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2年Manolov和Manolova报道了Burkitt淋巴瘤(BL)的特征性染色体异常t(8;14)相互易位以来,嗣后又陆续发现t(2;8),t(22;8),t(11;14),t(14;18)易位及6q-等异常,它们与淋巴瘤的分型和临床过程密切关联.分子遗传学的技术使得研究更加深入,在与易位有关的染色体上已发现了数个较重要的基因位点.如8q24的癌基因c-myc,14q32的IgH(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2p11的κ轻链基因和22q11的λ轻链基因等,并重点探讨了c-myc等基因的分子构成,正常与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南方地区原发性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简称MALT淋巴瘤)分子遗传学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57例来自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病例组织中t(11;18)(q21;q21)/API2-MALT1、t(1;14)(p22;q32)/IgH-bcl-10、t(14;18)(q32;q21)/IgH-MALT1以及涉及bcl-6和FOXP1基因的染色体易位等分子遗传学异常.结果 57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标本中,有9例携带染色体易位,总的发生率为15.8%.其中4例(7.0%)为t(11;18)(q21;q21)/API2-MALT1,1例(1.8%)为t(14;18)(q32;q21)/IgH-MALT1,1例(1.8%)为涉及bcl-6基因的染色体易位,3例(5.3%)为涉及IgH但未知与其易位伙伴基因的染色体易位.另外,伴有3个bcl-6基因或3个MALT1基因拷贝的分别有17例(29.8%)和21例(36.8%),同时伴有3个bcl-6基因和3个MALT1基因拷贝的有12例(21.1%).结论中国南方地区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中,存在MALT淋巴瘤特异性相关染色体易位t(11;18)(q21;q21)/API2-MALT1和t(14;18)(q32;q21)/IgH-MALT1,与中国北方地区和北美的报道有明显差异,进一步证实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染色体易位存在地域性差异.MALT1基因3拷贝和bcl-6基因3拷贝现象是中国南方地区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中最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提示其可能与MAL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1995-2007年37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石蜡组织标本(其中5例为反应性增生性病变,32例为淋巴瘤),依据2001年WHO肿瘤分类标准对32例淋巴瘤标本重新诊断分类.采用IgH、MALT1、bcl-6、c-Mye、bcl-2、CCND1、bcl-10、FOXP1双色分离重排探针、IgH/bcl-2双色融合易位探针和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利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 检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分子遗传学特点.结果 32例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28例(87.5%),滤泡性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60.7%(17/28)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携带分子遗传学异常.其中,IgH基因断裂1例,但未找到与其发生相互易位的伙伴基因;基因3拷贝者16例,其中MALT1基因、bcl-6基因和c-Myc基因3拷贝的发生率分别为25%(7/28)、43%(12/28)和7%(2/28).16例基因3拷贝病例中,两种基因3拷贝合并存在者5例,其中bcl-6基因合并MALT1基因3拷贝者4例,bcl-6基因合并c-Myc基因3拷贝者1例.进一步研究显示,MALT1基因3拷贝者均存在18号染色体三体.2例滤泡性淋巴瘤都携带t(14;18)(q32;q21)/IgH-bcl-2.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均存在遗传学异常,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18号染色体三体,另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IgH和c-Myc基因双断裂.5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牛性标本均未见分子遗传学异常.结论 MALT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间期FISH有助于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及淋巴瘤的分类;MALTI基因3拷贝者由18号染色体三体所致;18号染色体三体和bcl-6基因3拷贝(可能为3号染色体三体所致)是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  相似文献   

4.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证实 ,70 %~ 80 %套细胞淋巴瘤 (MCL)中可以检测到t(11;14 ) (q13;q32 ) [1 3 ] ,易位使位于 11q13上的bcl 1癌基因 (也称为PRAD1,parathyroidadenomatosis,甲状旁腺腺瘤病或CCND1)处于 14 q32上IgH基因增强子的调控下 ,从而被激活 ,使其编码的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过度表达。这种易位在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中极其罕见 ,所以通过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检测cyclinD1表达和t(11;14 ) (q13;q32 )可作为区别MCL和其他小B细胞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yclinD1蛋白表达 ,用聚合酶链…  相似文献   

5.
