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转运制度及流程对197例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各类不良事件82起,其中35起(42.68%)是患者本身相关的不良事件,47起(57.32%)是由于仪器设备引起的相关不良事件,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改进,降低了患者转运途中风险的发生,确保了转运患者的安全。结论:加强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专业知识,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是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疗质量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2.
孙琳  韩小琴  狄开荣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44-645,659
文章阐述了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分析了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的病情、转运、人员、药物及设备、沟通等相关危险因素,提出制订转运及相关护理文书规范、加强转运的沟通与交接、完善转运前准备、加强转运中的监测与护理等安全措施,为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艳 《中国临床护理》2011,3(6):519-520
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转运前的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急救器械和药品的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转运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方法是否正确、抢救预案是否有效实施及严格交接班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需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2年1~8月需院内转运的72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转运患者,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需院内转运的76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转运时间,并对两组患者转运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转运时间、坠床、氧气中断、管道脱落或打折等意外情况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诊危重院内转运患者,及时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在缩短转运时间和降低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效果.方法 比较2组间院内转运时间、护理意外和病情恶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院内转运所需时间,观察组为(31.9±5.3)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0.2±7.6) min.观察组护理意外及病情恶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生命体征不稳定,此类患者院内转运危险系数大。以往,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对危险因素估计不全,物资准备不足,转运交接实行口头交班,易发生意外和交接科室相互推诿责任。合理的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应该针对性的对急诊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计划,合理安排护送人员并实施,做好与相应科室的交接工作,环环相扣,各科合作,保证危重患者的转运安全。因此,本文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传统的转运方式转运危重患者316例(传统组),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改进的转运方式转运危重患者402例(改良组),对两组院内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良组发生意外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进的转运方式可以提高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减少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是医院各类危重患者的首诊科室。患者急诊诊治后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进行医院内转运,而转运途中由于条件限制可能发生各类风险事件。虽然院内转运时问不长,一般10~20min,但风险大,甚至大于ICU的患者。有文献报道,高达71%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病死率比平常高9.6%。为了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现将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评估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制定护理标准制度,规范危重患者转运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1~12月需院内转运的60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对照组,用一般护士平车护送,取适当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管路通畅,注意监测;抽取2011年1~12月需院内转运的60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实验组,在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观察2组的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院内转运时间,对照组为(38.6±6)min,实验组为(30.2±3.0)min。实验组转运效率快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有效降低转运时间,提高治疗质量,优化医患关系,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影响因素和防范对策。方法:对该院急诊科2005年1~8月126例危重症患者转运时意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126例转运途中发生意外42例。讨论:要做好转运前的评估、准备工作,以及急救药品和器材的准备,加强相关科室的协调,提高护送人员的责任心,以确保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急诊科是医院内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也较易发生医疗纠纷和家属的不解,甚至是频繁发生医疗事故的高风险科室之一[1]。与此同时,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相对复杂,其本身存在并可能合并发生严重的生理紊乱,需要进行有创的监测和生命器官的支持,而转运途中由于条件限制,不利于积极治疗,且无法得到援助[2],常需要到其他科室接受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在转运途中可能因为患者的病情不稳定、监测治疗设备限制和辅助科室的沟通不良等因素,致使患者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极高。据报道,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有比平常高出9.6%死亡率的危险[3]。 因此,成功的转运对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与伤残率有极大的意义。有关学者也对于现在的转运模式、风险评估及相关对策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现在此将结合自身医院的有关情况,就以下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接受初步诊断和治疗后需要进行院内转运的12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吸氧、输液、平车护送等常规院内转运护理,观察组给予院内转运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中病死率为1.56%,低于对照组4.69%(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中意外发生率为4.69%,低于对照组12.50%(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中护理纠纷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14.06%(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79.69%(P<0.05)。结论: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从 2015 年 4 月起在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活动前后半年间随机抽样调查急诊危重转运的患者各 180 例,采用问卷调查及现场考核等方法,综合评价活动前后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转运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相关措施应用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过程中,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转运速度,同时也提高患者和接收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急诊患者由于诊断、治疗的需要须进行院内转运,而危重患者转运中随时会发生病情变化,危及生命。2009年8月~2010年9月,我们将优化转运流程应用到652例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性与护理干预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患者140例进行对照研究.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70例.比较两组治疗等待与转运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等待时间、转运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为的过程[1].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2].现将护理风险管理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优化院内转运流程与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关系并予以分析。方法 选取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盐田院区)开展院内优化转运流程前(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开展院内优化转运流程后(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转运时间、病情恶化发生情况、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时间、病情恶化发生率、APACHEⅡ评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4.41±9.27)min vs. (31.47±9.20)min、33.33% vs. 70.00%、(16.73±2.04)分 vs. (18.55±2.51)分、5.00% vs. 16.67%](均P<0.05)。结论 优化院内转运流程可显著缩短转运时间,有效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改善急诊危重患者预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诊室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我院急诊室2006年1~6月142例危重症患者转运时意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2例转运途中发生意外32例。结论:做好危重患者转运前的认真评估、转运途中的严密看护,"绿色通道"的及时开通及相关科室的紧密协调,护送人员责任心的提高,是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