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间隔应变率成像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下降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应变率成像技术检测房间隔的运动变化,探讨其在不同阶段左室舒张功能下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量40例正常人与60例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患者的房间隔应变率(SR)曲线和应变(S)曲线的各期峰值速度并观察彩色曲线解剖M-型变化。结果各指标除松弛性下降组舒张晚期峰值SRa,舒张早期波Se与正常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指标各组与正常组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房间隔应变率成像可评价不同阶段的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定量评估孤立性房颤患者左房局部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孤立性房颤患者50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超声组织速度成像状态下获取心尖四腔、两腔、左室长轴切面动态图像,将左房间隔壁、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分别按照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划分为18个节段。观察左房各壁的基底段和中间段,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LAs)和舒张期应变率(SR-LAe和SR-LAa),并与40例健康人相应节段心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40例480个被研究心肌节段,470个节段的应变率-时间曲线的形态整体有一定的规律性,SR-LAs、SR-LAe和SR-LAa值随个体变化不大。孤立性房颤患者组被研究600个心肌节段,应变率-时间曲线显示523个节段失去正常形态,轮廓杂乱,波峰低小、消失甚至倒置,峰值较正常心肌节段明显降低(P0.05)。结论:用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够无创的定量评价孤立性房颤所致的左房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
扩张型心肌病左房舒缩功能的应变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房收缩与舒张功能.方法 对照组20 例和DCM组21 例分别测量左房侧壁(LALW)、前壁(LAAW)、下壁(LAIW)基、中、尖各节段及房顶部的收缩期应变率(Ssr)、舒张早期应变率(Esr)和舒张晚期应变率(As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CM组Ssr、Esr、Asr 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收缩期各房壁尖段及房顶部峰值Ssr均高于基段,舒张期除LALW外,其余各房壁Esr、Asr变化同收缩期;DCM组收缩期和舒张期LAIW尖段及房顶部Ssr、Esr、Asr均低于基段,LALW和LAAW各节段与基段相比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和DCM组的LALW、LAAW、LAIW的 Ssr与Esr、Asr负相关.结论 对照组左心房舒缩运动的应变率指标由左房壁尖段、房顶部向中段、基段方向递减,DCM组此规律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变(strain,ε)、应变率(strain rate,SR)显像是评价右心局部心肌功能的新方法,影响ε和SR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研究右心容量负荷过重对右心室长轴收缩期峰值ε及SR的影响。 方法 20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获取心尖四腔右室游离壁长轴方向基底段、中间段的心肌ε、SR曲线,测定其收缩期峰值ε和SR。 结果 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心肌ε、SR高于基底段,ASD组右室游离壁长轴方向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ε、S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应节段的测值(P〈0.01)。 结论 当右室容量负荷过重时,右室游离壁长轴方向心肌收缩期峰值ε、SR明显增高,提示ε和SR显像对局部心肌功能的评价受容量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应变率成像和定量组织速度图评价左心房局部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和定量组织速度图评价冠心病左心房局部功能的价值。 方法 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应变率成像(SRI)和定量组织速度图(TVI),分别测量20例正常人与14例左心房内径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内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和E/A值以及左心房侧壁和房间隔的应变率及速度变化。比较两组测量结果。 结果 两组左心房内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值和速度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而两组左心房侧壁和房间隔应变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应变率成像能够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尚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早期发现左心房局部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6.
