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静金  刘圣 《安徽医药》2012,16(11):1566-1569
正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各国关注的公众健康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76亿,预计到2030年患者数将增加1倍,达到3.7亿。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近年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小檗碱(Berberine,Ber)对2型糖尿病性神经痛(DEN)大鼠疼痛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高脂高果糖饲料喂养1个月,再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性神经痛大鼠模型,且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糖尿病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PBS)1ml/kg、低剂量组以小檗碱100m异,kg、高剂量组以小檗碱187.5mg/kg体重灌胃,整个治疗持续8周(w)。用热板法测定大鼠舔后足的潜伏期即痛阔,用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BG)。结果:(1)建模成功后,模型大鼠FBG〉113.8mmol/L,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2)用小檗碱治疗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FBG均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降低(R=0.05);高剂量组的痛阈值较糖尿病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3)实验还发现,在用小檗碱治疗的后期能使明显消瘦的2型糖尿病性大鼠体重回升。结论:小檗碱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且大剂量时对DPN大鼠的神经性疼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盐酸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Pub Med数据库,收集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随机对照实验,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94只大鼠。Meta分析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ISI[WMD:-0.67,95%CI(-1.03,-0.31),P<0.000 01],各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结论:盐酸小檗碱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ISI。  相似文献   

4.
盐酸小檗碱治疗糖尿病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素)由黄连、黄柏、三棵针或其它含小檗碱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笔者用该药治疗糖尿病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 例均为门诊病人,女3例,男2例,年龄50~65岁,平均55岁.均为Ⅱ型糖尿病,病程2~5a,平均2.5a.临床表现:烦渴、泌尿系感染久治不愈3例,消瘦多食2例.5例中空腹血糖>10.5mmol/L1例,9.5~78mmol/L2例,<7.8mmol/L2例.2 治疗方法与结果5例病人综合治疗的同时,应用盐酸小檗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檗碱及其衍生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和高脂高热卡饮食喂养的方法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碱组、8-羟基二氢小檗碱(Hdber)高、中、低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骨骼肌PTP1B、胰岛素受体β(InsRβ)亚基蛋白及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升高,血脂代谢紊乱,FINS及骨骼肌PTP1B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而InsRβ亚基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代谢紊乱均得到明显改善、FINS降低(P<0.05,P<0.01),但骨骼肌组织PTP1B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与小檗碱组比较,Hdber中高剂量组对各指标的改善程度相接近。结论:小檗碱及Hdber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与增加骨骼肌组织InsRβ亚基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有关,而未观察到其对PTP1B蛋白表达水平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卢建平 《北方药学》2023,(7):119-121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服务中心2020年01月—2022年01月收治以2型糖尿病为主诊断的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患者,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为对照组,接受基础胰岛素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为研究组。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及胰岛功能指标,判定临床治疗效果并统计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的血糖指标水平及胰岛功能指标,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及胰岛功能中HomaIR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更低(P<0.05),胰岛功能Homaβ指标较治疗前提升,研究组更高(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基础胰岛素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指标,较常规单纯基础胰岛素比较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并不增加用药不良反应,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张雅晨  孙建国 《药学进展》2023,47(3):217-22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与糖脂代谢紊乱、炎症、氧化应激、自噬受损、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交叉关联,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综述了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以及小檗碱预防性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T2DM大鼠血内毒素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5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2DM组。14周后,将成模的T2DM组又分为:单纯饮食组(A组)、小檗碱组(B组);于4、8、14、22周时处理大鼠,同期设对照组(n=6)。利用生化法测定相应指标。结果 (1)成模过程中,T2DM组比NC组所测指标升高(P<0.05);(2)干预后A、B组大鼠指标降低,高于NC组(P<0.05),B组较A组明显(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可以改善体内炎症水平,进而治疗T2DM。  相似文献   

9.
