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怡文  曹志宏  吴立伟 《医学综述》2011,17(15):2382-2384
目的探讨乳腺癌各序列及动态增强的信号特征。方法经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癌,共计60个病灶。平扫采用横断面T2加权像(T2WI)快速自旋回波脂肪抑制序列及自旋回波T1WI,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加脂肪抑制序列。观察病变平扫信号特征、增强后病灶形态学特征、早期强化率、强化曲线类型。结果乳腺癌平扫T2WI信号以等信号及高信号为主(50/60),瘤周可出现水肿(45/60),动态增强扫描以毛刺状不规则肿块居多(45/60),环形向心性强化为其主要强化方式(48/60),大多早期强化率超过100%(44/60),强化曲线以廓清型最多(37/60)。结论 T2WI瘤周出现水肿对乳腺癌有很好的提示作用,联合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及动态增强曲线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和多源性乳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多模态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在预测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人的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入组病人均在术前进行多模态DCE-MRI扫描。根据病人有无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ALNM)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ALNM阳性组)19例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ALNM阴性组)35例,重点分析2组临床一般资料及DCE-MRI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间的相关性。结果54例乳腺癌病人的临床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绝经史、生育史、肿块质地、肿块活动性)与ALNM无关(P>0.05);在多模态DCE-MRI特征方面,ALNM阳性组肿块边缘模糊者比例明显高于ALNM阴性组(P < 0.01);ALNM阳性组病人的肿块ADC明显低于ALNM阴性组(P < 0.01);ALNM阳性组中ALN≥0.5 cm比例明显高于ALNM阴性组(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ADC值和肿块边缘方面是乳腺癌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此外,肿块ADC值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和cut-off值分别为0.743、78.9%、71.4%和0.912×10-3mm2/s;肿块边缘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50、84.2%和65.6%。结论多模态DCE-MRI中的边缘特征及ADC值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有助于乳腺癌病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DCE-MRI鉴别诊断(附4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ynamic enhanced MRI,DCE-MRI)对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9例,对DCE-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病灶形态学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intensitycurve,TIC),早期强化率。结果 30例乳腺癌中,形态不规则、有毛刺、边界模糊毛糙26例,强化方式多为不均匀或环形强化,TIC曲线多为III型和Ⅱ型。乳腺纤维腺瘤19例中,形态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光整,17例。强化方式多为均匀强化或无明显强化,TIC多为I型和IV型。乳腺癌和纤维腺瘤在形态学特征、强化方式及TIC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CE-MRI依据病灶的形态特征、强化方式、早期增强率及TIC类型可以很好地鉴别乳腺癌和纤维腺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病理结果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53例乳腺癌患者及34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3.0 T磁共振成像图像。评估两组病灶的形态学征象、动态增强表现、及扩散加权成像表现,并作统计学分析。形态学征象包括:病灶的形状和边缘、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皮肤增厚、乳头受累、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动态增强包括病灶强化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表现;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包括良恶性病灶的ADC值,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及相对ADC(relative ADC,r ADC)值。结果:乳腺癌患者组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形状及边缘等征象存在统计学差异,病灶周围水肿、皮肤增厚、乳头受累、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组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的强化方式及TIC分型存在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组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DWI信号表现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组病灶侧ADC值为[(1.042±0.019)×10-3mm2/s],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为[(1.812±0.017)×10-3mm2/s],病灶与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病灶侧ADC值为[(1.558±0.022)×10-3mm2/s],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为[(1.806±0.018)×10-3mm2/s],病灶与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病灶侧ADC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对侧正常组织间的ADC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相对ADC(r ADC)值分别为(0.865±0.014)、(0.580±0.0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恶性肿瘤的MRI的形态学征象有一定重叠,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的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陆大军  张向阳  赵健 《实用全科医学》2006,4(3):350-351,F0003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在低场MR中的I表现,其中7例患者仅行平扫检查,8例患者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动态扫描评价指标采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及增强动力学表现。结果诊断准确率为86.7%。大多数乳腺癌在低场MRI平扫T1WI为等、低信号,在IRFSE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为不规则形肿块,边缘见毛刺征,边界不清,不均匀环形强化;71.4%为III型曲线。结论低场MRI是诊断乳腺癌的有效影像学方法。T1WI能很好显示乳腺的解剖结构,IRFSE对发现病灶敏感。结合分析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及增强动力学表现,可提高低场MRI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王彦龙  肖兰  朱丽娜  黎星   《四川医学》2021,42(2):162-166
