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氨氮残量是几个重要控制参数之一.它具体地反映了培养基中氮源的多少。氨源主要用来构成菌体中蛋白质,核酸等含氮物质以及抗生素等含氮代谢  相似文献   

2.
青霉素作为第一个被应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至今仍在医疗健康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产黄青霉补料分批发酵的传统工艺中,青霉素合成速率在100h左右开始快速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后期倒种和后期补盐两种工艺优化策略,对传统工艺加以改进。结果表明,后期倒种工艺中,发酵250h后仍具有较高的青霉素合成速率,但后期倒种使大量仍具有较强青霉素合成能力的菌体流失,造成严重浪费。后期补盐工艺中,发酵终末青霉素总产量以及产物对糖得率分别较原始工艺提高了28.46%和34.55%。对细胞代谢途径及菌体形态等的进一步探讨表明,传统工艺发酵后期包括磷源及金属离子在内的痕量营养物质的不足会影响菌体的生长,并且抑制前体氨基酸及NADPH的合成,从而造成了青霉素产率的下降,菌株自身的发酵效率潜力依旧可以挖掘。  相似文献   

3.
本文比较了L—赖氨酸在产黄青霉菌的低产菌Wis.54—1255和高产菌AS-P-78青霉素生物合成中的抑制作用。实验是在合成培养基和综合培养基中进行的,结果表明: 在合成培养基中,低产菌株Wis.54-1255发酵时加入10mM的赖氨酸,能延迟青霉素合成时间,但随后合成速度增加,不影响青霉素的最终产量,也不影响生长速度及菌丝体的干重,当补加50mM赖氨酸时,则延迟青霉素合成的开始时间,随后,生产速度大大降低,最终产量减少,然而,赖氨酸这种浓度并不影响菌体的生长,也不影响pH。在高产菌株AS-P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发酵工艺优化,提高菌种发酵产酸量。方法 对发酵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等成分进行优化,同时研究了种龄、发酵培养温度、摇瓶转速、发酵接种量、发酵瓶装量和发酵pH值对发酵产酸量的影响。结果 发酵培养最适碳源为2 g/L蔗糖,最适氮源为3 g/L酵母浸膏,菌体发酵在28℃,200 r/min,25 mL/250 mL装量,以15%接种量条件下培养,发酵pH值调至7.0~7.5时,十二碳二元酸平均产量可达到130 g/L。结论 对发酵培养基碳氮源成分进行优化、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发酵产酸量提高至130 g/L。同时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氯化钠和硫酸镁后,均不利于菌种产酸。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发酵生产的提高及其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必须以发酵动力学作为理论根据,而菌体(干重)浓度是发酵动力学的重要参数。在抗生素发酵中,由于复合培养基中往往含有固体物质,菌体干重难以测准,无法了解发酵过程中实际的菌体浓度,妨碍了发酵动力学在抗生素发酵生产中的应用,不利于发酵生产的提高和发展。这是一个长期存在面迄今仍未完全获得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Aiba,S.等在研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批发酵动力学的过程中,通过测定复合培养基发酵中的菌体核酸浓度,再用从合成培养基发酵测得的菌体核酸浓度与菌体(干重)浓度的比值,将前者换算为菌体(干重)浓度,以解决复合培养基发酵中菌体(干重)浓度的测定问题。Martin,J.F.等在多烯类抗生素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中也指出:在营养期,随着菌体生长DNA急剧增加;在生产期,菌体(干重)增加而DNA维持  相似文献   

6.
青霉素的发醇工艺是通过一系列工艺参数来实现的,这些参数中包括物理参数,即温度,压力等,二是化学控制系数,即PH,糖的浓度,其中糖的浓度是控制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碳源对于发酵过程菌体生长及青霉素合成都有较大影响,因此,测知发酵过程中还原糖浓度变化,对青霉素发酵控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行生产工艺中,主要用菲林法和比色法来测定还源糖。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50L发酵罐上研究了工业羽毛蛋白胨对红霉素基因工程菌ZL 1004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加入较多的羽毛蛋白胨不利于红霉素的合成,而加入适量的羽毛蛋白胨可有效提升整个发酵过程的摄氧率(OUR)水平、促进菌体对碳氮源的利用和红霉素的合成.进一步对培养基进行优化,采用0.6%羽毛蛋白胨、3.3%黄豆饼粉,发酵结束时红霉素效价达12487U/mL,A组分达9774μg/mL,分别比对照高18.21%和19.94%.利用显微图像及形态分析软件对发酵周期内的菌丝形态进行了跟踪定量研究,分析表明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羽毛蛋白胨可优化菌丝形态,使其朝有利于红霉素合成的方向进行分化.  相似文献   

8.
玉米浆对青霉素发酵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青霉素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含量变化对菌丝、氨氮代谢、糖代谢、发酵周期、发酵效价等工艺参数的影响,发现培养基中玉米浆含量为3.6%~4.0%(以玉米浆干物质计),硫酸铵第一次补加时间在30~50h时,对提高发酵效价和发酵液质量、降低发酵成本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黄启鹏 《海峡药学》2005,17(3):19-20
在西索米星发酵与生产过程中,培养基组份品质、培养基配比极大地影响菌体生产与产抗能力。我们对西索米星发酵主氮源黄豆饼粉加工方法进行考察.发现采用热榨黄豆饼粉的稳定性优于冷榨黄豆饼粉;应用均匀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也取得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 补料工艺已在几种抗菌素发酵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改善培养基的物理性状、适合菌体生长,还可以补充营养成份,控制基质浓度,以延长抗菌素的分泌期,从而提高发酵单位。利用地中海诺卡氏菌(Nocardia mediterraneiu—32)合成利福霉素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的配比为10%,其它成份浓度亦较高,这样高渗透压的培养基,对稀浓度培养基所培养的种子菌丝必然要增长其适应期,也不适合菌丝生长繁殖。为  相似文献   

