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将简短戒烟干预纳入各级综合医院门诊服务的可行性。方法方便抽取北京市海淀区一级、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各1家,在呼吸内科门诊和全科及中医科门诊推行简短戒烟干预技术。通过自填式问卷调查、资料收集及电话调查等形式获取门诊医生提供戒烟服务的意愿和实施情况、医院各科室门诊时间,以及门诊患者接受戒烟服务意愿等信息。结果 13名医生中有12名愿意在门诊诊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戒烟服务。医生对2460名门诊患者实施了简短戒烟干预,现在吸烟患者平均增加门诊时间2.0 min/人次,非吸烟患者平均增加1.0 min/人次。58.5%的现在吸烟患者希望门诊医生与其谈论有关吸烟/戒烟的问题。结论简短戒烟干预纳入综合医院门诊服务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社区门诊简短戒烟干预和热线戒烟干预相结合的戒烟模式。方法:社区医生采用2A+R模式对吸烟患者进行简短戒烟干预,并将患者转诊至北京12320卫生热线进行戒烟干预。结果:社区转诊患者烟龄较长、重型吸烟者多、成功戒烟者少,在过去一年尝试过戒烟的患者的2周戒烟率(34.0%)高于未尝试过戒烟的患者(23.2%),主动寻求戒烟干预服务患者的2周时点戒烟率(60.0%)高于被动接受戒烟干预服务的患者(2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采用社区门诊简短戒烟干预和北京12320卫生热线戒烟干预模式为吸烟患者提供戒烟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同伴简短戒烟干预方法在校园控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高中一、二年级共68名每天吸烟男生,匹配吸烟史基线指标后,将以上学生分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34名学生。干预组接受连续12周、每周5次、每次3~5 min的同伴简短戒烟干预,对照组只提供戒烟自助材料,不进行任何干预。通过比较基线和终末问卷调查中两组学生吸烟行为和态度的变化,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基线时,两组在吸烟相关指标上都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终末调查时,与对照组比,干预组学生在吸烟量、尼古丁依赖程度、吸烟态度方面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9名学生成功戒烟,一个月后的随访发现,这些学生仍保持戒烟状态,戒烟成功率为26.47%。结论同伴简短戒烟干预方法在校园控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徐哲懿  魏晓敏  黎明 《中国健康教育》2013,(10):910-912,926
目的了解使用上海市12320卫生热线电话咨询人群中吸烟者的比例及开展热线戒烟干预接受程度的现状,为今后开展戒烟热线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话问卷调查方法,对1033名愿意参加吸烟相关情况的求询者进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027名(99.4%),调查对象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6.0%和15.6%,男性吸烟率(27.1%)和现在吸烟率(26.4%)均明显高于女性(2.4%);在现在吸烟者中,高吸烟者比例不高(P〈0.01),计划在未来1个月内尝试戒烟和热线免费帮助戒烟的兴趣程度,有时候吸烟者均高于每天吸烟者(P〈0.05)。结论根据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和需求,积极采取适宜的干预手段,提高目标人群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知程度,帮助吸烟者摆脱尼古丁依赖并成功戒烟,降低本市吸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评价成都市戒烟门诊戒烟效果,探讨有效戒烟行为干预方法.方法 2010年对在成都市6家医院戒烟门诊接受戒烟干预的344名吸烟者3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为个人吸烟习惯的改变、戒烟进度、戒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提供的戒烟服务满意情况等.结果 共有310人接受随访,3个月戒烟率仅为9.7%,但随访者每天吸烟者的所占比例由基线时90.6%降低到71.0%,吸烟量由平均每天16.6支降低至8.8支.74.2%随访者在过去7d内出现了戒烟症状.结论 成都市戒烟门诊吸烟者3个月戒烟率较低,但每天吸烟量减少,戒烟专业机构应加强专业指导作用,为吸烟者提供更好的戒烟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戒烟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评价成都市戒烟门诊戒烟效果,探讨有效戒烟行为干预方法。方法:1个月后对在6家医院戒烟门诊接受戒烟干预的344名吸烟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为个人吸烟习惯的改变、戒烟进度、戒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提供的戒烟服务满意情况等。结果:共有314人接受随访,1个月戒烟率为7.6%,随访者每天吸烟者的所占比例由基线时90.6%降低到48.1%,吸烟量也明显减少。76.1%随访者在过去7天内出现了戒烟症状,72.9%随访者认为门诊提供的辅导服务对其帮助最大。结论:戒烟门诊应充分发挥戒烟专业机构戒烟专业指导作用,为吸烟者提供更好的戒烟建议;在吸烟者戒烟1个月后应强化"帮助"和"随访"策略,预防复吸。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中央补助地方戒烟门诊项目实施效果,探索影响吸烟者戒烟成功的因素,以指导戒烟服务的提供和戒烟门诊工作的开展。方法 采用人群现场干预研究,由经过项目培训的医务人员,对吸烟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完成调查问卷,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已配备戒烟药物的医院,为患者开具相应药物。首诊1个月后开展随访干预,获得1个月随访7 d时点戒烟率。结果 1个月随访7 d时点戒烟率为34.1%。