组织速度、应变率与应变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比较组织速度成像(TVI)、应变率成像(SRI)与应变成像(SI)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TVI、SRI和SI测定55例冠心病患者与42例正常人左室前间隔与后壁径向、各室壁节段纵向收缩期及快速充盈期的峰值速度(V,包括Vs和Ve))、应变率(SR,包括SRs和SRe)和应变(ε,包括εS和εE)参数,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比较该3项技术诊断心肌缺血的灵敏度(Se)和特异度(Sp)。 结果径向SRS SRE诊断心肌缺血的Sp显著高于VS与VE[(0.83±0.06 vs 0.71±0.05)cm/s,(0.80±0.10 vs 0.73士0.07)cm/s;P<0.05]。纵向SRs和εs的Se及Sp显著高于Vs(Se:0.83±0.06和0、77±0.07 vs 0.71±0.07;P<0.01;Sp:0.80±0.07和0.74±0.07 vs 0.68±0.08;P分别小于0.01和0.05)。纵向SRs的Se与Sp均明显高于εs(P分别小于0.01和0.05)。 结论SRI与SI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优于TVI,而SRI检测缺血心肌收缩功能异常优于SI。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应变(ε)和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比较ε与SRI检测局部心肌节段性功能异常的敏感性。 方法分别获得30例HCM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心尖四腔及长轴切面图像,在应变及应变率模式下测量各室壁基底、中间及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收缩期峰值ε等参数。 结果收缩期峰值ε与SRs检测出的心肌功能异常的节段较为一致,但ε检出功能异常及矛盾运动的敏感性更高。并且,室间隔中部收缩期峰值ε与室间隔肥厚的程度呈正相关(r=0.74,P〈0.001)。 结论应变和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以无创、准确地评价HCM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应变成像技术可以更加敏感地检测局部心肌功能的异常,更好的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超声应变率显像技术估测犬的右心室长轴收缩功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超声应变率显像技术对犬的右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采集7只犬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室游离壁在5种不同心肌收缩力状态下的组织多普勒超声图像,同步记录右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上升速率(maxdp/dt),并作为金指标。QLAB分析软件分别测量长轴方向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V)、平均峰值应变率(SR)和平均峰值应变(S),并与右室maxdp/dt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应用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后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V、SR、S增加,应用艾司络尔(esmolol)上述各指标明显下降。与maxdp/dt相关分析表明,右室游离壁基底段和中段收缩期V、SR和S与dp/dt显著相关,但以SR最显著。结论超声应变率显像技术可定量估测右室长轴收缩功能,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SR是无创性估测右室长轴收缩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评价不同左室构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获取25例正常人和45例高血压患者(包括左室构型正常组25例和左室肥厚组20例)四腔观、三腔观和二腔观应变率显像,测量左房前壁、下壁、后壁、侧壁和房间隔的心房收缩期左房应变率(SRa),采用M-型、二维超声和多普勒技术测量高血压患者左室几何构型,测量二尖瓣频谱A峰流速(VA)、A峰速度时间积分(A-VTI)、左房射血力(AEF)及左房缩短分数(LAFS)。结果高血压各组LAFS、AEF及左房SRa均高于正常组,而A、E/A和A-VTI仅在正常组与左室肥厚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在正常组与左室构型正常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左房SRa与LAFS及AEF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78,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能早期准确、无创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左房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应变和应变率成像评价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发育不良的心肌运动特征,评估该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 Sonos 5500和GE Vivid 7研究了5例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发育不良患者的心肌组织多普勒显像及应变率成像。结果 3例患者右室心尖部、2例患者右室流出道局部变薄、膨出,活动减弱至矛盾运动。病变节段的室壁运动速度、应变和应变率明显低于正常节段。病变节段和正常节段之间的应变和应变率差别较室壁运动速度更加显著。结论 应变和应变率能够敏感地检测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发育不良患者的室壁运动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应变和应变率技术在评估肺心病右室壁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面的价值。 方法测定右室前壁、下壁及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心尖段的心内膜下心肌层应变、应变率曲线,并且分别测量每一曲线上的峰值应变、峰值应变率。 结果(1)肺心病组所有节段的峰值应变均小于正常组(P〈0.05);(2)前壁基底段、中段及下壁中段的峰值应变率均小于正常组(P〈0.05); 结论峰值应变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它对所有右室壁节段的局部收缩功能分析均具有意义,对其中部分节段还可作出较为明确的判断;峰值应变率对部分节段也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心血管损伤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左房形变与左室充盈压及功能障碍有关,目前量化左房功能仍有一定挑战。本研究探讨四维自动左房定量(LAQ)技术评估保留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左房功能。方法:选取LVEF正常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37例和正常对照组34例,所有参与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LAQ检查。主要采集胸骨旁左室长轴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图像,通过脱机分析软件EchoPac 203测量左房直径、容积、射血分数和应变参数,并对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的左室扩大、左室壁肥厚,左房直径和容积增加,左房排空分数虽有一定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左房储存、管道及辅泵期的纵向应变均降低,周向应变仅储存和管道期降低,辅泵期无明显差异。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肌损害早于LVEF异常,左房应变比常规超声参数更敏感、更早期发现左房结构和功能的损害。LAQ作为一种新方法,可早期检出LVEF正常的尿毒症患者的左房功能障碍,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14.
心肌梗死的超声应变率显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梗死心肌超声应变率的变化特点。方法  2 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OMI)与 2 0例正常对照者 (Nor) ,获取左室前壁长轴方向的心肌应变率曲线 ,分别测定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 (SR)。结果  (1) OMI组梗死节段心肌的 SR低于正常组相应节段的 SR (P<0 .0 5 )。 (2 )与相邻非梗死节段心肌相比 ,梗死节段心肌的 SR降低 (P<0 .0 5 )。结论 梗死心肌的 SR降低 ,与相邻正常心肌相比 SR的显著下降 ,是梗死心肌超声应变率的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5.