11.
产黄青霉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的浓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霉素产生菌产黄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876丝状菌发酵培养基中主要碳源为葡萄糖,由于碳源对发酵过程菌体生长及青霉素合成都有较大影响,因此测知发酵过程还原糖浓度变化趋势对青霉素发酵过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还原糖测定方法 1.菲林法:方法见文献[1]。 2.DNS法:原理为3,5-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共热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深浅成一定比例关系,简称DNS法。  相似文献   

12.
玉米浆是用亚硫酸浸泡玉米浆的水经过浓缩加工制成的,是鲜黄色到暗褐色的浓稠,不透明的絮状悬浮物,约含50%干物质,由于玉米浆中含有较丰富的可溶性蛋白质,很易被菌体利用,故为抗生素发酵的良好氮源,它还含有笨乙胺和苯丙氨酸,这些组分显然亦有青霉素 G 前体的作用,因此,在培养基中加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在抗菌素发酵中菌丝生长和单位增长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足够量的菌丝,就没有高产抗菌素的物质基础,但菌丝陡长了,又影响抗菌素的产生。据报导在红霉素发酵中培养基里适于菌丝生长的氮源存在会抑制红霉素的合成,因此,要提高红霉素发酵产量,就必须严格控制各种发酵条件,特别是控制适宜的碳氮比,尽量做到既避免培养基中有过多的适于菌丝生长的氮源存在而又能维持菌丝正常代谢并在较长时间内菌丝量保持在适中的水平上。我们认为采用连续补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办法之一。本文报导红霉素发酵中将补料中的主要氮源—花生饼粉用A.S1398蛋白酶水解,取滤液,用连续流加代替一次性的大量补料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杆菌肽发酵过程中用毛细管电泳研究氨基酸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研究了杆菌肽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与发酵效价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杆菌肽发酵过程中的部分代谢流方向和规律。结果显示,在高浓度有机氮源的发酵培养基中,菌体代谢的EMP途径从3-PG向PEP转化过程的抑制被解除,同时TCA循环得到加强,这种有利的变化以及添加适量外源Lys,可以促进发酵前期菌体细胞的TCA循环通量,皆可提高发酵效价。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产黄青霉菌药用培养基、棉籽饼粉、玉米桨、花生饼粉、黄豆饼粉作为产黄青霉Pxa-1菌种发酵培养基中的有机氮源进行青霉素遥瓶发酵试验及22L模拟发酵罐发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药用培养基生产能力最高,棉籽饼粉次之,但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培养基中豆粕所含蛋白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对zwittermicin A产量的影响.方法 豆粕经过3种不同的复合蛋白酶(碱/中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中蛋白酶)处理后形成了蛋白质、寡肽和氨基酸含量均不同的3种酶解液,即DPI,DP2和DP3.以苏云金芽孢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p.kurstaki D1-23)为菌种,分别将这3种豆粕酶解液作为其氮源进行发酵.结果 从含有DP1的培养基D-1 中获得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生物量最低;含有DP2的培养基D-2中的zwittermicin A含量最高;从含有DP3的培养基D-3中得到的生物量最大.结论 氮源的存在形式不同,对Bacillusthuringiensis sp.turstaki D1-23 菌体繁殖和其次级代谢产物zwittermicin A的合成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产量的高低与菌种及其发酵条件关系密切。本文介绍几株不同青霉菌菌株用棉子粉为有机氮源,不断改进培养基成份及培养条件,提高青霉素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 一、低棉酚棉子粉的试制及其分析: 日人介绍用美国专利商品Pharmamedia作有机氮源发酵青霉素。我们试制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目前没有适合中生菌素产生菌的合成培养基的现状,进行中生菌素产生菌发酵合成培养基的设计,并对其进行优化,以期为以后中生菌素产生菌发酵生产、营养生长、代谢、遗传育种和产素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顺序通过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的筛选、正交试验,并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V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并优化中生菌素产生菌发酵合成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结果 最终确定了中生菌素产生菌发酵合成培养基,该培养基在定量加入微量元素的基础上,组成成分为谷氨酸钠0.5%,葡萄糖1.5%,可溶性淀粉1.5%,NH_4C10.3%,KH_2PO_4 0.02%,MgSO_4 0.025%,NaCl 0.5%,CaCO_30.3%.结论 经过发酵验证,该培养基的产素能力可达到2000μg/mL左右,虽然比天然成分培养基低,但可以满足以后营养生长、代谢、遗传育种和产素机制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磷酸盐对西索米星发酵过程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无机磷酸盐对西索米星产生菌伊尼奥小单孢菌诱变菌株F0 0 3的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发酵培养基中较高的磷酸盐浓度 (3 .2~ 5 .3mmol/L)虽有助于菌体的生长 ,却抑制西索米星产物的合成 ,这与发酵过程中菌体胞内碱性磷酸酯酶和胞外淀粉酶活力受磷酸盐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黄豆饼粉是许多抗生素发酵培养基中较好的氮源,而螺旋霉菌如采用黄豆饼粉为主要氮源与生产用的鱼粉为主要氮源的培养基比较,则螺旋霉素合成有很显著的差异。为要提供工业生产抗生素的有用资料,我们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 材料和方法 (-)菌种:我国土壤中分离到的螺旋霉素产生菌 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A.SP编号为——799-1941. (二)培养基 1.孢子斜面培养基:麦敖6%,琼脂2% 2.种子培养基:黄豆饼粉25%,淀粉4%,NaCl0.4%,CaCO_30.5%,自来水,自然pH,500毫升三角瓶装量100毫升。 3.发酵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