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及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的诊断方法和价值。方法 对已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 88例AVNRT和AVRT患者的窦律下与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有明确的与QRS波分开的P′波 ,且 1/ 2R R >R P′>70ms者多为AVRT。 (2 )R P′ <70ms ,P′波与QRS波部分重叠 ,致使QRS波后半部分出现假S波或假r′波 ,或P′波与QRS波完全重叠 ,而无法分辨P′波者为AVNRT。 (3)通过心率快慢 ,心动过速发作与窦律下QRS波振幅差别可能无助于AVRT和AVNRT的鉴别。 (4 )对心动过速时P′波明显或伴束支阻滞的AVRT ,可尝试用V1及V6导联R P′间期差别、P′波极性或利用Coumel定律进行旁道定位。结论 简单快捷的体表心电图对AVNRT和AVR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3.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P波向量与旁道位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射频消融确诊的房室旁道参与的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为研究对象,探讨AVRT时逆行P(P’)波,PV1-PE和RPE在旁道定位中的价值,并比较窦律时δ波与AVRT时P’波方向的关系。结果表明:可根据AVRT时P’波方向定位旁道是位于左侧或右侧,并可粗略判断旁道位置是偏前壁或偏后间隔,P’波在定位房室旁道是偏前壁或偏后间隔时的意义与δ波意义相同,PV1-PE(绝对值)、PRE较小,下壁导联P’波负向支持后间隔旁道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旁道部位与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经过成功消融的285例单个房室旁道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旁道及房室结的传导特性进行研究。结果285例显性旁道患者中176例(62%)为左侧游离壁旁道,其他109例(38%)分别为右游离壁旁道、前间隔、后间隔旁道;男性在各部位旁道中均较多见;左游离壁旁道的始发年龄及平均手术年龄均高于其他部位旁道的始发年龄及平均手术年龄;术后13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P-R≥220ms),其中8例在右侧游离壁(15%),5例在左侧游离壁(2.8%);无一例发生在间隔旁道;在PR间期、AH间期、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前传文氏点、逆传文氏点等参数均表现为右侧游离壁长于左侧游离壁,左侧游离壁长于间隔部;窦律周长与旁道部位无明显关联。结论预激综合征患者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传导特性与不同旁道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窄QRS波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逆传P波(逆P)在旁道定位中的价值。方法两位观察者独立回顾性分析经射频消融成功(RFCA)的139例窄QRS波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ECG),总结71例AVRT的逆P特点。结果(1)组间及组内对逆P的判断符合率为:80%及83%。(2)逆P在V1导联的极性观察:将旁道分为左侧旁道及右侧旁道两种情况时,左侧旁道中逆P倒置占11%,双向或水平占23%,直立占47%;右侧旁道中逆P倒置占11%,双向或水平占4%,直立占4%。其中逆P在V1导联负向时判断为右侧旁道的灵敏度为60%,特异性86.04%,逆P在V1正向或水平及双向时定位为左侧旁道的灵敏度为90.24%,特异性50%。(3)逆P极性在除了V1的其它导联中无统计学意义;V1导联有18份ECG不能判定P极性占25%。结论V1导联逆P的极性是左右房室旁道鉴别的重要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范影  黄织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31-32,34
目的探讨食道心房调博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分型及定位的价值,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射频消融治疗提供指导及依据。方法分析66例心动过速患者体表及食道心电图,研究RP。间期等数据,将所得结果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相比较,计算食道心房调博对左侧旁道(LAP)、右侧旁道(RAP)判定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食道心房调博对LAP、RAP诊断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对LAP、RAP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论食道心房调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对其类型、旁道位置作出判断的无创方法,可作为必要检查,并对射频消融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8.
采用监测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的心肌酶及HOLTER检查,对4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RFCA后出现的新的心律失常进行了评价。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明确附加旁道的位置,其中28例位于左游离壁,14例位于间隔部位。大头导管详细标测消融“靶点”后给予RFCA,次数为2-46,每例累积时间90-1870(384±252)s.RFCA均成功阻断旁道的前传及逆传,RFCA后第4天行HOLTER检查,发现6例出现短阵房速,2例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例短阵室速,1例短阵室上速(该例患者再次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V:A为1:1,系慢旁道所致,经再次RFCA后,无SVT发作).术前后HOLTER检查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在左游离壁旁道消融后有明显增加且存在显著差异;间隔部位旁道消融后最高心率及平均心率有明显加快亦有统计学意义。本文42例术前查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术后CPK峰值在57—669(312.8±214.0)IU/L,其中18例位于正常范围。就上述结果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方法。方法:射频消融治疗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结果:术后随访至今,病人未服用任何抗心率失常药物,未发生心动过速。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伴隐匿性希氏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手段,但术中需要仔细标测与消融,以减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法治疗房室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2例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采用标准程序刺激右心室或右心房,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对其进行标测和消融。结果房室旁路13例,其中左心旁路10例,右心旁路3例。房室结双径路9例。22例射频消融成功21例(95.46%),失败1例(4.55%)。1例(4.55%)术后发生暂时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3~14个月,无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房室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效果肯定,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1.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94例患者经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引起术中24例及术后5例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原因。