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1/CO)系统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氯化血红素(hemin)(HO-1诱导剂)组和AngⅡ+锌原卟啉-9(ZnppIX)(HO-1抑制剂)组.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HO-1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AngⅡ组心肌细胞HO-1 mRNA、蛋白、COHb含量和细胞凋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hemin组HO-1mRNA、蛋白、COHb含量进一步升高(P<0.05),而细胞凋亡回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ZnPPIX组仅细胞凋亡湿著升高(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 HO-1/CO系统对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神经细胞胞内Ca2+浓度的影响,试图从离子水平阐明CO对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 使用HO诱导剂、HO抑制剂腹腔注射为实验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为对照组,12 h后制成MCAO模型。栓塞后24 h检测血浆CO浓度、神经细胞胞内Ca2+浓度。结果: HO诱导剂组CO浓度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而胞内Ca2+浓度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HO抑制剂组CO浓度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胞内Ca2+浓度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HO诱导剂、HO抑制剂对非栓塞侧神经细胞胞内Ca2+浓度没有影响(P>0.05)。结论: CO通过作用于细胞膜上的Ca2+-K+通道,引起缺血脑组织神经细胞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可能是CO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介导的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心肌梗死后心脏血管再生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大鼠骨髓,体外分离扩增培养MSCs,HO-1腺病毒转染。结扎左前降支1 h后,分别将HO-1-MSCs、MSCs多点注射到大鼠心肌梗死区周边,对照组注射等量PBS。结果 MSCs介导的HO-1能在体外及体内获得稳定表达;HO-1-MSCs组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FGF2的表达及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MSCs组和对照组(P0.01);但促血管再生的作用可被HO抑制剂阻断。HO-1-MSCs组心肌细胞凋亡及纤维化明显低于MSCs组和对照组(P0.01);HO-1-MSCs组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HO-1-MSCs组心室壁变厚,心室腔明显缩小。结论 MSCs介导的血红素氧合酶-1能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脏血管再生,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IL-4、IL-10、IL-12在大鼠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不同时间血清及肺组织中的变化规律。方法:经舌下静脉注射油酸复制大鼠ARDS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不同时间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4、IL-10和IL-12水平。结果:注射油酸4h、8h、16h组血清及肺组织中IL-10、IL-1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但注后16h组血清和注后8h组肺组织中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4h组(P<0.05);血清中IL-4水平在注射油酸4h、8h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16h组则明显低于4h组(P<0.05);肺组织中IL-4水平在4h、8h、16h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16h组则明显低于8h组(P<0.05)。肺系数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在注射油酸后4h组改变最明显。结论:IL-4、IL-10和IL-12在大鼠油酸型ARDS炎症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ARDS时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相继产生,而两者相互作用的失衡与ARDS肺损伤的关系值得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表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症状的出现与一氧化碳中毒后神经组织细胞凋亡持续发生关系较大。有关血红素加氧酶的细胞保护作用尤其在脑损伤中的细胞保护作用还存在争议。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中毒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脑内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 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一氧化碳中毒组腹腔注射一氧化碳制备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模型,空气对照组腹腔注射空气。应用原位杂交及Western blot法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点海马区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与结论:空气对照组血红素加氧酶1 mRNA表达阳性细胞较少,染色较浅;一氧化碳中毒组海马阳性细胞数较多,染色较深。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在1 d表达增加(P < 0.01),3 d达高峰(P < 0.01),5 d时下降(P < 0.01),21 d时仍高于空气对照组(P < 0.01)。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与血红素加氧酶1 mRNA表达变化相一致。结果表明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增加可能在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 介导的血红素氧合酶-1 (HO-1) 对心肌梗死后心 脏血管再生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骨髓,体外分离扩增培养 MSCs,HO-1 腺病毒转染。结扎左前降支 1 h 后,分别将 HO-1-MSCs、MSCs 多点注射到大鼠心肌梗死区周边,对照组注射等量 PBS。 结果 MSCs 介导的HO-1能在体外及体内获得稳定表达;HO-1-MSCs组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FGF2的表达及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 MSCs 组和对照组 (P < 0.01);但促血管再生的作用可被HO抑制剂阻断。HO-1-MSCs组心肌细胞凋亡及纤维化明显低于MSCs 组和对照组 (P < 0.01);HO-1-MSCs组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 < 0.01)。HO-1-MSCs组心室壁变厚,心室腔明显缩小。