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陆明  伍镝  吴涛 《四川中医》2008,26(12):55-57
“百病生于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源于《素问·举痛论》,历代医家都有不同论述,而现代一般诠释:是指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引起气机失常所致。笔者认为这一注释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出该命题的本真含义。故从气的本质和重要性、气为百病之源、气为百病之基、气为百病之机、气为百病之因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百病生于气也"的观点首先见于《素问·举痛论》,该病以"论气"致病为例阐述了这一观点。后来多家医家依据各自的临床实践,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如张介宾认为"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  相似文献   

3.
汗证包括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导师卢秉久教授从其病因病机出发,遣方用药,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唐瑜之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621-1623
<正>《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道出了中医发病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其言虽简,其义则深,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不揣浅陋,简论如下。1关于气的诠释在中国古代,气是一个涵义极其广泛而又非常重要的一个哲学概念,涉及天文、地理、社会等诸多方面,渗透到诸子百家  相似文献   

5.
古人在描述疾病成因或者总结出某一结论时,用词常常会有文学味道。数字在医书中会经常出现,但并不一定就是特指这一个数。这些数字常为"泛指","百病生于气"中"百"就是指许多的疾病,"气"也并非常述  相似文献   

6.
经典著作积淀着先贤数千年防治疾病的经验,至今仍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只要医者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夯实基础,辨证论治,审谛覃思,理论联系实际,确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30年来通过读经典,验临床,再读经典,再验临床的反复过程,对《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一语,略有领悟,简述  相似文献   

7.
浅谈“百病生于气”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224200)封泰来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汪荫华关键词气,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气既是构成人体的精微物质,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和产物。气充满全身,运化不休,循环不已,具有帅血运行、化生津液、温养肌腾等作用。《难经·...  相似文献   

8.
论“百病生于气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正涛  沈鹰 《天津中医药》2008,25(5):388-390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气学说是贯穿整个理论的一条基线,历代医家均相当重视"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作用.为了有利于指导临床,笔者试以"百病生于气"立论,在学习理解气的相关知识及其与疾病发生和演变关系的基础上,从气的本质及其重要性、气机失调及其危害性以及临证从气论治的理论和实践等角度,对"百病生于气"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9.
“百病生于气”明确指出气机紊乱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与气的运动关系密切。胃脘痛为常见脾胃系疾病,在治疗胃脘痛过程中应注重调理气机。柴平汤具有燥湿和中、调节气机之功效,治疗胃脘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浅说“百病生于气”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冰 《中医药学刊》2006,24(5):863-864
从“气”的概念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以及“百病生于气”的提出,对“百病生于气”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的相互关系,及其指导作用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11.
欧阳群教授,曾从师著名针灸专家贺惠吾老先生专攻针灸,在针灸临床和针刺手法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从医40年来,在运用针灸治疗中风、发热、汗证及多种内科疑难杂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欧阳教授认为,汗证多由人体阴阳不调所致,但是治疗需辨证施治方有好的效果,针刺治疗辨证取穴,在治疗汗证方面有较好的疗法。文章现遴选欧阳群教授临床治疗汗证验案3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常合并出现,导致体内严重的代谢紊乱,影响疾病的转归与预后。高彦彬教授诊治代谢性疾病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痰湿体质为发病的内因;过食肥甘,体力活动减少,体形肥胖为重要的外因;肝失疏泄为发病的重要环节;痰湿瘀毒阻滞络脉为基本病机。防治强调应防重于治,未病先防,异病同治,从络病论治。临床分为:肝郁脾虚,痰湿阻络;湿热内蕴,毒瘀阻络;肝肾亏虚,浊瘀阻络;脾肾两虚,湿浊瘀阻肾络;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心络;阴阳两虚,络脉失荣。治疗上强调健脾、益肾、调肝,更重视祛邪通络,如利湿通络、化痰通络、降浊通络、化瘀通络等,获效颇丰。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类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中有关病因"毒"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书中提到"风毒"、"寒毒"、"热毒"等40种毒邪,涉及患斑毒病候、脚气痹弱候、夏日沸烂疮候等共186条,其中热毒、毒气、虫兽毒、风毒、食毒的出现频率较高,从而进一步完善、发展中医病因范畴"毒"之学说。  相似文献   

14.
陈志强教授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擅于将中医学与西医学有机结合,在慢性肾脏疾病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提出了许多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学术见解,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体病机与客体病机的新理念,并将此学术思想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主要对陈教授诊治肾病综合征的学术思想作一概述,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主体病机与治法:提出脾肾气阳两虚、水湿瘀血内停为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并将其称之为主体病机,据此提出了益气温阳、化湿利水、活血通络的基本治法。2)客体病机与治法:将肾病综合征病情演变过程中常因感受外邪或药源性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变证称之为客体病机,并据其变证的不同分别予以相应的治法方药:若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应分别治以疏风散寒或疏风清热;若应用激素,须根据激素应用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文章最后附医案一则及全文总结。  相似文献   

15.
祁宝玉教授擅长治疗诸多疑难眼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记述了祁老在中医古籍继承与发扬方面的学术经验,即“由博转约”和“提炼引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对《诸病源候论.目病诸侯篇》导引法进行系统整理基础上,针对视疲劳的病因病机,以该篇中适合的导引条目为主,编创了一套"视疲劳防治五步功"。除起式和收式外,该功法有5节正功:摩掌熨目、摩按眼周、亢引捏颈、仰趾益气、引气注目。本文从导引原文、功法操作、技术要领和功理阐释4个方面,对每一节功法进行详细说明。此为古法今用的尝试,体现了传统中医养生治未病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肠粘连是腹腔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至今仍无根治性的治疗方法。马朝群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责于手术致气血失和、通降失司,使肠道痞塞不通;治当首先明确诊断,病证结合,辨证施治,尤注重调和气血,并注意饮食、情志等方面的调适。防治结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黄进  陆雪萍 《陕西中医》2021,(2):225-22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发病率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中医认为脾运失职,转输失司,水湿内停,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最终形成湿浊痰瘀互结,痹阻肝脏脉络是NAFLD发生的主要机制,故治脾应贯穿于NAFLD证治的始终。因此,NAFLD的临床辨治应从健脾疏肝、实脾利湿、温脾和肝、滋阴柔肝、固脾化瘀等角度探析,以期为NAFLD的中医证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姜良铎教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遣方用药思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阐释。姜老认为本病早期以"湿热伤肺"为主要病因病机,高危人群即可以益气养阴、轻清宣透之法为之防护;疾病早期之轻型患者以中成药治疗即可,但需明辨湿、热、虚、实之多少,方能用药精准;重症患者必须扶正与达邪兼顾,但以气分用药为主,不可过早投血分药;危重型患者预后极差,需重剂补气摄津以固其本,并用宣肺祛湿、清热凉营等法。临床用药需根据不同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0.
马晓燕教授认为“气机郁滞”是慢性肾病水肿的主要病理因素,气机调畅则各脏腑发挥正常功能;气机升降失调,出入失序,则百病丛生。提出遵循《内经》气机升降出入理论,论治过程注重气机变化,开宣肺气、提壶揭盖,温通心阳、化气利水,健脾化湿、行气利水,温肾助阳、利水消肿,疏肝理气、以助气化,刚柔相济,重在调畅气机,灵活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