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5年广东省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广东省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情况和人群血清流感抗体水平,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流感流行。方法用9-11天龄鸡胚和(或)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病毒鉴定及人血清流感抗体检测用微量半加敏红细胞凝集抑制法(HI)。结果2005年广东省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84起,报告病例7 154例,主要由A(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局部暴发。2005年全省人群中共分离流感病毒929株,以A(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占54.04%,A(H1N1)亚型流感病毒占28.52%,B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占6.14%,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占11.30%。检测900份一般人群血清,A(H3N2)亚型流感抗体阳性率较高,为67.11%;B型(Victoria系)流感抗体阳性率较低,为4.78%。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不同两个市分离到的两株流感病毒与国家2005年标准株抗原性有明显差别。结论2005年广东省未发生流感大流行,A(H1N1)、A(H3N2)亚型及B型(Yamagata系)、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同时在广东省交替传播。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2005年流感的流行概况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园园  潘浩  朱凤才  李亮  汪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33-2834
[目的]了解2005年江苏省流感的流行特点,探讨流感优势株的变化,为流感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流感监测点,采用流行病学、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进行调查。[结果]2005年流感样病例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冬春峰,流感优势株为H1N1亚型,占病毒分离数的76.90%,H3N2亚型和B型分别占总病毒分离数的6.90%和8.30%,其余为7.80%。正常人群流感H3N2阳性率最高,达90.73%(GMT 42.81),H1N1阳性率为81.67%(GMT19.57),B型Victoria系阳性率仅为24.56%(GMT 6.68)。[结论]H1N1亚型流感病毒是江苏省2005年的优势毒株,需加强防范该毒株引起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06~2008年江西省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探索流感流行的规律. [方法]根据全国流感监测方案,采集国家级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人的鼻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用红细胞凝集抑制法(HI)鉴定病毒. [结果]2006-2008年共采集标本4589份,共分离出流感病毒558株,分离率12.16%,其中H1N1亚型158株,占阳性株的28.32%,H3N2亚型154株,占阳性株的27.60%,B(Victoria系)142株,占阳性株的25.45%,B(Yamagata系)104株,占阳性株的18.64%. [结论]2004-2007年江西省有H1N1亚型、H3N2亚型和B(Victoria系)、B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流行,2006年B(Victoria系)为流行优势株,2007年H3N2亚型为流行优势株,2008年H1N1亚型为流行优势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索深圳南山区流感病毒变异、变化规律及流行情况,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用常规狗肾传代细胞(MDCK)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毒株鉴定。结果2005年分离流感病毒64株,其中H1N1亚型9株、H3N2亚型44株、B型11株;2006年48株,H1N1亚型18株、H3N2亚型2株、B型28株,阳性率分别为13.33%和11.97%。结论在两年的人群流感病原学监测中,流感病毒阳性分离率无统计学意义,但流感毒株的流行发生了型别的变化,2005年深圳市南山区是以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2006年以H1N1亚型,B型(victoria系)为主。且由2005年的B型(Yamagata系)转向2006年B型(Victoria系)。  相似文献   

5.
1997年秋1998年春军队人群流感病毒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军队人群流感病毒抗体水平,获知易感人群的比例,了解流感毒株的变异幅度及流行趋势.方法1997年秋和1998年春2次共采集954例军人血清,应用近4年8种国内及国际流感病毒代表株,以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方法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军队人群中甲3亚型流感病毒抗体水平较高,A/山东/9/93(H3N2)、A/汉防/359/95(H3N2)抗体阳性率为89%~77%,抗体平均滴度(GMT)最高达58.该人群对近年来4种不同甲1亚型毒株的抗体水平存在很大差异.A/桂防/10/94(H1N1)抗体阳性率为84%(97秋)和89%(98春),GMT分别为90和134;最新国内代表株A/京防/53/97(H1N1)抗体阳性率明显偏低,为18%(97秋)和30%(98春),GMT分别为25和33.军队人群对乙型流感的抵抗力始终偏低,其B/京防/184/93、B/深防/12/97抗体阳性率为41%~55%,GMT为27~35.结论该部队人群甲3亚型株抗体已达饱和水平,提示抗原可能会发生变异,在一些地区引起流感中度流行甚或出现新亚型而引起大规模流行.H1N1毒株可能在军营中引起局部流行,对此应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2002~2003年度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阐明2002年4月至2003年6月国内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点和流感病毒优势株的特性。方法 流感病毒分离采用鸡胚和细胞分离;流感病毒亚型鉴定采用血球凝集抑制试验;对流行株的HA基因核酸测序,分析其亲缘关系和抗原变异性。结果 2002年4月至2003年6月,全国23个省(市)和自治区共采集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共计16135份,经鉴定流感病毒阳性1113株,分离率6.9%。在1113株流感病毒中,A1型66株、A3型544株、B型流感病毒Yamagada98株和Victoria405株,分别占总分离数的5.9%、48.9%、8.8%和36.4%。优势流行株为H3N2和B型Victoria株。A3型流感病毒除主要分离于2002年12月和2003年1月外,在非流行高峰期也有一定数量的分离。而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主要集中分离于冬季流行高峰期,其流行株核酸序列分析属B型Victoria系株。