结论 MSCs介导的血红素氧合酶-1能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脏血管再生,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发现丹参能够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减少一氧化氮的产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炎性因子的分泌,具有抗氧化作用。丹参素作为丹参的重要单体成分,是否具有相同的作用?目的:验证丹参素干预大鼠肝脏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以及对体外肝脏低温保存肝脏的保护。方法:建立大鼠肝脏低温灌注保存模型。分为3组,对照组术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术中用乳酸林格液灌注;实验组术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术中用丹参素+乳酸林格液灌注;抑制剂组:术前腹腔注射锌原朴啉,术中用丹参素+乳酸林格液灌注。保存0,1,3,6h,分别RT-PCR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mRNA及蛋白表达的情况,检测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及钙离子ATP酶活性,电镜观察各组肝细胞、线粒体形态改变,光镜观察肝细胞、肝小叶形态改变。结果与结论:实验组肝血红素氧合酶1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比其他两组高(P0.05)。实验组的肝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明显较其他两组低,Ca2+-ATP酶活性较其他两组高。结果提示,丹参素灌注保存液可以诱导大鼠肝脏中血红素氧合酶1的过表达,延长肝脏低温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表明血红素氧合酶1的过表达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将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O-1-BMSCs)移植入梗死心脏周围是否可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比例而明显改善梗死心肌重构呢? 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肌胶原的调节及心肌重塑的逆转作用。 方法:利用血红素氧合酶1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动脉制造心肌梗死模型,1 h后,分别将HO-1-BMSCs、BMSCs多点注射到大鼠心脏梗死区四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 结果与结论:Adv-hHO-1转染BMSCs后获稳定表达;hHO-1-mRNA仅在HO-1-BMSCs移植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HO-1-BMSCs移植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显著减少(P < 0.05),Null-BMSCs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虽然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3的表达显著增加,尤以HO-1-BMSCs组明显(P < 0.05);但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无明显变化(P > 0.05)。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比例在细胞移植的心脏中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心室中的胶原蛋白沉积减少,心室腔内径显著缩小。结果表明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使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比例正常化,并逆转心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血红素加氧酶(hemeoxygenase,HO)是血红素代谢过程中的起始、限速酶,其生理功能为催化血红素降解,生成胆绿素、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CO)和亚铁.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HO的生物学效应并不局限于此,其催化产物同样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胆绿素及其还原产物胆红素是目前已知体内最强的抗氧化物质.可诱导型血红素加氧酶(HO-1)除受血红素调节外,在许多病理情况下均可被诱导产生.败血症休克系由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所致,通过细菌壁释放的内毒素引起细胞因子及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导致包括肾脏在内的重要器官功能的损伤.调动内源性保护机制、改善重要器官功能已成为败血症休克领域的研究重点.本研究以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大鼠败血症休克模型,系统地观察肾脏HO活性和HO-1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以探讨HO在脓毒血症器官损伤病理演变过程中的作用.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时肾脏血红素加氧酶(HO)的变化及作用.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大鼠败血症休克模型,术后9h和18h测心功能指标及血压,取肾脏测HO活性和MDA含量,Northenblot测HO-1mRNA表达.腹腔注射锌原卟啉IX(ZnPPIX)抑制HO活性.结果9h组心功能指标及血压无明显变化,MDA含量增加43.2%(P<0.05);18h组血压下降、心功能降低,MDA含量升高139.6%(P<0.01).9h组与18h组HO-1mRNA表达分别比对照组增加86.2%与97.3%,HO活性分别比对照组升高128.6%(P<0.01)与139.9%(P<0.01);应用ZnPPIX后,9h组与18h组HO活性分别比未用抑制剂组降低57.4%(P<0.01)与62.0%(P<0.01),MDA含量分别比未用抑制剂组增高43.5%与51.8%.讨论与结论[HTSS〗败血症休克时肾脏HO-1mRNA表达增加、HO活性增强,在此病理过程中HO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HO/CO通路被激活可能在延缓或阻止败血症休克时肾脏受损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盐酸法舒地尔防治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盐酸法舒地尔防治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作用机制.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建立AKI模型,健康雄性Wister大鼠6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KI模型组和治疗组,并观察6个时间点(1、6、12、24、48、72 h)各组血清肌酐(CRE)、尿素氮(BUN)、内皮素-1(ET-1)的水平变化及肾组织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Rho激酶-Ⅰ(ROCK-Ⅰ)的表达.结果表明:(1)AKI模型组ET-1及ROCK-Ⅰ于1 h后明显升高 (P<0.01),并于12 h达高峰;治疗6、12、24 h组ET-1及ROCK-Ⅰ均低于模型组(P<0.01).(2)AKI模型组肾小管坏死评分于1 h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治疗组 (P<0.05),并于24 h达高峰.(3)AKI模型组BUN、CRE于6 h后明显升高(P<0.01),并于24 h达高峰,治疗12、24 h组BUN、CRE均低于模型组(P<0.01).盐酸法舒地尔可能通过阻断Rho/Rho激酶通路减少ET-1的产生及释放,减轻肾内动脉收缩对肾组织损伤,防治脓毒血症诱导的AKI.