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常表现为月经异常、继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痛,严重时或可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1].关于 EMs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主要学说以经血逆流种植为主,免疫、炎症、遗传、内分泌等因素共同参与其中.流行病学研究表明,EMs ...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由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种植在子宫腔被覆黏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而引发的一种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由Sampson提出的经血逆流种植理论是目前的主导理论.但普遍存在的经血逆流现象与事实上相对较少的发病人群使人们认识到免疫功能异常在EMs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各种免疫相关成分,如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酶等均与EMs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与EMs有关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3.
陈志芳  丁岩 《新疆医学》2004,34(1):58-6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为妇产科常见但至今仍未克服的疾病,有三大临床症状:盆腔痛、月经失调、不孕。迄今为止,EMs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有种植学说;腹腔化生学说;良性转移学说和免疫发病学说等几种学说,无一能圆满解释所有部位的EMs。随着对EMs的深入研究,认为EMs与糖尿病、高血压、哮喘等疾病一样,是多因素/多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具有恶性行为的良性病,主要引起不孕,痛经,慢性盆腔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EMs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确,故对其治疗的效果很局限,难以根治,复发率高。因而对EMs的研究倍受关注。近年来,EMs与凋亡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得以在宫腔外种植并继续存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和腹腔液白细胞介素-18(IL-18)浓度,探讨IL-18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ndwichELISA)方法测定30例EMs患者和20例对照组血清和腹腔液IL-18浓度。结果血清IL-18浓度在EMs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EMs组腹腔液IL-18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EMs合并不孕患者显著高于非不孕患者。结论 IL-18可能参与了EMs的发病,腹腔液IL-18浓度的升高可能是内异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静  蒙秋  王海燕 《医学综述》2013,19(8):1414-1416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痛经和继发性不孕,且复发率高,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但其确切的病因至今不明,仍是妇产科领域的难题。许多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EMs具有的与恶性肿瘤类似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异位内膜侵袭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随之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孙俊杰 《医学综述》2012,18(7):979-98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一直是困扰妇科医师的难题。由于伦理学问题,不能直接在人体上进行实验研究,更不能反复地进行有创性检查监测疾病的进展,限制了EMs的研究。裸鼠模型是EMs理想的动物模型,能够准确地再现疾病的特点,并能反映疾病的发展变化,尤其在研究血管形成等因素在EMs中的作用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应用方面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能引起女性痛经、性交痛、不孕,严重时有恶变倾向,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学说众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异常的表观遗传可调控EMs的发生发展,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可能为EMs的诊治提供新的依据,查询了近年来mi 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就相关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而引起的月经失调、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被称为“有着恶性肿瘤行为的良性疾病”,给妇女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自1860年Von Rokitamsky首次描述该病至今,其发病原因和机制仍然不清楚。近年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异常与EMs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可能是内膜细胞具有异位种植和生长能力的重要因素。现将细胞凋亡在EMs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却有恶性疾病的生物学特征,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研究发现,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在EMs形成的各个环节起到重要作用。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持续增殖、抗凋亡、黏附和侵袭、促进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与EMs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coRNA和lncRNA的调控.本文主要对DNA甲基化、lnc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中医各家也众说纷纭,但以"血瘀"达成共识。而许多研究表明内异症与在位内膜论、遗传、免疫、激素等方面有关。近年来专家们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现象。线粒体呼吸链异常、雌激素代谢失衡、内环境铁过载和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可导致活性氧增多,抗氧化酶和非酶类物质减少导致患者体内抗氧化水平减弱,而环境因素则会加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氧化抗氧化失衡。本文从氧化物过度产生和抗氧化能力下降两方面分析氧化应激及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旨在为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新的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经典理论未能完全解释其发病机制.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失衡、氧化标记物增加,抗氧化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说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氧化应激有关.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氧化应激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及抗氧化治疗的可能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需要经过不同程度的翻译后修饰才能发挥其功能。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有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糖基化和甲基化等,这些修饰可以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年研究表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本文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及研究方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1/5的育龄妇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但其发病机制复杂,确诊难度大。只有通过腹腔镜检查并对疑似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该技术医疗费高,并发症多。大量研究表明各种生物标记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中有很重要作用,使用标记物诊断具有简便、快速、医疗费用低且能减少患者疼痛等优势,成为该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相关的重要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的利用动物模型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不明,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疾病的延误诊断非常突出。脂质组学技术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外周血、子宫内膜液、腹腔液和卵泡液的鞘磷脂、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丝氨酸等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疾病分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在位子宫内膜的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联合磷脂酸有望成为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物标志物;外周血的脂代谢数据对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也有重要价值。脂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发病机制、疾病预测、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病机制的研究表明,经血逆流是诱因,"黏附-侵袭-血管形成"是EM病灶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EM的发生是在位内膜的特质性决定的;免疫功能异常、多种细胞活性因子在EM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提出了在位内膜学说、免疫学说及遗传学说等,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EM的发病机制。现就EM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寻求更新更完善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EM有恶变潜能。目前为止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恶性肿瘤(EAOC)恶变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我院1例巨大EAOC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对EAOC发病机制、临床病例特点、治疗方案进行探讨,旨在加强对该疾病认识及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