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11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B组非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19例、继发性肝癌17、肝良性肿瘤14例)50例。分别采用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obas e601全自动分析仪对两组患者血清标本进行PIVKA-Ⅱ、甲胎蛋白(AFP)异质体浓度检测。比较分析两组PIVKA-Ⅱ与AFP作为肝癌标志物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性的差异。结果:A组PIVKA-Ⅱ与AFP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AFP敏感性66.5%,特异性90.2%;PIVKA-Ⅱ敏感性79.3%,特异性91.4%,PIVKA-Ⅱ优于AFP。同时采用PIVKA-Ⅱ与AFP的联合监测价值优于单独监测。结论:PIVKA-Ⅱ作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标志物诊断,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优于AFP,可将其作为原发性肝癌血清标志物。同时通过与AFP的联合检测,对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与疗效判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可溶性Fas(sFas)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特点及sFns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肺癌患者血清sFas蛋白水平以及采用RT-PCR法对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中sFas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sFas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血清sFas水平与其病理类型无关,Ⅳ期肺癌患者血清sFas明显高于其他各期:sFax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与病理类型无关.结论 肺癌患者细胞凋亡障碍可能与血清sFas水平升高有关,肺癌细胞可能是sFas产生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sHVEM)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夹心ELISA法检测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HVEM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水平为(81.2±22.8)μg/L,正常人血清sHVEM为(39.9±22.3)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与甲胎蛋白(AFP)呈正相关(r=0.513,P<0.05);Ⅲ/Ⅳ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水平为(102.1±55.8)μg/L,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58.5±30.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水平为(74.8±27.4)μg/L,显著低于术前(98.7±38.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sHVEM与临床分期、治疗情况及其他肿瘤标志物相关,提示sHVEM可能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HVEM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测定丙型肝炎患及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无症状丙型肝炎病毒携带45例,重症丙型肝炎患31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20例血清可溶性sFas,sFasL水平。结果:与无症状丙型肝炎病毒携带比较,重症丙型肝炎患肝细胞膜上有FasL表达且血清sFas、sFasL增高,其差异有显性意义(P<0.01),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患sFas增高,sFasL水平则降低,其差异有显性意义。结论:血清sFas与sFasL水平与重症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原发性肝癌的诊疗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健康成年人和3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年人和其他恶性肿瘤患者(P<0.01);且原发性肝癌VEGF与AFP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VEGF可能成为原发性肝癌的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铁蛋白、酸性铁蛋白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酸性蛋白及甲胎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确诊的84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F)、甲胎蛋白(AFP)和酸性铁蛋白(AIF)进行了测定。结果:AIF和SF对PHC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8%(62/84)、48.8%(41/84),而AFP则为81.0%(68/84)。AFP与AIF、SF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2.0%(49/68)、47.0%(32/68),16例AFP阴性者中,AIF和SF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2%(13/16)和56.3%(9/16)。结论:用RIA测定AIF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若与AFP同时测定,则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水平在原发性肝癌(PH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确诊的50例PHC患者列入研究组,肝功能指标正常的健康者50例列入对照组,均取空腹血分离血清行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水平检测,比较两组AFU阳性率、AFP阳性率及AFU+ AFP阳性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AFU阳性率84%,AFP阳性率66%,AFU+ AFP阳性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AFU水平检测对于诊断PHC具有较好的效果,较AFP阳性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获得更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大多合并肝硬化,主要与乙肝相关,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重要原因。阐明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提高生存率。我们通过检测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sIL-2 R )水平,并与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血清糖抗原50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糖抗原50(CA50)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IRMA方法检测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A50水平,并与43例良性肝病及20例正常对照对比分析。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CA50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CA50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57.8%,与AFP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可由单纯测定AFP的65.7%提高到89.4%。结论 在原发性肝癌中,血清CA50  相似文献   

10.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e);结果:甲胎蛋白与铁蛋白水平升高呈正相关;提示: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铁蛋白水平对确诊病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154例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肝良性占位和健康人血清脯氨肽酶活力以及16例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组织中脯氨肽酶比活力。结果发现:原发性肝癌(45例)血清脯氨肽酶活力显著地高于肝硬化(30例)、慢性肝炎(22例)、良性肝占位(25例)和健康人(32例)(P<0.01)。肝细胞癌组织中脯氨肽酶比活力高于非癌肝组织(P<0.01)。本文结果表明:血清中脯氨肽酶可作为慢性肝病癌变的血清学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并有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55例原发性肝癌,40例慢性肝病,25例肝良性占位血清蛋白结合岩藻糖的变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同时测定了14例手术切除人肝癌组织、癌旁和远隔肝组织中蛋白结合岩藻糖的含量。结果发现:原发性肝癌血清蛋白结合岩藻糠明显地高于慢性肝病、肝良性占位和健康人(P均<0.01)。肝癌组织中蛋白结合岩藻糖高于癌旁和远隔肝组织(P<0.01)。提示血清蛋白结合岩藻糖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辅助的诊断指标;有助于区别肝脏恶性占位。同时,还对其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HCC)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了宁夏地区155例HCC患者血浆HBV—M。总感染率为92.90%,HBsAg阳性率为85.8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6.97%和4.65%),P<001。在HCC患者中,HBV的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为最多,占总感染人数的54.19%,而小三阳中又以小三阳加抗-HBcIgM(+)为多,占小三阳人数的55.95%。提示宁夏地区HCC发生主要与HBV感染有关,而以小三阳和小三阳加抗-HBcIgM)(+)为多。  相似文献   

14.