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化酶1(HO-1)在对抗 心肌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环氧化酶2(COX-2)是否参与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观察心功能和酶学等指标。 结果:(1)HO-1的诱导剂高铁血红素可明显抑制缺氧-复氧心脏LVEDP增高 ,LVDP和±dp/dtmax的下降;减少复氧期LDH释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 <0.01)。(2)HO-1的抑制剂可加重缺氧-复氧心脏LVDP和±dp/dtmax下 降,LDH释放和梗死面积明显高于单纯缺氧-复氧组(P<0.05)。(3)GC的抑制剂亚甲 蓝和COX-2的抑制剂塞来昔布均可部分取消高铁血红素降低缺氧-复氧心脏LVEDP,增加LVDP 和±dp/dtmax的作用,使LDH的释放和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5) 。 结论:诱导HO-1增加可保护缺氧-复氧心肌,其作用可能通过激动鸟苷酸 环化酶途径,继而调节COX-2的活性来完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ghrelin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血脑屏障通透性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sham组、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组和ghrelin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复制MCAO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2 h)。Ghrelin组大鼠于再灌开始时经股静脉注射ghrelin 10 nmol/kg。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判断脑功能障碍程度,分别以体积计算和干湿重法检测脑肿胀程度和脑含水量的变化,收集脑血管外伊文思蓝(EB)来评估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MCAO组比较,ghrelin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较小(P<0.01),神经功能评分较低(P<0.01),脑组织中的EB渗出量较少(P<0.01)。Ghrelin处理组大鼠的脑肿胀体积、脑含水量和AQP4表达明显低于MCAO组(P<0.05)。结论: Ghrelin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的破坏,抑制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AQP4在ghrelin的脑保护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EA)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电针(EA)组、缺血(MCAO)组及电针预处理(EA+MCAO)组,每组24只。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120 min再灌注48 h后处死取脑。分别采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动物脑水含量,伊文斯蓝(EB)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TJP)及MMP-9表达水平,同时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活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MCAO组大鼠脑水含量及EB含量增多(P0.05),缺血侧脑组织TJP水平下降(P0.05),MMP-9表达及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MCAO组大鼠比较,EA+MCAO组脑水含量及EB含量减少(P0.05),缺血侧脑组织TJP水平升高(P0.05),同时MMP-9表达及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抑制缺血后脑内MMP-9的表达及活性,维持BBB完整性,有效改善脑缺血后的脑水肿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生成素1(rhAn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8组:(1)假手术组;(2)缺血组;(3-5)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12h/48h/7d组;(6-8)Ang-1+缺血再灌注12h/48h/7d组。用伊文思兰渗透性实验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blot法检测微血管内皮细胞PKCα和p-MLC的表达。结果 Ang-1可明显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可使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KCα和p-MLC表达水平减少。结论 Ang-1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与降低PKCα/MLC通路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以及丁苯酞(NBP)预处理对其的干预作用。 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NBP预处理组低剂量组(NBPⅠ组)、NBP预处理组中剂量组(NBPⅡ组)和NBP预处理组高剂量组(NBP Ⅲ组),每组24只。采用线栓法制作CIRI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测定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EB)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血脑屏障病理形态学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蛋白和mRNA的表达。 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加重,EB含量明显增加,血脑屏障损伤严重,MMP-9表达上调(均P<0.01);NBP预处理后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减少EB含量,减轻血脑屏障损伤,降低MMP-9的表达(均P<0.01);NBPⅡ、Ⅲ组较NBPⅠ组改变更为明显(P<0.05),Ⅱ、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丁苯酞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后,可降低MMP-9的表达,减轻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发挥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可卡因及苯丙胺调节转录物(CART)肽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脑水肿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组和CART组,复制小鼠MCAO模型以模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过程,TTC染色法计算脑梗死体积及脑水肿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中水含量,通过检测伊文思蓝含量判断血脑屏障(BBB)的完整程度,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观察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小鼠MCAO后24 h,CART肽处理组小鼠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体积均明显小于MCAO组(P0.01),脑组织水含量亦明显低于MCAO组(P0.01)。