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32 046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李杰  冯捷  陈立明 《热带医学杂志》2007,7(3):243-245,265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005年1月至12月32046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年龄、部位、科室、菌种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204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2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2%。主要感染科室:普通外科5.48%、烧伤科5.32%、心血管内科5.28%;主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35.40%、上呼吸道18.68%、泌尿道12.05%;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1.8%、革兰氏阳性菌占22.9%、真菌占15.3%。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13.57%、铜绿假单胞菌占12.0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55%。结论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是普通外科、烧伤外科、心内科,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  相似文献   

2.
吴红梅  史媛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9):200-201
目的:探讨ICU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发生医院感染的ICU住院患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8.9%,其中呼吸道感染占61.3%,侵入性操作中,使用呼吸机发生感染占6.13%,是ICU医院感染发生的最危险因素。结论: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洗手制度、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法,是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大建  靳松 《新疆医学》2007,37(4):35-36
目的:监测腹部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应用前瞻性方法,监测术后病人的切口部位,置管引流,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导尿冲洗护理等,填登统一调查表。结果:调查366例腹部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2人,132例次,感染率为30.6%,例次感染率为36.07%,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手术切口;腹腔;泌尿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和全身。结论:前瞻性监测术后病人医院感染实际发生率明显高于回顾性,常规监测中较高的感染漏报率和较低微生物标本送检应引起足够重视。术后切口置管引流,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控制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脑卒中患者7126例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1%,其中,脑出血感染发生率为19.4%,脑梗死感染发生率为2.3%。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常见,占74.3%;其次是泌尿道占22%,胃肠道占2.5%,其他占1.1%。高龄、脑出血、高血糖、意识障碍程度等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进行干预和控制相关因素,采取对策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便有效降低本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本院2006年全年入住ICU29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并与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对比。结果ICU的医院感染率是26,7%。明显高于同期的医院平均感染率;ICU患者因医院感染死亡的百分率为11.4%;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50%,而双重感染达54.4%;下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61.7%,但多部位、多器官感染占29.1%。结论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耐药性高;与其相关的因素有:病情重、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侵入性诊疗操作多及交叉感染等。  相似文献   

6.
将2001年至2003年出院患者18253例中发生真菌感染88例/123次进行临床分析、比较。分析医院继发真菌感染的原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2001年至2003年真菌感染占医院感染比例分别为10.35%,22、9%,13.2%。发生感染部位以泌尿道为最多,占36、58%,上呼吸道(包括口腔)其次,占21.11%。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越多、时间越长,发生真菌感染率越高。提示继发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一定比例,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频繁更换抗感染药物是造成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朱锦萍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124-1125
目的 探讨多部位感染病人各部位感染发生率与易感因素的关系及感染部位优势病原菌。以利指导临床控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方式,按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的计算机管理网络规定设置好调查项,对1998年1月-2005年4月发生多部位感染的228名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28名多部位感染病人,共发生561例次感染,泌尿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占37.43%,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23.53%,皮肤与软组织20.86%。易感因素以抗生素最高87.70%,侵袭性诊疗次之为75.40%,脑血管病41.18%,21例次手术伤口感染100%与侵袭性操作有关。病原菌共检出426株,其中G^ 菌76株(占17.84%),G-174株(占40.85%),真菌176株(占41.32%),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80%),感染部位真菌分布:同一部位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发生率60.6l%,不同部位两处及以上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发生率最高,占86.11%,不同部位有一处真菌感染时,真菌感染发生率32.41%,而且大多有先出现霉菌感染后,再发生其他病原菌或部位感染的状况,真菌呈优势菌。结论多部位感染的各部位感染发生率以泌尿道占首位;侵袭性操作、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脑血管疾病与多部位感染的发生有关;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能使微生态破坏,出现真菌移位,真菌为优势菌。规范侵袭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能预防、控制多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02、2003,2004年3年间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发生医院感染57例65例次的患者做为心哀感染组:随机抽取3年间因心力衰竭住院而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惠者35例做为心袁未感染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感染发生率7.73%,例次发生率8,82%,明显高于3年我院平均医院感染率5.93%(X^2=4.14,P〈0.05)。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多占41.54%,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占24,62%,胃肠道感染居第3位占13.85%,心功能状态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关。结论心力衰竭息者为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与年龄、住院天数.心功能状态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护。  相似文献   

