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探讨IFN-r对HSC前胶原基因表达的信号传递途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鼠a1(I)CDNA、a1(III)cDNA及磷酸一3一甘油醛脱氢酶(GAP)cDNA探针制备及标记:小鼠a1(I)及a1(III)胶原cDNA重组质粒和用做内标准的GAPcDNA克隆由DeCrumbrugghe提供,插入片断 a1( I)为 321bp. a1(III)为 1kb,GPA为 1.2 kb。按地高辛标记的 DNA检测试剂盒(德国宝林曼)说明操作,标记探针浓度分别为 52ng/ml、 48ng/ml和54 ng/ml…  相似文献   

3.
4.
α-干扰素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IFN-α对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IFN-α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HSC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IFN-α作用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MTT)测定活细胞数及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AnnexinV和PI双染方法将早期凋亡与中晚期凋亡和死细胞区分开,从而测定HSC的早期凋亡情况.结果:MTT实验观察到IFN-α作用于大鼠活化的HSC后,作用组活细胞数目减少,1×10~7及1×10~8U/L两个作用浓度组与对照组的A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82,5.44,均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示HSC的早期凋亡率随干扰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1×10~7及1×10~8U/L两个作用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凋亡率有显著性差异(t=4.31,5.07,均P<0.05).结论:诱导肝星状细胞早期凋亡可能是IFN-α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IFN-α对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IFN-α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HSC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IFN-α作用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MTT)测定活细胞数及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AnnexinV和PI双染方法将早期凋亡与中晚期凋亡和死细胞区分开,从而测定HSC的早期凋亡情况.结果MTT实验观察到IFN-α作用于大鼠活化的HSC后,作用组活细胞数目减少,1×107及1×108U/L两个作用浓度组与对照组的A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82,5.44,均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示HSC的早期凋亡率随干扰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1×107及1×108 U/L两个作用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凋亡率有显著性差异(t=4.31,5.07,均P<0.05).结论诱导肝星状细胞早期凋亡可能是IFN-α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7.
α干扰素对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临床研究发现,α干扰素(IFN-α)有特异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而不依赖于其抗病毒作用,但其抗纤维化机制尚不清楚。目前IFN-α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未见报道。以体外培养的鼠HSC为研究对象,观察IFN-α对活化状态的HSC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大鼠α1(Ⅰ)、α1(Ⅲ)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评价螺内酯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1)肝硬化模型组(A、B组各10只)体积分数40%的四氯化碳(CCl4,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皮下注射,3 ml/kg,每周2次,其中A组注射10周,B组注射13周;(2)螺内酯组(C、D组各10只)CCl4注射的同时给予螺内酯20 mg/(kg·d)灌胃,其中C组灌胃10周,D组灌胃13周;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饮食、饮水.分别于第10周末处死A、C组大鼠,13周末处死B、D组及对照组大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α1(Ⅰ)、α1(Ⅲ)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第10周末时,螺内酯组d1(Ⅰ)、α1(Ⅲ)前胶原mRNA表达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P<0.05).第13周末时,螺内酯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螺内酯对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干扰素γ(IFN γ)对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浓度0.1、1、10、102、103、104、2.5×105、5×105U/ml IFN γ作用于HSC-T6细胞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其对HSC-T6细胞生长指数的影响;以1、102、104U/ml IFN γ作用于HSC-T6细胞48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其对HSC-T6细胞Col Ⅰ、ColⅢ、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组ColⅠ、ColⅢ、TIMP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2.86±0.21、2.00±0.23、3.90±0.81;1U/m1、102U/ml、104U/ml IFNγ作用于HSC-T6细胞,ColⅠ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1.00±0.11、0.42±0.12、0.33±0.1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lⅢ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1.09±0.1 5、0.52±0.14、0.43±0.18,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MP1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3.81±0.37、3.50±0.51、3.41±0.3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FNγ明显抑制HSC-T6细胞colⅠ、ColⅢ基因表达水平,而对TIMP1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从而可抑制Ⅰ、Ⅲ型胶原的合成,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α对实验大鼠肝内纤维组织及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苌新明  常英 《肝脏》2004,9(3):171-173