乙酰肝素酶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乙酰肝素酶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 原发性肝癌45例中乙酰肝素酶表达阳性26例(57.8%);在高分化(6/17)、无肝内转移(12/28)和无淋巴结转移(14/31)的肝癌中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低分化(20/28)、肝内转移(14/17)和淋巴结转移(12/14)的肝癌(P<0.05).结论 乙酰肝素酶可能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阳性表达者可能恶性程度高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Galeetin-9 mRNA在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TRIZOL法从89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其Galetin-9 mRNA的表达量。结果:癌组织中的Galectin-9 mRNA表达较癌旁组织表达下降,仅为癌旁组织的0.504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癌组织中的Galecin-9 mRNA表达的程度与肿瘤的大小、术前转移、病理分化、TNM分级、术后复发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性别、年龄、HBsAg、AFP、肝硬化、包膜完整性无相关性(P〉0.05)。结论:Galectin-9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的病理分化、转移、复发有关,可能成为诊断肝癌及判断预后的新生物学指标或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抗原GCF2选择性剪接区在人肝癌细胞株、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成人肝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 PCR检测GCF2 5个选择性剪接区(D1~D5)在人肝癌细胞株、43例肝癌组织、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以及正常成人肝细胞株及9例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CF2 4个选择性剪接区(D1~D4)在所检测的细胞株、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成人肝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表达;GCF2选择性剪接区D5仅在人肝癌细胞株检测到阳性表达;在43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有41例肝癌组织GCF2选择性剪接区D5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5.35% (41/43),而9例正常肝组织均未检测到GCF2选择性剪接区D5表达.结论:GCF2 D5选择性剪接区在肝癌组织中有较高阳性表达,GCF2选择性剪接区D5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HCVNS3区单克隆抗体、LSAB法检测了116例各类肝病肝组织(其中肝细胞癌52例,肝炎后肝硬化16例,慢性肝炎40例,体质性黄疸8例)及6份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中HCV抗原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HCV抗原在肝细胞癌、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性肝炎中检出率分别为13.5%(7/52)、12.5%(2/16)、10%(4/40),而在体质性黄疸及正常肝组织中未检出HCV抗原。HCV抗原可见于癌细胞或癌周肝细胞的胞浆或胞核中,实验结果支持HCV与肝细胞癌的关联,HCV感染对促使肝病的加重也具有一定影响。肝细胞癌中,胞核型HCV抗原表达较多见。癌周组织中HCV抗原检出率高于癌组织,提示HCV可能主要作用于癌前病变,在肝细胞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作用,促使正常细胞恶性化。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分析和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收集31例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和5例穿刺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肝癌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N)的分布特点及其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肝癌组织中FN主要分布于肝窦壁、基质、细胞周边及腺管周围等部位,FN的阳性表达随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表明了FN的表达与否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影响了肝细胞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PBMCs中HBV X、P基因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乙型肝炎病毒(HBV)X、P基因整合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关系。方法 分离HBsAg阳性的4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PBMCs,提取基因组DNA;分别设计HBVX基因、P基因PCR引物.检测HCC病人PBMCs基因组中HBV的X基因和P基因的整合情况。结果 HCC病人X基因在PBMCs中的整合率为77.5%(31/40).P基因整合率为15.0%(6/4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31.43,P〈0.001)。结论 PBMCs中存在HBVX、P基因的整合.X基因片段的整合及表达是HCC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甲胎蛋白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 (AFP) m 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RT- PCR)检测 19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 AFP m RNA。结果 :16例 (88.9% )患者癌组织 AFP m RNA呈阳性表达 ,其外周血 AFP m RNA亦为阳性 ;而阴性表达的 3例其外周血 AFP m RNA和血清 AFP亦为阴性。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率在血清 HBs Ag阳性组 (93.8% )、合并肝硬化组 (10 0 % )和血清 AFP≥ 2 5 μg/ L 组 (10 0 % )高于 HBs Ag阴性组 (33.3% )、无合并肝硬化组 (5 7.1% )和 AFP<2 5 μg/ L 组 (5 7.1% ) (P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 AFP m RNA阳性率和血清 AFP水平均与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r =0 .6 413,P <0 .0 5 ;r=0 .6 0 2 4,P <0 .0 5 )。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表达和血清 HBs Ag阳性表达及合并有肝硬化呈正相关 (r =0 .6 5 0 3,P <0 .0 5 ;r =0 .5 90 8,P <0 .0 5 ) ,而与有无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及癌灶大小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大多数肝细胞癌的 AFP基因处于活化状态。外周血 AFP m RNA阳性表达和血清 AFP水平均与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