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贝叶多孔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孔菌属真菌贝叶多孔菌为传统可食菌。研究表明其活性成分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本文综述了贝叶多孔菌多糖的提取、精制、理化性质、抗肿瘤活性及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包海鹰  史帧婷  冯爽 《中草药》2018,49(9):2172-2187
羊毛甾烷型三萜是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是多孔菌科真菌中含量较为丰富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羊毛甾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可以划分为A、B、C、D、E 5种主要骨架构型,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等药理活性。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多孔菌科20多种真菌中分离出的161种羊毛甾烷型三萜类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羊毛甾烷型三萜类成分的研究及多孔菌科真菌药用资源的合理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木层孔菌属的多种真菌含抗肿瘤活性成分,有待于开发抗肿瘤新药。对该属常见真菌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木层孔菌属的多种真菌含抗肿瘤活性成分,有待于开发抗肿瘤新药.对该属常见真菌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三龙  蔡兵  崔承彬  吴春福 《中草药》2003,34(9):873-876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中草药及其天然活性成分所诱发的不同生物效应将其抗肿瘤作用分为11类进行了详细介绍,展示了中草药用于防癌、抗癌的巨大潜能和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刺五加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刺五加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文献资料,分别对刺五加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发现刺五加叶中含有皂苷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降血糖、抗疲劳等药理作用。结论:刺五加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保健价值,其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药用拟层孔菌子实体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药用拟层孔菌子实体的石油醚粗提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和甲醇粗提物的总三萜及总甾醇含量;研究3种粗提物及从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单体化合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探讨其抗肿瘤活性与总三萜和总甾醇含量的关系。方法: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3种粗提物的总三萜和总甾醇含量。通过H22荷瘤小鼠移植模型的体内抗肿瘤实验,观察该真菌子实体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及三萜类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乙酸乙酯粗提物中总三萜含量和总甾醇含量最高,石油醚次之。从乙酸乙酯层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去氢齿孔酮酸,3-酮基-去氢硫色多孔菌酸,去氢齿孔酸,阿里红酸A和阿里红酸C。在体内实验中,乙酸乙酯层抑瘤率效果最佳,当浓度达到1 000mg·kg~(-1)时抑瘤率为64.65%,与阳性药5-氟尿嘧啶(5-Fu)的抑瘤率(59.98%)接近,并且免疫器官指数均有一定的变化。单体化合物2(3-酮基-去氢硫色多孔菌酸)抑瘤率为75.13%,与阳性药物CTX(81.76%)抑瘤率接近,比阳性药5-Fu高。其余4种单体化合物也有一定作用效果。结论:乙酸乙酯提取物及这5种单体化合物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并且对机体的免疫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该5种单体化合是药用拟层孔菌子实体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药用拟层孔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可能是三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抗肿瘤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药用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药理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喹啉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芪类化合物,二萜类化合物,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内酯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蛋白质类化合物以及一些具有抗癌活性的多炔类化合物等中草药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并探讨了当今抗肿瘤天然产物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丁仁伟  邓毅 《西部中医药》2012,25(3):109-112,F0003
查阅国内外近年相关丈献,对药用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的种类及药效进行分析总结,概述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活性成分和药效学研究现状,提出药用植物内生菌可产生多种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此项研究对于解决药用植物资源匮乏和发现新成分、新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查阅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对药用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的种类及药效进行分析总结,概述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活性成分和药效学研究现状,提出药用植物内生菌可产生多种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此项研究对于解决药用植物资源匮乏和发现新成分、新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from Aphyllophorales (polypore) fungi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This review describes biologically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isolated from Aphyllophorales, many of which are known as polypores. Polypores are a large group of terrestrial fungi of the phylum Basdiomycota (basidiomycetes), and they along with certain Ascomycota are a major source of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There are about 25 000 species of basidiomycetes, of which about 500 are members of the Aphyllophorales, a polyphyletic group that contains the polypores. Many of these fungi have circumboreal distributions in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Asia and broad distributions on all inhabited continents and Africa; only a small number of the most common species with the most obvious fruiting bodies (basidiocarps) have been evaluated for biological activity. An estimated 75% of polypore fungi that have been tested show strong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these may constitute a good source for developing new antibiotics. Numerous compounds from these fungi also display antiviral, cytotoxic, and/or antineoplastic activities. Additional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is vast arsenal of compounds are polysaccharides derived from the fungal cell walls. These compounds 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ir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resulting in antitumor effects. These high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often called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 (BRM), or immunopotentiators, prevent carcinogenesis, show direct anticancer effects, and prevent tumor metastasis. Some of the protein-bound polysaccharides from polypores and other basidiomycetes have found their way to the market in Japan as anticancer drugs. Finally, numerous compounds with cardiovascular, phytotoxic, immunomodulatory, analgesic, antidiabetic, antioxidant, insecticidal, and nematocidal activities, isolated from polypores, are also presented. In fact many of the fungi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have long been used in herbal medicine, including polypores such as Ganoderma lucidum (Reishi or Ling Zhi), Laetiporus sulphureus (Chicken-of-the-Woods), Trametes versicolor (Yun Zhi), Grifola umbellata (Zhu Lin), Inonotus obliquus (Chaga), and Wolfiporia cocos (Hoelen).  相似文献   

12.