方法:作者对94例AVNRT患者进行RFCA术,采用时间、能量、功率递增法,比较在解剖消融部位上、中、下区及腔内消融靶点图心房/心室(A/V)波比值、H值与AVB的关系。结果:在解剖消融部位,随着消融部位的抬高,其发生AVB的危险性增加。从腔内消融靶点图上看:①随着A/V波比值或H值增大,其发生AVB危险性亦随之增大。②若A/V波比值及H值两者同时增大,则危险性最大。结论:RFCA治疗AVNRT患者,当采用中、下位法标记选择腔内靶点,图A波为多峰、A/V波为0.1~0.25、无H波或H波≤(0.02±0.03)mV时,进行RFCA是非常重要的,它可大大减少AVB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术后的电生理改变及不同手术终点与复发率的关系。 方法:本组56 例AVNRT患者慢径消融前、后作各项电生理参数测定,并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结果:38 例慢径消失者(A组)无一例复发,残存慢径12 例(B组)有一例复发(8.33% ),残存慢径有1~2 个心房回波者6例(C组)有2例复发(33.3% )。53 例无复发者消融前后的房室束最大值(A-Hm ax )分别为(280±27)和(196±56)m s(P<0.01),快径不应期分别为(330±44)和(287±31)m s(P< 0.01)。而3 例复发者消融前、后的A-Hm ax分别为(287±31)和(262±38)m s(P> 0.05),快径不应期分别为(324±38)和(313±28)m s(P> 0.05)。 结论:AVNRT的复发与慢径残存和A-Hm ax 及快径不应期无明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心房室旁路(RAP)致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射频消融(RF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8例RAP合并SVT患者,其中显性旁路10例,隐匿性旁路8例,经股静脉途径消融.结果:在射频能量20~50 W、持续90~120 s消融下,首次消融成功77.8%,二次消融成功率88.9%,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0~30个月,复发1例,其余消融成功患者未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SVT发作.结论:RFA治疗RAP参与的SVT安全、有效,但成功率较低,应注重方法学的改进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冷冻消融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时有效靶点的分布和冷冻消融的特点。方法选取53例AVNRT患者,常规行心内电生理程序刺激检查及冷冻标测,确定有效靶点后进一步行冷冻消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冷冻消融治疗均获成功。冷冻消融慢径成功的有效靶点位于希氏束与冠状窦口之间的前区(A区)8例(15.1%),位于中区(M区)39例(73.6%),位于后区(P区)6例(11.3%);其中2例患者在有效靶点行冷冻消融时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H延长,立即停止冷冻,复温后传导即恢复正常;冷冻消融治疗前后快径前传导有效不应期、AH快径最大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慢径冷冻消融的有效靶点绝大多数分布位于M区,少数分布于A、P区,在特殊的邻近希氏束部位的A区行冷冻消融是安全、可行的,具备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6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9例顽固性AVNRT的心电生理特性及临床特点,探讨治疗顽固性AVNRT安全、有效的消融策略。方法:对AVNRT患者,常规取下位法消融,若无效,可逐渐将大头消融电极上移,选择在希氏(H is)束与冠状静脉窦口(CSO)中点或稍上方,甚至带小H波放电,消融中在X线下严密观察大头电极是否移动,以防误蚀H is束;对房室结双径路(AVNDP)合并房室旁路(AVAP)者。我们均先消融AVAP后再消融AVNDP。结果:普通组68例为单一慢-快型AVNRT,顽固组9例AVNRT中,2例分别合并隐匿性左后间隔AVAP和右侧隐匿性AVAP,1例房室结三径路。结论:对顽固性AVNRT的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应特别强调将X线解剖部位与腔内局部心内膜电图结合起来判断,选择安全有效的靶点图应为小心房(A)波大心室(V)波,A波碎裂,且A波宽度≥68m s,A/V比为0.1~0.25,无H波或H波≤(0.02±0.03)mV。若采用下位法、中位法消融无效,可采用在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方法,以避免在上位法消融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射频能量时间递增法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射频能量时间递增法治疗40 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标测到理想的慢径路靶点后,从小功率(10~15 W)、短时间(5~10 s)放电开始,如出现交界区早搏或交界区心律,逐渐增加放电功率(20~25 W)和持续时间(30~60 s),并密切观察房室传导阻滞的迹象和先兆。 结果:临床治愈率97.5% ,无一例产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射频能量时间递增法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导管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且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8例患者,其中左侧旁路142条,右侧旁路112条。消融总成功率为98.8%。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方法,手术中注意操作经验的积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RFCA)治疗高龄患者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高龄患者21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结果:21例患者首次消融成功20例,消融成功率95.2%,1例术中失败患者拒绝二次手术,术后共随访9~36个月,均未复发,复发率0%.并发症发生率9.5%,1例为肺气肿患者发生少量气胸,1例放电时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28 s),无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高龄患者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83例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所有病例均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AVNRT后,再分为A组:慢快型、B组:快慢型、C组:慢慢型三型,以中下位法结合电解剖法行射频消融术,统计总的和三组的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复发率等。 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AVNRT总的成功率99.4%,并发症发生率2.27% ,复发率1.45%,无死亡病例。慢快型、慢慢型、快慢型三型一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快慢型、慢慢型较慢快型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总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快慢型、慢慢型较慢快型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为高,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小剂量射频电能及消融时间递增法治疗“平滑”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可行性。 方法 :86例AVNRT患者以A1 A2 刺激时房室结传导时间最大跃增≤ 4 0ms ,>5 0ms和 4 0~ 5 0ms分为平滑曲线组、跳跃曲线组和过渡组。选择消融慢径 ,采用“时间能量递增法”消融。射频消融术 (RFCA)前后测定各电生理参数。 结果 :平滑曲线组RFCA成功率为 10 0 % ;跳跃曲线组RFCA成功率为 96 .7%。 结论 :时间能量递增法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应用于“平滑”型AVNRT的慢径消融时可以减少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