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防止切口渗血及切口肿胀,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需常规行切口加压24h。由于腹股沟区部位特殊,常规使用的沙袋往往固定性较差,不但影响患者活动,且容易滑落,很难起到良好的加压效果。为确保术后切口加压效果,我科自行设计了蒲黄炭袋用于疝修补术后切口加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手术切口渗血及切口肿胀,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需常规行切口加压24h。由于腹股沟区部位特殊,常规使用的沙袋往往固定性较差,不但影响患者活动,且容易滑落,很难起到良好的加压效果。为确保术后切口加压效果,我科白行设计了蒲黄炭袋用于疝修补术后切口加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背部可加压腹带在腰椎后路术后患者切口加压包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行腰椎后路术的7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术毕将普通腹带包扎于切口敷料处;将2015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行腰椎后路术的8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术毕使用背部可加压腹带对切口进行包扎,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渗血、敷料完整性情况,并了解患者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渗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腰部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切口敷料完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背部可加压腹带可提高患者术后切口加压固定效果,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将18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60例,其中A组术后切口常规给予沙袋加压固定3h,B组术后切口常规给予沙袋加压固定6h,C组术后常规给予沙袋加压固定10h,比较不同加压时间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加压固定6h组较3h组术后切口渗血量少,切口愈合天数缩短,加压固定6h和10h对切口愈合影响差别不明显。且术后加压固定6h组患者满意率最高(P<0.05)。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加压固定6h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后患者常规使用腹带包扎,目的是为了减少切口张力,减轻切口疼痛,防止切口裂开,促进愈合[1]。但是,回肠膀胱造口术后患者使用普通腹带加压包扎后,每次观察造口血液循环时需要解开腹带,而且腹带压迫造口容易引起肠管缺血坏死,同时在使用康乐保二件式造口袋排放尿液以及冲洗回肠膀胱黏液时也需先松开腹  相似文献   

6.
充气背心用于乳腺癌手术后切口包扎伍宪铭,于颖,王子红,张玉丽,于莉莉乳腺癌术后切口长,创面大,渗血多。以往手术后常以大量纱布填塞,再以胸带或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止血固定。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发生率较高,且时间一长,敷料移动脱落,包扎固定效果不满意。为...  相似文献   

7.
妇产科手术后病人应用腹带可降低手术切口的张力,减少渗出和出血,促进伤口愈合。产科为减少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的产后出血及二次以上剖宫产产妇腹部伤口出血或渗血的几率,防止手术后切口张力过大,加强子宫收缩,常规采用砂袋对腹部切口进行加压。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病人体位变换、手术切口的位置不同(横切口和竖切口),特别是产褥期增大的子宫等因素影响,常常导致砂袋移位或滑脱,达不到预期加压目  相似文献   

8.
钟菊晴  孟玲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165-1165
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常规加压沙袋,一方面增加盆腔压力,防止负压骤然降低导致血液积聚盆腔,引起盆腔充血;另一方面可压迫腹部切口,防止切口渗血,利于伤口的愈合。本院地处城市中心,沙袋来源有一定困难,加之沙含有很多杂质和细菌,较难处理干净。我科近几年来一直使用自制腹  相似文献   

9.
腹股沟斜疝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 ,大动脉穿刺及某些特殊部位手术的切口处需加压处理 ,以防出血。传统方法是用沙袋加压 ,临床应用中 ,我们发现沙袋法有如下缺陷 :由于沙粒粗糙 ,且附有尘土 ,清洁程度不符合卫生学标准 ,若加压处切口有渗血、渗液 ,易引起感染。同时沙袋不易贴附 ,容易滑脱。自 1998年 1月至今 ,我们采用精细盐袋代替沙袋加压切口 2 0 5例 ,其中 ,腹股沟斜疝 10 0例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 30例 ,股动脉穿刺 75例 ,临床效果满意。1 方法选择盐粒精细、包装完整的盐袋 ,具体规格有 0 .5kg和 1kg两种 ,体积分…  相似文献   