特定染色体异常与特定恶性肿瘤间的密切关系证实染色体异常在肿瘤发生中的诱发作用。淋巴细胞中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与癌基因间的易位是常见的。B细胞中IgH(免疫球蛋自重链)基因定位于14q32.3,T细胞中TCR(T细胞受体)的α和δ链基因定位于14q11、γ链基因定位于7p14、β链基因定位于7q35-36。人类复癌基因定位于14q32。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毛细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患者淋巴细胞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inv(14)(q11q32)、t(14;14)(q11;q32)及涉及7p13-14和7q32-35的重排,这些异常可以是散发的,也可以是克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告1例伴t(14;14)(q11;q32)易位的罕见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e leukemia,B-ALL)病例,阐明其临床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分析1例伴t(14;14)(q11;q32)易位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骨髓细胞24h培养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分别应用IGH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CEBPE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4号全染色体涂染探针和ALL组合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结果 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患者核型为47,XX,+4,t(14;14)(q11;q32)[20],FISH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核型异常.IGH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FISH分析表明t(14;14)(q11;q32)易位累及IGH基因,CEBPE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FISH分析提示t(14;14)(q11;q32)易位中IGH的伙伴基因为CEBPE基因.结论 在B-ALL中t(14;4)(q11;q32)易位同时累及IGH和CEBPE基因为少见的再现性遗传学异常,该异常可定义B-ALL中一种新的亚型.伴有t(14;14)(q11;q32) IGH/CEBPE易位的B-ALL患者可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22种特异性染色体缺陷与30种以上人类癌有关。这些缺陷多数表现为染色体相互易位或特定的染色带缺失。作者最近发现,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有66%的病例可观察到染色体的一种特殊异常,最常见为相互易位。目前这种染色体交换被视为决定性事件,因其使干细胞趋于恶性变。在Burkitt淋巴瘤中发现1种常见的8;14易位,其断裂点在q24.1和q32.3〔t(8:14)(q24.1;q32.3)〕亚带上。在这种情况下,当14号染色体的重链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时,8号染色体的癌基因c-myc被激活。在白血病,染色体缺陷可能与9个其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为淋巴瘤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以前瞻性非随机分组模式,采用三组IgH/bcl-2、IgH/CCNDl、API2/MALT1探针,对临床初诊为淋巴瘤的74例活检新鲜样本的瘤细胞进行FISH,检测其相应t(14;18)、t(11;14)及t(11;18)染色体易位,将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74例中8例(10.8%)检测到染色体易位,分别为t(14;18)和t(11;14)各4例.62例组织病理诊断为淋巴瘤者中7例检测到染色体易位,分别为t(14;18)3例(组织病理诊断2例为滤泡性淋巴瘤、1例为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t(11;14)4例(组织病理诊断2例为套细胞淋巴瘤、1例滤泡性淋巴瘤,1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在组织病理未诊断为淋巴瘤的12例中,仅检测到1例t(14;18),而其组织形态显示为淋巴组织增生活跃,经FISH检测更正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2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未检测到t(14;18).在其他有基因数目异常者56例(75.7%)中恶性病变52例(92.9%),与4例(7.1%)良性病变比较,病变性质与基因数目异常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FISH技术检测淋巴瘤特异的遗传学异常对于复核组织病理诊断、鉴别其类型、亚型及病变的良、恶性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恶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染色体异常已报道很多,有些异常对某一 NHL亚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如t(14;18)(q32);q21)主要与滤泡状淋巴瘤有关,t(8;14)(q24;q32)主要与 Burkitt 淋巴瘤有关,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其它染色体改变与 NHL 的某一特定亚型没有相关性,而可能与其恶变过程有关,与某一特定分化期的特殊靶细胞无关。因此,为了确定可能和恶性过程有关的基因组片段,发现涉及特定区带的染色体畸变非常重要。非随机性部分缺失的研究是  相似文献   