A3型毒株血凝素基因的HA1系统树分析表明,其与A/Panama/2007/99同源,且有某些变异存在。结论 虽然感染人群的流感毒株依然是A1、A3和B型交叉出现,但以A型(H3N2)和B型Victoria为优势株。与历年不同,B型Victoria分离比例增加及分布广泛是2002~2003年度的特点。A型(H3N2)流行株有变异迹象值得密切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近3年的流感病毒变异、变化及流行规律,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用常规狗肾传代细胞(MDCK)法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毒株鉴定.[结果]2005年共分离流感病毒64株,其中H1N1亚型9株、H3N2亚型44株、B型11株;2006年分离流感病毒48株,H1N1亚型18株、H3N2亚型2株、B型28株;2007年分离流感病毒69株,H1N1亚型2株、H3N2亚型57株、B型10株.3年的阳性分离率分别为13.3%、12.0%、22.6%.[结论]3年的流感病原学监测中,虽然未发现新的突变株,但流感病毒株的流行每年都发生型别的变化;2005年本地区以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2006年以H1N1亚型和B型(Victoria系)为主,2007年又以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6年乌兰察布市流感病原学分离鉴定结果,进一步加强本市流感监测工作,探索流感病毒的流行与变异情况,为本市未来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1月~4月哨点医院送检的流感样病例(ILI)患者咽拭子标本,接种MDCK细胞分离培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AI),鉴定流感病毒的型别和亚型。结果共检测ILI咽拭子标本294份,分离出32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0.88%,其中A型H3N2亚型2株,新甲H1N1型4株,B型Yamagata系6株,B型Victoria系20株。结论 2016年1月~4月乌兰察布市流感病毒不同毒株型交替出现,优势毒株为B型Victoria系。这也是乌兰察布市首次利用细胞培养技术成功分离出流感病毒毒株,为本市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2001年广东省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广东省流感流行规律,以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通过流感监测系统和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对流感进行流行病学、病原学、血清学监测。结果:2001年广东省7个地级市的9家流感监测医院的呼吸道感染病例数占门诊总病例数各月的构成分别为35.24%—42.18%,构成比1—7月呈递增趋势,7月最高(达42.18%),7—12月呈递减趋势。全年只发生两起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200l年共分离到258株流感病毒,其中H1N1亚型101株(占39.15%)、H3N2亚型47株(占18.22%)、B型110株(占42.64%)。1—6月以B型为优势毒株,7、8月以H1N1亚型为优势毒株,9—12月以H3N2亚型为优势毒株。8月以后分离到的流感病毒数降幅较大。广东省一般人群H1N1亚型抗体阳性率平均为64.49%,H3N2为70.26%,B型(Victoria系)为56.76%,B型(Yamagata系)为20.38%。禽(鸡)类饲养、销售和屠宰行业的人群H5、H9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28.67%。结论:2001年广东省流感发病较为平静,监测结果准确预测了近期该省不会发生流感较大规模流行。全省监测网的数据传递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了解贵州省2010 - 2016年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方法对2010年4月1日 - 2016年3月31日流感样病例(简称ILI)监测情况、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流感病毒分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 - 2016年6个流感监测年度贵州省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在逐年增多,ILI比例平均为6.18%。0~15岁小年龄组ILI%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占91.20%。ILI病例共采集60 829份,检出阳性7 817份,阳性率平均为12.85%,流行株主要为季H3、新甲H1N1、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6个监测年度,优势流感病毒分别为A型流感、B型流感、季H3+新甲H1N1流感、新甲H1N1+Yamagata系流感、季H3流感、季H3+Victoria系+Yamagata系流感;共分离到1 652株流感病毒,季H3和By最多;0岁~年龄组分离到毒株670株,5岁~年龄组433株。结论 贵州省2010 - 2016年流感监测年度ILI比例较高,ILI病例以0~15岁小年龄群体为主;随年度优势流感呈单独流行或多种共同流行特点;各年龄组毒株分离情况与ILI年龄分布整体上一致,流感病毒的分离情况也能反映流感的流行情况。加强ILI病例病原学监测和小年龄人群疫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2006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为流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数据,采集ILI鼻咽拭子标本,用鸡胚和MDCK细胞同时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和测定血清抗体。结果深圳市全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ILI)112651例,占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总数的6.27%;共分离出病毒154株,病毒分离率为5.33%,其中H1N1亚型103株、B(Victoria)型48株、H3N2亚型3株;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5起,88%集中在中小学校;一般人群血清抗体GMT水平,甲型均低于1∶40,乙型均低于1∶20。结论深圳市流感监测结果可靠,2006年流感流行高峰为3~6月,H1N1、B(Victoria)为主要流行株。一般人群各型流感抗体水平均偏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云南省流感病原体的监测结果,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2017年云南省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及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4-2017年云南省ILI%呈逐渐下降趋势。2014-2017年全省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86080份,共分离得到流感毒株4356株,阳性率为5.06%,由高至低依次为季H3(1343株,1.56%),By(1068株,1.24%),新甲H1(993株,1.15%),Bv(929株,1.08%),季H1(21株,0.02%),H7(1株,0.0012%),H9(1株,0.0012%)。云南省的流感以春冬季高峰明显,偶有夏季小高峰出现。不同年龄组的流感病毒阳性率不同,具有统计学差异(x2=117.45,P<0.01),其中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6.40%)。文山地区分离的流感毒株的阳性率在各地州(市)中是最高的,占10.94%。