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已成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常规药物。临床实践证明应用激素对减轻结核中毒症状、降低颅内压、防止粘连、减少后遗症等方面有肯定疗效。特别是鞘内注射激素的病例有显效。激素在治疗结脑中应用时间较长,根据病情的轻重,开始地塞米松应用量为0.15mg~0.25mg/kg/日,静脉滴注或推注。而后逐渐减量以至停用,这段时间大约3~4个月,易出现激素的并发症及副作用,应注意观察加强护理。我们把激素在治疗结脑中的作用分为三个阶段(即治疗阶段、减量阶段、维持阶段),各有其特  相似文献   

2.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简称Ⅱ型)中,发生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者并不少见,脑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延长寿命。近年来在运用抗痨药的前提下,采用不同剂量中枢兴奋剂,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或激素与中枢兴奋剂联合应用均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分析不同方案治疗27例结脑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自从链霉素、对氨柳酸钠,特别是异烟肼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的存活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激素的应用使预后更有所改善。在应用有效的抗痨药物的基础上,辅助以激素,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激素有消炎、抗变态反应、抗纤维素形成作用,因而能消除渗出物,防止纤维素沉着粘连等。所以激素加化疗不但能减轻结核中毒症状,并可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膜刺激症状,尚能使抗痨药物更好地弥散。范永琛等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一文中指出,结脑患儿在治疗开始时常表现为病情加重或于短期内死亡,这可能是抗结核药物使大量的结核菌死亡,放出大量的结核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以下简称隐脑)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与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相混淆。然而,两者的治疗完全不同,且早期治疗疗效明显优于晚期,故临床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研究对隐脑与结脑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CSF)情况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两者的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住院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病人的治疗情况,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1997-2004年我所收治的47例结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结脑病人占总住院病人的2.4%,其发病年龄14-35岁间占42.6%,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为36.3天;合并脑外结核占61.7%,结脑症状明显的平均占86.7%,伴有意识障碍及神经症状的占55.3%;高颅压占71.4%,脑脊液检查符合结脑阳性反应的平均占86.7%;经抗结核、降颅压、激素、脑细胞活化剂等综合治疗,好转出院的占85.1%,病情恶化死亡占8.5%。结论:结脑的预后取决于抗结核治疗的早晚,以及开始治疗的方法正确与否。因此,更加提高早期的诊疗水平,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覃佳成 《新医学》2004,35(4):239-240,245
1 引言 传统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可抑制免疫功能,因而在临床上禁用于治疗结核病.随着激素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应用激素治疗某些结核病已逐渐被重视,尤其在改善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腹)膜炎及重症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促进病灶吸收方面,已显示其优越性.本文就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早期误诊率较高,往往直接影响到预后。我院自1981年以来共收治结脑76例,入院前已在外院确诊者8例,余68例在本院误诊21例,现作一小结,分析误诊原因,以利临床早期确诊治疗,提高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鞘内按摩注射及脑脊液置换对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中晚期结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抗痨、使用激素和脱水剂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抗痨、激素及脱水剂使用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按摩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痊愈10例,好转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52.9%。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结脑在常规静脉用药及加强支持基础上同时行脑脊液置换和地塞米松、雷米封鞘内按摩注射,疗效显著,且安全方便,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脑膜炎26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的死亡原因。方法 :对 2 6例结脑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与死亡有关的因素有 :误诊时间长、病情重、未用激素或激素应用不当 ,抗痨药物停用或减用不当。死亡原因主要为 :各种原因诱发的脑疝、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等。结论 :降低本病病死率的措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 1)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减少误诊、延诊 ;( 2 )尽早全程联合抗痨治疗 ;( 3)合理应用激素 ;( 4 )掌握好抗痨药物的副作用及停药、减量的指征。 ( 5 )监测颅内压 ,掌握脱水剂停用指征 ,及时处理脑积水 ;( 6 )预防各器官受损等并发症 ;( 7)加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0.