10.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证实,70%-80%套细胞淋巴瘤(MCL)中可以检测到t(11:14)(q13:q32),易位使位于11q13上的bel-1癌基因(也称为PRADI,parathyroid adenomatosis,甲状旁腺腺瘤病或CCND1)处于14q32上1gH基因增强了的调控下,从而被激活,使其编码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过度表达。这种易位在其他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肝癌遗传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肝癌细胞中发现多种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其中,1号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异常最多见;11号染色体结构异常表现断裂点特异,位于11q13。HBV DNA整合可引起染色体结构异常。肝癌的转化基因主要有NRAS、HSTF1和LCA。肝癌细胞中,MYC、NRAS和FMS等多种癌基因同时过量表达。这种现象提示肝癌发生和演进涉及多种癌基因。肝癌中癌基因激活表现多种机制。本文还讨论了肝癌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起源于生发中心后边缘区记忆B细胞,常发生于黏膜获得性淋巴组织的淋巴瘤。MALT淋巴瘤组织学形态多样,缺乏特异性的免疫表型,诊断较困难,目前主要采用排除性的诊断方法。随着分子病理学技术快速发展,鉴别诊断手段日益增多,如采用PCR技术检测MALT淋巴瘤Ig基因重排,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ALT淋巴瘤中Ig H基因断裂以及t(11;18)(q21;q21)、t(1;14)(p22;q32)、t(14;18)(q32;q21)、t(3;14)(p14;q32)4种独特的染色体改变等。该文对MALT淋巴瘤的病因学、临床病理学特征、遗传学特征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对MALT淋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骨与软组织肿瘤的遗传学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在细方胞遗传学方面,已经证实的染色体异常有:Ewing氏瘤的t(11;22),横纹肌肉瘤的t(2;13),滑膜肉瘤的t(X;18)及粘液性脂肪肉瘤的t(12;16)。骨肉瘤的染色体畸变非常复杂,骨巨细胞瘤的染色体畸变相对较为简单,目前发现的主要异常有:染色体末端缺失,端端易位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数目异常表现为亚二倍体及多倍体。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骨肉瘤,已经发现的异常有:13号染色体上的RB基因及17号染色体上的P53基因的突变,c—sis等癌基因的高度表达等。  相似文献   

14.
核型异常是恶性血液病克隆的一种被广泛承认的标志。在 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B-CLL)有30%病例具异常三体型核型,也常见易位产生的14q~+染色体。最常见是 t(11;14)(q13;q32)。13号染色体异常,特别是13q12-14在文献中常有报道。但是很少见涉及到6q~-、11q~-和14q~-的异常核型。也有报道高百分比的 B-CLL 患者的正常核型。这种情况是因为 CLL 细胞具正常有丝分裂还是异常克隆中细胞分裂衰弱尚不清楚。我们从遗传学角度建立了一个 B-CLL患者的类淋巴母细胞系。免疫球蛋白重链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伯基特白血病(Burkitt leukemia,BL)的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 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技术检测17例初诊BL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同时应用三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其中t(8;14)(q24;q32)的发生率,并与CC作比较.结果 17例BL中CC检出7例核型异常,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41.2%.包括单纯t(8;14)(q24;q32)、伴有t(8;14)(q24;q32)的复杂异常、t(8;22)(q24;q11)、t(12;22)(?;?)、t(2;13)(?;?)和+12、复杂核型异常及附加两条标记染色体各1例.FISH检测8例为t(8;14)(q24;q32),其中2例检测结果与CC一致,有6例为CC未检出,检测阳性率高于CC;8例中5例为2A1G102F(间期核内两蓝一绿一桔两黄信号),3例为2A1G101F(间期核内两蓝一绿一桔一黄信号).结论 8q24上c-Myc基因断裂点在散发性BL中有两种不同的位置.间期FISH检测t(8;14)(q24;q32)的敏感性高于常规核型分析,对CC是一个重要补充,应作为BL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1例血清学筛查21三体高风险伴有侧脑室增宽的胎儿进行遗传学诊断。方法 联合应用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技术及CNV-seq测序技术对胎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并对双亲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明确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来源。结果 胎儿染色体初步为47,XX,+mar。CNV-seq结果提示胎儿11q23.3-11q25存在18.25Mb重复,22q11.21-22q11.21存在1.35Mb重复。胎儿父亲染色体正常,母亲染色体为46,XX,t(11;22)(q23;q11.2)。胎儿核型结果最终确定为47,XX,+der(22)t(11;22)(q23;q11.2)。结论 胎儿携带有母源性11q部分三体和22q部分三体,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表型;明确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指导家庭再次生育。  相似文献   

17.