目的 探讨不同p53表达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表现,比较其差异.方法 收集2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MRI表现,依据p53表达状态将其分为p53阳性组(76例)、p53阴性组(129例).采用x2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53阴性与阳性组淋巴结状态、分子亚型、ER...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大中城市已跃居第一位。乳腺钼靶X线摄影及B超是常规乳腺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发展,乳腺MRI检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RI具有极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无辐射特点,对乳腺检查具有独到的优势。MBI对乳腺癌的诊断、手术方案的制订及鉴别、复查有重要作用,能监测到原位癌、多灶性癌,可用于高危人群的普查。本文就乳腺癌MRI影像表现及MRI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予以综述,旨在促进其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MRI动态增强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的Mill资料。Mill检查包括横断位SE序列T1WI、带脂肪饱和技术的FSE序列T2WI及矢状位带脂肪饱和技术的FSE序列T2WI以及动态增强3D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0-FSPGR);图像的后处理包括图像的减影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绘制;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征象,制定评判乳腺良、恶性肿瘤的MRI各指标的标准。结果以形态不规则、毛刺征、不均匀强化作为诊断乳腺癌标准,敏感性81.5%,特异性76.3%,准确性80.7%。以早期增强率1〉90%诊断乳腺癌,敏感性65.4%,特异性54.8%,准确性67.2%。以Ⅲ型、Ⅱ型曲线诊断乳腺癌,敏感性83.7%,特异性86、7%,诊断准确性86.5%。结论MRI动态增强技术能满意显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血液动力学特点,是诊断乳腺癌十分有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不典型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不典型乳腺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MRI检查、CT检查以及X线片检查,对患者MRI检查图像进行分析,比较MRI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分析MRI的应用价值。结果不典型乳腺癌的MRI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大、淋巴结肿大以及边缘毛刺征;MRI检出影像学特征在肿瘤浸润程度上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影像学特征在肿瘤病理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符合率比CT、X线片检查符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典型乳腺癌的MRI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大、淋巴结肿大以及边缘毛刺征,且MRI检查诊断符合率比CT、X线片检查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C erbB 2癌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对 78例乳腺癌和 4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前行乳腺MR扫描 ,分析乳腺癌的MRI形态学表现。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细胞C erbB 2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与相应病灶MRI表现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MRI多表现为边缘形态不规则或毛刺状边缘、边界模糊、瘤内有坏死。乳腺癌内部坏死与癌细胞C erbB 2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0 .2 7,P <0 .0 5 ) ;而边界模糊、毛刺状边缘与癌细胞C erbB 2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 (r =0 .11,r=-0 .13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C erbB 2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的MRI表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动态增强表现与ADC值的相关性.方法 对比20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与55例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磁共振检查,分析其影像特点(病灶是否为肿块型,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强化情况、时间信号强度曲线,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与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在形态、边缘、强化特征、ADC值存在差异,在是否为肿块型、病灶大小、TIC曲线形态方面不存在差异性.结论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DC值相对较高,形态不规则、边缘不规则,强化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和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常规超声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超声造影与MRI影像学资料,以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97枚腋窝淋巴结中,淋巴结转移69枚,淋巴结无转移28枚;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9.71%、96.43%、84.54%;MRI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41%、92.86%、89.69%;超声造影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SImax-SImin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MRI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淋巴结短径、长径及皮质厚度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可以依据检查方法的特点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超声、MRI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并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1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经术后免疫组化染色,TNBC 38例,NTNBC 107例,分析病灶的超声及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①145例乳腺癌患者中,TNBC患者38例(26.2%),TNBC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20例(52.6%),较NTNBC组高.②TNBC在B超上常表现为边界清晰(28/38,73.7%),少钙化单纯肿块(33/38,86.8%),呈明显的低回声区( 30/38,78.9%),较少后方伴声影(6/38,15.8%);三阴性乳腺癌在MRI特征性征象表现为形状不规则( 19/38,50%)、T2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17/38,44.7%),环状强化(25/38,65.8%)、时间信号曲线呈持续上升型强化曲线(25/38,65.8%).③浸润性导管癌(34/38,89.5%)是三阴性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结论:超声及MRI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有助于诊断TNBC.  相似文献   

14.