结论 2014-2017年云南省流感活动强度逐渐降低,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各年龄人群和各地区间流行强度、优势毒株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6~2007年度流感流行状况,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病 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对武汉市近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 772 550例门诊病例中监测到流摩样病例 185 971例,ILI就诊比例为10.5%;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标本933份,分离到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294株,其中 H1N1型占37.8%.H3N2型占25.5%,B型Victoria系18.0%,B型Yamagata系19,0%;人群中H3N2的血清抗体水平最高;武汉市流感流行状况呈双峰型,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变化与病毒分离率相一致,两年来流感流行优势株由H1N1亚型变为H3N2亚型.[结论]武汉市仍应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天水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状况及流感病毒类型,分析流行趋势,为流感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1月-2008年10月,采集流感监测点医院和辖区内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典型病例咽拭子标本,送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采用鸡胚和狗肾传代细胞分离流感病毒,并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病毒进行鉴定,分离的毒株送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进行复核鉴定。结果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819份,分离出流感病毒247株,分离率为13.58%。其中甲,型36株,占14.57%;甲,型75株,占30.36%;乙型136株,占55.06%[维多利亚(Victoria)系121株、山形(Yamagata)系15株]。结论天水市存在甲,型、甲3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活动,在不同年度以不同强度同时或交替活动,爆发疫情均发生在农村中小学校,以乙型为主。  相似文献   

15.
无锡市2007年度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2007年无锡地区流感流行的特点,探讨流感优势株的变化,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为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集的流感病例标本用MDCK细胞、0.75%的人“O”型红细胞作微量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流感病毒培养、分离、鉴定。结果2007年度共做流感样病例标本650份,分离出流感病毒122株,平均分离率为18.77%。最高月份为42.11%,分离的病毒型别为甲1型3株,时空分布在冬春季;甲3型55株,冬春季和夏季各占1/2;B型Victoria系6株,分布在冬春季;B型Yamagata系58株,主要分布在夏季。结论甲(H3N2)亚型和B型Yamagata系为无锡市2007年流行优势株,需加强防范该毒株引起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2004~2006年江西省流感病毒分离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4~2006年江西省流感病毒分离情况分析,以对流感的流行进行预测预报。方法:采集监测医院和疑似流感疫情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 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2004~2006年采集咽拭子标本3321份,分离到流感病毒529株,其中H1N1亚型152株,H3N2亚型196株,B型181株;2005年和2006年流感病毒分离率均显著高于2004年(P<0.001);H1N1亚型构成比从0逐年上升;H3N2亚型构成比逐年显著性降低(P<0.001),由优势株变成弱势株;B型由2004年和2005年流行的BY系变为以BV系为主,并在2006年成为优势株;3~4月份、6~7月份为我省流感病毒的活动高峰期,10~11月为低谷期;0~年龄组病毒分离率与60~年龄组病毒分离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低于其它各年龄组;省级监测医院的总病毒分离率显著高于市级医院的总病毒分离率。结论:2004年江西省流感流行平稳,而2005年和2006年流感病毒活动较活跃;流行优势毒株由H3N2亚型转变为BV型。加强3~4月份及6~7月份流感疫情的监测,加强对市级医院采样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4月-2010年5月流感流行规律,为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4月-2010年5月监测流感样病例(ILI)43 249例,占监测就诊病例总数的8.42%;全年均有病例发生,6月和7月ILI病例数最多;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0~和5~岁年龄组,占79.4%;采集ILI鼻咽拭子标本520份,分离出91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7.5%,新甲型H1N1 19株,H1N1亚型7株,H3N2亚型14株,B(Victoria)亚型51株。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占81.2%。核酸检测以季节性甲流和新甲型H1N1流感为主(81.2%)。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全年均有流感样病例发生,以夏季和冬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流行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和B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流感监测对预防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金山区唯一一家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以掌握2010年-2011年度金山区流感流行情况。方法:提取咽拭子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甲H1N1、季节性H1N1、季节性H3N2、B型流感病毒,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培养,并进行鉴定。结果:2010年1月-12月,共采集样品631例,阳性数189例,阳性率30.0%,培养出符合滴度的流感病毒毒株6株,为5株B Vic-toria系和1株B Yamagate系;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采集312例,阳性数81例,阳性率26.0%,培养出符合滴度的流感病毒毒株30株,包括5株季节性H3型,4株新甲型H1N1型,13株B(Victoria系)型,8株B(Yamagate系)型。结论:2010年、2011年金山区流感流行特点为冬春季和夏季高发,病毒优势株从数量上呈B、新甲H1N1、季节性H3交替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