10.
王欣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444-3444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53例病例腺癌手术后护理,观察其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51例病例均一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积液经抽吸积液加压包扎后愈合,1例患者积液后手术切口破裂,换药后,经二期手术缝合。1例患者手术切口局部皮肤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切口愈合。结论正确的术后护理方法能加快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提高患者体质,尽快开展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多用盐袋加压固定手术后切口,以减轻切口处渗血、出血。盐袋在反复使用过程中易造成漏盐、刺激伤口、被血渍污染、不便消毒等缺点。为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本科利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外包装袋对盐袋进行再次包装后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临床效果,旨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 2009年1~12月,选择200例腹部切口手术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腹带同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同时若不需要砂袋加压时,根据病情需要还可取下砂袋继续使用腹带加压切口1~3d.对照组:术后常规砂袋压迫腹部切口4~6 h.观察2组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腹部切口出现红肿、渗液、切口感染及裂开.对照组有1例出现手术切缘渗血,3例出现切口渗液,1例切口裂开.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腹部压迫方法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结论 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而有效,较常规压迫方法可以有效地达到压迫止血、减轻疼痛、防止切口崩裂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临床效果,旨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 2009年1~12月,选择200例腹部切口手术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腹带同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同时若不需要砂袋加压时,根据病情需要还可取下砂袋继续使用腹带加压切口1~3d.对照组:术后常规砂袋压迫腹部切口4~6 h.观察2组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腹部切口出现红肿、渗液、切口感染及裂开.对照组有1例出现手术切缘渗血,3例出现切口渗液,1例切口裂开.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腹部压迫方法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结论 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而有效,较常规压迫方法可以有效地达到压迫止血、减轻疼痛、防止切口崩裂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自制“加压固定带”的制作方法及其在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切口止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起搏器术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按常规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对照组术后将砂袋直接置于起搏器囊袋切口上;观察组术后将自制加压固定带将砂袋固定于切口压迫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渗血、砂袋移位、囊袋积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观察组固定带的使用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使用自制加压固定带可显著减少囊袋积血、切口渗血,且制作简单、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腹股沟疝术后使用弹性腹带+毛巾加压包扎切口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9例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为观察对象。普外科二区(实验组)45例术后切口处使用弹性腹带+毛巾加压包扎法;普外科一区(对照组)44例术后切口仍使用传统的砂袋压迫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渗血量、疼痛程度和舒适度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切口出血较少,切口疼痛程度较轻,术后舒适度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性腹带+毛巾加压包扎法可增加腹股沟疝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切口出血量、减轻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16.
腮腺手术后加压包扎与涎瘘关系的探讨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腮腺手术后正确而合理的局部加压包扎护理。方法:对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术后切口A组使用一般医疗纱布绷带加压包扎;B组使用有弹性及粘力的绷带加压包扎,观察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并发涎瘘1例;A组使用传统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并发涎瘘5例。结论: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具有明显优越性,不论使用何种绷带,均注意观察加压包扎的松紧度,预防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上常用沙袋加压固定手术后切口,本科沙袋常用于加压固定肾穿刺术及长期、临时置管术后,以减轻切口及穿刺处渗血、出血。沙袋在反复使用过程中有易造成血迹污染、交叉感染、不便消毒等缺点。为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本科室利用一次性治疗巾对沙袋进行再次包装后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一次性使用治疗巾1包,沙袋1袋(12cm×18cm),  相似文献   

18.
切口脂肪液化25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口脂肪液化是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及早发现和恰当的处理,可缩短疗程,减轻患者负担。本次研究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对各种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固定方法在预防阴囊手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收治阴囊手术患者100例,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阴囊V形加压贴加压包扎切口,对照组常规纱布包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囊水肿情况、术后切口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级阴囊水肿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囊手术后应用V形加压贴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目的是引流出手术后腹腔内存积的渗血、渗液,同时有利于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有无腹腔出血及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1].术后活动或牵拉易引起引流管移位及脱落,从而导致逆行感染、堵管和患者疼痛等[2],因此,有效固定腹腔引流管十分重要.腹部手术后患者常使用腹带,以降低手术切口的张力,减轻术后疼痛.但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