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在房颤病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3月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148例颈动脉狭窄合并房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79例(对照组),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69例(观察组)。对照组年龄明显偏大(P<0.05),CHAsDS2-VASc评分明显偏低(P<0.05),吸烟史比例较低(P<0.05),合并糖尿病比例偏大(P<0.05)。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观察组术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2%vs 8.7%;P<0.05),而两组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是术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保护因素(HR=0.83;95%CI 0.67~0.93;P=0.032)。结论 房颤病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用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可降低术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流式检测血小板活化状态对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调整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1次/d)]。利用流式细胞术方法监测血小板活化状态,血小板激活率〈20%,减少氯吡格雷药量;血小板激活率〉50%,增加氯吡格雷药量;血小板激活率为20%~50%,不调整药量。所有患者阿司匹林药量均不调整。结果氯吡格雷剂量未调整32例,调整为35 mg 6例、150 mg 26例、225 mg 1例,改用西洛他唑1例。药物调整后用药不当发生率(1.5%,1/66)较调整前(51.5%,34/66)明显降低(P〈0.05)。35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1例调整用药前即发生再缺血事件,调整用药方案后随访6个月未见再狭窄;4例药物调整前有明显的临床出血症状,调整用药方案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流式细胞术是一种检测血小板活化状态有效的方法。流式检测结果对临床调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氯吡格雷抵抗的颅内动脉瘤病人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14例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后112例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A+C组),102例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A+T组)。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共发生缺血性事件37例(17.3%),其中A+T组10例,A+C组27例;无严重出血事件,轻中度出血8例,其中A+T组5例,A+C组3例。A+T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8.9%)明显低于A+C组(21.4%;P<0.05),而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HR=1.18;95%CI 1.05~1.51;P=0.025)、年龄≥50岁(HR=1.23;95%CI 1.07~1.89;P=0.012)是术后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基于血小板功能换用替格瑞洛(HR=0.57;95%CI0.38~0.85;P=0.011)是术后缺血事件的保护因素。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水蛭素合用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9例TIA患者随机分为3组:(1)氯吡格雷组(n=29),口服氯吡格雷75mg/d:(2)阿司匹林组(n=30),口服阿司匹林100mg/d;(3)水蛭素合用阿司匹林组(n=30),口服水蛭素0.32g,3次/d,阿司匹林100mg/d。观察治疗后90d内TIA复发或进展为脑梗死的病例数,观察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90d内总的脑梗死发生率为4.5%,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水蛭素合用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90d内的TIA复发风险分别较单用阿司匹林降低69%(P=0.0078)和65%(P=0.0170)。总的出血发生率为2.25%,均发生在水蛭素合用阿司匹林组。结论:水蛭素合用阿司匹林可降低90d内TIA复发率的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与单用氯吡格雷相似,但出血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与西洛他唑对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对氯吡格雷抵抗(血小板聚集率>50%)AIS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入组40例,完成37例)和西洛他唑组(入组40例,完成39例); 在AIS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替格瑞洛组将氯吡格雷换用替格瑞洛治疗(90 mg/次,2次/d); 西洛他唑组将氯吡格雷换用西洛他唑治疗(100 mg/次,2次/d)。于改变治疗方案前及改变治疗方案后1、3、6、12个月分别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IR),观察2组治疗12个月内的缺血事件、出血事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改变治疗方案后12个月替格瑞洛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洛他唑组(z=-2.086,P=0.037)。替格瑞洛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西洛他唑组(χ2=4.057,P=0.034); 替格瑞洛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西洛他唑组(χ2=4.501,P=0.034); 替格瑞洛组的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西洛他唑组(χ2=4.505,P=0.034); 替格瑞洛组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西洛他唑组(χ2=4.021,P=0.045)。改变治疗方案后1、3、6、12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的PAR低于西洛他唑组(F=15.320,P=0.000)。结论 对氯吡格雷抵抗的AIS患者,替格瑞洛比西洛他唑的血小板抑制作用更强,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但出血事件、呼吸困难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因此对于血栓风险较高、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建议换用替格瑞洛; 对于血栓风险较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建议换用西洛他唑。  相似文献   

