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血液净化疗法抢救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净化疗法(血液灌注和血液透析)抢救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和价值。方法4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20例应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等抢救,余2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和透析抢救,比较二者治愈率的不同。结果40例中共治愈17例,死亡23例。其中血液净化组治愈13例,死亡7例,治愈率65%;非血液净化组治愈4例,死亡16例,治愈率20%。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另比较开始血液净化时间的迟早,发现中毒6h内净化者治愈21例,死亡5例,治愈率80.77%;中毒6h后净化者治愈6例,死亡8例,治愈率42.8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的基础上,尽早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百草枯中毒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2.
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 4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血液灌流组19例给予血液灌流联合常规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液灌流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其病死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存活患者地塞米松用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床旁血液灌注(HP)联合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诊入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HP联合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纽治疗至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阿托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的发生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P联合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抢救AOPP患者,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减低住院费用,并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在治疗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综合治疗的48例为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HP治疗的35例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检验结果、治愈率与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人院后24 h、第3天、第7天的血百草枯浓度、血白细胞、凝血酶原时间、血肌酐、血尿素氮、丙氨酶、肌酸激酶、动脉血氧分压、两组治愈率与死亡率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内3天血WBC、PT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尽早进行HP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致肺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急性PQ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予洗胃、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及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O.9%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3-5d。比较两组动脉血气、X线胸片(第1、3、5天)变化、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个脏器)发生率、病死率、死亡病例的存活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动脉血气及X线胸片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ODS发生率、病死率与死亡病例存活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PQ中毒后肺损伤患者动脉血气及x线胸片,对急性PQ中毒肺损伤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及TGF-β1、NF-κB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PF级Wistar大鼠72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百草枯染毒组(百草枯50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姜黄素治疗组(百草枯染毒后30min给予姜黄素200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空白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常规饲养14d后观察大鼠肺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干预组动物生存率41.67%,百草枯中毒组生存率70.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百草枯染毒组TE(呼气时间)、PIF(吸气峰流量)、PEF(呼气峰流量)、EF50(呼出50%气量时的流速)、TV(潮气量)、F(呼吸频率)等肺功能指标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百草枯染毒组比较,姜黄素治疗组Te、PEF、TV、F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大鼠肺组织中TGF-β1、NF-κB在空白对照组有少量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百草枯染毒组表达明显增强(P〈0.01或P〈0.05);姜黄素治疗组与百草枯染毒组比较,TGF-β1、NF-κB表达显著减弱(P〈0.01或P〈0.05);结论抑制肺组织中TGF-β1、NF-κB的过度表达,是姜黄素减轻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程度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4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血液灌流(HP)对于不同剂量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02~2014-0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共4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进行中毒严重程度评分,根据不同中毒剂量将患者分为A组(20例,<25 mL),B组(10例,25~40 mL),C组(15例,>40 mL),比较不同中毒剂量患者HP治疗的效果。结果45例患者均为急性百草枯中毒,中毒剂量小于25mL(HP10例, non-HP 10例)和中毒剂量大于40 mL组患者( HP 10例,non-HP 5例),单纯加用血液灌流治疗较常规内科治疗预后无明显差异(P>0.05),25~40 mL组(HP 6例,non-HP 4例),HP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内科治疗组( P<0.05)。结论中毒剂量在25~40 mL的患者应该选择常规内科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其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毒组和辛伐他汀组各24只。百草枯水剂按120mg/kg灌胃大鼠,建立大鼠急性百草枯中毒模型,辛伐他汀组在制备百草枯中毒模型前7d,以辛伐他汀20mg/(kg·d)+生理盐水稀释后灌胃,对照组与中毒组均留置胃管并注射10mL/(kg·d)生理盐水,连续7d,1次/d;于给药后6,24,72h采集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3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B、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α水平。结果中毒组给药后6,24h时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6h时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6,24,72h时血清TNF-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给药后6,24,72h时血清IL-1p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中毒组(P〈0.05),给药后6,72h时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中毒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预处理可抑制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TNF-α IL-1β和IL-2的释放,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全身炎症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0):2297-2298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应用价值。方法:用HP与HD联合治疗急性重度中毒70例,与单纯HD或HP治疗急性重度中毒37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昏迷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治愈率(97.24%)相对于对照组(78.11%)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P联合HD治疗急性重度中毒并发症较少且较轻,病情恢复较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黄在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中的保护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分成百草枯组(给予50mg/kg灌胃),干预组(在百草枯组的基础上持续每天给予生大黄300mg/kg灌胃治疗直至处死)及对照组,每组各30只。各组再分为1、3、7d亚组,每个亚组10只。监测所有大鼠的血清MDA及SOD水平,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百草枯组染毒后血清MDA水平与同时间对照组及干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百草枯组染毒后血清SOD水平明显下降,各亚组与同时间对照组及干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干预组SOD水平仅1d时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百草枯组及干预组大鼠肺组织呈现灶状货片状炎性细胞浸润,但是百草枯组随时间延长部分肺组织出现纤维化现象,而干预组逐渐呈回复趋势。结论大黄通过维持中毒后体内能量物质代谢平衡及内环境稳定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久红 《临床医学》2013,33(9):25-27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一体化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急诊收治的280例各类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灌流组(150例,于中毒后24 h内进行血液灌流)和非灌流组(对照组,130例,仅予以常规洗胃、导泻等一般性治疗)。