伊文思蓝测定表明,CART肽能够有效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AO小鼠脑组织中AQP-4表达明显升高,而CART处理明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AQP-4表达(P0.05)。结论:CART肽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急性期脑水肿,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AQP-4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体系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4周低O2高CO2组(B组),4周低O2高CO2+血晶素组(C组)。采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颈动脉平均压(mCAP)、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比、肺细小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血CO浓度及肺细小动脉HO-1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①B组mPAP、RV/(LV+S)显著高于A组(P<0.01),C组mPAP、RV/(LV+S)明显低于B组(P<0.01),3组间mCA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全血CO浓度B组明显高于A组(P<0.01),C组明显高于B组(P<0.01)。③光镜下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T/TA)、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SMC)、肺细小动脉中膜厚度(PAMT)B组显著高于A组(P<0.01),C组明显低于B组(P<0.01)。④电镜下B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面积增大,染色质增多,外膜胶原纤维密集,C组大鼠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外膜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轻于B组。⑤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发现B组I级(直径>200μm)、Ⅱ级(直径50-200μm)、Ⅲ级(直径<50 μm)肺细小动脉HO-1及HO-1mRNA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高于A组(P均<0.01),C组各级肺细小动脉HO-1及HO-1 mRNA平均吸光度值明显高于B组(P均<0.01)。结论:一氧化碳体系表达增强可抑制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肺血管结构重建,提高一氧化碳体系表达可能是防治COPD、肺动脉高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MCAO)后大脑皮质MCP-1的表达变化以及用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干预后对MCP-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应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大鼠MCAO及药物干预后MCP-1的表达变化。 结果 RT-PCR显示大鼠MCAO后大脑皮质MCP-1 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12 h达高峰,与1 d、3 d及1周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给予两种药物联合处理后,mRNA表达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及单独用药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 Western blot显示MCAO 1 d、3 d、1周大脑皮质MCP-1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强,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药物联合处理后,MCAO大鼠大脑皮质MCP-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及单独用药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CAO大鼠缺血半暗带有大量激活小胶质细胞,一部分与MCP-1免疫阳性细胞有共表达,其中MCAO后1周组最明显。 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后,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能有效减少大脑皮质MCP-1的表达,效果优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通透性、Occludin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去势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预处理组,选取缺血再灌后4 h,24 h,3 d3个时间点作为观察点,对各个时间点脑水肿情况、Occludin蛋白表达、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进行考察分析,并选取24 h和3 d作BBB超微结构电镜观察,脑水肿改变情况采用脑含水量百分数测定;蛋白质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采用伊文思蓝(EB)比色法。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4 h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均增加(P0.05),随缺血再灌时间延长,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EB含量持续增加,至24 h,达到高峰(P0.01),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以24 h组降低最为显著(P0.01)。电镜观察雌激素预处理组较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BBB TJ开放减轻,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及毛细血管管周水肿较轻,以3 d组显著。Western blot检测Occludin蛋白表达,发现模型组4 h时Occludin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弱,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4 h组Occludin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弱,有显著性差异(P0.05),3 d组Occludin蛋白表达进一步减弱,有明显差异(P0.01),雌激素组4 h时Occludin蛋白表达较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激素24 h及3 d组Occludin蛋白表达较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动物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可见紧密连接发生断裂,内皮细胞内小泡数量增加及星形胶质细胞足突肿胀,可能是大鼠局脑缺血时血管源性脑水肿的重要因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随缺血再灌时间延长,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occludin在调节紧密连接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雌激素上调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的表达,有可能是其维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减轻脑水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