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小肠血管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反复的消化道出血患儿剖腹探查,肠管造瘘,胃镜引导,诊断和治疗小儿小肠血管瘤。结果:本组患儿病灶位于空肠15例、回肠10例,广泛血管瘤(空肠、回肠、结肠)5例,29例患儿治愈出院,1例术后消化道再次出血而行手术治疗。结论:小儿小肠血管瘤术前诊断困难,常规肉眼剖腹探查手术,易盲目切除肠管,用肠管造瘘胃镜引导与肉眼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肿瘤合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方法。方法:对30例左半结肠肿瘤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急诊行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乙状结肠侧端吻合,同时将吻合口远端预留横结肠约10~15cm,在左侧腹壁作单口造瘘,术后3~5月在局麻下行腹膜外瘘口封闭术。结果:28例治愈,无吻合口瘘发生,4例因并发症死亡。随访6月至5年,9例因肿瘤转移死亡,17例仍存活。结论:左半结肠肿瘤合并急性肠梗阻采用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加横结肠单口造瘘术比传统分期手术和I期切除吻合术疗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应用空肠造瘘双向置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术后经短时间静脉营养(肠道排气后),即通过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随机选取4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未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者给予常规输液治疗。分为造瘘组和对照组,观察临床反应和测定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营养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和住院平均营养费用。结果造瘘组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住院平均营养费用均好于对照组。结论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使用,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靠,费用低廉,并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男孩,5天,于1964年5月25日因反复呕吐3天入院。体检:腹部未触到包块。X线透视见左中腹小肠充气及少数液平面。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剖腹见空肠下段套叠达10厘米,套入部呈黑色坏死,长3厘米,并有一小穿孔,肠腔內有一息肉。乃行肠切除对端吻合术。病儿住院10天痊癒出院。  相似文献   

5.
病例:患者,男20岁,因腹痛、腹胀4天,停止排气排便一天于1996年9月27日急诊入院。体检: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全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腹透示肠胀气,多个阶梯样液平,无膈下游离气体,诊断:肠梗阻。急诊手术见回肠上段及空肠明显扩张,距回盲部约40cm处回肠下段见远侧肠管逆向套入近侧肠管内,回回型肠套叠。将嵌入肠管复位,套入肠管约40cm,其中有15cm长肠管缺血、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剖开标本见  相似文献   

6.
自Dudrick证明全胃肠外营养(TPN)能使实验动物长期存活、正常生长发育,并成功用于临床以来,其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对于消化道瘘、重症胰腺炎等的治疗,取得了巨大成功。最近普外科应用TPN治愈上消化道瘘的重危患者2例,特报道如下: 例1,瞿某某,男,61岁,因中上腹痛8月伴黑便昏倒一次于1987年4月18日入院。胃镜活检诊断为胃底贲门癌致贲门不全狭窄,钡餐提示胃底软组织块影达9×5×4cm,病变已累及食管下段4cm。5月28日在全身麻醉下先经腹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代胃,后经胸行食管下段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例1:杨某,女,7岁,于2000年8月15日以肠梗阻手术。术中见回肠顺时针扭转180°。复位后发现距回盲部15cm处有一段5cm长的肠管发黑塌陷,肠管边缘动脉搏动消失。V形切断肠系膜后切除坏死肠管端吻合。术后第7天患儿出现持续性腹痛,以右下腹为重,并有压痛、反跳痛。腹腔穿刺抽出含内容物液体。急诊剖腹探查,发同吻合全部断裂,远端回肠变黑。找其原因发现次行肠切除吻合术时,误将供应远端回肠的小肠动脉和回结肠动脉回肠支切断结扎。切除远端坏死肠管,关闭回盲瓣,近端回肠经右下腹造瘘。半年后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端端吻全术,术…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8岁.弥漫性腹痛18 h入院.追问病史,患者上腹痛病史10余年.本次发病前曾自服阿司匹林及激素类药物.查体:神清、痛苦面容、板状腹, 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腹部X线:双侧膈下大量游离气体.入院诊断: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穿孔.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腹腔内胆汁样脓性液体约2 500 ml,胃窦部前壁穿孔直径1 cm,十二指肠球部前、侧壁以及与降部交界处共有3处直径1 cm穿孔.遂行十二指肠球部造瘘加胃空肠吻合术,胃管置入输入段、输出段置营养管1根.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胃管每天引流量约300 ml,造瘘管每天引流量约500 ml.术后第4天行营养管流质饮食,第12天经口流质饮食,第3周拔造瘘管,术后20天痊愈出院.随访1年,饮食正常,未再出现上腹部疼痛.  相似文献   

9.