目的 探讨干扰素(IFN)α防治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54只分成A组(正常对照组)6只、B组(模型对照组)12只、C组(IFNα预防组)12只、D组(IFNα治疗组)12只和E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2只。分别于实验6~12周末处死,取肝组织行病理组织学与电镜下同步观察。结果 B组大鼠肝内纤维组织广泛增生,假小叶形成,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明显增多,C组和D组肝内纤维组织明显减轻,活化HSC数量减少,凋亡数目明显增多。结论 IFNα通过抑制HSC活化并诱导其凋亡防治肝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12.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展的核心,其激活和增殖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网络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PPARγ是其一亚型,通过干扰调节HSC增殖与凋亡的信号途径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可能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应用γ干扰素(IFN γ),α干扰素(IFN 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观察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在17~66岁,男52例,女28例,病程在2~32年不等,病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病例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均有可比性。(2)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抗肝纤维化药物联合应用即鸡尾酒疗法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干扰效果.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分为牛磺酸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组、4,5,7-三羟基异黄酮组、鸡尾酒组和对照组;各组药物作用HSC-T6 24h后,用噻唑兰比色法(MTT)测定活细胞数,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Ⅰ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观察到牛磺酸、EGcG、三羟基异黄酮、鸡尾酒组HSC-T6的活细胞数目减少,与对照组的A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237±0.007,0.216±0.009,0.242±0.008,0.130±0.004 vs 0.452±0.011,均P<0.05),其中鸡尾酒组与单一用药各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的Col-Ⅰ、TIMP-1的mRNA表达降低,并且鸡尾酒组与单一用药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尾酒疗法可抑制大鼠HSC-T6的增殖,与单一用药相比更能有效降低Col-Ⅰ、TIMP-1的mRNA表达,可能具有更高的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复方861对肝星状细胞分泌表达内皮素-1蛋白及mRNA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肝星状细胞(HSC)的收缩与舒张在调节肝内阻力及肝窦血流量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认为,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是调节HSC收缩与舒张的重要因素。研究证明,复方861能增加肝星状细胞系(HSC-T6)合成与分泌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台酶表达。为了进一步了解复方861的药理作用,对HSC-T6分泌ET-1及ET~1 mRNA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0 (IL 10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B (PDGF BB)对体外活化的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mRNA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激活的HSC (细胞系rHSC 99)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A组 )、IL 10 2 0ng/ml干预组 (B组 )、PDGF BB 2 0ng/ml干预组 (C组 )及IL 10 2 0ng/ml PDGF BB2 0ng/ml共干预组 (D组 )。加药后 2 4小时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方法 ,检测各组ICAM 1mRNA表达情况。结果 :B组ICAM 1mRNA的表达较A组明显降低 (P <0 0 1) ;C组ICAM 1mRNA的表达较A组明显增强 (P <0 0 1) ;D组ICAM 1mRNA的表达较A组与C组均降低 (P <0 0 5 ,P <0 0 1) ,但与B组相比较其ICAM 1mRNA的表达则增强 (P <0 0 1)。结论 :PDGF BB促进肝纤维化与其引起HSC表达ICAM 1增强有关 ,IL 10通过下调HSCICAM 1表达 ,可在抑制肝纤维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α和甘草酸对肝纤维化鼠星状细胞胶原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动物实验证实干扰素α和甘草酸均可降低肝纤维化鼠星状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减少Ⅰ、Ⅲ型胶原在肝脏的沉积[1,2]。但对两药联合应用治疗肝纤维化及其机制尚缺乏研究,本研究旨在观察联合应用甘草酸和干扰素α对不同阶段肝纤维化鼠星状细胞Ⅰ、Ⅲ型前胶原及胶原酶mRNA表达和肝脏Ⅰ、Ⅲ型胶原沉积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分组及模型复制:雄性SD大鼠,体重 250g左右,采用四氯化碳和乙醇复制肝纤维化鼠模型。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甘草酸治疗组、干扰素治疗组和干扰素+甘…  相似文献   

18.
γ-干扰素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 ,干扰素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研究表明 ,作为干扰素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γ 干扰素 (IFN γ)具有较强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本文就其对肝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作一综述。一、关于IFN γ1.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方式有两种 :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和通过细胞产生的可溶性分子促进细胞间的联系。这些分子统称为细胞因子 ,它们是由细胞产生的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 ,能影响这些细胞及其他细胞的行为和特征。细胞因子按其结构主要分为四大家族 :造血因子家族、干扰素家族、趋化因子家族、肿瘤坏死因子家族。除此之外 ,还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对转化生长因子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atellite cell,HSC)增殖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活化的HSC作为研究模型,将传代的细胞分为5组,以MTT比色法观察ALA对HSC的增殖效应,以ELA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及Ⅲ型胶原的含量,以Western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结果:TGF-β1能诱导HSC增殖并促进胶原的分泌,ALA可不同程度抑制TGF-β1所诱导的HSC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和α-SMA的表达(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ALA在高浓度时对TGF-β1能诱导的HSC起抑制作用,可能对脂肪性肝纤维化及其引起的肝硬化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激活的HSC中c-myb及肝脏组织特异的转录因子-肝脏激活蛋白(liver activatorprotein,LAP)在α1(I)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原位灌注、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HSC,并进行体外培养使之激活,构建含人α1(I)胶原基因启动子片段(-804~+145或-804~+222碱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用构建的报告基因质粒与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