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医认为,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发病机制,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时应对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对于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所致的反流性食管炎,治应以辛开苦降法为主,通过调节脾胃气机升降,恢复脾胃功能,同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以提高疗效.辛开苦降法可以通过调节脾胃升降功能,使气机运行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剂为半夏泻心汤.  相似文献   

2.
辛开苦降法治疗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治疗RE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并进一步证实辛开苦降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有效提高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MTL)水平,进而探讨中药辛开苦降法治疗RE的可能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一种有效的基本法则,以及本法则的组方用药情况。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75例合格受试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辛开苦降方药(张氏通降和胃方);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就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效改善症状,提高MTL,但中药组具有起效快、安全、不易复发等特点,优于西药组。结论:本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中药辛开苦降法可以明显减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病变程度,并且可以提高MTL的水平,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可以降低西药治疗的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3.
辛开苦降法临床应用集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3年文献报道辛开苦降法的临床案例,包括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和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等脾胃病、小儿咳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系病、复发性口疮、慢性病毒性肝炎。为拓展辛开苦降法的应用范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辛开苦降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窦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的影响,揭示辛开苦降法调节胃肠感觉过敏的机制,以便全面评价该法的科学性。方法:以FD大鼠为实验对象,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辛开苦降法对FD大鼠胃窦黏膜CGRP和SP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窦黏膜CGRP和SP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减少(P〈0.01)。胃康宁组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对FD大鼠的治疗作用与调节胃肠感觉过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辛开苦降法和气血双补法治疗慢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冠心宁注射液及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辛开苦降法和气血双补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一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治愈率、一个月后的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使用辛开苦降法和气血双补法治疗慢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好,复发率低。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郭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6,(9):1195-1196
目的:评价三联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甲氧氯普胺治疗为对照组,4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为观察组,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采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加莫沙比利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停药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3例,观察组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内镜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全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131-2132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脾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辛开苦降法治疗,对比分析2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临床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退出病例和脱落病例,且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是脾胃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郭严 《中原医刊》2007,34(11):59-6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针刺+西药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对比,经Ridit分析,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西药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辛开苦降法是中医方剂重要的组方原则之一,体现了中医治疗八法中的"和法"。因其独特的配伍方式,广泛应用于气机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病证的治疗中。目前,辛开苦降法已成为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对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一般的消化系统疾病,如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结肠癌等治疗效果优势显著。近几年对其治疗机制的研究也已取得较大进展。继续深入探索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对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医疗负担、弘扬中医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佳方案。方法对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21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别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组)与胃炎三联疗法(观察组)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中观察组明显优于治疗组(P〈0.01),在非Hp阳性的患者中治疗组优于观察组(P〈0.01),单纯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组优于观察组(P〈0.01)。结论单纯的反流性食管炎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效果好、疗程短、经济、不良反应少;若存在Hp感染则需应用三联疗法,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3.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消化道常见的一种疾病,西方国家人群十分常见,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中胃食管交界异常引发反流的机制中一过性食管下段括约肌(LES)松弛是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主要发病机制。西药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疗程较长,治疗后复发率较高,长期疗效差,中医临床研究报道多侧重于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缺乏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理论分析,作者认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当以疏肝降逆为基本治疗大法,文章着重对疏肝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理论基础作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荣 《中外医疗》2010,29(29):121-121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组)和对照组(雷尼替丁治疗组)各24例,疗程均为4周,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24例中显效1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24例中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5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评价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3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为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分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A组)、法莫替丁联合莫沙必利组(B组),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结果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组有效率96.7%,显著高于法莫替丁加莫沙必利组的70.0%。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是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疗效。方法: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应用西沙比利加洛赛克联合治疗,对照组(21例)单独应用西沙比利治疗,于治疗后第4周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有效率及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6.6%和71.4%,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分别为82.8%和61.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赛克与西沙比利联合使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中药方剂和胃降逆汤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药物治疗,n=60)和中医组(服用和胃降逆汤治疗,n=60),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远期复发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远期复发率(16.67%)显著高于中医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药物,可广泛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台铭焕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971-2971
目的:探讨甲氧氯普胺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甲氧氯普胺联合云南白药口服,对照组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氧氯普胺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奥美拉唑对照组25例,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依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口服埃索美拉唑和依托必利治疗;B组口服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治疗前对烧心、反流、胸痛等反流症状进行评估,治疗后4周观察两组症状持续改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症状均有改善,A组有效率97.1%,B组有效率7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依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较理想,更适合反流性食管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