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 ≥60岁患病人群戒烟可能性最大;自身患病、首诊非每天吸烟、准备在30 d内戒烟、使用酒石酸伐尼克兰和盐酸安非他酮的患者,戒烟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未就业者相对于就业者更不利于戒烟;每日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晨起后第一支烟越急迫的患者,戒烟的可能性越小;是否有戒烟史对戒烟可能性没有影响。结论 从1个月随访时7 d时点戒烟率看,央补戒烟门诊项目戒烟干预有效。应加大对吸烟者的宣传,戒烟越早越有效。使用酒石酸伐尼克兰和盐酸安非他酮等药物能增加戒烟的可能性,应加强戒烟门诊有效药物的配备率。戒烟门诊医务人员帮助患者在戒烟过程中克服戒断症状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吸烟者使用个性化戒烟干预APP(“帮你戒烟”)干预后的吸烟行为改变情况并探索戒烟行为影响因素,为后续该APP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于2023年8—9月通过线上招募的方式招募有戒烟意愿的1 278名现在吸烟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639)和干预组(n=639),干预组剔除未成功下载APP者后剩余517名。研究对象在线填写基线问卷,干预组研究对象使用“帮你戒烟”APP和电子自助戒烟手册进行干预,对照组仅使用电子自助戒烟手册进行干预。干预1个月后对研究对象的戒烟情况进行随访评估。采用SAS 9.4进行χ2检验和log-binomial回归分析。结果 该研究采用意向性分析将失访研究对象视为现在吸烟者,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戒烟率(18.76%)、尝试戒烟率(57.83%)和减烟率(13.35%)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49%、46.32%和6.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binomia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研究对象戒烟效果相对较好(RR=1.773,95%CI:1.336~2...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甘肃省现在吸烟者的戒烟意愿以及影响因素,为烟草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69岁现在吸烟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全国居民吸烟情况调查问卷》开展面对面调查,分析不同特征现在吸烟者的戒烟意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甘肃省现在吸烟者的戒烟意愿为16.4%(95%CI:15.5%~17.3%),农村地区(OR=1.199,95%CI:1.022~1.408,P=0.026)、家中禁止吸烟(OR=1.767,95%CI:1.273~2.454,P=0.001)、12个月内就医时医务人员劝阻吸烟(OR=1.599,95%CI:1.359~1.842,P < 0.001)、去过戒烟门诊(OR=3.089,95%CI:2.031~4.698,P < 0.001)、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1.383,95%CI:1.101~1.736;OR=1.627,95%CI:1.252~2.116;OR=1.374,95%CI:1.009~1.873,均有P < 0.05)、高烟草危害知识得分为1~,3~,5~6(OR=1.248,95%CI:1.030~1.514;OR=1.574,95%CI:1.289~1.922;OR=2.288,95%CI:1.879~2.786,均有P < 0.05)是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的促进因素;年龄20~、30~岁组以及烟龄20~、30~年是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的阻碍因素。  结论  甘肃省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总体不高,今后应进一步在全社会普及烟草危害知识,加强医务人员戒烟服务能力培训,在诊疗过程中开展戒烟服务,同时应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加快戒烟门诊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常州市医生控烟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8年常州市医生控烟干预效果。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后用行为监测调查问卷对医生开展调查,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医生现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0,P〈0.05);医生对吸烟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总体上有所改进,戒烟知识知晓率和帮助吸烟者戒烟率提高,吸烟行为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与烟草有关的疾病的认知率还有待继续提高。结论:针对医生的控烟干预是可行的,其效果需持续巩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都市医生的吸烟状况及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成都市710名医生进行吸烟现状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医生总体吸烟率为17.2%,男性医生吸烟率为37.3%;男性从不吸烟者和曾经吸现在已戒烟者的相关认知均好于吸烟者(F=3.61,P0.01;F=2.98,P0.01),从不吸烟者和曾经吸现在已戒烟者的相关态度均好于吸烟者(F=2.31,P0.01;F=2.29,P0.01);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工龄、相关知识得分、相关态度得分和单位禁烟。结论本次调查的医生吸烟率较低,男性吸烟者吸烟相关认知差于不吸烟者,应该根据调查的相关吸烟影响因素制定医院控烟措施,进一步降低医生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西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吸烟行为、烟草危害知识与态度及提供戒烟服务的现状,为制定控烟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2011年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的18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站)、疾控中心和健康教育所共94个单位9637名在职职工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吸烟率为9.8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8.82%,女性吸烟率为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921.23,P〈0.01)。