6.
支架辅助栓塞术(stent assisted coiling,SAC)近年来广泛用于特殊及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支架内狭窄和血栓栓塞是颅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血管内治疗过程中,支架释放损伤血管内膜、支架贴壁不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及炎症反应等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早期停用双抗治疗与颅内缺血事件的发生存在关联。无论颅内动脉瘤破裂与否,在SAC术中适时使用替罗非班,术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应用均可降低动脉瘤SAC术后颅内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并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抗血小板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案还有待形成进一步共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后患者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脑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成功完成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的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例。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硫酸氢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术后1月、3月、6月、12月比较观察两组血清CRP、血脂的变化及主要的脑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血脂及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脑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血脂及血清CR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调脂、稳定斑块,可有效预防支架置入后脑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氯吡格雷抵抗对椎动脉狭窄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支架置入术治疗的167例椎动脉V1段狭窄的临床资料。术后3 d血栓弹力图检测MA-ADP≥47 mm为氯吡格雷抵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定义术后1年CTA示椎动脉再狭窄率≥50%。结果 167例中,氯吡格雷抵抗75例。术后1周内无症状性卒中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年,椎动脉发生再狭窄51例(3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氯吡格雷抵抗(HR=2.18;95%CI 1.23~3.88;P=0.015)是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椎动脉狭窄支架术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病人,支架内再狭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颅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1年的随访,比较两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效果,并比较不同Essen评分组间两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接受颅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9例,术后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100 mg/d及氯吡格雷75 mg/d),应用1个月(69例)或3个月(150例),然后单用阿司匹林(124例)100 mg/d或氯吡格雷(95例)75 mg/d; 并对纳入患者进行Essen评分,分为低危组(41例)及高危组(178例); 随访1年时的主要终点(同侧脑梗死、非同侧脑梗死、心肌梗死、死亡)及次要终点(颅内或颅外出血)。结果 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基线特征均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阿司匹林组主要终点事件同侧脑梗死、非同侧脑梗死、心肌梗死、病死率(分别为2.4%、0.8%、0.8%、0)与氯吡格雷组(分别为1.1%、0、0、0)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阿司匹林组次要终点事件颅内出血、颅外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3.2%)与氯吡格雷组(分别为1.1%、1.1%)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Essen评分低危组中阿司匹林组主要终点事件同侧脑梗死、非同侧脑梗死、心肌梗死、病死率(分别为4.3%、0、0、0)与氯吡格雷组(分别为0、0、0、0)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 高危组中阿司匹林组主要终点事件同侧脑梗死、非同侧脑梗死、心肌梗死、病死率(分别为2.0%、1.0%、1.0%、0)与氯吡格雷组(分别为1.3%、0、0、0)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颅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聚集1或3个月再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1年内其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不同Essen评分组间两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主要终点事件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单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和联合颈动脉、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伴有中动脉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短期终点事件发生率。 方法  回顾2010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单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组和联合颈动脉、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组。比较两组术后90?d终点事件(包括同侧缺血性卒中复发、症状性脑出血及死亡风险)的发生率。 结果  共有2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8.5±3.6)岁,其中16例患者进行了颈动脉支架治疗,5例患者进行了颈动脉联合中动脉支架治疗。颈动脉支架治疗组90?d终点事件发生3例(18.75%),颈动脉联合中动脉支架治疗组发生1例终点事件(2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952)。两组发生的终点事件均为缺血性卒中复发,无症状性脑出血及死亡患者。 结论  对于伴有颈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与单纯颈动脉支架治疗相比同时进行颈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支架治疗手术未减少术后90?d同侧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我科共收治颅内动脉瘤584例,血管内治疗244例(253枚动脉瘤),其中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37例(144枚动脉瘤),采用BALT的LEO支架27枚、Codman的Enterprise支架103枚、EV3的Sditaire支架19枚、LVIS支架1枚。结果1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9.5%(13/137)。包括术中动脉瘤破裂5例,其中3例死亡,支架诱发血栓栓塞2例(均为LEO支架),支架移位4例,血管痉挛2例,经积极处理后,10例患者预后均良好。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因而需要手术者具有良好的手术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需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以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0.1g,每天一次,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每天一次。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14天测定血浆LPA。另设正常对照组50名,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结果 脑梗死组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80±0.87μmol/L vs 2.85±0.65μmol/L,P <0.01);与治疗前相比,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治疗后LPA水平均明显降低(3.26±0.50μmol/L vs 3.79±0.83μmol/L,P <0.01;3.06±0.69μmol/L vs 3.82±0.90μmol/L,P <0.01),但氯吡格雷组降低更明显(P <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LPA水平高于正常人;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LPA,其中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收集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55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卒中基础治疗。氯吡格雷组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50 mg/d。阿司匹林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75 mg/d。随访1年内两组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阿司匹林组卒中复发率为13.5%,而氯吡格雷组复发率为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阿司匹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氯吡格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氯吡格雷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疗效及具体应用血管内治疗时的注意事项。方法 共收集70例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均大于70%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病史。32例符合介入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接受了自膨式支架置入手术,介入手术组均采用脑保护装置。另38例未做手术的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波立维等药物干预。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统计病例的转归情况,评估介入手术组的再狭窄情况。结果 介入手术组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术后残余狭窄<50%。1年内随访,介入手术组:6例仍有TIA发作,2例新发脑梗死(为中灶梗死,且均有支架内再狭窄),年卒中发生率为6.25%;单纯药物干预组:38例患者中4例有新发脑梗死(2例中灶,2例大灶),18例依然有TIA发作,年卒中发生率为10.5%。两组病例1年内TIA及脑梗死卒中事件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脑保护装置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卒中较为有效、安全的方法,但远期效果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不同介入方法治疗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有效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自2001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不同介入方法治疗的134例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4组,其中载瘤动脉闭塞术11例,单纯弹簧圈栓塞20例,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78例,血流导向装置治疗25例,随访时间6~44个月。影像学结果依据改良Raymond评分,临床症状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系统评价,分别评价4组患者出院时的预后良好率、末次随访时动脉瘤的治愈率、复发率,预后良好率及手术并发症情况。 结果 载瘤动脉闭塞组出院时的预后良好率是100%,单纯弹簧圈栓塞组为70%,支架辅助弹簧圈组为91%,而血流导向装置组为100%,四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30)。载瘤动脉闭塞组末次随访时治愈率是63.6%,单纯弹簧圈栓塞组为5.6%,支架辅助弹簧圈组为37.2%,而血流导向装置组为72%,四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2)。载瘤动脉闭塞组末次随访时的复发率为0%,单纯弹簧圈栓塞组为83.3%,支架辅助弹簧圈组为30.8%,而血流导向装置组为0%,四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1)。载瘤动脉闭塞组末次随访时预后良好率为100%,单纯弹簧圈组为75%,支架辅助弹簧圈组为90%,血流导向装置组为100%,四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09)。载瘤动脉闭塞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3%,单纯弹簧圈组为30%,支架辅助弹簧圈组为14.1%,血流导向装置组为0%,四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650)。 结论 在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中,单纯弹簧圈栓塞复发率高,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可降低复发率,载瘤动脉闭塞组预后良好率及复发率满意,但并发症发生率偏高,血流导向装置的初步临床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影像学特点、血管内栓塞治疗技巧及结果。方法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26例前交通动脉瘤,对宽颈动脉瘤则采用瘤颈成形辅助技术,其中球囊辅助成形术4例,微导丝辅助成形技术2例,支架结合弹簧固栓塞1例。结果栓塞程度:致密栓塞18例(69.2%),90%以上3例(11.5%),90%以下5例(19.3%)。术中出血2例(7.7%),死亡1例。结论弹簧圈栓塞前交通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根据前交通动脉瘤的影像学特点采用相应的栓塞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和减少脑梗死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以此鉴别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4例患者入院后急诊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l例;1例患者为动脉瘤再次破裂后行CTA检查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及动脉瘤夹闭术2例,动脉瘤夹闭术1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1例,药物保守治疗1例。恢复良好3例,重残1例,死亡l例。结论对伴有颅脑外伤史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应注意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可能,以便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cilostazol on cerebral arteries and cerebrovascular blood flow in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stroke, with those of aspirin.