吴艳梅 《医学综述》2011,17(20):3152-3155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磁共振成像(MRI)具有极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无辐射特点,对乳腺检查具有独到的优势。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手术方案的制订及鉴别复发有重要作用,能监测到原位癌、多灶性癌,可用于高危人群的普查。现就乳腺癌MRI影像表现及MRI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予以综述,旨在促进其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为全世界女性最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有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然而
乳腺癌早期症状及体征并不明显,较易被忽略。故其早期检出和诊断在提高病人生存率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MRI 技术也已经从单纯解剖学描述向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和功能性影像学的
方向发展。本文将对MRI 在乳腺癌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及临床价值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9):125-128
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成像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青海红十字医院经病理诊断明确的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磁共振成像特点,对病灶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乳腺癌磁共振成像特点。结果 87例患者共96个病灶,浸润性癌83例,原位癌13例,病灶最大径14 cm,最小径0.3 cm。肿块样强化84个,非肿块样强化12个。时间强度曲线上升型1个,平台型49个,流出型46个。早期强化79个,中晚期强化17个。ADC值1.6×10-3mm2/s的有1个,ADC值≤1.6×10-3mm2/s且1.25×10-3mm2/s的有32个,ADC值≤1.25×10-3mm2/s的有63个。结论磁共振成像可显示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特征,与时间-强度曲线、病灶强化时间及ADC值比较,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动态对比增强MRI (DCE-MRI)特征与HER2表达状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1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的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DCE-MRI影像学检查,术后病理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IHC)或免疫荧光杂交(FISH)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状态并分为HER2阴性或阳性乳腺癌。比较不同HER2表达状态类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块最大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ER/PR和Ki67状态)DCE-MRI影像学特征(肿块形态、边缘、T2WI信号、强化方式、TIC曲线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HER2表达状态乳腺癌患者ER/PR、肿块边缘、强化类型、TIC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中位年龄、肿块最大径、病理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Ki67、肿块形态和T2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DCE-MRI影像特征可初步判断乳腺癌HER2状态,为临床医生HER2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多模态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 RI)对乳腺癌患者的检测,分析其MRI相关影像特征,探讨其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MRI检查和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6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多模态MRI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及动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像(TIC).结果 16例患者MRI显示病灶多见分叶(75.00%)、毛刺(75.00%),边界不清(81.25%).ADC值为(0.92 ±0.19)×10-3 mm2/s,rADC为(0.56±0.13) ×10-3 mm2/s.TIC:Ⅱ型4例(25.00%),Ⅲ型12例(75.00%),无符合Ⅰ型的病例.结论 多模态MRI用于乳腺癌的检查,结合病变形态学改变、DCE-MRI的TIC曲线形态和ADC值,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在其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1]。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不仅能提供病灶的形态学特征,而且动态增强MRI还能提供病灶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使得术前外科医师对肿瘤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20.
MR动态增强扫描与钼靶成像对检出乳腺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与钼靶成像在乳腺癌检出率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搜集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26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钼靶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最后诊断。结果全部26例病例,共发现肿块31个。其中浸润性乳腺癌18例,导管原位癌3例,小叶原位癌1例,髓样癌例,粘液癌1例。钼靶检查,共检出肿块24个(77%),确诊乳腺癌20例(64.5%)。MRI动态增强扫描,检出肿块30个(96.8%),经MRI确诊乳腺癌29个(93.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乳腺癌检出率高于钼靶检查,具有较高敏感性,是进行乳腺癌术前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