有87.00%的医务人员知晓本单位规定“不能在室内任何区域吸烟”,吸烟的医务人员中有80.10%在上班时吸烟;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82%;医生在就诊时从不或很少询问病人吸烟情况占72.10%。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吸烟危害相关知识与态度情况的知晓情况(×。=101.88,P〈0.01)和对吸烟、被动吸烟与疾病关系知识知晓隋况(x2=14.8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P=0.000,OR=1.007,95%C1:1.005~1.105)和“外国烟的危害比国产烟的危害小”(P=0.013,OR:1.002,95%CI:1.001—1.004)知晓率高是促使不吸烟的保护因素,男性是吸烟的危险因素(P=0.000,OR=1.319,95%c,:1.303-1.335),高学历是不吸烟的保护因素(P=0.000,OR=1.023,95%C1:1.016~1.030)。结论山西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控烟环境尚未形成,需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烟草危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控烟意识,强化控烟监督力度,推进创建无烟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岛市临床医生吸烟状况、将控烟纳入诊疗工作的情况等,为今后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青岛市12个区市中抽取5所三级医院、10所二级医院、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4家医院的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岛市临床医生现在吸烟率为19.3%,男性医生现在吸烟率为33.9%;15.9%和53.6%的医生经常和有时在上班时吸烟,其中27.3%的医生曾经在病人面前吸烟,48.4%的医生在办公室里吸烟;42.1%的医生在看病时主动询问过病人的吸烟情况,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59.0%)和内科医生(49.2%)主动询问的比例高;在过去一年中,仅25.1%的医生接受过有关戒烟方法的培训;影响医生控烟问诊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班时是否吸烟是影响医生主动询问病人吸烟情况的最强因子(OR=2.141)。结论应尽快完善医院禁烟立法,开展无烟医院创建,制定措施将控烟纳入到诊疗活动中,同时加强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专业科室医生控烟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门诊信息系统进行门诊挂号流程再造,采用先诊疗后收取挂号诊查费对门诊就诊流程进行优化,探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缩短门诊患者就诊排队时间、提高门诊诊疗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新途径.方法 ①收集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份信息系统门诊工作量及门诊挂号诊查费统计数据,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②问卷调查,对2010年9月份及2011年6月份来我院门诊就医的病人采取现场随机抽查方法,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①优化流程的挂号诊查费误差率比传统流程小(P〈0.05);②门诊优化流程后,缩短了患者在院就诊时间(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新的门诊流程为医院实施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可行性途径,有利于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原则,为病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区青年警察的吸烟现状及健康教育方式,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3-03-16/05-07,调查对象为成都市某区178位青年警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对吸烟危害的知晓情况、家庭、单位控烟状况等。运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结果吸烟人数113人,吸烟率为63.48%。吸烟和不吸烟人群在年龄(χ2=3.50,P〉0.05)、文化程度(χ2=4.74,P〉0.05)、婚姻状况(χ2=3.60,P〉0.05)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吸烟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关于用过滤嘴抽烟能否降低危害(z=-2.39,P〉0.05)、被动吸烟对健康有无危害(z=-8.68,P〈0.01)、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z=-5.75,P〈0.01)回答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和不吸烟人群家庭控烟(χ2=0.79,P〉0.05)、单位控烟(χ2=0.36,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都市某区青年警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不足,建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其开展烟草健康危害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常州市医务人员吸烟和控烟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促进医务人员开展戒烟活动,提高其控烟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帮助吸烟者戒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用统一设计的《吸烟现况调查表》对常州市一、二、三级医院的62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1录人调查数据形成数据库,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χ^2检验、趋势检验等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州市医务人员总吸烟率为27.58%。