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动力 ,籍经络运行全身 ,循环不息 ,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妇人以血为本 ,血赖气行 ,气血调和 ,则五脏安和 ,经脉通畅 ,冲任充盛。若气血失调 ,致冲任二脉损伤 ,发为月经病。调理气血的方法 ,首先要分辨病位是在气或在血 ,然后确定其治法。病在气者 ,当以治气为主 ,并佐以养血活血之药。临床常见的有气虚、气陷、气郁、气逆之不同。治法应虚者补之 ,陷者举之 ,郁者散之、行之 ,逆者降之、平之。若气运不畅 ,郁结受阻者 ,宜理气通滞、行气散结。常用药物如 :香附、枳壳、厚朴、木香、乌药、青皮等。若…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6,(4):291-293
崩漏为妇科"血证"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多责之虚、热、瘀。气血亏虚,则统摄无力,冲任不固;甚则气虚下陷,血随气下;火扰血海,或破血妄行,或热灼伤脉络,致使冲任不固,发为崩漏;瘀血阻滞冲任胞宫,血不归经,发为崩漏,故其病因多责之气虚、血热、出血致瘀。治疗上应时时不忘调气止血,固护冲任,气虚者补之,气陷者升之,血热者清之,血瘀者化之,以迅速止血为目的;血止后,可通过益气健脾、补养肝肾等法,来充养气血,以期达到血旺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在用药配方上常气血两药同用。我们在关于理气、活血等八类中药单独应用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影响的实验中,曾观察到理气药大多具有降低肠管张力,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而活血药则多数呈现提高肠管张力,有类似乙酰胆碱的效应。考虑到在临床实践中,中药大都配伍应用,治疗急腹症的方剂常常同时含有数味理气药及/  相似文献   

4.
疏肝活血化痰清热通络五大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笔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提出五大治法,突出药对的临床应用,现分述如下。1疏肝理气,调理冲任法1.1柴胡与枳实方用醋炒柴胡10g,枳实60g。柴胡为疏肝解郁第一药,枳实为行气破气之要药,理气之猛而具有“冲墙倒壁”之功。二者配伍,加强疏肝理气作用,是消胀止痛之最佳配伍,其临床应用重在消胀。1.2香附与郁金方用炒香附10g,郁金60g。香附为理气疏肝调经之要药,能利三焦、解六郁,被誉为“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郁金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要药,二者从气血相关理论而消癖散结,香附重在理气,郁金重在化瘀,而香附又被称为“气中之血药”,郁金则被称为“血中之气药”,而加强其化瘀、理气、散结之效,其临床应用重在止痛。以上二对药物用量之比为1∶6,是笔者临床所悟之体会,前者重在理气、后者重在化瘀,而起到散结消胀止痛之作用。按:本病的根本病因在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致肝气郁结,气机瘀阻,蕴结于乳或冲任空虚,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致经络阻滞,痰瘀互结,循经聚于乳而形成“乳癖”,当以疏肝理气,调理冲任为法,达到散结消胀止痛之目的。2活血化瘀散结法2.1三棱与莪术用于经前消肿止痛,三棱、莪术...  相似文献   

5.
朱蔓佳  陈钢 《河南中医》2009,29(4):323-324
左为血,右为气,包含了气血阴阳的功能,既指身体部位,又指气血的升降;病在左侧属血分,多为血虚或血瘀,可加入补血或活血药;病在右侧属气分,多为气虚或气滞,可加入补气或行气药等。  相似文献   

