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中药离子导入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针灸加西药治疗为对照组,30例针灸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能有效改善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面神经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针灸治疗及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对照组32例,采用同样的针灸方法及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纽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95%CI=85.2%~99.9%);对照纽治愈1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95%CI=53.2%-86.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6420,P=0.0092),差异有显著性;且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患者面神经肌电图潜伏期参数(P〈0.05)。结论:针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面神经炎疗效优于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其收益为OR=0.07(95%CI=0.01~0.62),NNT=4(95%CI=2.37~11.79)。  相似文献   

3.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及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红花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推拿联合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推拿手法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治愈29例,显效14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1.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腰肌劳损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钴胺注射液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按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液注射液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7%,对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的传导速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满意。结论:甲钴胺注射液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效果满意,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方荣  计高荣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29-1329,133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红花注射液和β-七叶皂苷钠静滴,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田霜 《四川中医》2013,(7):96-97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用自拟滋阴活血汤(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桃仁、白芍、红花、当归、赤芍、桔梗、木蝴蝶、蝉蜕、甘草)配合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加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56例只采用庚大霉素注射液加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0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喉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天麻素和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效果。方法:治疗组40例用天麻素和红花注射液、对照组40例用阿司匹林和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2.5%、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率37.5%、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麻素和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崔娜 《河南中医》2014,(7):1284-128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另给予纳洛酮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挑选我科2008~20010年7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给予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给予针灸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7.1%和85.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较单纯针灸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昝娟 《中医临床研究》2014,(27):104-106
目的:通过针刺结合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周围性面瘫,观察疗效。方法:将8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甲钴胺、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对照组仅采用甲钴胺、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结果:采用χ^2检验,观察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4%,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刺结合甲钴胺、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联合雷火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78例贝尔面瘫病者被随机分成针刺联合联合雷火灸治疗组(n=39)和单纯针刺治疗组(对照组n=39)。采用面神经功能指数(Facial Nerve Functional Index,FNFI)作为评判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第15d,治疗组中有21例(53.8%)痊愈,对照组为11例(28.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第21d,治疗组36例(92.3%)和对照组22例(64.1%)痊愈(P〉0.05)。结论:针刺联合联合雷火灸治疗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疗程比单纯针刺治疗有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固定牵拉滞针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给予"马氏"特色牵拉滞针法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x2=2.381,P<0.05),观察组面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4.0%,高于对照组56.0%(x2=4.667,P<0.05)。结论:固定牵拉滞针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强,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2例采用牵正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62例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9.0%,对照组58.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8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予以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针刺进行综合干预的观察组以及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意识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68.19%,优于对照组的52.2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降低明显,Glasgow 评分则升高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不仅疗效较佳,而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意识障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面神经麻痹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急性期(1~10天)即予针刺治疗;对照组56例在急性期给予观察组相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0.4%,对照组治愈率为5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的治愈率,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可以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沿皮透刺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从地仓到颊车的沿皮透刺法,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0例中,痊愈22例,显效7例,好转1例;对照组30例中,痊愈11例,显效16例,好转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周围性面瘫常规针刺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地仓到颊车的沿皮透刺法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滞针提拉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滞针提拉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疗程(6周)。采用House-Brackmann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FDI)调查问卷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FDI躯体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滞针提拉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的面瘫患者120例,其中周围性面瘫78例,中枢性面瘫42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取穴方法,平补平泻;观察组取穴采用局部取穴+辨证取穴+辨病取穴的方法,并根据病情辨证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治疗周期为15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取穴+辨证取穴+辨病取穴的方法治疗面瘫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作用。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针灸组采用针刺和艾灸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针灸组治愈率为85.3%,对照组治愈率为47.1%。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以显著改善周围性面瘫,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