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识别院前急救不同行政区域人群的需求,为进一步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市中心城区呼叫120呼叫资料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白云区的出车量显著性地多于其他中心城市区域(P<0.05);从2002年到2004年出车量和人口大小具有正性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8及0.87(P<0.01).结论:影响院前急救出车量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因素和城市化扩展,政策制定者及护理服务提供者应更合理地分配资源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借鉴有关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研究的基础上,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布局方法,制定北京市城区急救网络合理布局方案,使每一位患者在需要急救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公平地救治.方法 文献学习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北京市城区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救护车平均行驶速度不同,城区救护车平均行驶速度为(32.07±14.73)km/h,75%在19.05~26.24 km/h之间;城区道路曲度系数为1.6.以75%救护车能够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8 min道路行驶时间、道路曲度系数1.6为布局参数,制定理论布局方案,城区共应规划建设200个急救站.结论.在北京市城区建设200个急救站,75%的救护车在执行任务时的急救呼叫反应时间能够达到12 min,基本满足疾病对院前急救的需求,同时接近国际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3.
戚丽  陈莉霞  肖静  白梦清 《当代护士》2013,(1):30-31,38
目的了解中职单亲家庭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对策,为开展护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对179例在校单亲护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并与中国常模比较,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亲家庭护生D、Pa、Pt、Sc和Si这5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护生,主要表现为抑郁、情绪低落、否认乐观情绪、心境不良、比较悲观,多疑、不信任他人、缺乏自信和积极的自我评价。结论单亲家庭护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重视单亲家庭教育,建立单亲家庭护生档案,形成单亲家庭护生教育网络,对单亲家庭护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2012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为制定合理的院前急救策略以及提高本区域的院前急救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受理出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时间、出诊目的主诉等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院前急救患者前6位的主要疾病依次分别为昏迷、外伤、心脑血管疾病、车祸伤、酒精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一天中,院前急救的高峰时点和时段分别为14:09及7:08~21:31。昏迷、外伤、车祸伤以及酒精中毒的院前急救均有其高峰时点和时段。结论合理调配急救资源,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扩大院前急救的服务范围,方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上海市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变化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01—2017-12-31期间上海市闵行区236 723例院前急救患者病例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时间、疾病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上海市闵行区院前急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比例为1.33∶1,其中20~29岁和80~89岁分别为两个发病小高峰。在疾病谱排名方面,创伤一直居于首位,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院前急救呼救时间分布方面,院前急救患者的呼救小高峰期为8:00~11:00,其中8:00~9:00为最高峰。结论:通过对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分析,有助于以疾病谱为依据,对急救资源和人员配备进行调整和加强,做到有备无患,全面提高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院2002-01~2005-01院前急救息者的呼吸道管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急诊科近3a院前急救患者6017例次。其中行紧急气道处理为375例次,占院前急救患者的6%。行口咽导管84例,面罩一球囊149例,气管插管142例。其中使用口咽导管;脑血管意外的患者54例,各类中毒3l例,不明原因昏迷12例;使用面罩一球囊:心脏病患者65例,呼吸系统疾病56例;使用气管插管:猝死3l例,多发伤64例,中毒及其他47例。  相似文献   

7.
随着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车祸伤呈逐步上升趋势,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了极大威胁。据北京急救中心统计,目前交通事故已占到急救量的10%左右,比5年前增长了几乎一倍;而天坛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病人中,又以交通事故致伤者最多。车祸伤患者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现场急救处理,会使死亡率剧增。据统计,全世界每年20%的创伤患者因创伤后未能得到及时的现场救治而死亡,其中因交通事故致死者约有2/3死于事故发生后25min内^[1]。因此,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现将车祸伤患者院前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远莲 《急诊医学》2000,9(5):347-348
  相似文献   

9.
昏迷是指由于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或大脑皮层神经元广泛受损引起意识丧失,对语言无反应的一种意识障碍。昏迷患者病情变化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院前急救及护理在患者救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院前救护的正确与否、迅速与缓慢关系着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年龄、病种、出诊时间、地点等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合理安排院前急救班次,使有限的护士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方法分别对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紧急出诊出车抢救的全部院前急救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与2002年比较:1)2003年院前急救患者年龄0~15岁组和81~92岁组明显减少(P<0.05);16~35岁、51~65岁患者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2)2003年病种构成前4位依次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颅脑创伤、多发伤.3)出诊时间:2003年在00:00~06:00时段患者数明显减少(P<0.05),而在12:00~15:00和18:00~24:00患者比例明显增加(P<0.05).4)出诊地点:2003年乡镇医院及公共场所比例增加(P<0.05),家庭的急诊患者减少(P>0.05).结论随着院前急救病例的流行病学变化,应及时调整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班次,使在院前急救高峰期有足够的护理人员参与院前急救.  相似文献   