6.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茂、炙甘草、人参、白术、当归身、陈皮、升麻、柴胡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之证。由于气血同源,二者在生理上互相依存,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故临床实践中亦可气病治血,血病治气。本文所附三例虽兼症各殊,主要治则均为血病治气。观介绍如下:1血因气凝,助气以行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滞,久而凝聚于脉,而成瘀血痹阻之证。《杂病广要》云:“血之行留,气为之本”,“大抵血不能行,气使之然”。故临床上血因气虚而凝滞者,常用补中益气汤助气而滞血自行。苏某,女,64…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多数兼有心绞痛一症。根据中医辨证,普遍认为与血行瘀阻有关。其观点与现代医学颇相一致。因而治疗方法一般以活血祛瘀为原则。 我们认为本病血行瘀阻固然为其特点,但血瘀之由来,在于气虚之所致。气虚是因,血瘀是果。善导血者气也,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此历代医家所言其常也。有常必有变。气滞可出现血瘀,气虚亦可以出现血瘀,所不同者,气滞是在气血旺盛,运载过剩之情况下所产生,气虚是在气血虚弱,运载无力之情况下所产生,二者同属血瘀,而病机有本质不同。 本病之发生,皆在机体进入年老体衰,心气亏虚的阶段。心气虚,则出现心慌气短,气力下降,稍一劳累则自汗出等一派心神不宁征象,气虚运血  相似文献   

8.
袁昌炳老中医从医五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以治疗妇科杂病,颇具心得,每获奇效。笔者有幸随侍诊侧,受益匪浅。特将所诊妇科杂病典型案例整理如下,供同道参考。袁老认为,妇女之病,与脏腑、经络、气血关系甚为密切。女子虽以血为本,经带、胎、产、哺乳均以耗血为常态,故治疗妇女病当以理血为主,而“气为血之帅”,在妇科病中或以气病为主者,理血又当先治其气,所以理气又是治疗妇科疾病之大法。了解其关系,掌握其机理,洞悉其本源,则可治病求本,取得较好效果。临床上袁老宗气行则血行之说,来用王清任“破气、散气、行气、调气”立法,调整气血运行的关系,于祛淤药中加重理气之品,以冀其推动血液运行,经脉畅通,疾病痊愈。  相似文献   

9.
妇科试题一、中医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基本法则有哪些?任选一法则加以叙述之。(10分)答:(一)、调气血: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动力。来源于脏腑,循行于经络,周流于全身以营养机体各部。气血调和,则五脏安和,经脉通畅,冲任充盛,经、带、胎、产,诸病自可痊愈。若气血失调,冲任受病,则可出现一系列病证.治当调理气血。调理的方法,根据病在气在血之不同,分别施治.病在气,以治气为主,治血为佐;病在血,以治血为主,治气为佐。  相似文献   

10.
《难经》云:“气主响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无论气病或血病,两者均可互相影响,气滞则血瘀,血瘀则气阻。临床治疗中,只要调理气机,疏通气血,诸证皆可减轻或消失。故理气活血法,在外科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现举常见病证七种的治疗体会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冯前进 《陕西中医》2001,22(3):189-190
近年来,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若能配合调气理气的方法治疗,效果更佳,现总结如下: 1 理气活血法:“气行则血行,”主要通过疏肝解郁、理气活血以行血中之滞,因肝主疏泄主藏血,是气机和气血调整的中心,故病变多为气血郁滞之证;此型常见于冠心病新发病且轻型患者。临床症见:胸中闷塞疼痛,或上腹胀痛,两胁不舒,脉弦等症状,每因情志不舒引发或加剧,可用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理气配合活血以治疗。 2 行气祛瘀法:《医宗金鉴》中指出:“血之凝结为瘀,必先由气,…  相似文献   

12.
理气药在方剂中的增效作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配入活血剂,气行以助血行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充于脉,赖气以行。气滞则血凝,血瘀则气滞。故治瘀血病证,既不可纯事活血化瘀,又不宜单行其气。法当活血化瘀与行气并用,使气行则血行,以助祛瘀之力。如血府逐瘀汤,方以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药为主,配伍理气宽胸之柴胡、枳壳、桔梗疏畅气机,诸药相合,相辅相成,气血并调,行气以助活血祛瘀之力,加速瘀血消除。临床用于胸中瘀血所致的胸痛、头痛、心悸、  相似文献   