化脓性脑膜炎 (简称化脑 )是儿科常见病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近年来 ,由于抗生素的日益广泛应用 ,有些化脑患儿确诊前已应用了不规则抗生素的治疗 ,入院时其脑脊液的改变已不典型 ,与其他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 (简称结脑 )、病毒性脑炎 (简称病脑 )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TNFα)是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 ,在介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检测 90例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 ,…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类固醇激素静脉推注治疗重症哮喘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勇  赵明宝 《临床荟萃》1997,12(11):523-524
类固醇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气道炎症药物,在救治重症哮喘时具有重要价值。关于激素的用量问题,目前尚有争论。本文采用大剂量激素静脉推注治疗重症哮喘8例,并与常规剂量治疗的10例重症哮喘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型。随着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由于结核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使病情很难迅速缓解,许多患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并留有后遗症。故临床医务工作者除了及时抗结核治疗外,积极纠正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对患儿病情的恢复极为重要。笔者对20例结脑患儿血清钠离子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对28例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应用常规抗结核药物同时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30例结脑患者进行对照,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我国的常见病,病死率也较高,国内的病死率在15%左右,我院成人结脑的病死率高达20%。究其原因,大多为确诊过晚,治疗太迟之故,不典型结脑更显著。不典型结脑是与典型结脑相对而言,指临床表现或脑脊液(CSF)改变不典型,易被误诊的脑膜炎。近年来不典型结脑患者有所增加,占结脑的1/5,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与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急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90例患者的诱导痰炎症细胞进行分类,分为中性粒细胞组27例、嗜酸性细胞组29例、寡细胞组19例及混合细胞组15例。分析不同气道细胞炎症表型与患者使用激素剂量、时间等的关系。结果嗜酸性细胞组与寡细胞组和混合细胞组在全身激素使用剂量和时间上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混合细胞组在使用吸入激素剂量和时间上比嗜酸性细胞组显著更多(P0.05),在吸入激素剂量上也比中性粒细胞组明显更多(P0.05)。嗜酸性细胞组比混合性细胞组住院时间显著更短(P0.05)。其余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哮喘患者不同炎症表型对激素治疗反应性存在差异,该类差异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成人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12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润  强弘 《临床医学》1998,18(7):32-33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约1/3的结脑症状体征和脑脊液改变表现为不典型。本文对我院1990~1996年收治的12例成人不典型结脑作一分析。结合文献,讨论不典型结脑的病理生理基础和临床分型,提出诊断线索。旨在提高对不典型结脑的认识,作出及时诊断。 本文所称不典型结脑指以下两种情况:(1)发病到确诊前没有结脑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和高颅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但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而易误诊。我院1986至1990年收治隐脑2例均被误诊为结脑。现分析如下。例1,男,50岁。因畏寒发热月余,伴头痛10多天入院。入院前曾经当地中西医治疗20多天无效而转我院。病者有床头饲养鸽子多年史。体查:T 38℃,神清,颈抵抗,右侧克氏征阳性。入院后首次腰穿脊液清,压力高,蛋白(++),白细胞30×10~6/L,糖1.68 mmol/L。全胸片(-),五官科会诊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初诊结脑。使用抗痨、脱水、激素等治疗头痛未减,T 38~39℃之间,1周后复查脑脊液清,透明,蛋白(+),细胞数80×10~6/L,糖及氯化  相似文献   

18.
朱国龙 《临床荟萃》2005,20(10):577-57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与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均为儿科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我院在2000年10月至2001年5月,收治流脑与结脑混合感染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儿童结核病最严重的类型,也是造成结核病死亡的主要病因,晚期治疗病例死亡率高。存活者也易留后遗症,早期治疗死亡率低,并多无后遗症。近年来,由于化疗的进展,治愈率已逐年增高。除合理的药物治疗之  相似文献   

20.
我科5年来收治散发性脑炎(以下简称散脑)125例,随机分别应用激素治疗66例(以下简称对照组),和加用莨菪类药治疗59例(以下简称莨菪组),现将结果报告于下。临床资料诊断以1982年11月重庆散脑座谈会纪要为依据:①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史,多有发热和血像增高。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③具有弥漫性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