其中男性吸烟率为46.03%,女性为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2,P〈0.05)。医生在接诊时,有22.74%的医生从不或很少询问患者吸烟情况,33.71%的医生在患者疾病与吸烟相关时才询问;所调查医务人员中,如果知道患者吸烟,57.25%的医生会经常建议患者戒烟;医生吸烟率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有所上升(χ^2=18.512,P〈0.05);不同职称医生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4,P〈0.05),其中高级职称的医生吸烟率最高为35.48%;不同科室的医生吸烟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28,P〈0.05),其中以外科医生吸烟率最高达45.73%;在医生的不同学历中以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医生的吸烟人数最多,吸烟率分别为37.50%、32.08%。结论应加强医生的健康教育和戒烟知识培训,减少医生的吸烟行为;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医生有时间也有能力向患者传送控烟知识,提高其在临床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进而推进全社会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创建无烟医院十余年后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控烟态度和临床医务人员简短戒烟干预情况,为今后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7年7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抽取2 141名在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调查的2 141名医务人员中,吸烟者49人,吸烟率为2.3...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房山区医务人员控烟能力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的态度和控烟能力干预效果,为制定医务人员参与控烟工作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询问和自填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区4所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干预组实施一系列控烟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干预组医务人员在院内随意吸烟的现象较干预前下降了18.8%,在劝导病人戒烟和为吸烟者制定戒烟计划方面分别比基线高出14.9%和25.8%,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烟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较干预前和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的控烟干预是可行的,以医务人员为切入点进行控烟健康教育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伐尼克兰辅助戒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在该院戒烟门诊就诊的吸烟者,将使用伐尼克兰治疗组56例与对照组68例做对照分析,观察开始治疗后6个月时持续戒烟率。结果 56例治疗组中1例因出现严重恶心、呕吐,1例出现胸闷、心率增快停止治疗,54例接受伐尼克兰治疗2~3个月,6个月随访结束时,29.6%的吸烟者已经持续戒烟;68例对照组6个月随访结束时,吸烟者持续戒烟率为10.3%。治疗组戒烟率为对照组的2.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P〈0.01)。结论伐尼克兰能显著提高戒烟率,且安全性、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戒烟门诊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戒烟门诊运行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今后的控烟工作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2013年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对我国201家戒烟门诊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6家戒烟门诊负责人进行访谈,并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对北京地区398名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国仍在正常运行的戒烟门诊有94家,51%的戒烟门诊设置在呼吸内科,平均配备出诊医生或护士3.24人,近一个月平均每周接诊量为6.92人。针对北京戒烟门诊和吸烟者调查显示,戒烟门诊病例的一个月戒烟成功率在50%以上;公众对戒烟门诊知晓率为48%;如果要戒烟,会选择去戒烟门诊的比例为21.9%;不选择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吸烟不是“疾病”。结论 戒烟门诊就诊量少,导致戒烟门诊数量大幅下降,政府和医院应共同努力加大戒烟门诊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戒烟门诊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建立良好的戒烟门诊转诊机制,提高医务人员戒烟咨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