RMS是儿童软组织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 ,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 ARMS有特异的 t(2 ;13) (q35 ;q14 )和 t(1;13) (p36 ;q14 )染色体易位 ,研究这两种易位有助于 ARMS的诊断和其分子发病机制的阐明。本文就 ARMS染色体易位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t(11;18 ) (q2 1;q2 1)和t(1;14 ) (p2 2 ;q32 )是在胃MALT淋巴瘤中发生率较高和研究较多的染色体异常 ,前者产生新的融合蛋白 ,后者使Bcl 10蛋白在核内过度表达。两类看似并无关联的染色体异常导致同样的最终结果 ,即通过蛋白特定区域的寡聚化作用激活NF кB通路 ,使下游多种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基因表达失调控 ,并由此引发细胞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对18例有骨髓侵犯的MCL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24 h培养,常规收获制备染色体并进行R显带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分析;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 CCND1/IgH、CEP 12、D13S319、p53基因、ATM基因探针,对其进行主要及次要细胞遗传学研究,探讨MC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结果 CC共检出9例(64.3%,9/14))患者具有染色体核型异常,8例(57.1%,8/14)有t(11;14)(q13;q32)易位;6例(42.9%,6/14)具有复杂核型异常,其中包括2例(14.3%,2/14)高度复杂核型异常.CC共检出28种染色体异常,其中结构异常19种(67.9%),数目异常9种(32.1%).经FISH检测发现18例(100%)患者均具有t(11;14)异常.14例患者进行了次要细胞遗传学异常检测,结果显示8例(57.1%,8/14)具有del(11q22.3)异常,6例(42.9%,6/14)具有del(17p13)异常,5例(35.7%,5/14)具有+12异常,3例(21.4%,3/14)具有del(13q14)异常;FISH检测出合并2种异常的有2例(14.3%,2/14),3种异常的有4例(28.6%,4/14).结论 MCL除具有t(11;14)异常以外,大多数MCL还具有其他染色体异常,尤以复杂核型异常多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ytogenetic features of mantle cell lymphoma (MCL).Methods Bone marrow cells from 18 MCL patients with bone marrow invasion were cultured for 24 hours, then routine karyotyp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R-banding technique. 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nd a panel of 5 probes, including CCND1/IgH, CEP12, D13S319, p53 gene and ATM gen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ytogenetic features of the samples.Results Chromosome aberrations were found in 9 (64.3%, 9/14) patients by 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 (CC), 8(57.1%, 8/14) patients had the aberration of t(11;14), 6(42.9%, 6/14) had complex aberrant karyotypes, of which 2 (14.3%, 2/14) had highly complex aberrant karyotypes. A total of 28 abnormalities were detected, among them 19 (67.9%) were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the other 9 (32.1%) were numerical aberrations. The aberration of t(11;14) was found in all 18 (100%) patients with MCL by FISH. Secondary cytogenetic aberrations were detected in 14 patients by FISH. The most common abnormality was del(11q22.3) (57.1%), the rate of aberrations for del(17p13), +12 and del(13q14) were 42.9%, 35.7% and 21.4%, respectively. Two (14.3%) and 4 (28.6%) patients were detected to have combinations of 2 and 3 aberrations.Conclusion In addition to t(11;14), most MCL patients have other chromosome aberrations, especially complex aberrant karyotyp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技术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分子遗传学异常.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25例ALCL进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及基因分子遗传学异常的检测;利用aCGH技术进行全基因组遗传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与ALCL的ALK蛋白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5例ALCL中均有染色体片段的扩增/缺失,且扩增多于缺失.其中>50%病例中存在染色体区域5p13.2、3q1.1、2q21.3、3p25.1、14q32.33、17q21.2的获得;30% ~ 50%病例中存在染色体区域4q27、6p22.1、20p11.21、2q22.3、4q35.1、1p36.22、8p23.1、8p12、11q14.1、12q13.13、19p13.3的获得;36.0% (9/25)及24.0% (6/25)的ALCL病例中存在3q26.1及3q26.31染色体区域的缺失.染色体区域2q21.3、6p22.1及3p25.1的获得在ALK阳性与ALK阴性ALCL病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CL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分子遗传学变化,即遗传学不平衡性.其中,染色体片段的扩增多于缺失.位于2q21.3、6p22.1及3p25.1的遗传学不平衡在ALK阳性和ALK阴性ALCL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ALK阳性和阴性ALCL所涉及的遗传学异常不同,可能涉及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