观察两组在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肺水肿纠正时间、解毒剂应用剂量及死亡例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灌流组意识障碍纠正时间为(3.0±0.5)h,肺水肿平均纠正时间为(2.5±0.4)h,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用量为(26.0±2.5)mg,死亡5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0.8)h、(4.9±0.7)h、(47.0±6.5)mg及1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中毒一体化治疗方法中,血液灌流能明显改善中毒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急诊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辅助治疗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的疗效.方法:将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HP联合CVVH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恶性心律失常复律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死亡2例,治疗组均治愈.结论: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尽早联合HP和CVVH治疗的疗效确切,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患者乳酸、12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01-2013-12百草枯中毒患者95例,按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入院时乳酸值、12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分析。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组患者入院时乳酸、APACHEⅡ评分、24h 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乳酸清除率低于生存组(P〈0.05)。乳酸、入院APACHEⅡ评分、24hAPACHEⅡ评分与死亡呈正相关。12h乳酸清除率与死亡呈显著负相关。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乳酸清除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入院时乳酸和入院后24h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研究对象与预测中毒预后的良好指标百草枯血浆浓度面积接近。根据最佳截断值,乳酸、乳酸清除率、百草枯血浆浓度、入院APACHEⅡ评分、24hAPACHEⅡ评分预测病死率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0.727~0.909,0.667~0.921,0.485~0.642。结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死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多种血液净化(BP)模式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急性中毒并ARF患者,其中9例行血液透析(HD)治疗,11例行HD串联血液灌流(HD+HP)治疗,10例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各组均给予综合性治疗,比较单纯HD组、HD+HP组、CVVHDF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CVVHDF组治愈率高,肾功能恢复优于其他血液净化组(P〈0.05),昏迷者的清醒时间快,住院时间缩短(P〈0.05),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CVVHDF、HD+HP血液净化治疗抢救各种急性中毒并ARF患者成功率高,对急性重症中毒伴多器官功能障碍者,提倡早期行CV—VHDF治疗,同时重视洗胃、营养支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等综合治疗,以利于急危重症中毒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15.
高渝峰  史晶  刘青  黄澎  曾润生 《新医学》2010,41(6):369-371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血清TNF-α与IL-6的影响。方法:3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及对照组(15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索20mg/(kg·d)静脉滴注,每12h 1次,连续治疗3d。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d后外周血血清TNF—α与IL-6水平,同时行肺损伤评分(LIS)评价损伤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及LIS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可抑制TNF—α、IL-6的表达,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化血液灌流和普通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5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为强化灌流组(n=28),每日行2次血液灌流,持续一周;B组为普通灌流组(n=24),每日行1次血液灌流治疗,持续一周;除了血液灌流外,两组患者的常规治疗均相同。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各个器官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血白细胞、动脉血氧分压、C反应蛋白、肌酐、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的死亡率、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39、7.08、6.39,P均<0.05)。A组的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B组(t分别=5.06、5.57,P均<0.05),氧分压明显升高(t=7.02,P<0.05),血肌酐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明显下降(t分别=3.61、10.81,P均<0.05)。结论和普通血液灌流相比,强化血液灌流可进一步降低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心肺和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强化灌流还可进一步降低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09-2013-12我院急诊医学部收治的64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以入院期间为观察终点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PCT浓度分为正常组、低水平组、高水平组。测定患者入院后第1、3、7天的血清PCT,比较不同分组患者PCT浓度差异并分析PCT浓度变化与预后关系。结果:164例患者存活35例,死亡29例,存活率为54.7%。根据早期PCT浓度分为正常组、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3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PCT浓度与MODS的发生率比较,高水平组MOD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CT动态变化显示:死亡组第1、3、7天PCT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第1天:(1.61±0.76)∶(0.06±0.02),第3天:(2.13±1.32)∶(0.19±0.09),第7天:(2.51±1.26)∶(0.12±0.08),P〈0.05];生存组患者PCT于第3天左右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死亡组则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PCT浓度升高可作为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严重程度的指标;及时动态检测PCT,对了解中毒程度,预后评估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有机磷的清除及血清抵抗素、内脂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以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活性炭HP联合CVVH治疗组30例(HP联合CVVH治疗组);HP组30例;CVVH治疗组30例;各组均在治疗0、12、24、48、72h时留取血样3ml。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循环中血清抵抗素、内脂素含量水平。结果各组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治疗前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72h治疗,各组患者抵抗素和内脂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常规治疗组经过72h治疗,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水平降低缓慢(P〈0.05);HP联合CVVH治疗组治疗后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逐渐降低,治疗48h后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2h后降低更为明显(P〈0.01);CVVH和HP组治疗后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逐渐下降,治疗24h后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48h后又明显升高;治疗72h后下降缓慢。有机磷中毒患者抵抗素和内脂素浓度呈正相关(r=0.76,P〈0.01)。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可有效清除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抵抗素和内脂素,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同时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的检测,为临床观察HP联合CVVH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emoperfusion,HP+ hemodiMysis,HD)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 对2010年6月~2013年5月因口服百草枯就诊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的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HP+HD组、强化HP+HD组,对3组患者进行生存状况分析.生存率的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 3组患者30天的生存率分别为20.8%、30.2%、37.0%,3组生存率曲线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6.22,P=0.04);HP+HD强度、服毒量、治疗前血中百草枯浓度的册值分别为0.81、1.04、1.19,P值分别为0.00、0.01、0.00.结论 强化HP+HD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另外2组.HP+HD强度、服毒量、治疗前血中百草枯浓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P+HD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