13.
裘庆元认为崩漏的病因病机以气虚下陷、血分瘀热、情志过极为主,其治疗崩漏标本兼治,在止血的同时兼顾恢复与之相关病变脏腑的功能,治疗脾虚崩漏则益脾土,升阳气;治疗肾虚崩漏则益精血,调冲任;治疗血瘀崩漏则清瘀热,理气血。总而言之,裘庆元治疗崩漏注重恢复肝、脾、肾的功能以及调摄奇经,冲、任二脉,同时擅用炭药,特别是用升麻炭既止血又升阳,一药两用。  相似文献   

14.
妇科十治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志远老师临床经验总结之一,张老师从事临床多年,经验颇丰,临床应用体会多多,今述一二。中医学认为女子每月行经并有妊娠、分娩、乳婴一系列生理活动,最易伤血,气有余而血不足,通常以四物汤为基础,注意保阴养血之治。由于气滞则血瘀、气虚则血脱、气逆则血妄行,能引起痛经、不孕、崩漏、月经周期紊乱,气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行气散瘀、降气破血、升气摄血、补气养血、调理冲任的施治方法,是必须掌握的。妇科临床诊治,需先辨证,如气虚兼血瘀者,于补气中佐以活血之品,血虚伴有气滞者,则于补血方内配入行气开结药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吕雄从气血论治消渴目病的经验内容,初病在气分,病变日久可延及血分,血郁初入血分,为瘀之渐。气滞期治宜理气疏肝,以理气药为主,为防病之初;气滞延久而致郁结,血行障碍,治宜理气行血,既病防变;血郁日久,瘀痰互阻,治宜活血化瘀,祛痰散鲒,已病防渐。  相似文献   

16.
王自立主任医师临证时强调从"气血""肝肾"辨治月经病,指出气足则血旺、气结则血瘀,治疗以理气和血为要,使气血调和;同时重视调理肾气的盛衰、冲任脉通盛、天癸的"至"与"竭",使机体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7.
临床解惑     
为什么说“治血须治气”,临床如何具体应用?答:气与血的关系极为密切,气血之间,气为主导,在病理层次上是气浅而血深。气与血密切的生理关系决定了气血之间必然形成气病血亦病,血病气必病的病理状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血证的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气病。进而言之,气血病变部位上是气浅而血深,如果说气病及血尚有一定的过程和阶段的话,那么对血证来说,则决无丝毫未及于气可言。故前世医家对血证的治疗明确提出“治血必治气”。临床上不难发现,血之上出下溢,均与气的失调有关。气实者多逆,其血每随气火升腾而上出;气虚者易陷,其血则随之下走,形成气逆血亦逆,气陷血下出的病理现象。故治上部的气逆出血应泻实降气,降气则有助于止血,可宗唐宗海治血之法选  相似文献   

18.
启宫丸具有燥湿化痰,理气活血,调理冲任气血之功,通过临床案例介绍,分析疾病病因、病机,探讨导师临床应用启宫丸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以期为临床应用启宫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院名老中医王渭川,今年八十三岁,业医五十余年,善用益气化瘀法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王老说:“气之与血犹水乳之交融,凡气血调节则营卫和谐,气血乖离则虚瘀共见,故临床病证恒多气虚夹瘀者”。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运血者是气,载气者是血,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诚然,有气虚则血脱的一面,但气虚而运血无力,还有引起血瘀的一面,这就不仅仅是气郁则血瘀了。故王老说:“凡事物都有两面,有正面,有底板,先  相似文献   

20.
孔光一教授认为,胃失通降系胃脘痛的重要病机,初起多在气分,若病情迁延日久,反复不愈,则渐入血络,故治疗宜气血并调。调气者,重在调复胃降之性;调血者,则重在活血养血,推陈致新。临床习用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加减。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能泄胃热而不至脾气陷;丹参饮活血养血,攻补兼备,能化瘀血而不至正气伤。2方配合使用,对治疗胃脘痛有相得益彰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