小檗碱又名黄连素.是从黄连等植物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深入研究发现。小檗碱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现综合国内外对小檗碱的研究,对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小檗属植物资源丰富,药用历史悠久,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中刺檗、具芒小檗、毛叶黄耆和豪猪刺等植物的研究较为深入。小檗属植物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研究最多的是小檗碱,其具有降血糖血脂、抗炎、抑菌等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然而,对小檗碱的研究并不能代替对小檗属植物的研究。对小檗属植物提取物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促进该属植物及其有效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周吉银  周世文 《中国药学》2007,16(4):300-306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病理结构改变和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及其与PPARe α/γ/δ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注射链脲菌素(35mg·kg^-1,i.p.)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6周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16周每天分别拌食给予低中高剂量小檗碱(75、150、300mg·kg^-1)、非诺贝特(100mg·k^-1)和罗格列酮(4mg·k^-1),用HE染色检查骨骼肌结构病变、分光光度法测定肌糖元和甘油三脂含量及免疫组化检测PPAR α/γ/δ的表达。结果骨骼肌纤维在各组大鼠中仍正常分布,中高剂量小檗碱部分地改善糖尿病肌纤维的萎缩,增加肌糖元和降低甘油三脂含量(P〈0.01)。中高剂量小檗碱和罗格列酮都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骨骼肌中PPARγ蛋白水平(P〈0.01),中高剂量小檗碱和非诺贝特能促进PPARα和PPARδ的表达(P〈0.01)。结论小檗碱调控骨骼肌PPARα/γ/δ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糖尿病骨骼肌纤维萎缩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人群发病率为1%~5%,它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同样被视为世界性三大疾病。由于病因未阐明,尚无根治药物,临床对开发新药寄予厚望。现代学者通过单味中药降血糖作用及其临床治疗进行科学论证,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思路。为此,本文就国内近年来单味中药活性成份的生物碱的降血糖作用及其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概况作一综述,希对临床有所碑益。1小聚碱1.1历史简况黄连、黄柏、三颗针中含有小檗碱,为其主要成份。黄柏、三颗针单…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型疾病,恢复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代谢稳态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至关重要。小檗碱可缓解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总结了小檗碱通过依赖性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以及其他信号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来说明小檗碱降血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其酶学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8周,复制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模型组、小檗碱组、二甲双胍组,各组干预4周,同时设置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葡萄糖耐量试验(GTT)各时间点血糖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肝脏葡萄糖激酶(GK)活性的差异。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餐后60min血糖水平下降[分别为(7.2±1.4)mmol/L,(8.0±1.2)mmol/L,P<0.05],FFA水平下降[分别为(258±29)mmol/L,(479±34)mmol/L,P<0.05],ISI增强[分别为(-4.9±0.3),(-5.4±0.4),P<0.05],GK活性增强[分别为(13.6±1.7),(5.6±0.8),P<0.05];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取得类似结果。结论小檗碱能调节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脂代谢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其调节糖代谢机制可能与提高GK活性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邱方泓  张桂菊 《药学研究》2023,42(7):517-525
肥胖是长期能量摄入与消耗不平衡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脂肪组织的异常增殖与肥大密切相关,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也是抑制肥胖的一种方法。近些年,小檗碱(BBR)被发现具有抑制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脂质积累的能力,并通过PI3K-AKT、Ucp1、AMPK、AMPK-PGC1α轴影响脂肪细胞分化的进程。本篇综述介绍了BBR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脂质积累和脂肪产热的影响,从而为BBR如何通过脂肪产热帮助预防和管理肥胖的干预策略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联合小檗碱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将4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予以艾塞那肽联合小檗碱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格列苯脲治疗,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服糖后30min、服糖后120min血糖(FPG、P30PG、P120PG)和血胰岛素(FISN、P30ISN、P120ISN)以及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30INS水平高于治疗前,其他观察指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P30INS水平高于治疗前,FPG、P30PG、P120PG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P120PG、FINS、P120INS、TG、CRP、ISI水平低于对照组,P30IN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艾塞那肽联合小檗碱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在明显降低血糖的同时,能提高早期胰岛素分泌,保护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17.
小檗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综述了小檗碱在分子生物学、药理和临床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特别是近些年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对进一步认识小檗碱在体内的作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檗碱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β样淀粉蛋白(Aβ)的作用机制,为防治2型糖尿病并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链脲佐菌素静脉注射+高脂、高热饲料喂养2周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0只,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组和小檗碱治疗组(盐酸小檗碱剂量:187.5 mg·kg-1·d-1)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大鼠10只。2型糖尿病组和小檗碱治疗组继续用高脂高糖饮食饲养6周后处死,分离血清及脑组织,分别测定Aβ、乙酰胆碱酯酶(AchE)、丁酰胆碱酯酶(BchE)活性、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AchE、BchE、Aβ、FBG、FINS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脑组织Aβ也呈升高趋势,但AchE、BchE活性明显下降;小檗碱治疗组血清AchE、FBG、Aβ显著下降,FINS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AchE、BchE活性显著增高,Aβ含量明显升高,提示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着共同的分子基础,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小檗碱能降低FBG、Aβ水平,可能通过抑制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对防治2型糖尿病并发阿尔茨海默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檗碱对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增四  陆付耳  陈广  徐丽君  王开富  邹欣 《药学学报》2007,42(10):1045-1049
本文探讨小檗碱对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采用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NIT-1细胞后,以放射免疫法、液体闪烁计数法、酶法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其胰岛素水平、葡萄糖利用、葡萄糖激酶(GK)活性、GK和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GKRP)的表达。结果表明,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檗碱组的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葡萄糖利用活跃,且GK酶活性增强、GK表达增加,而GKRP表达降低(P<0.05)。结果表明,小檗碱促进NIT-1细胞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可能与其作为GK激活剂,使NIT-1细胞葡萄糖利用增加、GK酶活性及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小檗碱(berberine)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大鼠模型心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高糖高脂膳食负荷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实验性2型DC大鼠模型,观察小檗碱对模型动物心脏功能、结构变化以及血浆、心肌组织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作用.结果 小檗碱治疗6周后,可明显改善DC大鼠模型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左心室前壁厚度、室间隔厚度以及心肌组织胶原含量;另外,小檗碱可减少模型动物血糖、血脂以及心脏游离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NEFA)含量,增加心肌组织脂肪酸跨膜转运载体蛋白(fatty acid transporters,FATPs)和脂肪酸β氧化酶(fatty acid β oxidase,FA-β-oxidase)含量.结论 小檗碱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抑制心肌肥厚和心室重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高血糖和高血脂状态、以及增加FATPs和FA-β-oxidase改善心肌内脂肪酸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