时NF-κB mRNA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I/R组比较,Iso组再灌注6 h时CD11b表达下调,再灌注24 h时ICAM-1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异氟醚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抑制海马ICAM-1 mRNA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患者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20例,ASAⅡ或Ⅲ级,年龄20~60岁,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C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Ⅰ组),每组10例.两组麻醉诱导均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8~0.12 mg·kg-1、芬太尼5~10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C组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及维库溴铵,Ⅰ组吸入异氟醚2 MAC及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CPB前维持收缩压90~120 mm Hg、舒张压50~80 mm Hg及心率60~90次·min-1;CPB开始时Ⅰ组停吸异氟醚.于气管插管后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1)、1 h(T2)、2 h(T3)采桡动脉血15ml,并分离提取中性粒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测定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记录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多巴胺及硝普纳用量.结果 与C组比较,Ⅰ组T0时NF-κB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时点NF-κB活性降低,心脏自动复跳率升高,多巴胺用量降低(P<0.05),硝普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多巴胺用量与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的最高值呈正相关[C组r=0.962,Ⅰ组r=0.908(P<0.01)].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因子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心肺转流(CPB)中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活化的影响。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PDTC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只。P组于CPB转机前静脉注入PDTC 30 mg/kg,C组静脉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均全心缺血60 min,恢复灌注60 min。于CPB 5 min、阻断60 min及开放60 min时,用自制电钻取心肌组织,一部分置于30%甲醛溶液固定,制成石蜡切片,采用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κB p65及ICAM-1蛋白的表达情况,另一部分置于液氮中保存,用于测定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结果在CPB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NF-κB p65及ICAM-1蛋白表达逐渐增强,MPO的含量逐渐增多,而PDTC能减少其表达和组织中MPO的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PDTC能抑制CPB过程中NF-κB p65及ICAM-1蛋白的表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在大鼠移植胰腺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同系大鼠异位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大鼠移植术前和术后5 min静脉注射NF-κB抑制剂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roDTC)(15 mg/kg),移植术后24 h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2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糖、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测定胰腺组织NF-κB p65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NF-α mRNA、MIP-2 mRNA、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mRNA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移植后24 h ProDTC组和对照组血清中TNF-α、MIP-2水平、胰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含量、TNF-α mRNA、MIP-2 mRNA、ICAM-1 mRNA表达、MPO活性均升高,而ProDTC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24 h血糖、脂肪酶水平在PmDTC组[(9.1±2.8)mmoL/L,(192±26)U/L]明显低于对照组[(13.0±3.1)mmol/L,(297±31)U/L,P<0.05].ProDTC组胰小叶间质水肿和胰小叶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较轻.结论 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后,NF-κB活化上调了TNF-α、MIP-2、ICAM-1表达从而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外源性应用NF-κB抑制剂ProDTC可以减轻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与心脏停搏手术对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录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组Ⅰ: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组Ⅱ:行常规体外循环手术(灌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两组患者均于心内操作前、后取右心房壁心肌组织检测NF-κB转录活性、ICAM-1表达水平,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开放或心内操作完成后1、24、48和72h测定两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组Ⅰ NF-κB转录活性、ICAM-1表达水平较术前无显著变化,组Ⅱ NF-κB转录活性较术前升高(P〈0.01);术后NF-κB转录活性组Ⅱ显著高于组Ⅰ(P〈0.01)。术后两组血清cTnI、CK-MB水平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主动脉开放后/心内操作完成后各时点,组Ⅱ均显著高于组Ⅰ(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组Ⅰ术后心肌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组Ⅱ心肌损伤变化显著。结论 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术后短期内心肌NF-κB转录活性、ICAM-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由NF-κB激活而引起的心肌炎性反应,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阻断IgG-FcγR结合的短肽tg19320对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以及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提纯活动期血管炎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IgG。以多肽固相合成tg19320。分离健康人新鲜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健康人IgG、ANCA IgG及ANCA IgG+tg19320处理HUVEC,用细胞直接计数法检测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率;应用Western印迹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UVEC ICAM-1蛋白和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ICAM-1(sICAM-1)的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HUVEC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物(p-IκB)的表达。 结果 ANCA IgG显著上调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率(P < 0.05),但ANCA IgG+tg19320组较ANCA IgG组黏附率显著降低(P < 0.05)。ANCA IgG组与健康人IgG组相比,HUVEC 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 0.05)。tg19320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阻断ANCA对ICAM-1的作用(P < 0.05),并显著降低ANCA IgG引起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ICAM水平增高(P < 0.05)。ANCA IgG增加HUVEC p-IκB表达,tg19320显著降低p-IκB的表达。 结论 tg19320通过抑制IκB磷酸化进而干预NF-κB活化;抑制ANCA IgG对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的促进作用,并阻断ICAM-1上调表达。短肽tg19320对原发性小血管炎具有体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中性粒细胞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SD大鼠60只,3月龄,体重250~350 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n=12):对照组(C组)、ALI组和不同剂量异丙酚组(Pl组、P2组、P3组).ALI组经股静脉注射LPS 5 mg/kg;Pl组、P2组和P3组经股静脉注射LPS 5 mg/kg后立即分别静脉输注异丙酚5、10和15 mg·kg-1·h-1,输注时间2 h;C组经股静脉注射10 ml生理盐水.异丙酚输注结束时,行肺组织病理学评分,采集颈动脉血样,测定中性粒细胞总NF-κB和活化的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ALI组、P1组和P2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和中性粒细胞活化的NF-κB表达水平升高,P3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升高(P<0.05);与ALI组比较,P2组和P3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P1组~P3组中性粒细胞活化的NF-κB表达水平降低(P<0.05);P1组~P3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和中性粒细胞活化的NF-κB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各组中性粒细胞总NF-κB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减轻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κB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