肠内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吻合及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7年1月共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手术46例,采用胰胃双层套入式吻合法,胰管内放置支撑引流管,加空肠造瘘术行肠内营养。结果患者术后无胰瘘、胆瘘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双层吻合安全、有效,明显减少胰瘘的发生,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支持应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手术后的首选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吻合及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7年1月共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手术46例,采用胰胃双层套入式吻合法,胰管内放置支撑引流管,加空肠造瘘术行肠内营养。结果患者术后无胰瘘、胆瘘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双层吻合安全、有效,明显减少胰瘘的发生,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支持应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手术后的首选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1.
梁国强  郑远航 《广东医学》2005,26(8):1085-1086
目的探讨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在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应用Olympus CF-LB3B(全长型)纤维结肠镜检查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例。结果末段回肠平滑肌肉瘤1例,行部分末段回肠切除;空肠血管畸形1例,行部分空肠切除;末段回肠溃疡出血1例,行部分回肠切除;克罗恩病1例,行保守治疗,除克罗恩病术后3个月内仍有少量下消化道出血,经内科治疗后追踪2年无复发外,均止血成功,无并发症,无死亡。结论术中应用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在处理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中,定性定位准确,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李××,男性,36岁,住院号5742。因突然发生剧烈腹痛七小时之久于1977年6月25日凌晨三时入院,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经各种抗休克治疗后,于6月25日八时在中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大量血件腹水,肠袢高度膨胀、呈黑紫色,小肠下段系膜血管亦为黑紫色,其根部有栓塞一处,距回盲瓣约60cm 处的回肠上有一长7cm 左右坏死的憩室,余未见异常。切除包括憩室在内的全部坏死肠袢约3.5米剩下空肠近二米多,将距回盲瓣约40cm 处正常回肠断端与正常空肠断端行端端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女性,64岁,因“腹痛3d,加重6h”于2016年8月19日急诊入院;3 d前患者突发脐周持续疼痛,无呕吐、发热,外院抗感染、解痉止痛等治疗效果差,6h前腹痛加重.就诊我院,急查腹部CT扫描(图1A、1B)示:腹腔内环状高密度影伴小肠梗阻、阑尾炎、腹盆腔少量积液.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6.0/10.7kPa,脉搏72次/分,体温36.8℃,急性痛苦面容,腹平软,下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肠鸣音减弱.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9.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90;肝、肾、凝血功能均无异常;胸部X线片、心电图均未提示异常.初步诊断:急性肠梗阻,腹腔内异物,急性阑尾炎.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术,镜下可见腹腔内暗红色游离液体,约100 mL,下腹部小肠嵌入一环形金属节育环(图1C),该段小肠呈紫黑色,无蠕动,肠壁有少量渗液,其近端小肠扩张、肠壁增厚,远端小肠正常;遂于右下腹开长约7 cm辅助切口,探查见直径约3 cm的金属节育环,弹簧圈内芯,外覆塑料膜,剪断后取出(图1D),检查见距回盲部约35~65 cm处回肠段坏死,切除该段坏死回肠,行回肠-回肠侧侧吻合;再次探查回盲部发现阑尾轻度充血水肿,末端呈囊样扩张,阑尾腔内液体潴留,与周围无粘连,考虑合并阑尾炎,遂切除阑尾(图1E).术后病理诊断:小肠壁及黏膜组织显示充血、水肿、出血及坏死,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术后行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术后10 d患者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报告3例Peutz-Jeghers综合征(下称PJS)消化道息肉恶变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例1 女,40岁。因便血伴里急后重半月入院。患者14a前曾因肠梗阻在外院手术。术中发现“小肠肿瘤”,切除小肠40cn。病理结果不详。3a前肛门指诊发现直肠息肉。其父死于胃癌,其一子10a前发现空肠息肉。查体:消瘦贫血貌,口唇及两颊有多个0.3cm×0.2cm紫黑色色素斑,手指和脚趾也有同样斑点。钡灌肠示:结肠多个圆形充盈缺损。乙状结肠镜检查:距肛门15~20cm肠腔有多发息肉,距肛门4cm处可见肿物突入肠腔。入院2周行全大肠切除(包括40cm回肠)及回肠造瘘术。术中同时发现右附件肿物(6cm×5cm×3cm)并予以切除。切除的40cm回肠及全部结肠内可见多发息肉,大者直径3.5cm,小者如米粒。直肠肿物约10cm×8cm×6cm,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5.