9.
常见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易感因素,以制定有效防治措施,降低感染部位发生率。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发生医院感染329例,感染率为3.12%。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54.7%;其次为泌尿道,占13.07%;胃肠道占13.07%。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有效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感染部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一所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感染现患率状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2001年6月27日零时--24时所有住院病人为调查对象,采取床旁逐个询问、体检和查阅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的要求逐项填写个案调查表。结果:调查当日住院病人246例(应查250例),实查率为98.40%,发生医院感染12例,医院感染率为4。88%。在医院感染部位中手术部位感染4例,占33.33%;泌尿道感染4例,占33.33%,两者并居首位,其次是皮肤软组织感染3例,占25%;下呼吸道感染1例,占8.33%。结论:改进监测方法,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制定措施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院感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的所有出院院感病历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发生医院感染373例,感染发生率6.91%;(2)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56.9%、肺炎14.9%、泌尿系感染10.8%、胃肠道疾病8.6%,口腔3.5%、各类皮肤感染2.3%、其它3.0%;(3)50.5%医院感染多发生在入院后1个月内;(4)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多发生肺部感染(x^2=59.42,P〈0.01);(5)各季节均有感染发生,男性与女性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不同,女性以泌尿系感染多见,男性则以胃肠道感染为主,差异有显著性(x^2=25.91,P〈0.01)。结论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逐步将封闭式管理改为半开放式或开放式管理,是降低精神专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计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998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ICU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ICU感染的发生率为7.8%,与全院感染率(4.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83.08%,泌尿系感染占9.23%,而胃肠道感染占4.62%,它们都是ICU发生医院感染最危险的因素。结论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洗手制度、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法,是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菌种、好发部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160例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白色念珠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占88.5%;其次为曲霉菌,占5.8%、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占81.9%;再次为口腔念珠菌感染.占8.8%.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原发基础病、原有其他医院感染、致死性疾病、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是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122例慢性重症肝炎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重症肝炎合并医院感染对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慢性重症肝炎住院患者122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结果:32例合并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6.23%,感染部位以腹腔、呼吸道、胃肠道为主;住院时间长,黄疸指数高,感染发生率高。结论:加强慢性重症肝炎院内感染的防治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慢性重症肝炎院内感染率,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避免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间住院精神病患者共2360例进行有关医院感染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23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有130例,感染率为5.51%。感染好发于入院第1周内及入院第7周以后,主要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34.62%,其次为消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感染的发生率随病程的延长而增高。结论精神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并不低,其原因与服用抗精神药物、精神病症状影响及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医院神经外科感染的医患部位。方法调查我院2005年3月-2011年9月456例手术患者医院神经外科感染的情况,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88例,医院感染率为19.30%;其中感染次数为前三的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分别占总感染例数的54.55%、22.73%、6.82%。结论本调查结果对于预防医院神经外科感染有帮助作用.值得引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全年医院感染监控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全年出院患者11236人,全院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7%,漏报率为15.7%。下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感染居医院感染部位构成的前3位。普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和肾内科居医院感染科室构成的前4位。革兰阴性菌占38.9%,革兰阳性菌占30.1%,真菌占31.0%。结论: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率接近全国一般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科室进行督查,是控制医院感染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封玲 《大家健康》2016,(4):291-291
目的:探究医院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综合 ICU 患者1200例。结果:在1200例综合ICU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9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08%,因发生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死亡率为21.6%,没有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1103,因未发生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死亡率为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综合ICU 患者呼吸道、呼吸道、泌尿道、血液、胃肠道、口腔、皮肤黏膜等部位感染率分别为51.5%、25.8%、8.25%、5.15%、3.1%、4.1%、2.1%;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住院时间、导尿管等。结论:医院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减少危险因素是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感染后相应护理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5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7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病案资料。结果 172例患儿中发生院内感染23例,感染率为13.37%。结论 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住院日数,加强消毒隔离、病区管理是降低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特点,对2006年全年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方法:制作统一登计表,对2006年全年各临床科室向院疾病预防科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汇总、登计,记录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本院2006年全年收治患者10340例,发生医院感染523例,医院感染率为5.05%。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上呼吸道感染274例;下呼吸道感染112例;泌尿道感染43例;胃肠道感染32例;腹腔感染9例;切口感染15例;其它感染38例。感染病原体:523医院感染病例中有519名患者对各类标本进行了茵培养,其中436例阳性(茵培状阳性率84.00%)。结论:本院作为一所中医院,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全国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