Methods

Sixty-eight patients who had ischemic stroke during the recent 1–6 months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ized into cilostazol or aspirin group. Cerebrovascular condition was assess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and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TC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and after 12-month medication.

Results

During the clinical follow-up, ischemic stroke recurred in 2 patients in cilostazol group, while in aspirin group, one case of ischemic stroke recurrence and one cas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found. MRA revealed that in aspirin group, the percentages of patients experiencing aggravation and attenu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condition were 3.3% and 6.7%, respectively, while in aspirin group, they were 3.3% and 10%, respectively. Moreover, TCD revealed that 26.9% of the patients in aspirin group and 14.3% of the patients in cilostazol group experienced aggrav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condition. However, the sy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 of the previously abnormal arteries increased by 42.9% after 12-month medication of cilostazol,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fter aspirin medication (27.5%) (P = 0.04). Furthermore, as a major side effect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the frequrency of bleeding was much less in cilostazol group (0 case in cilostazol group vs 5 in aspirin, P < 0.05).

Conclusion

Cilostazol is as effective as aspirin in preventing the aggravation of cerebral arteries in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stroke. Besides, it is more safe. Cilostazol can increase the sy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 of cerebral arteries, which may improve the blood supply of focal ischemi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症、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208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均成功栓塞,100%栓塞125例,95%栓塞21例,90%栓塞43例,80%栓塞19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5例,脑血管痉挛2例,载瘤动脉血管内血栓1例。208例均达临床治愈,无死亡病例。114例出院后随访6个月,均未再出血;行头颅CTA检查,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方法。提高栓塞技术和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是保障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