11.
12.
颅脑外伤的发生率约占创伤总数的30%,仅次于四肢创伤,常合并其他多发伤,进展迅速,病情危重[1]。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院前医疗服务已成为了人们普遍的期望,院前急救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院前急救的意义在于使急危重症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使生命得以维护,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家属、朋友的负担和精神压力,使他们  相似文献   

13.
院前急救指病人发病至入院就医这一阶段的救治。它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本文就上述两部分急救病人有针对性地实施全程心理护理,旨在不是单纯性消除症状,而是力求转变人格或转变思维方式,态度(使患者的人格逐渐成熟,角色顺利转化)澄清无意识冲突的影响,从而启发患者的自我意识,通过解释达到领悟,矫正不成熟的情感体验,消除神经症状防御模式。我院自2001年8月17日启动院前急救系统,  相似文献   

14.
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01/2007-12 238例患者施行院前急救,总结院前急救的护理措施。结果:抢救238例创伤患者,抢救成功224例,死亡14例,抢救成功率为94.12%。结论:外伤的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应掌握院前急救的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为医院抢救患者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统计证实 ,全世界每年的创伤病人 2 0 %因创伤后没能得到及时的现场救治而死亡。有统计表明 ,因交通事故致死者 ,约有 2 /3死于事故发生后 2 5min内。此时 ,伤者往往不能得到急救处理 ,而使死亡率剧增。因此 ,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 ,对保全病人的生命 ,减少医院前期病人的伤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作者就深圳市观澜医疗急救中心工作期间 ,进行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7月至 1999年7月急救中心共进行院前外伤急救 78次 ,90人 ,占总急救人数的 86 %。其中男性 72人 ,女…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广州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广州市中心城区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院前急救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的院前急救病例逐年上升,但死亡病例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死亡人数最多的集中在70岁以上的年龄段。院前急救死亡的常见病因是猝死(65.68%)、创伤(9.74%)、脑血管意外(8.79%)、心血管急症(7.34%)、呼吸系统急症(6.32%)、中毒(1.61%)、消化道出血(0.52%)等。因创伤死亡的病例呈上升趋势,但2004年有所下降。脑血管意外所致的死亡则呈下降趋势。结论:应加强对猝死、心血管急症及创伤院前急救的研究,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灵芝  蔡芬  肖鹏妹  由珠  朱国容 《现代护理》2005,11(12):918-920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年龄、病种、出诊时间、地点等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合理安排院前急救班次,使有限的护士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方法分别对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紧急出诊出车抢救的全部院前急救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与2002年比较:1)2003年院前急救患者年龄0~15岁组和81~92岁组明显减少(P<0.05);16~35岁、51~65岁患者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2)2003年病种构成前4位依次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颅脑创伤、多发伤。3)出诊时间:2003年在00∶00~06∶00时段患者数明显减少(P<0.05),而在12∶00~15∶00和18∶00~24∶00患者比例明显增加(P<0.05)。4)出诊地点:2003年乡镇医院及公共场所比例增加(P<0.05),家庭的急诊患者减少(P>0.05)。结论随着院前急救病例的流行病学变化,应及时调整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班次,使在院前急救高峰期有足够的护理人员参与院前急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急诊科经"120"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68例,将其分为实验组141例和对照组1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从呼救到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开始接受专业治疗时间、死亡率和致残率。结果实验组从呼救到实施院前急救及开始接受专业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死亡率和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患者院前急救的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卡在批量伤员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诊收治的批量伤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未使用院前急救卡的45例作为对照组,将使用院前急救卡的5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院前急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抢救情况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急诊费用、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卡在批量伤员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64例车祸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作者体会此类患者的急救护理定位以症状诊断、对症护理和生命支持为基础,迅速患者评估伤情、确保急救ABC、正确止血固定和安全转运。本组车祸伤患者中,颅脑损伤占41.8%,解除其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车祸伤急救护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