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产妇分3组,一组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CSEA组),一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镇痛(PCEA组),另一组未做分娩镇痛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的分娩镇痛效果.结果 CSEA组和PCEA组在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和新生儿评分等方面均较对照组优.CSEA组镇痛优于PCEA组.结论 CSEA组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分娩ASAⅠ~Ⅱ级初产妇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各 5 0例。观察组为自愿要求镇痛无禁忌证产妇 ,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连接微泵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对照组为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初产妇。观察比较两组产痛程度 ,产程时间 ,分娩方式 ,催产素使用 ,产时出血量和产妇生命体征 (Bp、P、R、SPO2 )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第二产程显著缩短 (P <0 0 5 ) ,剖宫产率降低 ,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催产素使用、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生命体征 (Bp、P、R、SPO2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显著 ,用药量少 ,对母婴无影响 ,可缩短第二产程和减少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就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分娩镇痛的效果、产程以及母婴的影响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在本院分娩的60例产妇,以产妇是否接受分挽镇痛干预为依据对其展开分组,其中A组中19例产妇未接受分娩镇痛干预,B组中41例产妇接受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干预,观察B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和母婴情况。结果:B组产妇镇痛5min、30min后的V A S评分明显较镇痛前低;B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较A组产妇有所延长(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罗旅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方法能有效帮助产妇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但不会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民  王新凤 《临床医学》2020,40(4):66-67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娩的92例健康足月临产产妇,根据其是否进行镇痛处理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不进行无痛分娩;观察组46例,应用无痛分娩技术,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后1 min)、产后出血量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的潜伏期、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活跃期[(155. 82±32. 23) min]、第二产程时间[(57. 39±17. 56) min]较对照组[(117. 62±34. 21) min,(41. 20±12. 50) min,P <0. 05]延长;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新生儿的体质量、Apgar评分以及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应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产程,但对产妇、新生儿均无明...  相似文献   

5.
张庆超 《临床医学》2013,33(9):104-105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分娩镇痛)和观察组(分娩镇痛),每组各60例,对两组镇痛效果、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以及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一、二产程0~Ⅰ级镇痛率(95.0%、81.7%)明显提高,第一产程明显缩短,阴道分娩率(90%)明显升高,剖宫产率(1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明显缩短第一产程,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927-1929
本文选取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2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的产妇给予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分娩方法,对照组的产妇不给予镇痛的分娩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为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的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脉搏和呼吸指标经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血氧饱和度和血压指标经过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产妇在产科手术中利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过程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55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采用0.2%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并与同期55例未实施麻醉的产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生命体征、镇痛评分、下肢运动评分、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产妇生命体征稳定,镇痛组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但是第一产程延长,产后2小时出血量增多(P <0.05);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好,对产科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自然分娩产妇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研究组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情况况及生命体征情况。结果镇痛前两组VAS法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5、30min研究组VAS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中转剖宫产率(12.50%)低于对照组(32.50%),(P0.05);两组T0时MAP、H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1、T2时研究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ASA1~2级的产妇50例做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50例未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方法,观察镇痛效果、产程、不良反应、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痛明显减轻,其中无痛44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率明显降低(P〈0.01),两组均无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方法给予低浓度局麻药加入舒芬太尼0.5μg/ml,对新生儿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镇痛效果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与单纯硬膜外阻滞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136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A(40例)、实验组B(46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A: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麻醉;实验组B: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观察产妇产程、人工破膜、缩宫素应用情况、阴道顺产率、产钳助产率。结果:实验组A、实验组B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实验组B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短于实验组B(P0.05)。实验组A、实验组B缩宫素应用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B阴道顺产率低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和单纯硬膜外阻滞都会影响产程,延长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增加缩宫素应用及总发生率,但单纯硬膜外阻滞会降低阴道顺产率,增加产钳助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轻比重小剂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30例),比较2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及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少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1);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快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5或P<0.01);2组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患肢与健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例应用麻黄碱,连续硬膜外麻醉组6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影响轻微。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采用小剂量轻比重局部麻醉药物配方,管理简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椎管内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00例产妇分为椎管内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在分娩过程中,椎管内阻滞组给予蛛网膜下腔加硬膜外腔联合注入芬太尼和布比卡因;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1)镇痛效果比较:椎管内阻滞组镇痛分级0级为176例,对照组为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产程时间比较: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椎管内阻滞组短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椎管内阻滞组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剖宫产术后出血量比较:对照组为(259±28)mL,椎管内阻滞组(239±89)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分娩方式比较:椎管内阻滞组经阴道助产分娩16例,对照组为8例(P0.05),(5)新生儿窒息率比较:2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阻滞麻醉用于分娩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反应,可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对产妇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2例阴道分娩健康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分娩镇痛分为2组,一组为联合麻醉组即镇痛组,共220例;另一组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为对照组.共302例。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而两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组与对照组产钳助产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7分例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镇痛分娩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进展减慢。总产程时间延长,阴道产钳助产率增加,故镇痛后的产程处理不能单纯按非镇痛下的Friedman产程图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潜伏期延长产妇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潜伏期延长产妇,要求施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且潜伏期延长为观察组,不给分娩镇痛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2 m L麻醉药(罗哌卡因2 mg和芬太尼10μg)注入蛛网膜下隙,60 min后连接PCA泵,胎儿娩出后停止硬膜外腔给药;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比较2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的使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良好,第二产程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2组的第三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潜伏期延长产妇镇痛效果确切,能够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对降低潜伏期延长产妇的剖宫产率有一定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2006年6~12月要求行镇痛分娩的产妇134例,采用CSEA,观察术中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第一产程产妇感觉无痛133例,中度痛1例,总有效率为99%;产妇满意133例,占总数99%;4例中途改为剖宫产。第二产程42例产妇在胎儿娩出时感到轻微痛,占总数32%。所有产妇在麻醉过程中及麻醉后无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未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产道乏力及新生儿窒息。结论分娩镇痛术中应用CSEA,镇痛效果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16.
总结55例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与55例正常未干预组产妇比较,结果镇痛组对第二产程、分娩方式及胎儿、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有应用价值。助产士在镇痛前的宣传教育、镇痛后的观察、护理评价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云红  孙丙翠  游杰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4):1317-131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两种护理模式对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评价全程整体个体化护理分娩组(实验组)与单纯分娩镇痛组(对照组)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评分等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及产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整体、个体化护理作为一种全方位的分娩镇痛模式,对提高产科质量,降低难产及剖宫产率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方法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60例产妇为观察组,60例未实施分娩镇痛的为对照组,观察阵痛强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阵痛程度差异显著(P<0.01);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能有效地缓解疼痛,加速了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进展,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列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180例没有产科并发症及麻醉禁忌症进入活跃期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将180没有采用任何镇痛方式的具有相同条件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活跃期宫口扩张速率快,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少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产妇自愿接受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照组产妇未选择镇痛分娩。结果:与对照组产妇比较,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更轻(P0.01),第一产程更短(P0.05),产程进展更快。两组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少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明显,可缩短产程时间,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细心的观察和护理可保证镇痛分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