小肠极量切除是指小肠切除后残留小肠短于15~20cm,其吸收功能的面积相当于1000cm2,这是不用消化道外营养而能维持生存的最低值[l]。P。stu_等[对报告1例新生儿的极度短肠综合症,残留小肠为空肠近端scm及回肠末端scm,作端端吻合后共13cm,经精心的非手术治疗,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至3岁时生长发育完全正常。国内胡廷泽医师有1例与Postuma相同报告,精细的消化道外营养及人工喂养成活。Kurz等[3]报告三例残留仅11cm空肠新生儿,空肠末段作了逆蠕动的倒置段术,倒置段的近端空肠吻合于空肠的远端,另一端与回盲瓣吻合。术后患儿用…  相似文献   

16.
林月双 《广西医学》2004,26(10):1565-1566
我院于 1996~ 2 0 0 3年对 30例患者实施经空肠造瘘管滴注营养液加消化液回输的治疗 ,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中 ,男 2 5例 ,女 5例 ;年龄 14~ 71岁 ;闭合伤 2 4例 ,开放伤 6例 ,合并肝、胰、胃、空回肠、结肠、肾、肺等脏器损伤 14例 ;入院时休克 8例。本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 ,并予十二指肠减压 ,其中经鼻十二指肠减压 2 7例 ,经胃造瘘十二指肠减压 3例 ;30例均行空肠造瘘逆行十二指肠减压 ,同时行近端空肠造瘘作营养管。术后首先进行肠外营养 ,肠功能恢复后 ,开始进行肠内营养 ,经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式空肠造瘘配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49例空肠造瘘患者,分成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17)。治疗组行改良式空肠造瘘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行常规空肠造瘘并在肛门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d、术后9d进行营养指标监测、免疫指标监测,并记录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少、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9d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改良式空肠造瘘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合并HIV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4年上蔡县医院外科经手术治疗3例小肠肿瘤合并HIV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小肠肿瘤患者因狭窄、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腹痛,分别行肠切除吻合、回肠造瘘手术针对HIV阳性,免疫指数CD4〉200的2例患者行肠切除吻合术,1例CD4〈200的患者行肠造瘘术随访6个月到3年,效果满意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合并HIV阳性出现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腹痛等并发症时宜行手术治疗,肠切除吻合术是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2010年5月收治肛门异物致乙状结肠穿孔1例,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1岁,以"突发腹胀、腹痛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6h"入院.既往于2002年因"锐性异物置入肛门致直肠损伤"于其他医院行"结肠切开、异物取出、结肠单口造瘘术",于半月后再次行"结肠造瘘口还纳术".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5岁,因小肠部分切除术后一年半,反复腹胀11个月于2008年12月3日入院.患者2007年7月因腹胀、腹痛被诊断为肠梗阻行手术切除,术中见末端回肠扭转并坏死,病理结果示:小肠蜂窝织炎并小肠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