凤尾蕨属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按照化学结构的类型,主要有二萜及其苷、黄酮及其苷、倍半萜、挥发油等类型的化合物。本属部分植物的粗提物具有抗肿瘤、抗菌等药理活性,特别对一些单体成分的体外抗肿瘤、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等作用研究较为透彻。作者对凤尾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对凤尾蕨属植物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海洋生物海绵的活性化学成分研究一直都是海洋药物研究的焦点。目前,从海绵中发现了大量的具有抗微生物、抗炎、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活性的化学成分,其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为脂类、大环内酯类、肽类、生物碱类、甾醇类和萜类等,并且有很多化合物已经进入临床研究。对近年来从海绵中发现的活性化学成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华泽兰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其ITS(5.8S)序列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内生真菌,KB纸片法和MTT法分别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和体外抗肿瘤实验,PCR法分析和检测内生真菌PKS和NRPS基因。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株内生真菌,分别鉴定为禾谷镰刀菌、间座壳属、链格孢属、层生镰刀菌、葡萄座腔菌属小新壳梭孢、细极链格孢、首都叶点霉。菌株EC102、EC103、EC107、EC108、EC1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面包酵母都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EC102、EC107、EC108、EC109对人乳腺癌细胞株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从华泽兰内生菌株中发现4个NRPS基因片段和1个PKS基因片段。结论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具有潜在的抑菌和抗肿瘤活性,且能产生NRPS基因和PKS基因。  相似文献   

15.
成孟华  饶高雄 《中草药》2021,52(18):5758-5774
百合科藜芦属Veratrum植物在我国传统医药中多作为中草药使用,以其生物活性显著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从藜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25个化合物,主要类型包括甾体生物碱类、茋类和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抗炎和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对近年来藜芦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绶草内生真菌化学成分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玉鹏  匡海学  高宁  胡凤  侯素云  王振月 《中草药》2011,42(11):2305-2311
目的探讨绶草内生真菌与其宿主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为阐明药用植物真菌与宿主植物产生相同或相似化学成分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对绶草及其内生真菌各提取部位进行色谱分析,并利用SPSS16.0软件对色谱结果进行聚类,得到绶草内生真菌之间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绶草内生真菌石油醚提取物的聚类规律不明显;醋酸乙酯提取物及水饱和正丁醇提取物均表现为分离自同一部位的真菌倾向于聚类在同一分支,相同种属的内生真菌同样倾向于聚类在同一分支,且以醋酸乙酯提取物表现最为明显。结论绶草内生真菌石油醚提取物之间的相关性最小,醋酸乙酯提取物与真菌分离部位相关性最为明显,与真菌的种属同样存在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降香檀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做了综述。降香檀是蝶形花科檀属植物,为海南特有植物。降香檀的心材降香既是一种药材,又是一种名贵香料。降香含有丰富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及桂皮酰酚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肿瘤、抗炎、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对降香檀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对开发新药和保健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百合科(Liliaceae)藜芦属(Veratrum)植物的化学成分包括甾体生物碱类、二苯乙烯类、黄酮类、二肽类及其它类化合物,其中甾体生物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其抗肿瘤活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分离得到的新异甾体生物碱,及在化合物单体层面的抗肿瘤活性研究,包括在细胞水平上的抗肿瘤活性筛选、化合物结构修饰、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等,并结合蒙药藜芦“泻痞”应用的文献研究,提出了其中甾体生物碱可能是其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该文献研究为藜芦甾体生物碱的抗肿瘤作用提供研究思路,并为蒙药藜芦抗肿瘤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瑞香科Thymelaeaceae狼毒属Stellera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类、香豆素、黄酮、木脂素及挥发油等化合物;药理学研究表明狼毒属植物中二萜及双黄酮成分具有抗肿瘤、抗HIV病毒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活性。该文对狼毒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药用价值的提升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