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激越行为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伴激越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治疗,研究组予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14 d.于治疗前及治疗1 d、7 d、14 d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 d末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7 d末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兴奋症状因子分和研究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研究组兴奋症状因子分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14 d末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兴奋症状因子分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7 d末起,研究组副反应量表评分较治疗1 d末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短暂记忆障碍(30.0%)、头痛(26.7%)、肌强直(23.3%).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激越行为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末,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总分及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但研究组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均较于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研究组有效率为76.9%,对照组53.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9,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显著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内陪护式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康复组实施医院内陪护式康复训练,观察6mo。于康复训练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康复训练6mo末,康复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及思维障碍、缺乏活力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症状量表怪异行为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总分,总积极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消极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院内陪护式康复训练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其怪异行为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将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随机抽取6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评分研究组因子II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分及其它各因子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和因子I评分与阳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幻觉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而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患者的情绪表达缺陷与某些阳性症状相关,具有较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每组42例,分别口服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末,利培酮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及精神病理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氯氮平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2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更显著(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氯氮平组(χ2=3.95,P〈0.05). 结论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利培酮口服剂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7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社会生活技能训练时间为期6个月。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定。结果:6个月后,训练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病理症状分明显低于训练前(P<0.01),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健康维度及社会功能维度训练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量表总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因素训练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会生活技能训练能够改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联合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均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联合组联合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观察72 h。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病情严重程度,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分评定兴奋激越症状改善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 h 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联合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5);治疗2 h 起联合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治疗6 h 起两组兴奋因子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性下降(P <0.01),但治疗72 h 两组兴奋激越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61,P<0.05)。结论氟哌啶醇联合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急性激越症状较单用氟哌啶醇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联合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网络认知行为治疗,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命质量量表评定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命质量量表总分及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不良反应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仅总分及动机/精力、症状/不良反应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研究组精神分裂症病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视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规工娱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可视音乐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12周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4周末,实验组阴性症状量表除思维贫乏因子外,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12周末,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可视音乐治疗能有效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蒿甲醚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弓形虫抗体阳性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5例精神分裂症伴弓形虫抗体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常规应用利培酮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联合蒿甲醚治疗,对照组联合安稳剂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检测血清弓形虫IgG、IgM抗体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改善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末,实验组弓形虫抗体阳性转阴率达80.0%,对照组仅为12.0%;治疗第8周末,实验组未出现抗体阳性反弹,对照组转阴率为36.0%,实验组弓形虫抗体阳性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各时段两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差异均无显著性,但治疗第2周、4周、6周末实验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弓形虫感染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部分临床症状有关,蒿甲醚能显著改善弓形虫感染所引起的部分精神症状;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蒿甲醚治疗能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