16.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xplore if strain of the muscle layers within the gastric wall could be measured by transabdominal strain rate imaging (SRI), a novel Doppler ultrasound (US) method. A total of 9 healthy fasting subjects (8 women, 1 man; ages 22 to 55 years) were studied and both grey-scale and Doppler US data were acquired with a 5- to 8-MHz linear transducer in cineloops of 97 to 256 frames. Rapid stepwise inflation (5 to 60 mL) of an intragastric bag was carried out and bag pressure and SRI wer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SRI enabled detailed studies of layers within the gastric wall in all subjects. Great variations in strain distribution of the muscle layers were found. Radial strain was much higher in the circular than in the longitudinal muscle layer. Strains derived from SRI correlated well with strains obtained with B-mode measurements (r = 0.98, p < 0.05). During balloon distension, we found an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pressure and radial strain (r = -0.87, p < 0.05). Intraobserver correlation of strain estimation was r = 0.98 (p < 0.05) and intraobserver agreement was 0.2% +/- 18.6% (mean difference +/- 2SD, % strain). Interobserver correlation was r = 0.84 (p < 0.05) and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was 6.9% +/- 56.8%. SRI enables detailed mapping of radial strain distribution of the gastric wall and correlates well with B-mode measurements and pressure increments.  相似文献   

17.
正常中老年人心室壁应变率及应变成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应用应变率及应变成像技术观测正常中老年人左、右室壁的应变率及应变。方法测量30例正常中老年人各室壁、各节段收缩期、舒张早期和房缩期纵向应变率(SRs、SRe、SRa)及最大应变(Smax)。结果①各室壁峰值SR。SRs:前间隔低于除左室侧壁外的其他室壁,右室侧壁高于左室各壁;SRe:前间隔、后间隔低于其他室壁,后壁高于其他室壁;SRa:前间隔、后壁、前壁及侧壁低于其他室壁(均P<0.05),余室壁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各水平峰值SR:SRs、SRe和SRa基底部高于中部及心尖部(均P<0.05),中部与心尖部无明显差异。③各室壁平均Smax:左室侧壁低于后间隔、右室侧壁(P<0.05),余室壁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水平室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SRI、SI能够定量分析局部心肌的舒缩变形能力,是一种临床无创评价局部心肌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对胎儿心律失常时胎儿心肌结构力学及形变学影响的应变与应变率研究,评价胎儿律失常时心肌应激状态、运动传导及功能状态.方法 对检出的54例胎儿心律失常(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SVT)9例、45例为频发性房性早搏(PAC)进行VVI成像技术分析,检测心律失常时胎儿心肌运动速度向量变化及对应变与应变率影响,对照组50例心率正常胎儿.结果 胎儿SVT 9例中4例持续发作48 h者治疗前心室率250~310次/min,均合并心力衰竭并出现水肿,VVI速度向量振幅明显降低,其应变与应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阵发性SVT 5例VVI速度向量振幅一过性降低,心肌应变与应变率无变化;频发PAC组示早搏时速度向量振幅改变,且运动方向同步,心肌运动三维数据定量可显示早搏及代偿间期的三维模式,应变与应变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VVI成像通过心律失常心肌结构力学变化解析胎儿心律失常,特别足对胎儿心动过速时的快速心率可进行实时动态分析.即应用M-型扫描法确认心动周期使胎儿心肌应变与应变率分析成为可行.  相似文献   

19.
The left atrium modulates left ventricular filling with its reservoir, conduit, and contractile functions. There is growing literature on the importance of a detailed assessment of left atrial function. This review article discusses the echocardiographic assessment of left atrial function by conventional parameters such as atrial size measurements, transmitral and pulmonary Doppler flow, mitral annular tissue velocities, as well as newer techniques such as regional strain and strain rate imaging by color tissue Doppler imaging and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technique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ese techniques in various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评价正常人与高血压患者舒张早期左室不同层次心肌的应变率差异。方法高血压组22例,正常对照组28例,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后,采集左室乳头肌短轴二维组织多普勒图像,应用QLab软件中将应变率取样容积分段的方法,脱机分析该切面左室后壁心肌舒张早期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心肌应变率(SRendo、SRepi)峰值及平均应变率(SRmean)峰值。结果正常人心肌舒张早期存在应变率阶差,心内膜下心肌应变率显著高于心外膜下心肌(P〈0.001);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SRendo、SRmean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SRepi无统计学差异(P=0.58)。结论通过将应变率取样容积分层的方法可以检测出不同层次心肌应变率的差别,从而为进一步了解局部心肌的生理运动和病理改变提供了一种简便、无创、准确、重复性较好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